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但在现阶段的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美术教育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果。教师可以将乡土资源和写生教学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将乡土资源和美术工艺教学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乡土资源来开展学审美教学,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乡土资源;美术教学;写生;工艺;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9-0098-01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美术教学并不是指要求学生去到乡村生活或者是要求学生有着乡村生活經验,实际是指利用学校周边的自然资源或者文化景观,帮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学习艺术,将抽象的艺术活动和具体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艺术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乡土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一、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写生教学活动
在美术课本上,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来自人们的具体生活。我国地大物博,每一处都有不同的风景,所以体现在画作上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进行创造。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亲身体验,才能够对事物产生自己的认知,才能够在画作中添加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思想,这才是一副画作成功的首要条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简单地去临摹他人的画作,学生永远都无法理解艺术的真谛。
例如,在“祖国美景知多少”这一课中,书本上列举了许多案例,这些案例可以作为写生参考的依据,让学生去研究他人的画法等。但是如果学生要进行实际创作,就一定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实地进行考察,然后才开始写生。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和学生进行谈话,谈话的主题围绕自己的家乡进行:同学们,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没有人能说一说自己的家乡美不美,美在哪里呢?有的学生说自己的家乡水美,有的说自己的家乡山美。教师提出建议:大家的家乡都很美,那么咱们今天去参观一下学校,看看学校美不美,好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内风景美好的地方,引导学生去发现学校景色的美,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创作。将学生代入乡土环境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使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
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工艺教学活动
在美术课上,除了对于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动手的好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但是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活动由于材料的限制却难以开展。有些材料需要教师通过长时间寻找才行,有些材料价格昂贵,不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这就导致工艺教育发展十分不均衡,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发展,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但是利用乡土资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大自然中有着无数的材料,无论是一花一草,还是石子泥土,都能够成为学生创造的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采集植物来制作动物的肖像。在制作小兔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材料来进行制作:同学们,如果要做出一只小兔子,首先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大家想一想小兔子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什么样的植物来表现?小兔子的身子是什么样的?能用什么叶子来表现?小兔子的眼睛可以用什么来代替?让学生在大自然中选取合适的材料去拼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三、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审美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只有在这一个阶段加强引导和教育,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但是现阶段的美术欣赏课程主要集中在对某些难度较大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上,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这不但导致学生在上课时难以理解,失去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失去了观察身边事物、发现身边美的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学生的美术教学和乡土资源结合起来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让他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有自己的理解。大自然中,一朵花、一棵树、一株草都能够成为很好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对世界产生自己独特的认知。
四、结语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教师要将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独立的个体,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要采用鼓励的态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让这些资源成为推动美术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抓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开创美术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王春梅.利用乡土资源优化乡村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8(06).
[2]韦秀鲜.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4(06).
[3]毛玉梅.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6(06).
[4]高霞.挖掘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20).
关键词:乡土资源;美术教学;写生;工艺;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9-0098-01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美术教学并不是指要求学生去到乡村生活或者是要求学生有着乡村生活經验,实际是指利用学校周边的自然资源或者文化景观,帮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学习艺术,将抽象的艺术活动和具体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艺术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释乡土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
一、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写生教学活动
在美术课本上,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来自人们的具体生活。我国地大物博,每一处都有不同的风景,所以体现在画作上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进行创造。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学生亲身体验,才能够对事物产生自己的认知,才能够在画作中添加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思想,这才是一副画作成功的首要条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简单地去临摹他人的画作,学生永远都无法理解艺术的真谛。
例如,在“祖国美景知多少”这一课中,书本上列举了许多案例,这些案例可以作为写生参考的依据,让学生去研究他人的画法等。但是如果学生要进行实际创作,就一定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实地进行考察,然后才开始写生。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和学生进行谈话,谈话的主题围绕自己的家乡进行:同学们,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没有人能说一说自己的家乡美不美,美在哪里呢?有的学生说自己的家乡水美,有的说自己的家乡山美。教师提出建议:大家的家乡都很美,那么咱们今天去参观一下学校,看看学校美不美,好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校内风景美好的地方,引导学生去发现学校景色的美,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创作。将学生代入乡土环境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使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美,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
二、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工艺教学活动
在美术课上,除了对于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动手的好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大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但是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活动由于材料的限制却难以开展。有些材料需要教师通过长时间寻找才行,有些材料价格昂贵,不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这就导致工艺教育发展十分不均衡,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发展,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但是利用乡土资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大自然中有着无数的材料,无论是一花一草,还是石子泥土,都能够成为学生创造的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采集植物来制作动物的肖像。在制作小兔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材料来进行制作:同学们,如果要做出一只小兔子,首先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大家想一想小兔子的耳朵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什么样的植物来表现?小兔子的身子是什么样的?能用什么叶子来表现?小兔子的眼睛可以用什么来代替?让学生在大自然中选取合适的材料去拼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三、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审美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开始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只有在这一个阶段加强引导和教育,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但是现阶段的美术欣赏课程主要集中在对某些难度较大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上,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这不但导致学生在上课时难以理解,失去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失去了观察身边事物、发现身边美的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学生的美术教学和乡土资源结合起来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让他们对大自然的美好有自己的理解。大自然中,一朵花、一棵树、一株草都能够成为很好的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对世界产生自己独特的认知。
四、结语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教师要将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独立的个体,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要采用鼓励的态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为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让这些资源成为推动美术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抓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开创美术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王春梅.利用乡土资源优化乡村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8(06).
[2]韦秀鲜.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4(06).
[3]毛玉梅.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6(06).
[4]高霞.挖掘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