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氮磷钾和土壤有机质明显影响森林生长.但是,这些土壤特性具有空间异质性,这使得进行可持续森林经营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异状况.在本研究中,我们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布设了181个样点并进行了采样,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表明土壤中氮具有很强的空间依赖性,主要受内在因素影响(如土壤质地、母质、植被类型和地形),而土壤中有机质、磷钾具有中等的空间依赖性,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如栽培技术、施
【机 构】
: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91;普渡大学林业与自然资源系,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 47906,美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氮磷钾和土壤有机质明显影响森林生长.但是,这些土壤特性具有空间异质性,这使得进行可持续森林经营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异状况.在本研究中,我们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布设了181个样点并进行了采样,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表明土壤中氮具有很强的空间依赖性,主要受内在因素影响(如土壤质地、母质、植被类型和地形),而土壤中有机质、磷钾具有中等的空间依赖性,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如栽培技术、施肥和种植模式)共同影响.在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性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普通克里格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制作了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空间分布图.模型验证表明,土壤性质空间分布图能够可靠地指导森林经营活动.“,”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total potassium (TK),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OM)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forest growth. However, these soil properties are spatially heterogeneously distributed, complicating the prescription of forest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us, it is imperative to obtai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properties. In this study, soils were sampled at 181 locations in the Tropical Forest Re-search Center in the southwester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southern China. We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OM, TN, TP, and TK using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nugget to sill ratio indicated a strong spatial dependence of soil TN and a moderate spatial dependence of soil OM, TP, and TK, suggesting that TN wa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intrinsic factors (e.g., soil texture, parent material, vegetation type, and topography), whereas soil OM, TP, and TK were controlled by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factors (e.g., cultivation practices, fertilization, and planting systems). Based on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determined by the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we performed ordinary kriging to create thematic maps of soil TN, TP, TK, and OM. Model valid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thematic maps were reliable to inform forest management.
其他文献
眼下,给世界留下精彩难忘冰雪盛宴的北京冬奥会已落下帷幕,但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度却居高不下.“全民冰雪热”正逐渐到来.rn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滑雪场从2010年的300家上升到了2022年的803家.rn另外,飞猪数据也显示,“00后”春节冰雪旅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80%,远超其他年龄段.
2022年开年,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如约而至,在人们关注奥运健儿精彩比赛的同时,也被本届冬奥会的绿色、低碳、环保所折服.rn例如,开幕式首次呈现以清洁氢能作为燃料的“微火火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的场地,碳排放趋近于零;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色电能;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之间……可以说,绿色办奥理念完美呈现在本届冬奥会上,而其背后闪耀着的则是“绿色金融力量”.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早已不是“拾遗补缺”的角色,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不仅吸纳了大量就业,而且在创新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现在一些知名科技大公司乃至全球巨头企业,有许多就是从车库、地下室这样“微不足道”的地方发展起来的.同时,小微企业对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显然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n不过,小微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面临多重制约,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常常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构建了以普惠小微企业信贷为核心的融资体系,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面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城市化生态环境问题,城乡韧性是区域国土空间发展的新目标.蓝绿空间是一个内在紧密联系的自然、人工绿色空间和水体的网络系统,能以一种缓和接纳与适应互动的方式来消解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减小气候变化影响和人工建设扰动,提供多样化的复合功能.本文通过界定城乡蓝绿空间概念内涵、复合生态功能及其与城乡韧性目标价值的契合关系,构建“韧性目标—资源识别—整体布局—差异管控”的城乡蓝绿空间整体规划概念框架,提出整合与协调的多尺度蓝绿空间规划(蓝绿廊道网络构建、蓝绿开放空间规划和蓝绿基础设施布置)和基于样条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一墩难求”,将奥运会吉祥物经济引向了新高度,也让奥运经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rn奥运经济是以奥运会为支撑点引发的一切产业经济现象和效益的总称.奥运经济已经成为最近30年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从以往举办城市的历史实践来看,奥运经济是注意力经济,由于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而给举办城市带来阶段性加速发展;奥运经济是品牌经济,通常能造就一批知名产品和企业品牌;奥运经济是借势经济,将对举办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产生类似加速器或催化剂的作用.
我国城市扩张、粮食保障和能源转型形势严峻,如何挖掘城市建成环境的绿色生产潜力、探索一条通过粮食生产和太阳能利用节约土地空间并缓解生态压力的新途径?本文不同于以往生态补偿研究大多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对象或以财税补偿机制为手段,而是创新性地建立了一种城市空间内部的生态补偿机制.本文提出城市“绿色生产性面积”作为一种从城市生态学角度来衡量城市生态承载力提升潜力的方法,它基于将城市绿色资源收入换算成相同条件下它们所能节约的生态足迹面积.首先,通过类型学方法建立绿色生产补偿策略;其次,进行城市建成环境的全要素空间清查
在传统村落长期除水害、兴水利的营建与发展过程中,通过适应天然水体和利用地域水系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策略,有着朴素的理水生态智慧.本研究从村落水系格局梳理、空间特征计算、水环境量化三个方面,对江西流坑村的理水策略和效果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探索村落理水研究的技术方法和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流坑村具有源头引水—中程排水—末端调蓄的层次清晰的水系格局:通过三维点云计算可知,其选址精确利用了微地形,采用多水源理水策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水系格局,为村落各类需求提供了充足水源;采用双水源理水策略;村中塘湖可容纳83.0%
冬奥会的闭幕并不意味着我国冰雪经济降温,反而意味着我国长期、繁荣的冰雪经济的新开启.rn未来,我国冰雪经济将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银行业要充分利用冬奥会带旺我国冰雪经济的新契机,着眼长远,助推我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起奔赴未来.rn冬奥会催热我国冰雪经济rn我国冰雪运动基础设施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底,我国共有滑冰场馆200多个、滑雪场地500多个、雪道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雪道长度约1000千米.时隔5年之后,2020年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是商业银行下一阶段转型发展的重点.对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深水区,也是商业银行巩固和提升对公业务优势、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2021年,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占比升至92.97%,存量业务整改基本完成,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收官.rn2022年,银行理财将迈进净值化运作新阶段,伴随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运作更为成熟、养老理财不断扩大试点、合资理财公司加大产品发行力度,银行理财将开启创新与蝶变的新篇章.rn过渡转型稳收官,阔步向前谱新篇rn2021年,随着监管要求进一步细化,银行理财估值方法使用、产品销售行为等更加规范.作为理财转型的前沿阵地,银行理财子公司年末存续产品规模突破17万亿元,市场占有率升至59.3%.银行理财市场正呈现以银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