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了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药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有效率3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中药;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 corticosteroid addictive dermatitis,FCAD)多为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化妆品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各种强效激素及含激素成分化妆品的不断增多和一些不规范的皮肤科门诊对激素制剂的滥用,使许多长期使用此类制剂的患者形成顽固性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7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全部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71例 ,女67例,男4例,年龄17-56岁,病程1月~5年,其中22~40岁占65%。发病部位均为面部,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面部反复外用激素达1个月以上;具有停用激素后皮损复发或加重,重新用药后减轻或消失的特点;有红斑、丘疹、皮肤潮红、肿胀、毛细血管扩张、干燥脱屑、痤疮样、酒渣鼻样皮损,自觉有瘙痒、灼热、干燥等感觉。排除标准:治疗过程中再次使用激素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肺、肾以及造血系统疾病者;未完成疗程者或因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患有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红斑狼疮等可能影响疗效观察的皮肤病[1-2]。以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加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中药方剂组成:生地黄30g,牡丹皮10g,赤芍10g,知母10g,生石膏30g,竹叶10g,金银花15g,连翘10g,黄芩9g,甘草6g。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每日2 次,至疗程结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60mg加入5%葡萄糖250ml 中静脉点滴,1 次/d,7d后改为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共28d。治疗期间进行血压、电解质监测。
1.3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为疗效指数≥90% ;显效为70%≤疗效指数<90% ;好转为30%≤疗效指数<70% ;无效为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28d 后,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有效率77.14%;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12例,有效率3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2 组患者中有个别患者服用中药后出现轻度腹痛、腹泻,生石膏减量后,并加用生姜三片、大枣5个缓解。治疗组有少数患者血压略高,经减少复方甘草酸苷剂量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FCAD 多见于女性,患者停用激素后往往出现瘙痒、灼热及皮损反跳现象等,使患者不得不再次依赖激素外用治疗控制,随着激素外用治疗时间的延长,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等激素不良反应。FCAD 的治疗较为困难,目前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抗炎药物、抗生素抑制或杀灭毛囊内微生物、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促进表皮脂类屏障的合成和心理治疗等。停用激素类制剂是治疗FCAD 的基本原则,通常采用激素递减疗法逐渐停用激素。另外抗炎、抗过敏等也是常用疗法,其他如具有润肤保护作用的维生素E乳膏也较常用[4]。中医学认为激素类药物属辛燥甘温之品,误用、滥用则易耗气伤津,助阳化热,日久致热毒蕴结于肌肤,方中生地黄、黄芩、牡丹皮、生石膏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清热、祛风、止痒,知母养阴、清热、止渴,赤芍凉血,竹叶淡渗利水、消肿,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的作用,能暂时缓解患者面部灼热的现象[5]。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有激素样作用但无激素的副作用的药物,具有较强的ACTH活性,通过不断的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稳定细胞膜结构、阻碍炎症介质的传递,达到免疫调节作用。另外,其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效果。
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35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中药,结合3%%硼酸溶液湿敷综合治疗,有效率达77.14%,且起效快,多在3-7d开始减轻,并逐渐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红斑、脓疱、瘙痒、干燥、灼热恢复快,肿胀有反复,随着治疗的延长,逐渐减轻,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较难。治疗过程中有少数患者有腹痛、腹泻、血压略高现象,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恢复正常。总之,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恒.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5-6.
[2]潘炜华,温海,刘晓刚.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治疗初步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变学杂志,2005,19(9):541-542.
[3]杨克勤.皮炎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13.
[4]钱晓莺,周宗立,熊明弟,等.肝素钠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96- 97.
[5]王宏东,马小娜.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62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2):87-88.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中药;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Facial corticosteroid addictive dermatitis,FCAD)多为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化妆品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各种强效激素及含激素成分化妆品的不断增多和一些不规范的皮肤科门诊对激素制剂的滥用,使许多长期使用此类制剂的患者形成顽固性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7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全部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71例 ,女67例,男4例,年龄17-56岁,病程1月~5年,其中22~40岁占65%。发病部位均为面部,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面部反复外用激素达1个月以上;具有停用激素后皮损复发或加重,重新用药后减轻或消失的特点;有红斑、丘疹、皮肤潮红、肿胀、毛细血管扩张、干燥脱屑、痤疮样、酒渣鼻样皮损,自觉有瘙痒、灼热、干燥等感觉。排除标准:治疗过程中再次使用激素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心,肺、肾以及造血系统疾病者;未完成疗程者或因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者;患有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红斑狼疮等可能影响疗效观察的皮肤病[1-2]。以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加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中药方剂组成:生地黄30g,牡丹皮10g,赤芍10g,知母10g,生石膏30g,竹叶10g,金银花15g,连翘10g,黄芩9g,甘草6g。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每日2 次,至疗程结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60mg加入5%葡萄糖250ml 中静脉点滴,1 次/d,7d后改为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共28d。治疗期间进行血压、电解质监测。
1.3 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为疗效指数≥90% ;显效为70%≤疗效指数<90% ;好转为30%≤疗效指数<70% ;无效为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28d 后,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有效率77.14%;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12例,有效率3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2 组患者中有个别患者服用中药后出现轻度腹痛、腹泻,生石膏减量后,并加用生姜三片、大枣5个缓解。治疗组有少数患者血压略高,经减少复方甘草酸苷剂量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FCAD 多见于女性,患者停用激素后往往出现瘙痒、灼热及皮损反跳现象等,使患者不得不再次依赖激素外用治疗控制,随着激素外用治疗时间的延长,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皮肤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等激素不良反应。FCAD 的治疗较为困难,目前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抗炎药物、抗生素抑制或杀灭毛囊内微生物、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促进表皮脂类屏障的合成和心理治疗等。停用激素类制剂是治疗FCAD 的基本原则,通常采用激素递减疗法逐渐停用激素。另外抗炎、抗过敏等也是常用疗法,其他如具有润肤保护作用的维生素E乳膏也较常用[4]。中医学认为激素类药物属辛燥甘温之品,误用、滥用则易耗气伤津,助阳化热,日久致热毒蕴结于肌肤,方中生地黄、黄芩、牡丹皮、生石膏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清热、祛风、止痒,知母养阴、清热、止渴,赤芍凉血,竹叶淡渗利水、消肿,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的作用,能暂时缓解患者面部灼热的现象[5]。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有激素样作用但无激素的副作用的药物,具有较强的ACTH活性,通过不断的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稳定细胞膜结构、阻碍炎症介质的传递,达到免疫调节作用。另外,其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效果。
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35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使用复方甘草酸苷、中药,结合3%%硼酸溶液湿敷综合治疗,有效率达77.14%,且起效快,多在3-7d开始减轻,并逐渐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红斑、脓疱、瘙痒、干燥、灼热恢复快,肿胀有反复,随着治疗的延长,逐渐减轻,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较难。治疗过程中有少数患者有腹痛、腹泻、血压略高现象,停药或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恢复正常。总之,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恒.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5-6.
[2]潘炜华,温海,刘晓刚.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治疗初步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变学杂志,2005,19(9):541-542.
[3]杨克勤.皮炎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13.
[4]钱晓莺,周宗立,熊明弟,等.肝素钠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96- 97.
[5]王宏东,马小娜.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62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