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高中历史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块就是德育教育,它是历史学习的基石,也是树立正确的历史关和德育观的关键所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德育教学,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明是非、懂善恶、知羞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下文中,将提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较法”,重点阐述如何在历史德育教学工作中运用“比较法”教学。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历史;德育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邢台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历史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1701301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2
  德育教学是贯穿人一生中的课,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学,有着很大的难处,一是高中生处于青春期叛逆时代,对于教师的“说教”是他们最反感的,因此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厌学;二是要合理的转化历史知识与德育教学,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等。这时候,比较法作为一种很普及的教学方式,却是给历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推荐带来了新希望。“比较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两种不同或是互相对立的事件的用一方面进行类比,从而得出一种结论,即“优”、“次”或是各具千秋。在下文中,将围绕“比较法”在高中历史杜宇教学中的运用从科技对比激发民族自豪感、人物对比树立正确人生观、成败比较树立坚定决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科技对比激发民族自豪感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许多科技发明,将我国推上一个又一个高峰。在现在生活中,很多学生可能会拿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比较,觉得我国的科技等不如他们,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正确的看待,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将会越来越辉煌。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学会运用比较法,将我国的历史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历史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事情,看到我国古代创造的一个有一个史无前例的第一,这些科技发明充分证明了我国具备强盛的实力,我们在像高科技的强国迈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像查阅资料、对比资料,通过着一系列的资料,来看到我国科技的强大之处,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再次基础上,努力奋进,为更加强大祖国的明天而读书。
  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版三第三单元中,重点的展示了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与贡献。教师在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合理的运用比较法,比较同一时期我国与外国的科技发明。像在学习造纸术时,我们都知道我国是第一个发明造纸术的国家,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自此以后,其他国家才陆陆续续出现了造纸术,像高丽和新罗是在公元400年左右,在中国人的帮助下才掌握了造纸术,而后的200年期间,日本等其他亚洲国家才逐渐掌握造纸术,欧洲国家则是更加晚。由此可见,我国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国家,我国的科技发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比较法,轻而易举的看明白理清楚,我国科技的强盛之处,每一个世界之最,每一个最早发明,都是一个个激发他们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正确人生观的催化剂。
  二、人物对比树立正确人生观
  历史的学习目的有兩大方面,一是通过历史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系统;二是通过历学习,汲取教训,以史为鉴,走好今后的每一步。在历史学习中,通常会出现很多历史人物,有舍生忘死,为国家大义牺牲的,有益人民利益为先,一生为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奔波劳累的,也有一些窃取国家机密换取个人利益,或是为个人利息将不顾他人死活的。这些历史人物的出现,就像一面面镜子,从不同的人身上折射出不同的人身观、价值观、道德观。在进行评断历史人物时,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法”,将同一件事不同人的做法进行比较,看他们做法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对于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是什么。通过“比较法”学习,学生会在无形中决定以后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后自己面对同样的选择会如何抉择,以后自己走什么样的路,这些对他们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很大。
  例如,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黄继光,在1952年10月,在向上甘岭高低反击中,当打下4、5号阵地后,部队有了伤亡,前面又发现新的火力点,反击受阻。这时他挺身而出,带领两名同志去执行爆破任务。打下几个地堡后,前面仍有一个地堡火力点的机枪在疯狂扫射。他忍受7处伤痛,直扑上去,以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机枪射孔,用生命换取了胜利,他是民族的英雄,时代的楷模,用生命书写了舍己为人的篇章。比如像反面教材刘雨田,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期间,充当日本的向导,他将永远被世人所唾弃。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比较法”教学,使学生是非观念和人生价值更加明确,这对培育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意义很大。
  三、成败比较树立坚定决心
  高中历史另外一大学习模块就是改革和革新,它是贯穿在整个历史学习始终的。每一个时代的产生,都伴随着改革,有些改革取得了胜利,有些则是湮灭了。因此,在学习重大的改革时,学生就要开始反问:为什么有些改革胜利了,有些失败了呢?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改革对于我们有什么启发你?怀揣着这些问题,教师将采用“比较法”去进行探索,造成不同的改革不同结果的原因和对后人的影响。
  例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首先,去对比两个的相同之处,一是产生背景相同,都是在国家遭受西方侵略的背景下产生的。不同点是我国戊戌变法失败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却让日本走上了强国发展的道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结果?戊戌变法失败、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国情的差异外,最大的不同在于:明治维新是由上到下的改革,因此,获得了统治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而戊戌变法没有群众基础。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明白了人民群众对改革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采用“比较法”,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改革需要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实施者的决心,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结语
  “比较法”是历史教师中的重要学习方法,通过“比较法”,可以增强高中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他们努力学习,为民族之崛起而读书;通过在人物分析总运用“比较法”,可以引导学生以后走上什么样的道路,培养他们的人生价值观;通过在改革中运用“比较法”,可以使学生明白重大改革需要全民的决心。以上就是我关于“比较法”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运用心得。
  参考文献
  [1]冯国明.比较法在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
  [2]陈庆明,李红垒.“比较法”在高中历史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14.
其他文献
平面化是云南绝版木刻艺术创作中较为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平面化表现基本不考虑自然存在的明暗光影变化、体面转折、空间层次等,而注重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和个性表达。平面化
利用鞣制化学中铝鞣机理,将Al(Ⅲ)络合在明胶水解得到的胶原蛋白分子上,制备Al(Ⅲ)改性胶原蛋白絮凝材料,利用XRD、荧光光谱和XPS对产物结构及作用机理进行表征与分析。将所制备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湄潭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
<正>~~
期刊
我国从 1978 年到 2008 年这飞速发展的 30 年中征收了大量的农业用地,从而产生了 8300 万征地农民。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对征地征收补偿无法有效地保障征地农民的生活的现象,对我
对限定底物乙酰苯胺和碘苯的反应进行探索,并进行条件优化,也适当对底物进行了拓展,通过酰胺与芳基卤化物的碳氮偶联反应实验,得到该偶联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Cs2CO3为碱,无
该文主要从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概念、学徒制教学模式在室内设计专业的实施现状以及学徒制教学模式优化方面,对相关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学徒制教学模式在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并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二者在建设目标与内容上存在差异。本文尝试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内涵、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困难以及试点方案应着力探索的
电火花加工中,电极材料是影响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重要因素。将SiC微粒作为第二相电沉积成分来制备Cu基SiC复合电极材料,研究了微粒添加量、微粒粒径、电流密度及镀液温度等
现代漆画不断发展与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者。在漆画成为独立画种以后,相关研究者更需要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才能使漆画艺术发展得越来越好。文章对当代漆画的创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