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的内涵,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和积累语言文字,在对学生进行训练过程中,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创新精神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教育必然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课堂就成为了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适时优化课堂结构,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教学模式,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而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如何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课堂“小环境”就是当务之急。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忽略的是学生的体验和认识,导致学生思维呆板、缺乏创新能力。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们不应再把学生的脑袋拿来填进知识而应把它当作被点燃的火种,老师的角色便是点燃火种的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和作用,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敢于创新,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热情。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请先坐下思考一下”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他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体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根本目的,是使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展现。为此,必须采取以下两种策略来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进取、探究、专注、自信、坚韧、自制、敢于挑战和冒险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由此从适应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来调整教师自己的教学策略,将正确的知识和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观念系统。为此,教学要求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教学目标分层、课堂训练分层、作业练习分层、个别辅导分层、学习评价分层。
四、鼓励质疑,增强创新信心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问家。对小学生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的问题很多。为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孩子最后不会问问题,提不出问题来,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是相联系的。对于孩子的很多荒诞不经的问题,我们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呵斥制止,不予理睬。这样时间长了后,孩子的质疑问难的精神就会被窒息掉。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提出问题来,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延迟做出判断。而不象我们现在所形成的习惯,教师马上要给一个反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式的给予否定。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老师不经意间就可能受到伤害。
学生需要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和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表现、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外,还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五、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特别善于模仿,而和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便经常成为学生模仿的直接对象。如果他模仿的老师是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人,那么学生也会像老师一样不自觉地学习创新。身教重于言教,有时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也不及实实在在的一次创新来得直接。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的楷模作用尤其重要。教师提的问题要有创意,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答出几个答案,这些都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创新意识。我在教语文课时经常和学生一起搞一些活动,如“脑筋急转弯”、“故事接龙”,自己也成为参与者。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思维也活跃了,许多同学回答问题也有了很大的创新。这就是教师榜样的效应综上所述,教学策略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关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策略,旨在从改变教师观念、发展学生个性和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来解决目前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育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从而将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责任,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策略;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创新精神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教育必然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课堂就成为了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适时优化课堂结构,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教学模式,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环境,而对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如何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课堂“小环境”就是当务之急。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地灌输知识,忽略的是学生的体验和认识,导致学生思维呆板、缺乏创新能力。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们不应再把学生的脑袋拿来填进知识而应把它当作被点燃的火种,老师的角色便是点燃火种的人。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地位和作用,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敢于创新,为学生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创新热情。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请先坐下思考一下”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他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体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根本目的,是使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身需要,并使之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展现。为此,必须采取以下两种策略来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进取、探究、专注、自信、坚韧、自制、敢于挑战和冒险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由此从适应学生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个性特征来调整教师自己的教学策略,将正确的知识和观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观念系统。为此,教学要求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教学目标分层、课堂训练分层、作业练习分层、个别辅导分层、学习评价分层。
四、鼓励质疑,增强创新信心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问家。对小学生而言,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问号构成的,所以他的问题很多。为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孩子最后不会问问题,提不出问题来,这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是相联系的。对于孩子的很多荒诞不经的问题,我们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呵斥制止,不予理睬。这样时间长了后,孩子的质疑问难的精神就会被窒息掉。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持学生始终有一种比较强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提出问题来,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发表的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跟教科书、跟老师设定的不一致的意见,教师更应该慎重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延迟做出判断。而不象我们现在所形成的习惯,教师马上要给一个反馈,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式的给予否定。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在老师不经意间就可能受到伤害。
学生需要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和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表现、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外,还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五、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特别善于模仿,而和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便经常成为学生模仿的直接对象。如果他模仿的老师是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人,那么学生也会像老师一样不自觉地学习创新。身教重于言教,有时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也不及实实在在的一次创新来得直接。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的楷模作用尤其重要。教师提的问题要有创意,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答出几个答案,这些都要求教师一定要具备创新意识。我在教语文课时经常和学生一起搞一些活动,如“脑筋急转弯”、“故事接龙”,自己也成为参与者。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起来了,思维也活跃了,许多同学回答问题也有了很大的创新。这就是教师榜样的效应综上所述,教学策略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关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策略,旨在从改变教师观念、发展学生个性和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来解决目前课堂教学实现创新教育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从而将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历史责任,是一项艰巨而神圣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