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姊们的眼神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雯也走了,虽然她登高寿自然地走完了人生的道路,心中仍不免遗憾,文坛里又走了一位用温柔的眼睛看人的前辈;另外有一双更温暖的眸子的是琦君,她们都是江南水乡走出来的。艾雯看人如村后的小溪,琦君则如门前绿荫飘绕的池塘,绝不会淹得你无路可去,让你安心,所以曾为琦君做过不肯为别人做的事。
  在任何场合我都愿说出的一个结论:1949年以后,不管是否有过“戒严时期”,播移台湾的第一代青年文学女子,对于今日的台湾文学创作与文艺活动,有着开创的功劳;对一脉相传的现代文学也有延续的作用,无断层也无断代。尽管有人赖台湾文坛打开了文学生命的天空,却时时不忘贬损台湾文学的境界抬高自己,我这台湾“出世”的文学幼苗,却不能忘却这些人;也曾有过很多“哥们儿”,但是他们仍记得我是女性,因此跟这些老哥有时必须保有矜持的距离,大姊们若愿意接近,在最初是受宠若惊的。
  战后台湾的第一代女性作家,苏雪林、谢冰莹都是我大学时代的师辈,不可称“大姊”。那出身桐城世家,有着一双妩媚眼眸的张漱菡,我从十四、五岁就随着蓓丽叫姑姑,当然也不可叫大姊。进入1970年代,作品渐渐被人记住、不忘、期待,我忽然多出了很多大姊,并在一个女性作协共事。
  大姊之中好几位姓张的,最年长的张雪茵与吾母同龄,在她的眼里我完全是下一代(听说她的女公子是我大学的学姊),面对面用餐时,她给我讲过张家敲钟吃饭的故事。她的祖父,在清末曾做过学部大臣管过京师大学堂。讲到她的钟鸣鼎食之家,让她自信又骄傲,朗声说:“我们老家,早餐也吃干饭,八个菜!”看我睁大了疑惑的眼睛,又补充了一句:“我们湖南人只有病人才吃稀饭!”严肃的张明直接接触不多,主持开会时,常一抬头正碰上她评鉴的眼神。张秀亚的文雅跟艾雯的纤柔细致、琦君的温婉平和、蓉子的自然恬静又不同,书卷气特重。致力儿童文学的严友梅,是极好的女低音,我和她的二重唱最搭调,我们自己听了都觉享受。
  林海音与潘人木都被称为“先生”,同样的锐利睿智,潘多着一份潇洒清气,林多着一份威严圆融,她们对我都非常爱护,我之得以与前辈女作家们一起在会议桌论事,从海音大姊的言语中领会,应是她的主导建议获得大家认同。只是林到最后,常出失控之言,一次小民大姊因彭歌伉俪返台在“鼎泰丰”邀聚,便轮到我是受窘的对象,痖弦很快打哈哈,祛除我的难堪。我很替她的病难过没计较,她的挚友潘人木则露出不平不怿之色。毕璞老以为我是开玩笑,我真的最怕跟她一起在签名簿上留下名字,她一签下去,我便会躲远点,以免愈显自己的不足;自小儿被老师罚怕了,常吃“大饼”的我,毛笔字是我的“罩门”。比我还晚迈入写作圈的鲍晓晖叙齿之后,当然我得叫“大”姊,她高中时曾听过沈从文讲课,据她说沈真的不很会讲,不如写作。郭良蕙、郭晋秀童龄时是同学却不同型,良蕙亲切美艳,晋秀性直锋利,晋秀曾为我骂过不识相的人。
  王琰如家常的语态与家常的风格,没共过事,但是我曾为她的独生女小如能早些经香港的“回家”,在工作上努力配合过。共事多年的“总干事”、生在五四运动同一年的刘枋,很有五四女青年的作风,目光与言语都有着突出的锐利,但从未为难过我,我初获选任值年常务理事的时候,她肯对不知规例“菜鸟”级的我下指导棋,却从不越份,对外行动时总让人知道我才是“头儿”。另两位“总干事”姚宜瑛与后来改了头衔叫秘书长的邱七七,都是能干又精明的角色。
  曾有一次特别的经验,我做过唯一的一次主祭是为了叶霞翟,除了琦君捏过我的脸颊,只有这位高大的叶校长,敢笑着用手指点我的额头说:“你真敢写!”
  
  赵淑敏
  1935年生。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教师、广播撰稿人。创作以散文、小说为主,家庭题材是其创作的特点,重视修辞与结构的经营。著有散文《心海的回航》、《短歌行》;小说《高处不胜寒》、《离人心上秋》等。
其他文献
书店,不论实体或虚拟的,完完全全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但也不只是缩影而已,它也预示了某种集体的不安,而且能够把濒危的理想重新安放在某个位置,让人去发现与反思。书店承载了人的故事以及人的思考,是最没有力量,却也是最有力量的场所。  书也如浪潮来来去去,生生死死,多数不留痕迹,但有一些书死而复生,因为有了“复刻版”。  “复刻”,用维基百科的定义,指已经绝版的,或者曾经畅销的作品,或者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产品
期刊
我们每个人,除了出身富贵而又游戏人生者,大约都逃不开职场,不管是自己做老板,还是去给别人打工,职场都是我们最重要的领域,也是我们最花心力的所在。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混”好职场,很多所谓的才子才女,因为恃才傲物,往往只有感叹怀才不遇,眼看着才能潜质都不如自己的人走在自己的前面,除了说一声小人得志泄愤外,只能背地里自我安慰。  其实,才子才女们明白,那些混得好的人,并不真是小人。他们所不明白的是,职
期刊
古人云:人间四月芳菲尽。  桃花盛开的时节,大陆图书市场同样沐浴着春风,表现不俗。和去年同期相比,图书的9个主要细分市场中,除法律类同比小幅下降之外,其余8个细分市场均表现为同比上升。  与往年不同,今年四月,“大事件”格外的多,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市场的增长。    地震催热医学生活类图书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强震导致近600人死亡,8000多人受伤。与此同时,西南干旱,
期刊
今年伊始关于传统出版和数字化出版之争的话题被炒得沸沸扬扬。有人说,路金波要做第一家“全媒体出版商”,他扬言:“未来十年,数字出版的市场一定会超过纸质出版”。有人说盛大文学很疯狂,因为它不断并购大的文学网站和传统出版的民营书业,占领出版资源,截至目前盛大已经有线上、线下、无线等三种不同的出版资源。也有人说传统出版将来会很困窘。  于是朋友问我:“出版的未来趋势是什么?”我感觉这个问题太大,不是很好阐
期刊
前些年,健康养生的书异常火爆,市场上升份额远远超过其他类图书,于是乎,大家都来做这类书。可能是因为过热的缘故,去年健康养生类图书增幅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出现负增长,于是又有人质疑保健类图书还能走多远。其实保健类图书只会越来越火,只要人类存在,保健类图书就永远没有尽头,这是因为:  其一,健康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人类都有身心健康的问题,都希望自己有一副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态,即使是原始社会也不例外
期刊
台湾南华大学出版所与金石堂网络书店在2010年3月针对台湾地区的读者进行一项有关读者选择电子书行为意向的市场研究,在前一期的专栏中我们与读者分享了一部份的分析结果,主要的发现包括(1)“是否有足够的电子书种类可选择”将会是未来一年内最有可能购买电子书的读者购买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2)有高达16.5%的人表示可接受电子阅读器价位在5001~8000元区间;(3)“想尝试新的阅读方式”是最可能的购买
期刊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养生越来越被重视。读者的需求,市场的叫好,媒体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出版者看到了健康养生类图书市场的巨大商机,纷纷推出相关产品,掀起一股健康养生类图书出版热。健康养生图书的持年走热,也带给书业界更多的思考:在持续畅销几年之后,书业界如何延续此类图书的畅销势头?    本刊借此推出“健康养生”专题,力图以近几年大陆和台湾的市场为背景,在展现此类图书出版现状的同时,对
期刊
“有土真的斯有财吗?不景气可以投资房地产吗?高通胀或低利率时,租房子不如买房子?只注意‘区位’就可以了吗?买在捷运(地铁)线上是对的吗?”  这是政治大学台湾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金鹗教授在他的新书《张金鹗的房产七堂课》中开宗明义向读者提出的五个问题,直指台湾房地产市场中长久以来的迷思。张金鹗指出,台湾目前的房价是由很多投资客撑出来的,一般来说,市场上正常的投资比例约在10~20%,80%以上是以消
期刊
台湾的出版社品牌众多、各有特色,是华文社会很重要的出版基地。本文要介绍成立七年的日月文化出版集团,曾获选诚品书店最受瞩目新出版社,也在2009年的出版大奖中,勇夺十余座大奖,成为得奖最多的出版社之一。    洪祺祥:从台商到出版家    提到《黑幼龙慢养教育》、《从女工到Google台港业务总经理》、《一件T恤的全球之旅》、《班马花花》、到最新出版的《富爸爸买卖贵重金属》、《温柔革命:爱在荒野流动
期刊
变革,会颠覆传统,但也意味着新生。出版变革的年代,出版人如何破浪前行?  “对话出版”每期将邀请一位嘉宾,倾听他们在出版变革年代的思考与探索。  本期嘉宾,台湾著名出版人詹宏志。下期嘉宾,中国图书商报创办人,百道网CEO程三国。    书香:有一种说法,2018年纸质书将消亡,您如何看待纸本书和电子书?  詹宏志(以下简称詹):这是一个先要处理问题的问题。我不觉得这个问题有那么的严重,对出版者来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