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ao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对教师最富有哲理的称谓。拥有教师和一班之主双重身份的班主任更是学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一个班集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应该以爱心和知识触摸、改变人的内心。全国劳模、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此我一直告诉自己要把师爱融入到班集体,让教育搭借无微不至的爱的快车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那么,我该如何表达我的爱,如何让学生接受我的爱,如何让他们在我的爱的怀抱中健康成长呢?
  一、了解学生,勤于沟通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又复杂的工作。作为班主任要多走进教室,多与学生接触,才能感到学生的变化,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动态,对班级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得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不同时间上表现得都不尽相同,班主任要多了解学生的心境,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多与学生交谈,这样可以拓宽了解学生的渠道,避免处理问题时出现“判断偏差”。常言道“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是无声的教育,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班主任老师只有用行动作出榜样示范,使学生在“耳濡”和“目染”中受到教育,久而久之,才会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应。另外,作为班主任,面对班级内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要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就要付出最具有创造和高度复杂的劳动,因此,勤于思索和反思,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灵魂。
  二、奉献师爱,尊重学生
  班主任应该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没有艺术可言。对学生的爱包括了解、尊重、关怀、责任和给予。没有对学生深入的了解,爱就是盲目的。正如乌申斯基讲的那样:“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他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如果班主任缺乏了解学生的意愿,缺少了解学生的策略和方法,那么这种了解是没有效果的,也不可能深入到学生内心深处的。要了解学生,教育学生,要发自内心地对每个学生给予应有的尊重。没有尊重,爱就会表现出支配和控制。布贝尔曾经说:“当教育者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时,学生会接受教育的反感就会被克服而让位于一种奇特的情况:他把教育者看作一个可亲近的人。”可见,只有对于学生人格的尊重,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良好教育的开端。
  三、注重细节,营造氛围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热爱、了解、尊重,必须体现在具体的细节上。缺乏具体的、真诚的关怀,爱就会显得空洞、苍白和贫乏。“教育者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因为人的追求是多方面的,所以教育者所关心的也应当是多方面的。”对于学生的关怀不仅应当指向当下的需要和现实处境,也应该包括未来的指向——学生可能和应该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换句话来说,班主任要对孩子的今天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是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而这种凝聚力的核心便是“爱”。要使学生能够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班主任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氛围。因为学生有没有积极向上之志,有没有同情怜悯之心,有没有顽强坚韧之力,有没有乐观友善之性,有没有多才多艺之能,都与班级的氛围有关,而良好的班级氛围的营造,与充分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四、关怀备至,师生互动
  除了在生活中给学生以关心、照顾,在学习中给予帮助,作为班主任,我还常常参与到班级集体活动中,带动同学们人人参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班级如家的气氛。我以身作则,给学生形成正直、善良的形象,树立威信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我。早操我会紧跟在学生队伍的后面,因为我的参与,我们班调皮的男孩子也会有秩序的跑步,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让他们感受到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震撼。大扫除时,我会陪着大家一块劳动,我的身体力行,不但给学生树立了榜样,还培养了他们自觉参与的意识。为此一些不爱劳动的学生,看到我手拿扫帚时,会上前说,老师我来吧。创办学习园地时,除了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布置外,我还会拿出我自己的作品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到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默契,久而久之,这种默契就转变了成班级的凝聚力。
  总之,作为班主任,最应该给予学生的是满腔的热情和人世的温暖。用班主任生命的热力去陪伴孩子们充满幸福和艰辛的成长历程,用我们的智慧与真情去放飞孩子充满光辉的人生理想,并努力使这成长的历程尽可能变得灿烂和阳光,让他们的人生理想尽可能的接近于现实。真正做到“使孩子们在一天中没有一分钟不从我的面部和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是他们的,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他们的双手被我握着,我的眼睛凝视着他们的眼睛。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
其他文献
“氛围”是指周围的气氛和情调。作文中的氛围是指笼罩在文章中的一种韵味,一种情调,是弥漫在字里行间的一股文气。这种氛围的创设,可以使文章蒙上一层特殊的面纱,给读者以品味、咀嚼的空间,赢得心灵的共鸣。情感是文章的生命,如何创设文章的情感氛围呢?  第一、环境渲染法。一部电影或戏剧要打动人,总少不了背景音乐的配合,或激昂,或舒缓;或欢快,或忧伤。如果离开了音乐的渲染,也许作品就失去了震撼力。同样,作文要
期刊
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想象,真挚的情愫传颂千载,成为中国文化最瑰丽的珍宝。 如此厚重而丰腴的文化土壤,当是我们培育优秀民族的优越基础。故此,我们不能不重视诗词的教育与传播。  一、学诗的门径当在吟诵  首先,吟诵是学生学诗之兴味之所在。朱自清《论诗学门径》对此讲得很精当,他说“据我数年来对于大学一年级的观察,推测高中学生学习国文的情形,觉得他们理解与鉴赏旧诗比一般文言困难,但对于诗的兴味却比文
期刊
家庭作业,是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完善。传统的家庭作业,主要流程为:接受任务——回家各自完成——隔日上交——教师批改——评讲。从完成到反馈完成的结果,周期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疑难亦得不到及时解答,有错误还得等到第二天老师批阅完后才知晓,得不到即时反馈,而且个体千差万别的问题亦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引领。长此以往,逐渐消钝了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语文作业
期刊
一、以读带动全诗,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浓浓诗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尤其有它的特殊意义。诵读指导得法、得当,自能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时,把学生引入更深次的赏读领域,课堂自能洋溢浓浓诗意。  1、应注重诵读的技巧指导,诵读吟咏逐步深入,力求引向“美读”的境界。  首先应指导学生读准节奏。四言诗二字一顿,五言七言的在此基础上小有变化。句有节
期刊
我们有很多理由相信,许多人对朱自清先生《春》的结尾早已熟稔: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每每读到这儿,我们不得不感慨,朱自清先生想像的笔触竟将春描摹得如此真切具体,生机勃发,美丽动人。  想象往往才能产生美。有了想象,作者的思想、情感就能腾飞,就能点染、创造出具体、鲜明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如果把班级比作一个大家庭的话,班主任则是这个家的家长。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构成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在学校成长,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班主任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
期刊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就必须广泛吸收和积累习作素材,那么如何积累习作素材呢?  一、从日常生活和玩嬉中积累写作素材  有人说,农村学生见识少,生活单调,没啥可写。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其实,农村孩子有着城市孩子惊奇和羡慕的生活情趣,如上山摘果
期刊
一、创设媒体情境,构建激情课堂  1.媒体导入,诱发兴趣  多媒体把形、声、光、色、动、静溶为一体,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愉快地参加教学活动。在语文新课导入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掌握语文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新课导入如同一出戏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教师巧用多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  一、树立榜样,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责任心也叫责任感,它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教育的前提。责任感这一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要经过一个道德认识的启蒙到道德情感的激发,再到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其中,增强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第一环节。对中学生而言,
期刊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不断普及,多媒体也走进了农村教学课堂。多媒体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正确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创设出优美的情境,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可以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更能体现。  一、多媒体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