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不“如故”,三见才“钟情”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geous1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学年开始,每位教师都要面临与新生见面的事情。怎样做到“一见钟情”或“一见如故”,都不是太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做班主任。笔者向其他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请教,他们虽然也会给笔者一些很有启发的建议,但不知为什么到用的时候总是左支右绌。笔者也在书籍中寻找一些名师的经验,往往会“剑走偏锋”,貌似成功,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
  从笔者做班主任以来,经历过多次的新生见面班会,回想起来,并不是“一见如故”,而是“三见钟情”。
  一、第一次见面:装腔作势难持久
  大学毕业,踌躇满志,学校委以重任,让笔者担任班主任。受宠若惊的同时,笔者反复憧憬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期待着树立自己的威信,从而抓好班风,促进学习。为什么笔者会这样想的呢?一方面,笔者读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读书无用论”喧嚣一时,到处流传着“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言论,知识得不到重视,教师也更得不到尊重,所以课堂上经常乱哄哄的,时常也发生师生之间的吵闹和冲突。另一方面,来到顺德后,由于本地经济发达,工厂林立,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家长的要求千奇百怪。由此,笔者想树威严于开学伊始,以免后期管理陷自己于被动。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些班级管理的框框条条,希望能管理好班级,从正面引导学生。
  9月1日早上,天气依然炎热,没有一丝风吹过。蝉儿在校园里的绿树里叫个不停,总觉得有些厌烦。还没有走进教室,已经听到教室里面闹哄哄一片,这就更加坚定了笔者的想法。笔者绷紧着面,严肃着走进初一(3)班教室,学生也马上就安静下来。
  笔者双手叉在讲台上,声音洪亮地喊出“同学们好”后,看了看全班64名学生。学生怯怯地回礼后,笔者循例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就马上板起面孔发布制定的部分管理条例,颁布班级规章制度,宣布初一(3)班的四套班子成员。学生没有一个敢动的,但是笔者也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一些别样的眼神。
  这个班刚开始的两个星期,学生的表现还不错,规规矩矩的,上课也专心,仿佛一切尽在笔者掌控之中。当笔者为自己的成绩和管理能力感到自豪的时候,“火山”也开始爆发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地发生,虽然笔者每次都教育他们,请家长,按照班级的管理条例批评他们。但是,刚按下去这边,那边又会出现一单德育事件,更为严重的是学生之间,学生与班干部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脾气和对立情绪都越來越大,矛盾也似乎越来越多,一个学期下来,搞得自己焦头烂额,甚至束手无策。班上的秩序、学风和常规工作都一塌糊涂,有些按照班规或校规处理的事情也不了了之。
  终于,笔者找到年级主任,谈了笔者的种种困惑。年级主任用最通俗的解释让笔者茅塞顿开,他说:“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或者说外甥似舅。学生就是班主任的一面镜子,你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情商潜而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你怎么对学生,学生就怎么对同学、对老师、对其他人。学生的过错就是你自己的过错,学生的失败就是你自己的失败。”
  看来,“一见”并不“如故”,笔者在自我设计的框架里迷失了。
  二、第二次见面:温柔多情终是累
  两年后,再次回到初一年级,担任7班班主任。笔者下定决心,汲取三年前的教训,换一种做法,威严不行就用温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巴特尔也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上次的严厉行不通,笔者就尝试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与师生打成一片,在这样和睦友爱的感情基础之下,学生还有管不成,教不好的?
  9月1日,风清气爽,笔者早早回到学校,站在初一(7)班教室的门口,恭候着学生的到来。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回到教室,看到陌生的满脸笑容的笔者,也乐意和笔者打招呼,没有一会儿,一大群学生嘻嘻哈哈地围在笔者身边。“不要放过机会,与学生培养感情,拉近距离,打成一片”,笔者心里十分欣喜,也不断地和学生交流着,问名字、小学毕业学校、家庭位置等,甚至还故作亲近地和学生开起玩笑。
  第一节班会课,笔者设置自认为是最亲切的方案。比如,如何介绍自己,怎么样跟学生拉近距离之类。笔者还查看了所谓的《班主任兵法》之类的书籍,反复模拟,信心百倍。在自我介绍时,笔者笑着说:“我叫周家飞,你们也可以叫我飞哥。”笔者一边在黑板上书写名字一边轻松地向学生介绍,课堂上,学生气氛一下子点燃起来,“飞哥”“飞哥”的叫喊声此起彼落,有几个学生还前后左右地笑着说着,甚至有学生吹口哨。笔者又想批评他们但是转念一想:“我不是想和学生拉近感情吗?学生虽然有点过分,如果马上批评他们,一定会被泼上凉水。”这一节班会课在师生的欢笑声中愉快地结束了,但是却成为笔者痛苦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笔者想方设法与学生友好地相处,学生有任何问题,笔者都平心静气地与他们谈话,甚至一些学生违纪了,笔者都没有对他们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班上的规章制度,也逐步在笔者的“宽容”中,不再按要求执行了。渐渐地,笔者发现,笔者布置的工作任务以及具体要求,学生往往会“打折”完成,甚至不完成。同时,学生的违纪事件也渐渐多了。有一天,笔者严肃地批评一位学生,要对他进行记过处分,他却嬉皮笑脸地说:“很多人都这么做了,为什么你不处分他们,只处分我?在班上,小涛经常犯错,你都说过要处分他,不也没有处分吗?这样吧,飞哥,给个面子我,这次就算了,拜拜!”一边说,一边拍了两下笔者的肩膀,转身就走了。
  他的话让笔者难堪,旁边教师投来异样的眼光,令笔者无地自容。这个学年,笔者在班级的管理上又失败了。经过仔细反思,笔者的错误在于从一个极端走进了另一个极端。
  三、第三次见面:柔中带刚讲方法
  有过前面两次的失败,心里总有一团阴影,挥之不去。其中虽然也取得过一些成绩,但总是觉得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工作做得不好。直到学校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开展的《口语培训》培训课中,笔者仿佛看到了“曙光”。   在即将与新一批学生见面之前,笔者做足了功课。一是做好课程设计,前后步骤、注意事项等都了然于胸。第一节班会课,将要采用四步走的方案,让学生在第一次见面后既信服,又不失威严。
  第一步,相互介绍,相互了解。脸带笑容走进课室,学生抬头看教师,这是一种带有期盼的眼神,本学期的语文教师终于出现了,毫无疑问肢体语言和表情解决了第一困境,也引起了学生的疑问,“老师姓什么?”这句话悄悄地在学生中传出来,先是让学生猜,然后很自然地在黑板上写出姓名,并重点抓住姓名中所带有的特定含义进行分析来吸引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及对自己姓名的探讨和重视。接着问大家:“老师也想认识一下各位同学,不过按老师的记忆力仅能容纳三人”,马上挑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单纯的学生纷纷举手让教师提问。
  第二步,学生的兴趣上来后,但是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回答的机会,笔者就要求,每个学生根据笔者在黑板上的格式,用一张整齐的纸写下自我介绍。于是,笔者就在黑板上写出格式:我的姓名?我名字的寓意?我毕业的小学?我的家乡?我的特长和兴趣?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当然,教师也和学生一起写。
  第三步,笔者就要求学生把自我介绍的信息贴在教室后黑板上,引导他们根据贴出来的信息,完成三项活动,第一项活动,评选最美的名字;第二项,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第三项,我们这个班有何特点?
  第四步,点燃学生的热情后,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分享笔者需要他们完成这三项活动的意义。通过这样的安排既拉近和促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感情外,还能够潜而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明确交友的目的,班风学风的建设等,一举多得。
  因活动而热情,由陌生到熟悉,毫无疑问,这次跟学生的见面让笔者感受到作为一名班主任,让学生接受自己,跟随自己一起管理好班级,刚柔相济是多么重要。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一届学生的表现是笔者从教生涯中最成功的一届。
  四、反思
  根据笔者的经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来管理班级,都會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即便我们采用最先进的名家经验,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因为,每个学生都是单纯而又复杂的个体,他们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可塑性强,班主任的积极引导、方法适当才可以施行最好的教育。所以,与学生第一次见面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和班级管理的第一步,这个切入点太重要了,需要好好构思,恰当设计,才能够做掌握分寸,即席呈现,从而构建好良好的师生关系,造就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班集体。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真正让自己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探索。
其他文献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3-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26    背景:时值省实验装备中心课题组活动在我校开设一节观摩课,作为实验装备中心课题之一《实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研究》的成员,当然责无旁贷。为此,我们就本课题,结合课时进度(上册化学教材的教学刚刚结束),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让人终生受益。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成及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积极作用;而《弟子规》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的经典著作,具有很好的德育学习价值,将其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弟子规;行为习惯;“三位一体”策略研究  《广州市从化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指导意见(试
一月三日是腊八节,每年在农历十二月的第八天庆祝,“腊”代表了阴历的第12个月,“八”则是指数字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栏目要求】  1. 将学生习作根据中考分值给出成绩; 2. 在应该修改的地方划线并标注序号;  3. 根据所标序号进行修改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4. 给学生习作点评;  5. 请点评名师提供简历一份,包括:学校、职务、 职称、荣誉、教研教学成果、照片一张。  来稿请寄: 430079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学生英语》 杂志社 初中部 收  陈传光 男,32岁,任教于江苏省赣榆县罗阳中学,中学一
不要看敬爱的老师们整日都板着鼻孔……呃……面孔,其实老师们也会口误。现摘录咱校老师们的一些口误,供大家一笑。    一  刚上课,语文老师沉郁地走上讲台,也许是昨晚加班没睡好的缘故,摊开书本后大喊:“下课。”    二  生物老师正在讲基因学,说:“一对夫妇,男的基因为XY,女的基因为XX,那么他们所生儿子的性别是男性还是女性?”    三  地理老师得知买的猪肉被注了水后,忍不住大骂:“那些畜生
【摘要】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涵,通过道法课堂实施文化教育,是一种规范有效的教学路径。道法课堂在充分关注自我、乡土和中华文化的三重维度下,对培养学生人文情怀,提升文化素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文化教育;道法课堂;维度  在现代文明社会,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水平是公民素质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环看当下中国社会,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着许多文化认识的缺位:沉迷低俗网络文化、涂鸦历史建筑、
基本呈南北走向的贺兰山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一条古道跨越这座连绵大山,将宁夏与内蒙古连接起来,因其曾经是宁夏银川通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道路的一部分,所以命名为“银巴古道”。这条古道沿线自然生态资源特别丰富,历史文化遗迹也颇具特色。  贺兰山的历史  要谈银巴古道,我们当然要从它所跨越的贺兰山讲起。贺兰山的地质历史长达20亿年,而它的人文历史也非常悠久。这一地区处于中原帝国与游牧民族生
摘要:文章深入挖掘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内容的教育教学功能,从多种思路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深层次地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  关键词:促进学生认识发展;中和反应;常见的酸和碱;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5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本案例涉及的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教科书 人教版 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前
【摘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累精彩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并将积累到的语言材料能运用到微练笔中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微练笔恰是一种“小”“巧”“活”的书面表达形式,能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书面表达。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微练笔训练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兼顾阅读教学和微练笔,就必须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和谐
周 吴 编译  2104年5月11日,法院判我一年隐刑。法院的执行人员在我额头上弄了一个隐形标记。所谓的隐形只是名义上的,我的血肉之躯丝毫未变,任何人都还是能看得见我的,可是任何人都不会承认能够看到我。换句话说,我成了一个隐形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