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绪论
随着“贺兰山东麓葡萄酒”2003年获“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认证以及2011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及自治区政府对宁夏葡萄酒产业高度重视,宁夏葡萄酒产业得到了量与质的飞跃,在国内和国际的地位也日益提升。
另外,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不断深化,旅游新业态的探索不断深入,葡萄酒旅游作为一种独特却又贴近人们生活的旅游方式,无疑是宁夏旅游项目中的一支潜力股,亟待开发。
为了探索葡萄酒与旅游的正确结合方式,本文通过研究葡萄酒旅游的概念、国内外葡萄酒旅游发展的历史,分析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酒旅游的不足,根据旅游发展新业态的需求,提出了与宁夏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酒旅游相契合的方式方法。
文献综述
国内外的葡萄酒旅游具有明显的差异,具体而言,国外葡萄酒旅游多以酒庄线路模式为主[1],大部分以产区划分地块,大大小小的酒庄星罗密布,连接他们的是便捷的交通,清晰的指示牌,游客可以根据标识及介绍选择自己想要的环境及内容。而宁夏的葡萄酒旅游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 “以葡萄酒酿造厂商为主”、“酒庄模式为主”以及“以葡萄种植园为主的几种模式。
另外,国内对于旅游新业态的积极探索正在不断深入。在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当下,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2]以及对高参与性和可融入性的旅游形式的追求[3],各地都在创新旅游业态,例如贵州提出分时度假、主题酒店、体验型民族村寨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升级版红色旅游、山地户外运动、自驾车旅游、旅游综合体、众包旅游咨询业、网络游戏旅游等新兴业态。[4]
再者,自驾游和主题游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具体来说,《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房车露营为“基础设施建设”[5];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传统单一的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它将逐渐被主题旅游所替代。更多旅游模式在某些特定的群体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青睐,例如健康游、考古游、商务游、夕阳团体游、探秘游、音乐游等。[6]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以及专题采访。通过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对酒庄适宜结合旅游的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相关人士进行采访,对宁夏“葡萄酒旅游”的新兴业态是否具有潜力,该如何开发进行研究。
数据分析
笔者对100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葡萄酒旅游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酒庄的文化氛围不够,占比达到31%,其次30%的人认为在宁夏获得酒庄信息的渠道不多,27%的人认为参与体验的项目较少,剩余12%的人感到酒庄的可达性不强、葡萄酒的种类和品质不够好。
数据显示,银川市葡萄种植面积约占总基地面积的14%,其在四个成熟区中种植面积最小,却贡献了近3.6 万吨的产量和近2 亿的产值,表明了银川市葡萄种植基地生产品质较高,产业发展相对现代化,发展前景最好。整个银川市葡萄产业以永宁县为核心,涵盖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三个行政单位及行政事业单位以西处,涉及该区规划面积3607平方千米,占整个银川市面积的38%;规划涉及人口约58.4 万人,占整个区域人口的39.2%。
从图中可以看出,银川市对外交通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交织的立体运输网络体系,并包含旅游专线,具备发展葡萄酒旅游的交通条件。
另外,从旅游发展条件的角度上分析,贺兰山东麓具备优异的发展葡萄酒旅游的基础。首先,贺兰山东麓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包含西夏文化、贺兰山文化、长城文化、移民文化在内的文化资源,以及包括滚钟口、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瑞信?温泉小镇、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在内的景区资源。其次,从整体旅游大环境角度来看,休闲旅游蓄势待发,国民经济的“新常态”发展为宁夏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旅游形式将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转变,出行方式由组团出游向自驾游、自助游、定制游转变。
结论与展望
根据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资源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宁夏贺兰山东麓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土壤优势,以及丰富的葡萄酒庄、休闲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正是“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是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好时机。因此笔者建议依托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以“一主多元”的发展思路,“葡萄+旅游”的发展模式,以现有的葡萄酒产业为基础,结合贺兰山东麓休闲旅游资源,不断地丰富旅游产品,扩大葡萄酒行业领域的影响,增加覆盖面,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将研究区域打造成为“红酒之旅”区域性主题休闲旅游度假区。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打造以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展示为核心的葡萄文化发展中心;二是建立贺兰山东麓自驾车房车营地及旅游专线交通系统;三是建立“红酒之旅”O2O平台;四是深度挖掘特色文化并研发特色旅游商品;五是丰富葡萄酒旅游中的特色主题体验项目。
本文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浅层的探索,未来对此课题还需进行更深的研究,还需研究的内容包括“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模式的践行方式”、“葡萄酒旅游的具体运营措施”等相关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仁鹏,葡萄酒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服务经济杂志2009年10月
[2]张瑞真、马晓东,我国旅游新业态研究进展及展望,旅游论坛2013年04期
[3]张萍、王爱红,体验式葡萄酒旅游产品开发研究,酿酒科技2009 年第9 期
[4]程质彬,贵州省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2015年
[5]国发〔2015〕66号《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2015年11月
[6]张雅玲,浅析主题旅游的发展,时代教育期刊,2011年
随着“贺兰山东麓葡萄酒”2003年获“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认证以及2011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及自治区政府对宁夏葡萄酒产业高度重视,宁夏葡萄酒产业得到了量与质的飞跃,在国内和国际的地位也日益提升。
另外,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不断深化,旅游新业态的探索不断深入,葡萄酒旅游作为一种独特却又贴近人们生活的旅游方式,无疑是宁夏旅游项目中的一支潜力股,亟待开发。
为了探索葡萄酒与旅游的正确结合方式,本文通过研究葡萄酒旅游的概念、国内外葡萄酒旅游发展的历史,分析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酒旅游的不足,根据旅游发展新业态的需求,提出了与宁夏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酒旅游相契合的方式方法。
文献综述
国内外的葡萄酒旅游具有明显的差异,具体而言,国外葡萄酒旅游多以酒庄线路模式为主[1],大部分以产区划分地块,大大小小的酒庄星罗密布,连接他们的是便捷的交通,清晰的指示牌,游客可以根据标识及介绍选择自己想要的环境及内容。而宁夏的葡萄酒旅游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 “以葡萄酒酿造厂商为主”、“酒庄模式为主”以及“以葡萄种植园为主的几种模式。
另外,国内对于旅游新业态的积极探索正在不断深入。在全域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当下,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2]以及对高参与性和可融入性的旅游形式的追求[3],各地都在创新旅游业态,例如贵州提出分时度假、主题酒店、体验型民族村寨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升级版红色旅游、山地户外运动、自驾车旅游、旅游综合体、众包旅游咨询业、网络游戏旅游等新兴业态。[4]
再者,自驾游和主题游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具体来说,《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房车露营为“基础设施建设”[5];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传统单一的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它将逐渐被主题旅游所替代。更多旅游模式在某些特定的群体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青睐,例如健康游、考古游、商务游、夕阳团体游、探秘游、音乐游等。[6]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以及专题采访。通过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对酒庄适宜结合旅游的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相关人士进行采访,对宁夏“葡萄酒旅游”的新兴业态是否具有潜力,该如何开发进行研究。
数据分析
笔者对100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葡萄酒旅游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酒庄的文化氛围不够,占比达到31%,其次30%的人认为在宁夏获得酒庄信息的渠道不多,27%的人认为参与体验的项目较少,剩余12%的人感到酒庄的可达性不强、葡萄酒的种类和品质不够好。
数据显示,银川市葡萄种植面积约占总基地面积的14%,其在四个成熟区中种植面积最小,却贡献了近3.6 万吨的产量和近2 亿的产值,表明了银川市葡萄种植基地生产品质较高,产业发展相对现代化,发展前景最好。整个银川市葡萄产业以永宁县为核心,涵盖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三个行政单位及行政事业单位以西处,涉及该区规划面积3607平方千米,占整个银川市面积的38%;规划涉及人口约58.4 万人,占整个区域人口的39.2%。
从图中可以看出,银川市对外交通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交织的立体运输网络体系,并包含旅游专线,具备发展葡萄酒旅游的交通条件。
另外,从旅游发展条件的角度上分析,贺兰山东麓具备优异的发展葡萄酒旅游的基础。首先,贺兰山东麓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包含西夏文化、贺兰山文化、长城文化、移民文化在内的文化资源,以及包括滚钟口、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瑞信?温泉小镇、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在内的景区资源。其次,从整体旅游大环境角度来看,休闲旅游蓄势待发,国民经济的“新常态”发展为宁夏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旅游形式将由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转变,出行方式由组团出游向自驾游、自助游、定制游转变。
结论与展望
根据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资源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宁夏贺兰山东麓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土壤优势,以及丰富的葡萄酒庄、休闲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正是“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是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好时机。因此笔者建议依托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以“一主多元”的发展思路,“葡萄+旅游”的发展模式,以现有的葡萄酒产业为基础,结合贺兰山东麓休闲旅游资源,不断地丰富旅游产品,扩大葡萄酒行业领域的影响,增加覆盖面,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将研究区域打造成为“红酒之旅”区域性主题休闲旅游度假区。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打造以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展示为核心的葡萄文化发展中心;二是建立贺兰山东麓自驾车房车营地及旅游专线交通系统;三是建立“红酒之旅”O2O平台;四是深度挖掘特色文化并研发特色旅游商品;五是丰富葡萄酒旅游中的特色主题体验项目。
本文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浅层的探索,未来对此课题还需进行更深的研究,还需研究的内容包括“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模式的践行方式”、“葡萄酒旅游的具体运营措施”等相关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仁鹏,葡萄酒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服务经济杂志2009年10月
[2]张瑞真、马晓东,我国旅游新业态研究进展及展望,旅游论坛2013年04期
[3]张萍、王爱红,体验式葡萄酒旅游产品开发研究,酿酒科技2009 年第9 期
[4]程质彬,贵州省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2015年
[5]国发〔2015〕66号《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2015年11月
[6]张雅玲,浅析主题旅游的发展,时代教育期刊,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