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
Talk interaction teaching in the importance within teaching of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He Wen-gang
【Abstract】Interaction classroom teaching of concrete request BE:With maximum limit exertive teacher of predominance function, transfer student study of aggressive, give student active participate of opportunity, leave thinking to the student of space.The its concern is whether student participate study or not, more important solve how student is the problem for participate, namely how exertive student corpus problem.We pursue of is at the student's expectation get a new information of time, participate an acquisition new information through a whole proces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Interaction teaching
语文教学中存在多种多样的互动,师生互动是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课程标准提倡“动态课堂”、“还课堂给学生”、“留精彩给学生”,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互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开展得不是很理想,需要进一步发展。
培养敢于创新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代教育把学校教育看做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交往、沟通的活动,把教学过程看做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合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方式,调整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师、学习个体与小组及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合作的关系,充分发挥课堂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及个体主动探究的互补优势,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产生教学共振,即个体积极参与共同创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
1. 激发学习兴趣,引发互动需求
语文互动教学可以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可以做做玩玩,以“动”激趣;可以展开讨论,以“辩”激趣等。
(一)创设情境。面对小学生平时生活中较少接触到的内容,教师如何激发其学习兴趣呢?创设情境是一个好办法。《快乐的节日》是一首诗歌,描绘的是节日快乐的场面和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我选用了歌曲《快乐的节日》创设欢乐的情境,表现形式为播放乐曲和学生哼唱。刚播放后,我便告诉他们这首歌的歌词就是由今天学的课文改编而成的。孩子们听到这快乐的歌曲,急着就想学唱,学习情绪骤然高涨。于是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哼唱这首歌。孩子们一边唱啊跳啊,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紧紧抓住“祝贺、歌唱、感谢、健康”等词语,展开热烈的互动式讨论、交流,体会诗歌的美好意境。
(二)做做玩玩。孩子天性好动。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玩一玩,体验课文的情趣、意境,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燕子》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每人动手折一只燕子或画一幅燕子飞行图,然后问,你能说出燕子的外形特点吗?谁能描述燕子飞行的样子?学生充分品味其动静相配、互映生辉所取得的奇妙的艺术效果。教学《碧螺春》时,我让学生带好茶叶,课堂上自己动手泡杯碧螺春,仔细观察碧螺春在水中的姿态,同学之间相互闻闻茶香,相互品品茶水,学生完全陶醉在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中了。如此教学学生的口、眼、耳、手等并用,活动高度自主,既学习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入情入境,在“玩”茶中不由自主地品味到了对碧螺春的喜爱之情。
(三)展开讨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然后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引入学习,这是一个激发兴趣、引起需求的好办法。如在上《卧薪尝胆》一课时,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了讨论。有学生问,越王勾践打了败仗,他为什么还要低声下气地向吴王夫差求和而不用其他办法呢?有人说,越王勾践身为一国之君,应该为自己国家的百姓着想,除了用求和这个办法来保护本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外别无他法,这说明他是一个好君主。又有人问,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答应求和后,为什么不自杀,反而愿意去做奴仆呢?又有人说,勾践是为了守信用才去做奴仆的。还有学生补充,勾践去吴国当奴仆,不是那么简单的,他是想借此机会留住自己的性命,观察吴国的情形,寻找合适的机会报仇雪恨。双方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样使学生敢于说,善于学,老师也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学生互动起来,师生相互了解,彼此沟通,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
2. 指导学习方法,激发互动热情
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篇,针对不同的阶段要求,教师应精心设计相应的学法指导。
在字词教学中,我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方法,指导学生自学字词。如加部首法、去部首法、换部首法、形声识字法、象形字识字法等,除了帮助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方法外,我还教给学生这样几种方法:换词法(赶紧与赶快)、出反义词加上不的方法(高就是不低,暗就是不亮)。学生掌握了规律,懂得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那么,在指导学法、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师生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呢?如运用讨论教学法时,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把握问题的核心所在;向学生提供讨论过程所需要的信息;为讨论工作出主意、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抓住讨论结果。运用指导练习法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动机。比如:行动欲、游戏欲、好胜心,可在有限范围内为练习和熟记使用,像练习的竞赛形式,是适合儿童天性的。练习手段和形式多样,学生发挥主动性,获得乐趣。在学生静静做作业时,教师应关注地巡视每个学生,消除“教学死角”,进行个别辅导。做好练习要检查学习结果,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知识掌握情况。
3. 启迪发散思维,启发主动创新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享受到创新的欢乐。
3.1辩论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辩论主要是双方对各自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问题,提出一些新看法或观点,这种活动如长期开展,就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经常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论性的问题,让学生辨析、讨论、争证。
3.2编课本剧、话剧——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本剧或话剧是高强度的思维创作活动,需要根据课本内容将文章改编成剧本形式,将相关情节重组,使剧本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当演员主要是揣摩角色,使所演角色符合剧本中心的要求,又能渗透学生的个性。
3.3读书活动和读书征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材是重要途径。近几年来,笔者定期组织读书课,不定期地组织读书经验交流会,鼓励学生记读书笔记、写周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想读、爱读、能读、会读,学生踊跃订阅各种报纸杂志。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语文创新教育。
在新课程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
总之,在小学语文互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创造有利于互动的人际环境,使“互动”成为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增强教与学的信心和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
Talk interaction teaching in the importance within teaching of th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He Wen-gang
【Abstract】Interaction classroom teaching of concrete request BE:With maximum limit exertive teacher of predominance function, transfer student study of aggressive, give student active participate of opportunity, leave thinking to the student of space.The its concern is whether student participate study or not, more important solve how student is the problem for participate, namely how exertive student corpus problem.We pursue of is at the student's expectation get a new information of time, participate an acquisition new information through a whole proces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Interaction teaching
语文教学中存在多种多样的互动,师生互动是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课程标准提倡“动态课堂”、“还课堂给学生”、“留精彩给学生”,科学合理的师生互动是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互动,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开展得不是很理想,需要进一步发展。
培养敢于创新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代教育把学校教育看做教师与学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交往、沟通的活动,把教学过程看做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合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方式,调整师生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师、学习个体与小组及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合作的关系,充分发挥课堂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及个体主动探究的互补优势,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产生教学共振,即个体积极参与共同创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
1. 激发学习兴趣,引发互动需求
语文互动教学可以创设情境,以“情”激趣;可以做做玩玩,以“动”激趣;可以展开讨论,以“辩”激趣等。
(一)创设情境。面对小学生平时生活中较少接触到的内容,教师如何激发其学习兴趣呢?创设情境是一个好办法。《快乐的节日》是一首诗歌,描绘的是节日快乐的场面和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我选用了歌曲《快乐的节日》创设欢乐的情境,表现形式为播放乐曲和学生哼唱。刚播放后,我便告诉他们这首歌的歌词就是由今天学的课文改编而成的。孩子们听到这快乐的歌曲,急着就想学唱,学习情绪骤然高涨。于是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哼唱这首歌。孩子们一边唱啊跳啊,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紧紧抓住“祝贺、歌唱、感谢、健康”等词语,展开热烈的互动式讨论、交流,体会诗歌的美好意境。
(二)做做玩玩。孩子天性好动。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玩一玩,体验课文的情趣、意境,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燕子》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每人动手折一只燕子或画一幅燕子飞行图,然后问,你能说出燕子的外形特点吗?谁能描述燕子飞行的样子?学生充分品味其动静相配、互映生辉所取得的奇妙的艺术效果。教学《碧螺春》时,我让学生带好茶叶,课堂上自己动手泡杯碧螺春,仔细观察碧螺春在水中的姿态,同学之间相互闻闻茶香,相互品品茶水,学生完全陶醉在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中了。如此教学学生的口、眼、耳、手等并用,活动高度自主,既学习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入情入境,在“玩”茶中不由自主地品味到了对碧螺春的喜爱之情。
(三)展开讨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然后教师归纳学生意见,引入学习,这是一个激发兴趣、引起需求的好办法。如在上《卧薪尝胆》一课时,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了讨论。有学生问,越王勾践打了败仗,他为什么还要低声下气地向吴王夫差求和而不用其他办法呢?有人说,越王勾践身为一国之君,应该为自己国家的百姓着想,除了用求和这个办法来保护本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外别无他法,这说明他是一个好君主。又有人问,越王勾践在吴王夫差答应求和后,为什么不自杀,反而愿意去做奴仆呢?又有人说,勾践是为了守信用才去做奴仆的。还有学生补充,勾践去吴国当奴仆,不是那么简单的,他是想借此机会留住自己的性命,观察吴国的情形,寻找合适的机会报仇雪恨。双方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样使学生敢于说,善于学,老师也不由自主地参与其中,学生互动起来,师生相互了解,彼此沟通,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
2. 指导学习方法,激发互动热情
语文教学离不开字、词、句、篇,针对不同的阶段要求,教师应精心设计相应的学法指导。
在字词教学中,我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方法,指导学生自学字词。如加部首法、去部首法、换部首法、形声识字法、象形字识字法等,除了帮助学生用联系上下文方法外,我还教给学生这样几种方法:换词法(赶紧与赶快)、出反义词加上不的方法(高就是不低,暗就是不亮)。学生掌握了规律,懂得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那么,在指导学法、内化知识的过程中,师生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呢?如运用讨论教学法时,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把握问题的核心所在;向学生提供讨论过程所需要的信息;为讨论工作出主意、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抓住讨论结果。运用指导练习法时,教师可以有效利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动机。比如:行动欲、游戏欲、好胜心,可在有限范围内为练习和熟记使用,像练习的竞赛形式,是适合儿童天性的。练习手段和形式多样,学生发挥主动性,获得乐趣。在学生静静做作业时,教师应关注地巡视每个学生,消除“教学死角”,进行个别辅导。做好练习要检查学习结果,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知识掌握情况。
3. 启迪发散思维,启发主动创新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享受到创新的欢乐。
3.1辩论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辩论主要是双方对各自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问题,提出一些新看法或观点,这种活动如长期开展,就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经常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论性的问题,让学生辨析、讨论、争证。
3.2编课本剧、话剧——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本剧或话剧是高强度的思维创作活动,需要根据课本内容将文章改编成剧本形式,将相关情节重组,使剧本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当演员主要是揣摩角色,使所演角色符合剧本中心的要求,又能渗透学生的个性。
3.3读书活动和读书征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教材是重要途径。近几年来,笔者定期组织读书课,不定期地组织读书经验交流会,鼓励学生记读书笔记、写周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想读、爱读、能读、会读,学生踊跃订阅各种报纸杂志。这样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语文创新教育。
在新课程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
总之,在小学语文互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创造有利于互动的人际环境,使“互动”成为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增强教与学的信心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