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语文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听”放在首要位置。本论文意在发现影响学生倾听的因素:学生自身方面、教师方面、家庭方面等,并帮助他们克服障碍,树立认真倾听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倾听能力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能够为以后语文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倾听能力进行培养,是一项比较艰巨而紧迫的教学任务。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语文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听”放在首要位置。因为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今天,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倾听,使我们的学生拥有“倾听能力”,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聚焦我们的课堂时,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1.很多课堂往往是台上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台下的学生坐得端端正正,老师提问时却一脸茫然;2. 有些学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是摸摸头,就是转转笔,回头翻书包,抽屉找东西等。 3.不少学生表面看好像很认真听讲的样子,但让他回答时,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以上种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是屡见不鲜,纠其原因,都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地倾听惹的祸。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晓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能力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进行对话的保证。倾听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是尊重他人、与人合作、友善待人、虚心求解的心态的表现,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倾听,尤其是小学生。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现阶段来说,会倾听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真正地在课堂上倾听教师的讲课,聆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思索,才能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与他人智慧撞击出新的火花。对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其实,在活跃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二、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倾听的示范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当学生发言时,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不管学生发言质量如何,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能在学生发言时,做其他事情,在学生发言后,要适当的进行指导或评价。
三、授渔——教师要进行倾听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布鲁姆强调:“学会如何学习”要比“学会什么”更重要。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要当好“导师”,履行“导”的职责,引导学生去听别人的话,从中得到某些信息,再进行处理。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经过反复的指导,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才会自觉地去思考。培养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中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
1.细化“听”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且听且思”,相互促进。
2.强调“听”的姿势。针对有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少,对抽象的语言不敏感,对操作性强的动作感兴趣的特点,课堂上要有意识得训练学生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四、激趣——教师要力求激发学生倾听的热情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的,导语作为过渡,吸引学生的注意。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艺术,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促进倾听。创设和谐宽松的倾听氛围。要求学生发言时说“我认为”“我还有一种想法””“我们小组讨论后觉得”“我是这样来学的”等等。这样的语言为课堂上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感到被认可、被欣赏,更能积极思考、乐于倾听。
五、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老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如果对善听学生的倾斜,就能达到以评促听的效果。老师向同学强调:老师欣赏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学生,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那就更好了。同时,评价具有激励作用。在教学中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动性的语言,夸奖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夸奖他们听得仔细等,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热情,让学生将注意集中到倾听上来。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它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性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语文素养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倾听状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真正的思考、让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质的提高,才能突破学生倾听能力不强的瓶颈,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刘素云.《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堂倾听能力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语文素养;倾听能力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能够为以后语文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倾听能力进行培养,是一项比较艰巨而紧迫的教学任务。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语文要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听”放在首要位置。因为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因此,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今天,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倾听,使我们的学生拥有“倾听能力”,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聚焦我们的课堂时,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1.很多课堂往往是台上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台下的学生坐得端端正正,老师提问时却一脸茫然;2. 有些学生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是摸摸头,就是转转笔,回头翻书包,抽屉找东西等。 3.不少学生表面看好像很认真听讲的样子,但让他回答时,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以上种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是屡见不鲜,纠其原因,都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地倾听惹的祸。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晓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能力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是进行对话的保证。倾听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是尊重他人、与人合作、友善待人、虚心求解的心态的表现,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从小培养学生倾听,尤其是小学生。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现阶段来说,会倾听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真正地在课堂上倾听教师的讲课,聆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思索,才能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与他人智慧撞击出新的火花。对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其实,在活跃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
二、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倾听的示范
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当学生发言时,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不管学生发言质量如何,不要轻易打断,更不能在学生发言时,做其他事情,在学生发言后,要适当的进行指导或评价。
三、授渔——教师要进行倾听方法与技巧的指导
布鲁姆强调:“学会如何学习”要比“学会什么”更重要。学生是学习主体,老师要当好“导师”,履行“导”的职责,引导学生去听别人的话,从中得到某些信息,再进行处理。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经过反复的指导,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才会自觉地去思考。培养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中也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
1.细化“听”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且听且思”,相互促进。
2.强调“听”的姿势。针对有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少,对抽象的语言不敏感,对操作性强的动作感兴趣的特点,课堂上要有意识得训练学生调整自己的注意力。
四、激趣——教师要力求激发学生倾听的热情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美感的重要保障。学生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注意力并不是最为集中的,导语作为过渡,吸引学生的注意。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艺术,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促进倾听。创设和谐宽松的倾听氛围。要求学生发言时说“我认为”“我还有一种想法””“我们小组讨论后觉得”“我是这样来学的”等等。这样的语言为课堂上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学生感到被认可、被欣赏,更能积极思考、乐于倾听。
五、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老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如果对善听学生的倾斜,就能达到以评促听的效果。老师向同学强调:老师欣赏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学生,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那就更好了。同时,评价具有激励作用。在教学中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动性的语言,夸奖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夸奖他们听得仔细等,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热情,让学生将注意集中到倾听上来。
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它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性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语文素养培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倾听状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真正的思考、让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质的提高,才能突破学生倾听能力不强的瓶颈,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刘素云.《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堂倾听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