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汉双语学前教育地方配套政策的实施效果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是实现政策文本向课堂教学转化的直接执行主体。调查发现:教师对双语教育政策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对教育政策的知晓度较高,但对教育方针的理解存在偏差,对现行的双语教材比较满意,但同时认为教辅资料单一、对幼儿双语学习评价偏重技能,对培训的频率、内容、时长和效果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满,对双语教师的待遇表示不满。为此,建议地方政府细化教育政策并对教师進行相关培训,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开发适合幼儿的有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壮汉双语;学前教育;配套政策;实施效果
  壮汉双语教育问题是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壮汉双语教育实施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广西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从1980年自治区在广西壮族地区恢复推行使用壮文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广西的壮汉双语T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政府制定的政策必须逐步细化并下放到学校才能保证政策的落实。学校课程和课堂教学是双语教育政策最直接的体现。教师是实现政策文本向课堂教学转化的直接执行主体。本文将从微观角度考察壮汉双语学前教育配套政策的实施效果。
  一、壮汉双语学前教育地方配套政策的实施效果
  (一)对壮汉双语教育政策必要性的认识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是保障民族权益、传承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举措,也是增进个人文化适应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对该政策的正确认识是教师开展双语工作的重要前提。调查显示,89%的人都认为双语教育政策是很有必要的。他们认为双语教育能够传承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但是也有少部分教师表示没必要,他们觉得双语学习和国家提倡普通话白相矛盾。
  (二)对壮汉双语教育政策的知晓度
  教师对壮汉双语教育政策的了解,不仅反映了教师对双语教育的态度,也是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只有对政策了如指掌,才能有效地把政策精神融人课堂教学中。调查显示,有26.7%的教师表示很了解自治区的双语教育政策,了解一点的占55.1%,不了解的占18.20/0。自治区壮汉双语教育方针是“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但是不少教师对该项方针的理解存在偏差,他们把壮语学习作为汉语学习的“拐棍”和工具,认为学习壮语最终是为汉语服务的。由访谈得知,一半以上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使用壮语的,20%左右的教师在幼儿园有严格要求时才会使用壮语。
  (三)对幼儿园壮汉双语教育满意度
  本研究从教师对壮语教材、教辅资料、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考察教师对壮汉双语的满意度。68%的教师对教材比较满意,他们认为现行教材在促进幼儿的听说能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将近30%的教师对教材不满意,他们认为现行教材不具有针对性,没有将壮族的文化特色融人其中。89010的教师认为幼儿的壮汉双语学习缺乏必要的教辅资料,现行的教辅资料仅是录制的壮语发音和儿歌,缺乏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教辅资料。课程评价仅仅是考察幼儿是否能够听懂教师用壮语发出的指令、幼儿能否用壮语进行交流。评价基本仅限于能力层面,而对情感方面比如幼儿学习壮语的积极性、幼儿对壮语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则缺乏一定的评价标准。
  (四)壮汉双语教学师资培训
  教师表示首先培训的次数太少,自治区政府每年会组织一次到两次的双语教师培训;其次,培训的名额非常有限,分配到每个学校的名额也就1、2个;再次,培训的周期很长。乡镇一级的双语教师本身素质不高,大多是一些年轻教师,非常有必要去参加双语教学培训,提升教学能力。但是名额有限,再加上培训周期过长,使很多教师望而却步,教师的培训愿望和现实条件产生了冲突。教师对培训内容需求最迫切的是教学技巧,但是教师对以往的培训效果的反馈不是很理想。12.1%的教师表示教学技巧培训能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72.7%的教师表示能运用一部分,15.2%的教师表示基本无用。说明在培训内容上还需要调整使其更适应地方教师的培训需求。教师反馈,他们接受的培训途径基本是“走出去”,很多双语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再加上培训周期较长,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培训中,这也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五)壮汉双语教师工资待遇
  双语教师要熟练运用壮语和汉语两门语言,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双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但待遇、地位方面的政策未能配套。双语教师的工资补贴很少,有教师表示每个月仅有几十块的补贴。对双语教师的考核标准较严格,但同时双语教师的工作量又不纳入绩效,对双语教师的工作缺少激励机制,这大大打击了双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双语教师需要付出很多精力,但劳动成果有时又会受到上级部门和家长的质疑,这种种境遇使双语教师在夹缝中生存。双语教师缺乏职业归属感,会对课堂教学产生直接影响。
  二、对壮汉双语学前教育地方配套政策实施效果的反思
  调查得知,大部分教师均能意识到壮汉双语教育政策的必要性,对广西的壮汉双语政策给予了支持和理解。绝大部分教师都比较清晰自治区的双语教育政策,但是教师在对政策的具体执行中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模糊、曲解了教育方针。广西壮汉双语教育方针是“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十六字方针表述过于笼统宽泛,导致地方政府和教师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能准确地把握教育政策,把“以壮促汉”简单地理解为学习壮语就是为汉语的学习服务,过分突出汉语的学习,而使壮语的学习边缘化。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和自治区政府的沟通,主动学习领会方针精神,并将其进一步细化,比如制定指标体系、实现手段,增强可操作性。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政策解读的培训,使教师能够正确地领悟政策精神。教师是壮汉双语教育政策执行的具体操作者,教师的信念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地方政府要对双语教师制定特殊政策,把教师的补贴落到实处,在职称评定和评优中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大奖励机制,对坚持从事一线双语教育的教师给予奖励,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稳定师资,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来扩大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还要完善培训机制,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模式,邀请双语教育专家或者教学名师进行授课学习。定期选派教师去学习学前教育理念和观摩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深入一线调研,了解教师的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课程是实现壮汉双语教育政策的根本途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要求课程必须是贴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的。这就要求壮汉双语课程建设要立足于幼儿周围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不仅要开发适合幼儿需要的教材,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壮族每年的三月三活动,可以组织亲子壮语歌唱活动;每学期的亲子运动会也可以把壮族的民间体育游戏纳入其中。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浓浓的民族情,为幼儿的壮语学习提供有利的环境。
  注: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广西壮族地区壮汉双语学前教育地方配套政策研究”(课题编号:2014ZMJ017)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谢治菊.西南地区双语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
  [2]刘婷婷.壮族聚居区学前壮汉双语教学的对策研究一以武宣县桐岭镇为例[D].广西师范学院,2015.
  作者简介:刘青青(1985.8-)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硕士,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课程、学前教育政策。
  (责任编辑 袁霜)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手术技术的进步。方法对47例(53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随访12-18个
2003年前三季度,西北五省区各级金融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努力克服非典疫情以及洪涝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的
Windows8虽然名义上仍是PC操作系统,但实质上却以平板电脑为主。虽然这种转型障碍重重,甚至颇有一番冒险求生的意味,但在移动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微软已经别无选择,只能顺势而为。
2010年,应用程序商店成为移动通信领域最为火热的词汇,随着苹果App Store模式的示范性的成功,世界范围内的应用程序商店模仿的浪潮。来自Harketstandmarket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全
近日,第十三届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发布会召开。工信部科技司发布的《2011年信息技术领域专利态势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专利申请总量达到136.4万件。“十二五”
吊车梁用钢壳预埋的新方法,定位准确,安装方便,操作容易。
如何治理矸石山是当前国有煤炭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东曲选煤厂治理矸石山的经验,并对矸石治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出口退税就是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缴纳的间接税予以退还,是国际上通行的一项主要的促进对外贸易的措施.对我国出口退税效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准确把握由此引起
据CNNIC发布报告称,截至2011年6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1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
阐述了语音电路在煤矿中的开发应用前景,介绍了自动停送电开关语音电路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