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语文教师而言,读的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用的书,指教科书、参考书、教辅资料等直接服务于教学的书,这些书能帮助教师掌握教学内容、获得教学技能和提高考试成绩等。另一类是“无用的书”,指用来帮助教师积淀文化底蕴、拓宽知识视野、提升语文素养的书。
当今的语文教学,为什么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许多教师只读有用的书,课堂上“以本为本”,不加选择,照本宣科,结果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我们的讲述可能是流利的,但却是就事论事、浅薄、平面化的;我们的答疑解惑可能是耐心细致的,但缺少更深意义上的关怀和考量;我们的声音可能更多地来自喉咙,而不是发自内心;我们的目光柔和,但是缺少深邃和睿智。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缺少应有的知识底蕴和文化视野。”如果教师能够再多读一些“无用的书”,就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那么,教师应该读哪一些“无用的书”呢?
一、 读人文经典,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钱理群教授说:“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给学生的一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人文教育不能光靠讲和练,更多时候需要教师的熏陶感染。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美文,都是作者深情的表达,思想的抒写,生命的律动。教师只看到一些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不能走进文本,不能心有灵犀,人文教育一定是机械的、理论的、乏味的,更别奢谈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了。
人文经典是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出来的,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不朽之作,适合教师读的有很多,如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唐诗宋词等古代传统经典,海伦·凯勒、苏轼、梁思成等人的传记,毕淑敏、刘墉、林清玄等人的散文,尼采、罗素、杜兰特等人的哲学著作,《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中的优秀思想随笔,还有《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爱的教育》等儿童文学名著。读这些书,教师的内心会变得温暖、丰富、细腻、鲜活。教师脱俗的气韵、优雅的谈吐、入情的朗读,无声地浸润着学生的心灵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反响,使得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二、 读“百科全书”,提高知识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泛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诗人。”特级教师贾志敏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评论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心理学家,半个 ……总之,是个杂家。”由此,教师要多读介绍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日常生活、风俗民情、社会科学的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国家地理》、《中国通史》等,成为一个博识之人。其次,学习写作、书法、绘画等各种才艺,成为一个多才之人。一句话,教师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课堂上,教师孤陋寡闻,知识单薄,课程资源匮乏,就语文讲语文,势必单调乏味。如果教师能根据课程和课堂的需要,信手拈来,适时地露“两手”,如漂亮潇洒的粉笔字、栩栩如生的简笔画、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这样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学生是学趣盎然的。许多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时并非源于学科本身,而是来自教师的几手“绝活”。有“绝活”的教师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喜欢。学生一旦喜欢上教师,语文教学自然水到渠成了。
三、 读语文课程,把握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有总目标,有学段目标,各个学段相互联系,体现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连续性。这些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螺旋上升,前面的为后面的作准备,后面的是前面的深化和发展。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高学段教师抱怨低学段教师,初中教师抱怨小学教师,该教的没教,该学的没学,该会的不会。这其中的原因:一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自扫门前雪”;二是不读课程标准,只是用课文教课文,造成学生的学习上出现了漏洞或断层。
为此,教师要读语文课程标准,掌握本学段的具体目标,并弄清总目标和每一学段的目标。其次,教师要通读小学、中学的教科书、参考书,了解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果能走进不同学段的课堂听听课,就更好了。唯有如此,教师才能高屋建瓴,做到“三维目标”训练系统化,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同时,教师可以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拓展训练。
总之,“无用的书”并非“无用”,实有“大用”,它是教师最需要补充的“养料”之一。而这“养料”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细水长流般的积累。时间从哪里来?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先把鹅卵石装进一个瓶子,彻底装满之后,再一把一把地抓沙子放进瓶子,直到装得满满的,结果还能一杯一杯地往瓶子里倒水。时间也是如此,不管多忙,见缝插针,每天总可以抽出点时间来读书。只要教师自觉地去多读“无用的书”,假以时日,其语文教学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湖南省桂东县实验学校)
当今的语文教学,为什么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许多教师只读有用的书,课堂上“以本为本”,不加选择,照本宣科,结果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我们的讲述可能是流利的,但却是就事论事、浅薄、平面化的;我们的答疑解惑可能是耐心细致的,但缺少更深意义上的关怀和考量;我们的声音可能更多地来自喉咙,而不是发自内心;我们的目光柔和,但是缺少深邃和睿智。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缺少应有的知识底蕴和文化视野。”如果教师能够再多读一些“无用的书”,就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那么,教师应该读哪一些“无用的书”呢?
一、 读人文经典,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钱理群教授说:“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给学生的一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人文教育不能光靠讲和练,更多时候需要教师的熏陶感染。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美文,都是作者深情的表达,思想的抒写,生命的律动。教师只看到一些抽象、枯燥的语言符号,不能走进文本,不能心有灵犀,人文教育一定是机械的、理论的、乏味的,更别奢谈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了。
人文经典是经过时间沉淀和筛选出来的,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不朽之作,适合教师读的有很多,如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唐诗宋词等古代传统经典,海伦·凯勒、苏轼、梁思成等人的传记,毕淑敏、刘墉、林清玄等人的散文,尼采、罗素、杜兰特等人的哲学著作,《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中的优秀思想随笔,还有《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爱的教育》等儿童文学名著。读这些书,教师的内心会变得温暖、丰富、细腻、鲜活。教师脱俗的气韵、优雅的谈吐、入情的朗读,无声地浸润着学生的心灵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反响,使得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二、 读“百科全书”,提高知识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泛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诗人。”特级教师贾志敏说:“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评论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心理学家,半个 ……总之,是个杂家。”由此,教师要多读介绍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日常生活、风俗民情、社会科学的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国家地理》、《中国通史》等,成为一个博识之人。其次,学习写作、书法、绘画等各种才艺,成为一个多才之人。一句话,教师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课堂上,教师孤陋寡闻,知识单薄,课程资源匮乏,就语文讲语文,势必单调乏味。如果教师能根据课程和课堂的需要,信手拈来,适时地露“两手”,如漂亮潇洒的粉笔字、栩栩如生的简笔画、丰富多彩的课外知识……这样的课堂是生动活泼的,学生是学趣盎然的。许多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时并非源于学科本身,而是来自教师的几手“绝活”。有“绝活”的教师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喜欢。学生一旦喜欢上教师,语文教学自然水到渠成了。
三、 读语文课程,把握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有总目标,有学段目标,各个学段相互联系,体现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连续性。这些目标有的是一以贯之的,前面的学段提出了,后面的学段要贯彻始终;有的可以分出层次,螺旋上升,前面的为后面的作准备,后面的是前面的深化和发展。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高学段教师抱怨低学段教师,初中教师抱怨小学教师,该教的没教,该学的没学,该会的不会。这其中的原因:一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自扫门前雪”;二是不读课程标准,只是用课文教课文,造成学生的学习上出现了漏洞或断层。
为此,教师要读语文课程标准,掌握本学段的具体目标,并弄清总目标和每一学段的目标。其次,教师要通读小学、中学的教科书、参考书,了解不同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如果能走进不同学段的课堂听听课,就更好了。唯有如此,教师才能高屋建瓴,做到“三维目标”训练系统化,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同时,教师可以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拓展训练。
总之,“无用的书”并非“无用”,实有“大用”,它是教师最需要补充的“养料”之一。而这“养料”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细水长流般的积累。时间从哪里来?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先把鹅卵石装进一个瓶子,彻底装满之后,再一把一把地抓沙子放进瓶子,直到装得满满的,结果还能一杯一杯地往瓶子里倒水。时间也是如此,不管多忙,见缝插针,每天总可以抽出点时间来读书。只要教师自觉地去多读“无用的书”,假以时日,其语文教学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湖南省桂东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