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芥子园画谱》是我国十七世纪末影响最深的绘画类教材书,更是三百多年以来最享有盛名的的绘画专著。在社会经济还有待发展的古代,并没有普遍设立专门的美术类院校,因此它的出现影响了不少喜爱绘画的初学者。例如齐白石、潘天寿等,其都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在西学东渐的社会氛围中,他们开创了中国画发展的新境界。通过考察两位的绘画生涯,可以发现一个相似的经历一一他们都对《芥子园画谱》进行过认真仔细的临摹,可见《芥子园画谱》在他们的艺术学习和创作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借鉴作用。深入研究《芥子园画谱》中的教育思想,直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芥子园画谱》;传统;美术教育
一.简述《芥子园画谱》
《芥子园画谱》是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教材,更是一部经典教材。它的诞生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清朝以来封建制度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少,社会开始走向没落。然而文化发展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全面守成状态。以绘画为例,康熙朝编撰的《佩文斋书画谱》,它将历代画史、画理、画论著作统统辑录起来;乾隆朝编著的《石渠宝岌》《秘殿珠林》是继北宋徽宗《宣和画谱》之后,又一次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收藏著录著作,其规模之大、涵容量之高,令人惊叹。特别是受明代董其昌“南北宗论”绘画思想的影响,绘画界出现了摹古,讲求笔情墨趣,追求形式美感与平和意趣的笔墨潮流,从清初至清末始终以“四王”“小四王”“后四王”等正统派复古观念为主流。虽然也有“四僧”“扬州八怪”等革新派与之抗衡,但他们始终未成为当时画坛的主导力量。
王原祁曾说:“古人用笔,意在笔先,然妙处在藏锋不露……个中三昧,在深参而自会之”,强调“法”的观念,‘要仿元笔,须透宋法’,‘画法莫备于宋’,这都意味着笔墨山形而下的技艺开始上升为形而上的哲理地位。明代绘画理论笔墨中对“法”的重视也成为“四僧”中石涛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因此,“法’,的概念已经不仅是技法的代名词,其本身也具有了强烈的文化旨趣和哲理冥思。它使中国画的创作与欣赏山以“生而知之”为最高目标转移到形而下的“法”的层面,透过“法”而深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对于“法”的解释也成为了《芥子园画谱》的一大特色,它给学习者讲解具体技法如何应用,同时注重将具体技法提升到形而上的地位。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王概深受当时社会守成风潮的影响,自觉肩负起整理画理、画论、画法的重担,“三易寒暑”,苦心孤诣,融汇其精湛的美术教育思想于一炉,编辑、增补而成的《芥子园画譜》,堪为当时绘画界一部集大成之作。
二、《芥子园画谱》的思想
《芥子园画谱》画谱是绘画界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因其具有博大精深的美术教育思想,使得近现代画坛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大师,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研究临摹的范本。这些深刻的美术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去关注、发展与继承。《芥子园画谱》在建构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中国古代学者历来重视“知”和“行”的统一。“知”“行”的关系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指导,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依据,并为理论的产生提供源泉。美术教育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更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对美术技法的娴熟掌握和对美术理论的深刻领悟高度结合。从《芥子园画谱》的体例建构上可以看出作者重视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写作意图。以《初集·卷一·树谱》为例,作者开篇即安排了一篇总论文段,泛论绘画。第二部分,辑录前人的论画文字,并附加评论。第三部分又设置一篇关于色彩的文段,解释各种色彩的名称、制作经过以及可达到的艺术效果。第四、五、六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介绍各家树法、叶法、夹叶以及著色钩藤法等等。以这样的总分结构、图文并茂的形式,巧妙地将绘画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让习画者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忽略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加强了对于技法的掌握,最终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美术教育过程。
除此之外《芥子园画谱》还有图文并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于各类具体技法的演不上。例如在《初集·卷一树谱·树法》中,起首作者先点明了画树的重要性,“画山水必先画树”。那具体怎样画好树呢?这就是作者提到的“四岐法”。对于“四岐法”,作者匠心独运地分步骤进行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尽量做到每段文字必配一图,保持图与文的平行对应关系。《芥子园画谱》作为一部成功的中国画教材,不仅图文并茂,且循序渐进,为大众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它从绘画初学者的实际水平出发,立足于有利于学习者绘画能力提高的需要,在教法中采用了螺旋式的教材编排方式,按照繁筒、深浅、难易的程度,使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将教材内容从基础步骤开始到整体结构、形式变化,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安排,以致达到化而能变的境地。在画技上的循序渐进,也可以在理论表达上达到共通,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这不但有助于提高绘画爱好者的学习兴趣,还能化难为易,加强学习者的自我认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作者用拟人化的语言将树木的形色、状貌形象地展不出来,加深了习画者对于两棵树不同组合画法的理解,同时这种拟人化的语言也可以增强习画者的学术涵养。正如《芥子园画谱》中《初集·卷二·山石谱》“开嶂勾勒法”描述的:“凡人百骸未具,鼻准先生,初下一笔所谓正面山之鼻准是也。偏体揣视更重颅骨,结项一笔所谓嶂,盖山之颅骨是也’,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山石比喻成人的鼻准、颅骨,简单几句话,便形象地说明画山石的精髓。作者还大量采用更加通俗的歌诀来阐发绘画的微言精义,将绘画从准备材料、创作活动、艺术效果、师承等方面用生动有趣的歌诀形式表述出来。
三、结语
《芥子园画谱》的出现打破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师徒相传、耳提面命的传习方式,给学习者提供了自行学习和参阅平台,使自学成为一种可能,并且成功地流向社会各个阶层,开启了人们自主学习中国画的步履。《芥子园画谱》中丰富而深刻的美术教育思想,对世代习画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坚持“古为今用”方针,对其中蕴含的美术教育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和继承发扬,对于推动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浮躁的心态、追求世俗的功利等诱惑着我们自身的价值判断。随着某些激进分子一味鼓吹:“传统不重要”,片面强调“要创新、要师造化”,传统的绘画方式面临冲击。而传统的美术教育更被视为无处可取。在整个社会处于“转型”的新情势下,传统的教育价值体系的逐渐崩塌,尤其是当多元化的西方艺术形式大量涌入时,我们更应当正确看待我国原有的传统美术教育,摆正位置。而对《芥子园画谱》的深入研究了解,有助于我们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与现代美术教育两者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清·菜勋临绘:《新版芥子园画谱》,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
[2]《芥子园画谱》,上海书店,1987年版。
[3]周积寅著:《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4]白玄,柳郁编:《基因的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张燕镜主编:《教育学新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李幼蒸著:《历史符号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 《芥子园画谱》;传统;美术教育
一.简述《芥子园画谱》
《芥子园画谱》是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教材,更是一部经典教材。它的诞生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清朝以来封建制度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少,社会开始走向没落。然而文化发展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全面守成状态。以绘画为例,康熙朝编撰的《佩文斋书画谱》,它将历代画史、画理、画论著作统统辑录起来;乾隆朝编著的《石渠宝岌》《秘殿珠林》是继北宋徽宗《宣和画谱》之后,又一次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收藏著录著作,其规模之大、涵容量之高,令人惊叹。特别是受明代董其昌“南北宗论”绘画思想的影响,绘画界出现了摹古,讲求笔情墨趣,追求形式美感与平和意趣的笔墨潮流,从清初至清末始终以“四王”“小四王”“后四王”等正统派复古观念为主流。虽然也有“四僧”“扬州八怪”等革新派与之抗衡,但他们始终未成为当时画坛的主导力量。
王原祁曾说:“古人用笔,意在笔先,然妙处在藏锋不露……个中三昧,在深参而自会之”,强调“法”的观念,‘要仿元笔,须透宋法’,‘画法莫备于宋’,这都意味着笔墨山形而下的技艺开始上升为形而上的哲理地位。明代绘画理论笔墨中对“法”的重视也成为“四僧”中石涛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因此,“法’,的概念已经不仅是技法的代名词,其本身也具有了强烈的文化旨趣和哲理冥思。它使中国画的创作与欣赏山以“生而知之”为最高目标转移到形而下的“法”的层面,透过“法”而深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对于“法”的解释也成为了《芥子园画谱》的一大特色,它给学习者讲解具体技法如何应用,同时注重将具体技法提升到形而上的地位。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王概深受当时社会守成风潮的影响,自觉肩负起整理画理、画论、画法的重担,“三易寒暑”,苦心孤诣,融汇其精湛的美术教育思想于一炉,编辑、增补而成的《芥子园画譜》,堪为当时绘画界一部集大成之作。
二、《芥子园画谱》的思想
《芥子园画谱》画谱是绘画界的一部集大成之作,因其具有博大精深的美术教育思想,使得近现代画坛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大师,都把《芥子园画谱》作为研究临摹的范本。这些深刻的美术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去关注、发展与继承。《芥子园画谱》在建构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中国古代学者历来重视“知”和“行”的统一。“知”“行”的关系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指导,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依据,并为理论的产生提供源泉。美术教育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更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对美术技法的娴熟掌握和对美术理论的深刻领悟高度结合。从《芥子园画谱》的体例建构上可以看出作者重视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写作意图。以《初集·卷一·树谱》为例,作者开篇即安排了一篇总论文段,泛论绘画。第二部分,辑录前人的论画文字,并附加评论。第三部分又设置一篇关于色彩的文段,解释各种色彩的名称、制作经过以及可达到的艺术效果。第四、五、六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介绍各家树法、叶法、夹叶以及著色钩藤法等等。以这样的总分结构、图文并茂的形式,巧妙地将绘画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让习画者在学习过程中既没有忽略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加强了对于技法的掌握,最终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美术教育过程。
除此之外《芥子园画谱》还有图文并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于各类具体技法的演不上。例如在《初集·卷一树谱·树法》中,起首作者先点明了画树的重要性,“画山水必先画树”。那具体怎样画好树呢?这就是作者提到的“四岐法”。对于“四岐法”,作者匠心独运地分步骤进行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尽量做到每段文字必配一图,保持图与文的平行对应关系。《芥子园画谱》作为一部成功的中国画教材,不仅图文并茂,且循序渐进,为大众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它从绘画初学者的实际水平出发,立足于有利于学习者绘画能力提高的需要,在教法中采用了螺旋式的教材编排方式,按照繁筒、深浅、难易的程度,使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将教材内容从基础步骤开始到整体结构、形式变化,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安排,以致达到化而能变的境地。在画技上的循序渐进,也可以在理论表达上达到共通,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这不但有助于提高绘画爱好者的学习兴趣,还能化难为易,加强学习者的自我认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作者用拟人化的语言将树木的形色、状貌形象地展不出来,加深了习画者对于两棵树不同组合画法的理解,同时这种拟人化的语言也可以增强习画者的学术涵养。正如《芥子园画谱》中《初集·卷二·山石谱》“开嶂勾勒法”描述的:“凡人百骸未具,鼻准先生,初下一笔所谓正面山之鼻准是也。偏体揣视更重颅骨,结项一笔所谓嶂,盖山之颅骨是也’,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山石比喻成人的鼻准、颅骨,简单几句话,便形象地说明画山石的精髓。作者还大量采用更加通俗的歌诀来阐发绘画的微言精义,将绘画从准备材料、创作活动、艺术效果、师承等方面用生动有趣的歌诀形式表述出来。
三、结语
《芥子园画谱》的出现打破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师徒相传、耳提面命的传习方式,给学习者提供了自行学习和参阅平台,使自学成为一种可能,并且成功地流向社会各个阶层,开启了人们自主学习中国画的步履。《芥子园画谱》中丰富而深刻的美术教育思想,对世代习画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坚持“古为今用”方针,对其中蕴含的美术教育思想进行深入挖掘和继承发扬,对于推动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浮躁的心态、追求世俗的功利等诱惑着我们自身的价值判断。随着某些激进分子一味鼓吹:“传统不重要”,片面强调“要创新、要师造化”,传统的绘画方式面临冲击。而传统的美术教育更被视为无处可取。在整个社会处于“转型”的新情势下,传统的教育价值体系的逐渐崩塌,尤其是当多元化的西方艺术形式大量涌入时,我们更应当正确看待我国原有的传统美术教育,摆正位置。而对《芥子园画谱》的深入研究了解,有助于我们将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与现代美术教育两者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清·菜勋临绘:《新版芥子园画谱》,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年版。
[2]《芥子园画谱》,上海书店,1987年版。
[3]周积寅著:《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4]白玄,柳郁编:《基因的革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张燕镜主编:《教育学新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李幼蒸著:《历史符号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