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极化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ke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四逆散(Si-Ni-San, SN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SNS低、中、高浓度组(10,20,40 mg·L-1);以LPS(100μg·L-1)刺激的RAW264.7细胞为体外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的SNS提前干预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SNS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分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中M1极化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M2极化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RAW264.7细胞M1极化因子TNF-α,IL-6以及M2极化因子IL-10,精氨酸酶-1(Arg-1)的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促进细胞增殖(P<0.05),刺激M1极化因子TNF-α,IL-6,IL-1β的释放和上调TNF-α,IL-6的mRNA含量(P<0.01),减少M2极化因子IL-10释放和IL-10,Arg-1的mRNA水平(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SNS对RAW264.7细胞的活性没有影响。与模型组比较,SNS可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增殖(P<0.05),减少LPS刺激的细胞分化,减少M1极化因子TNF-α,IL-6,IL-1β的释放和TNF-α,IL-6的mRNA含量(P<0.05,P<0.01),并增加M2极化因子IL-10释放和IL-10,Arg-1的mRNA水平(P<0.05,P<0.01)。结论:SNS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巨噬细胞M1/M2表型极化平衡相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我国各省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分布情况和共享现状的研究,阐述了当前我国在大型科学仪器的分布和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的对策:完善国家相
<正>5年电力改革,使得当年强大的垄断者变成了今天更加强大的垄断者。真正的市场主体并没有建立起来,反而导致了电源建设和电力输配双失控的局面。改革没有回头路中国电力体
为明确刺参养殖池塘中微孔增氧的效果以及增氧管的布设间距、增氧时间对水体溶氧的影响,研究测定了在夏季刺参养殖池塘一个增氧周期内(每天23:00—7:00增氧8 h,7 d一个周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