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广东省阳江市非公企业在党建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这表现在:积极开展“机关与非公企业共建”活动,积极开展“非公企业与农村共建”活动,积极开展“三学一示范”活动,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阳江市的探索启示我们,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开发整合调动各种资源,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中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把握企业特点,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机制;要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阳江,非公企业党建,“三学一示范”,创先争优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1-0062-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如何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向非公经济组织延伸和拓展,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非公企业科学发展的优势,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广东省阳江市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十有其九”,为加强对非公经济的政治引导,激发非公企业党建活力,阳江市注重创新活动载体,夯实党建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加强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积极开展“机关与非公企业共建”活动
阳江市从2008年开始,积极开展“机关与非公企业共建”活动,目的是为了不断扩大全市非公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促进非公党建规范化,使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更坚定、组织更坚强、作风更务实、制度更完善,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精干高效、党员形象突出、促进发展有力、政治优势明显、自身建设扎实”的要求。
(一)机关、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挂钩。阳江市通过选择一批优秀党政机关单位党组织与一定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挂钩开展党建工作。全市在参与“机关与非公企业共建”活动的机关单位中抽调了41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每人负责联系一家50人以上规模的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重点从党建业务上加强指导,搞好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培养党的工作者队伍、指导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等活动,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作用,努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的规范化建设,使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00%建立了党组织。
(二)共同开展党的活动。阳江市通过组织党员共同学习、共同过组织生活、共同开展党日活动、共同推进文明创建活动,非公企业党员的学习教育得到加强,同时拓展了机关党员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为机关和非公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机关党员通过进非公企业走访交流、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实践服务,进一步调动了他们为非公企业发展服务的积极性。机关党员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搞好服务,有力促进了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科学发展。
二、积极开展“非公企业与农村共建”活动
阳江市着力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形式和新内容,积极开展“非公企业与农村共建”活动,拓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平台。全市68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开展互帮互助,按“到农村过一次组织生活,慰问一次党员群众,帮扶一户困难党员,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办一件实事好事”的“五个一”活动要求,努力形成互帮互助机制,促进企业和农村双方党建及经济的共同发展,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实现非公企业与农村党建的双赢。
(一)坚持自愿原则,自选共建对象。阳江市委组织部在自报的60多家企业中选择经济优势和党建优势突出的26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安排与农村党支部开展“非公企业与农村共建”活动,县(市、区)选择了42个非公企业与村委会开展共建活动。其中阳春市选派有党组织覆盖的23家企业的老板到村挂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通过这一形式,企业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村公益建设。目前,阳江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农村支部互帮互助、结对共建成为企业党组织的自觉行动。
(二)找准着力点,努力实现互利共赢目标。在“非公企业与农村共建”活动中,各地都把促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互帮互助作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努力实现非公企业、农村党组织互利共赢的目标。阳春嘉华生物化工公司党支部大力支持结对的春湾镇大垌村的发展,投入资金为该村修建3公里长的标准化农耕道,创办600多亩甜玉米和1000多亩春砂仁种植基地,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该公司还积极支持村内扶贫和基础教育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和谐。阳江宝马利汽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与麻布演村结对共建,村委保证公司在村内招工、用工有优先权,为公司解决招工困难的问题,公司则帮助搞好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资助村民合作医疗、救难解困等费用,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三、积极开展“三学一示范”活动
“三学一示范”活动是在阳江市非公企业开展的以学党章、学理论、学技术和创建党员示范岗为主要内容的党建活动创新载体。
(一)实施大规模培训,提升党员整体素质。一是建立起强大的师资队伍。安排市、县、镇领导干部和党校教师作为理论师资人员,抽调科技干部、技术学校教师和企业技师作为技术骨干。截止目前,全市建起了一支300多人的培训师资队伍。二是确定教育培训专题。各县(市、区)全年安排8个专题,其中4个为《党章》和理论课专题,4个为技术课专题。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有巡回党课、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班、支部集中研讨,还有组织实地参观,撰写学习、调查、参观感想,办学习专栏等。
(二)创建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员工,突出在岗示范,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建设和谐集体、促进企业发展的主题,各级组织部门、非公党工委着力引导,企业党组织认真部署,全市2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500多党员按技术型、服务型、操作型全部落实了示范岗。在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分别组织了党员技改小组,党员服务小组,开展党员“责任区”、“一带十”、“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我为党旗添光彩、为企业作贡献”、“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我为企业发展献计策”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党员在重要岗位、科技攻关、排难解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辐射带动企业员工为促进企业发展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四、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2010年以来,阳江市紧紧围绕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和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在巩固和深化“双共建”活动和“三学一示范”活动等原有活动载体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创先争优活动。
(一)开展深化拓展活动。这一活动主要围绕“增大数量、保障质量、发挥作用”等内容开展,基本涵盖了“非公”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增大数量方面,明确要求全市“非公”党组织不断扩大覆盖面,积极发展企业党员,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在保障质量方面,通过设定“三学”即学党章、学理论、学技术的课程比例,健全“三学”师资队伍,提高活动开展的质量。在发挥作用方面,把“一示范”即创建党员示范岗落实到全市2800多名党员工作岗位上,通过开展党员技术攻关小组、立足岗位比贡献、党员传帮带、先进支部大家创、承诺办好事实事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树立企业党员“领跑”、“敬业”、“奉献”的良好形象。
(二)积极创新活动载体。这一活动包括推行“一党组织一策”、“一党员一行动”的活动形式,组织开展党员分层承诺活动、“树形象、促发展”主题活动、“三在前两服务一创建”活动等;推广“百场党课下企业”、“非公企业巡回讲坛”等学习载体,促进学习形式的规范化、多样化;开展“党委集中评”活动,落实创先争优点评工作;开展争当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业绩、创建和谐企业、建设先进支部“四大先锋”活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2010年全市进一步开展“两新”组织党员远程教育建设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党支部积极建设远程教育网点,市委组织部门投入资金重点建设其中11个党支部远程教育示范点。
〔关键词〕 阳江,非公企业党建,“三学一示范”,创先争优
〔中图分类号〕D2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1-0062-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如何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建工作向非公经济组织延伸和拓展,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非公企业科学发展的优势,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广东省阳江市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十有其九”,为加强对非公经济的政治引导,激发非公企业党建活力,阳江市注重创新活动载体,夯实党建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加强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积极开展“机关与非公企业共建”活动
阳江市从2008年开始,积极开展“机关与非公企业共建”活动,目的是为了不断扩大全市非公企业党的工作覆盖面,促进非公党建规范化,使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更坚定、组织更坚强、作风更务实、制度更完善,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精干高效、党员形象突出、促进发展有力、政治优势明显、自身建设扎实”的要求。
(一)机关、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挂钩。阳江市通过选择一批优秀党政机关单位党组织与一定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挂钩开展党建工作。全市在参与“机关与非公企业共建”活动的机关单位中抽调了41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每人负责联系一家50人以上规模的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重点从党建业务上加强指导,搞好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培养党的工作者队伍、指导开展党的组织生活等活动,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作用,努力推进非公企业党的规范化建设,使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00%建立了党组织。
(二)共同开展党的活动。阳江市通过组织党员共同学习、共同过组织生活、共同开展党日活动、共同推进文明创建活动,非公企业党员的学习教育得到加强,同时拓展了机关党员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为机关和非公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机关党员通过进非公企业走访交流、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实践服务,进一步调动了他们为非公企业发展服务的积极性。机关党员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搞好服务,有力促进了非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科学发展。
二、积极开展“非公企业与农村共建”活动
阳江市着力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形式和新内容,积极开展“非公企业与农村共建”活动,拓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平台。全市68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开展互帮互助,按“到农村过一次组织生活,慰问一次党员群众,帮扶一户困难党员,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办一件实事好事”的“五个一”活动要求,努力形成互帮互助机制,促进企业和农村双方党建及经济的共同发展,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实现非公企业与农村党建的双赢。
(一)坚持自愿原则,自选共建对象。阳江市委组织部在自报的60多家企业中选择经济优势和党建优势突出的26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安排与农村党支部开展“非公企业与农村共建”活动,县(市、区)选择了42个非公企业与村委会开展共建活动。其中阳春市选派有党组织覆盖的23家企业的老板到村挂任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通过这一形式,企业主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村公益建设。目前,阳江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农村支部互帮互助、结对共建成为企业党组织的自觉行动。
(二)找准着力点,努力实现互利共赢目标。在“非公企业与农村共建”活动中,各地都把促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互帮互助作为落脚点和着力点,努力实现非公企业、农村党组织互利共赢的目标。阳春嘉华生物化工公司党支部大力支持结对的春湾镇大垌村的发展,投入资金为该村修建3公里长的标准化农耕道,创办600多亩甜玉米和1000多亩春砂仁种植基地,以“公司 基地 农户”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该公司还积极支持村内扶贫和基础教育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和谐。阳江宝马利汽车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与麻布演村结对共建,村委保证公司在村内招工、用工有优先权,为公司解决招工困难的问题,公司则帮助搞好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资助村民合作医疗、救难解困等费用,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三、积极开展“三学一示范”活动
“三学一示范”活动是在阳江市非公企业开展的以学党章、学理论、学技术和创建党员示范岗为主要内容的党建活动创新载体。
(一)实施大规模培训,提升党员整体素质。一是建立起强大的师资队伍。安排市、县、镇领导干部和党校教师作为理论师资人员,抽调科技干部、技术学校教师和企业技师作为技术骨干。截止目前,全市建起了一支300多人的培训师资队伍。二是确定教育培训专题。各县(市、区)全年安排8个专题,其中4个为《党章》和理论课专题,4个为技术课专题。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有巡回党课、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班、支部集中研讨,还有组织实地参观,撰写学习、调查、参观感想,办学习专栏等。
(二)创建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员工,突出在岗示范,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建设和谐集体、促进企业发展的主题,各级组织部门、非公党工委着力引导,企业党组织认真部署,全市22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2500多党员按技术型、服务型、操作型全部落实了示范岗。在规模较大的企业还分别组织了党员技改小组,党员服务小组,开展党员“责任区”、“一带十”、“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我为党旗添光彩、为企业作贡献”、“争创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我为企业发展献计策”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党员在重要岗位、科技攻关、排难解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辐射带动企业员工为促进企业发展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四、积极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2010年以来,阳江市紧紧围绕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和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部署,在巩固和深化“双共建”活动和“三学一示范”活动等原有活动载体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创先争优活动。
(一)开展深化拓展活动。这一活动主要围绕“增大数量、保障质量、发挥作用”等内容开展,基本涵盖了“非公”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增大数量方面,明确要求全市“非公”党组织不断扩大覆盖面,积极发展企业党员,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在保障质量方面,通过设定“三学”即学党章、学理论、学技术的课程比例,健全“三学”师资队伍,提高活动开展的质量。在发挥作用方面,把“一示范”即创建党员示范岗落实到全市2800多名党员工作岗位上,通过开展党员技术攻关小组、立足岗位比贡献、党员传帮带、先进支部大家创、承诺办好事实事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树立企业党员“领跑”、“敬业”、“奉献”的良好形象。
(二)积极创新活动载体。这一活动包括推行“一党组织一策”、“一党员一行动”的活动形式,组织开展党员分层承诺活动、“树形象、促发展”主题活动、“三在前两服务一创建”活动等;推广“百场党课下企业”、“非公企业巡回讲坛”等学习载体,促进学习形式的规范化、多样化;开展“党委集中评”活动,落实创先争优点评工作;开展争当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企业业绩、创建和谐企业、建设先进支部“四大先锋”活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2010年全市进一步开展“两新”组织党员远程教育建设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党支部积极建设远程教育网点,市委组织部门投入资金重点建设其中11个党支部远程教育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