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集了近几年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中获得的最新数据,分析了安徽省矿山开采产生的地質灾害、压占和损毁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与生态环境以及排放废弃物带来的负面影响等典型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阐明了其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的危害程度高,危害性大;针对以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措施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区域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及矿山开采方式、特点,对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最优化的治理恢复措施。
关键词:矿山开采;矿山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Key :words:mining;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reatment measures
Abstract: Collected the latest data of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in recent years, Analyzed Anhui province 's typical mine geo-environmental issues about geohazard,destroy land resources, destroy scenery for terrain Landform,and discharge a large number of waste brought negative effect and so on In the mining . Point out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degree is high,The harmfulness is great,And dut forward obviously problem of deviation and deficiency in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background condition of region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mining method and mining specialty,Respectively,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treatment measures of typic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是国家级材料工业基地、华东能源供应基地以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基地,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共发现矿产138种(含亚矿种),有矿区1084处(不含共伴生矿床286处)[1],其中。近80%的矿产地被开采,历史上矿山数量最多时达上万家,开发利用的矿产主要为煤、铁、铜、锰、钨、萤石、灰岩、石英岩、硫铁矿、盐矿、磷矿、膨润土、滑石、石墨、方解石、石材及砂石粘土类等。经多年矿业整顿,目前全省尚有生产和新建矿山3700多个,年产矿石量近5亿吨。长期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为本省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充分的矿物原料,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留下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给人民生产建设和生活带来诸多危害。
1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
1.1矿山地质灾害
安徽省矿业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两淮煤田,其次是铜陵、马鞍山等矿区。相关资料表明,2002年以前,全省先后有50余座矿山开采引发了采空地面塌陷,塌陷总面积近260km2,此后塌陷面积仍持续不断地增长。其中两淮地区塌陷最为严重,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产生并初具规模,八十年代后,随着一批新矿区的建成及部分老矿区鼎盛期的到来,塌陷范围明显增大,至2010年塌陷面积增至370km2(见表1),部分塌陷区
表1两淮煤田地面塌陷面积表(1985年-2010年)
已连接成片,积水成湖,中心水深最大约22.00m[2]。长期频发的地面塌陷使大面积的平原变成高低不平的荒滩洼地,肥沃农田变成低产地、沼泽地、湖泊,并导致数十万农民无地可种,近千个村庄搬迁,矿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遭受重大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
崩塌、滑坡主要发生在皖南山区及沿江丘陵一带的露天开采矿山,据不完全统计,仅自八十年代至2002年期间,全省露采矿山先后发生较大规模的崩、滑灾害多达50余起,直接经济损失逾亿元。近几年较大规模的崩塌、滑坡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少量小规模的灾害不断发生,其危害性同样不容忽视。
1.2压占损毁土地资源及破坏地形地貌景观
据2010年度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资料,全省各类矿山累计压占、损毁土地总面积约为700km2,其中采矿用地占60.46%,地面塌陷15.86%,尾矿库占地9.20%,排土场占14.48%。矿业活动形成大量的采坑、塌陷洼地、荒芜地,改变了部分土地用途,造成大片优质土地劣化、灌溉困难,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土地的增值和农民的收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生地形地貌形态及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使原本山青水绿的大地变得满目疮痍,尤其是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保护区附近以及主要交通干线、河道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所产生的视觉污染十分严重。虽然近些年来投入了巨额资金,加大了土地恢复、生态修复力度,但远远赶不上破坏的增速。
1.3排放废弃物影响
矿山开采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废水和废渣,废水来源于矿坑排水、选矿水以及废石场、尾砂库淋溶水等;废渣以废土石、煤矸石、冶炼渣、粉煤灰、炉渣为主。粗略估计,全省主要矿山年排放废水量约5500万吨,年排放固体废弃物量约6800万吨,而多年来废水综合利用率平均仅为30%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平均仅为47%左右,不仅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这些废水、废渣成份复杂,部分矿山废水、废渣中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酸碱性物质以及硫、磷、氯、砷、氟等有害元素含量较高,一些矿山企业不经处理或简单处理就直接或间接排放,导致矿区周边和下游水土环境遭到程度不同的污染,个别矿区甚至十分严重。
2引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导因素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客观上是由矿区的地质背景条件决定,但主观上却与人类矿业经济活动不无关系。
2.1地质背景条件因素
安徽省地域广大,区内地形起伏多变,自北而南分布有淮北平原、江淮波状平原、大别山区、沿江丘陵平原、皖南山区五大地貌单元,其中平原约占总面积的 61.5%,丘陵约占12%,山地约占22.1%(图1-1)[3]。地质构造复杂,深大断裂
图1 安徽省地貌类型及断裂略图
①平原②丘陵③山地④深断裂⑤大断裂
遍布,各时期地质构造运动发育了深切岩石圈的深断裂约13条,延伸达数十公里以上的大断裂29条 [4]。首先,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往往在区域上决定着矿山地质灾害的分布,如江淮丘陵、沿江丘陵、大别山和皖南山区山高坡陡,沟谷发育,采矿边坡在降水和地表径流作用下,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灾害,又如部分矿山分布在构造发育地带,沿构造带(面)发生崩塌、滑坡、矿坑突水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其次,复杂的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也是矿山地质灾害多发的一大内在因素。安徽省自晚太古代以来的各时代地层均发育齐全,其中粘土岩、含煤碎屑岩岩性脆弱,岩石抗压、抗剪强度低,抗风化和抗侵蚀能力弱,遇水易软化,极易产生采空区塌陷,两淮煤田的采空塌陷多与此有关,而丘陵山区采场坡麓地带的碎石土、粘性土,由于结构松散或具有一定的胀缩性,在人为切坡作用下则极易产生成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另外,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碳酸盐岩岩溶发育,地下水水量丰富,也是造成部分矿山在抽排岩地下水时引发岩溶塌陷和地面沉降的一个因素。
2.2人类矿业活动因素
长期以来,一方面随着安徽省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矿业经济飞速发展,矿山企业数量激增,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省仅有矿山1千多家,到2002年发展到7千多家,最高峰时达1万多家,其中乡镇和个体矿山占全省矿山总数90%以上。矿山企业总量不断扩大,开采量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许多矿山企业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思想,只重于经济效益,竞相争抢资源,甚至乱采滥挖,轻视或忽略环境保护与治理,加上当时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出台滞后,矿业管理工作尚不到位,从而导致矿山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水平较低,普遍缺乏足够的治理资金,并且治理技术比较落后,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矿山环境破坏趋势难以得到根本好转。
3以往治理措施及存在的不足
3.1以往治理措施
由于历史开采时期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以及治理资金的严重不足等原因,一段时间来,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之路充满曲折性,保护和治理工作相对滞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此项工作才逐渐得以重视,并先后通过申报国家治理资金及省、地方、企业联合出资的方式,投入治理资金十几亿元,治理了部分环境问题突出的矿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矿山环境恶化趋势。治理主要采用国内外通用的、相对成熟的技术方法,其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①露天采矿场治理:针对采场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开展截洪排水、降坡减载、支挡锚固等;边坡复绿;场地平整、复垦、恢复土地利用功能;②塌陷区治理:以两淮矿区开展较早,已形成较成熟的“二个层次、三大类型、六种模式”的技术方法。“二个层次”指多层煤回采的深层塌陷区和单一煤层回采的浅层塌陷区;“三大类型”指塌陷地复垦种植类型、塌陷地复垦基建类型、塌陷区水面养殖类型;“六种模式”为多层煤开采深层塌陷区水面养殖类型、浅层塌陷区复垦造地种植复垦模式、煤矸石充填塌陷坑为建设用地模式、粉煤灰充填塌陷区复土营造经济林果复垦模式、深浅交错尚未稳定的塌陷区用作鱼鸭混养和果蔬(菜)间作复垦模式、利用大水面塌陷区兴建水上公园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的复垦模式;这一技术方法在国内煤矿治理方法中走在前列,并已在两淮地区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全面推广应用。成效较为显著。其它地区一般是利用废土石、尾矿、尾砂进行地表回填后覆土造地;③废石堆场、尾矿库场、排土场等场地治理:两淮矿区多复垦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沿江矿区(铜陵、马鞍山)通常进行植树造林、园林造景等,其它矿区一般复垦为耕地、林地;④废弃物处理利用:大中型矿山一般建有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后主要回用于矿山生产,剩余的达标排放;废渣主要用于铺路、回填场地、塌陷区、充填采空区等,其中大型矿山的部分煤矸石也用于发电、制砖等;⑤矿山地质公园建设:即结合地质遗迹、人文历史等特殊条件建成集旅游、休闲、娱乐、科普、研究于一体主题性公园,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特殊典范,如目前已建设完成的淮北矿山公园,其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即将建设完成的还有淮南大通国家矿山公园、铜陵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
3.2存在的不足
虽然近些年来全省各地针对一些典型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做了大量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通过对已完成治理状况的全面分析,发现以往的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措施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层次比较低,大多数矿山治理仅停留在消除地质灾害阶段,还未全面上升到生态恢复和景观重现的高度,且实施治理的技术含量较低,工艺较简单、粗糙;②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过于简单化、模式化,针对性不强,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较低;③尽管有少数矿山对采矿压占损毁的土地进行了复垦,但多数只是简单的回填平整便恢复利用,忽视复垦土地的质量和复垦效果;④对于地形地貌景观的修复,停留在少数重点风景区内、城市边缘及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矿山,而对其它区域的矿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⑤对于矿山废弃物,多就地排放或简单地直接利用,而对废弃物的处置处理重视程度不够,对尾矿中丰富的伴生组份也未能充分回收再生,造成资源浪费。
4治理措施的优化选用
针对当前安徽省几大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以往治理恢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条件,本着先进、适宜、有效并且经济适用的宗旨,对进一步优化、选用治理措施提出如下一些认识:
4.1主要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4.1.1地面塌陷治理
安徽省地面塌陷主要由地下开采的煤矿、金属矿山引发,地面塌陷程度与矿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顶底板岩性及厚度、开采方式和开采深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危害程度又因所处的经济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综合以上因素,治理宜分为平原区、丘陵山区两种类型分别进行。
平原区地形平坦,矿区上覆松散层厚度大,地下潜水位较高,矿山类型以煤矿为主,矿层一般埋藏深,产状较平缓,基本上都采用井工方式开采,陷落法管理顶板,开采规模较大,引发的采空地面塌陷一般呈片状,规模较大。加上矿区所在地耕地质量好,人口稠密,地表建筑比较集中,故这类地区塌陷危害较大。对于此类塌陷区治理,两淮矿区 “两个层次、三大类型、六种模式”的技术方法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已在国内塌陷区治理中走在前列,可在平原区全面推广,各矿山只需结合本矿具体的地质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即可。
丘陵山区地形起伏变化大,矿区地层产状较陡,上覆松散层厚度薄,地下水贫乏,矿山开采规模相较不大,引发的地面塌陷规模较小,塌陷后一般形成局部漏斗式塌陷坑,多呈条带形台阶状,塌陷区相当部分处于山岭荒坡,区内人口稀少,故塌陷危害性比平原区要小。对于此类塌陷区,以往治理主要是充填复垦,即利用矿山生产中产生的废土石、矿渣等进行回填、平整后再覆土种植,治理模式单一,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实际上除此而外,采用非充填复垦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治理方式,具体可按潜水位高低分为三种种情况:①低潜水位塌陷区:指基本上不积水的塌陷区,当塌陷范围不大时,对土地略加平整,“填平补齐”即可耕种,当塌陷面积较大时,在塌陷盆地底部挖塘蓄水或打井取水,使复垦后的塌陷区成为浇灌型保水、保土、农果相间的陆生生态系统区;②中潜水位塌陷区:指局部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并受丰水年和干旱影响的塌陷区,积水区域难以种植作物,也不能进行淡水养殖,复垦方法是将盆地底部深挖成深水鱼塘,使其同时具有蓄洪和浇灌功能,将周围的“坡子地”改建为条带型水平梯田,使塌陷前单一陆生农业成为水陆结合型农业;③高潜水位塌陷区:指常年被水淹没的塌陷区,宜采用“挖深垫浅、疏导水系”的综合治理方法,因势利导,将其复垦为合乎本土的“鱼米之乡”。所谓“挖深垫浅”就是根据塌陷后的地形地貌,将较深的塌陷区再挖深,使其深水区适合于养鱼,浅水区适合于栽藕、植菱角或其它淡水养殖,利用挖出的泥土垫高浅部塌陷区,使其成为旱田。
4.1.2崩塌、滑坡治理
矿山开采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形地貌往往是决定其在区域上分布的主要因素。兩淮平原区地形平坦,采场边坡一般低缓,发生崩塌、滑坡的几率相对较小;江淮丘陵、沿江丘陵、大别山和皖南山区山高坡陡,在强降水和地表径流作用下,极易发生此类灾害。各矿山开采所引发的崩塌、滑坡本质上无区别,只是规模大小、危害程度以及治理难度不同而已,以往对其的治理多采取临时性清理、支挡措施,而忽视对其多种诱发作用如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及坡体荷载作用等的预治理,不能彻底消除其危险性,以致同一灾害反复发生。事实上将预治理措施与治理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更有效的途径,从长治久安的路线出发,其治理成本相对更低。结合以往治理经验和当前先进的手段,治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①拦截地表水:阻止雨水、泉水进入滑坡体内,排除滑坡区内的雨水、泉水,如在滑坡体上方或坡体的外缘设置地表截水沟,在滑坡区内设置纵横排水沟;②排除地下水:拦截和旁引滑坡区外围的地下水,引出、排除滑坡体内地下水,如设置截水盲沟、盲洞、渗管、仰斜孔群、垂直钻孔等;③减载抗滑:削减滑坡体的高度和坡度,降低滑体重心,同时采用抗滑片石垛、抗滑桩、抗滑挡墙、防护网等修筑支挡工程,提高滑体稳定性;④岩土锚固:通过锚杆将滑体与下覆稳固地层联锁在一起,并进行喷浆护坡,以保持边坡稳定。
4.2土地恢复治理及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修复
存在压占、损毁土地资源的采矿用地单元主要是露天采矿场、地面塌陷区以及工业场地、排土场、尾矿库等,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其治理不单是消除地质灾害或恢复土地利用,往往连同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修复也必不可少,并且只有在充分结合矿区土地利用规划和当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基础上才更便于治理工程的实施。按采矿压占损毁的土地单元(除地面塌陷区同前述外)分别探讨其治理措施如下:
4.2.1露天采矿场治理
露天采矿场在全省平原、丘陵和山区广为分布,各类矿山均有,面积大小不一,不仅压占损毁大量土地资源,对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也较为严重,形态特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边坡型采矿场,主要分布于丘陵山区,采矿地多位于山体斜坡一带,剥露地层多为岩质,以往治理中一般只对采场边坡中存在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及其隐患进行治理,而对采场中大片的空地则弃之不管,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事实上,复垦采场空地不仅能增加可耕种土地,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也以另一种方式改善着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从省内外成功治理的实例看,治理措施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清理、平整采场空地,使地面坡度满足农业种植或林业种植用地要求,再覆以采前剥并离储存备用的采区表土(如果条件允许,适当配以耕植熟土、谷物秸秆、含生物元素的废料等有机物与之间层填埋),即可种植农作物或树木;另一类是平地开采型采矿场,在平原区和丘陵山区的山间平地分布较广,主要为水泥配料用、砖瓦用、化工用粘土矿,采矿地多为土质,采坑浅,治理措施和方法较为简便,可直接平整、恢复为农用地或改造为鱼塘。
4.2.2工业场地、废石堆、排土场、尾矿库场等场地治理
平原区如两淮矿区的此类场地多处于开阔平缓地带,占用的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周边多分布有人居场所,环境影响程度较高,通常的治理措施是结合矿区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和当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复垦为耕地、建设用地或林地,既充分挖掘土地利用价值,缓解当地地少人多的社会矛盾,也改善了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而丘陵山区的此类场地多处于斜坡或谷地,占用的土地类型多为荒坡地、林地,离人居环境较远,但往往处于其上游地段,宜针对不同类型的场地采取灵活的治理措施,以获得最大的土地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小面积场地可通过建埂筑坝、整修渠道、造田复耕为农业用地,大面积场地可复垦为经济林、生态林或人工园林。当然,对于少数已然存在严重污染源的场地,则不能只做简单地恢复利用,需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如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复垦等,以免对下游地区的人居和水土环境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4.3废弃物处置处理及综合利用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全省矿山废弃物的排放量正逐年增长,尤其是两淮煤矿区和马鞍山、铜陵、庐江和霍邱等地的金属矿区、硫铁矿区产生的煤矸石、废石、尾矿和废水等废弃物,不仅量大,而且存在严重的污染源。由于受社会经济水平和工艺技术水平制约,目前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很难将之全部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因此进行适当的处置处理和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以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当前首先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但无论是煤矿矿山、金属矿山还是非金属矿山,也不论是地处平原、丘陵或山区的矿山,其废弃物排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都同样不容忽视,需区别对待的是:一类废弃物中存在污染源,另一类不存在或较少。
4.3.1废弃物处置和处理
首先,废弃物放置场所的选择不仅直接关系到占用土地的合理性、景观影响的轻重程度,还涉及水土环境污染范围的大小。从现有情况看,有不少矿山的废水坑、排土场、尾矿库等都设置于地势较高的上游地段,或离人居场所较近的地点以及交通干道、河道附近,特别是丘陵山区的矿山,废弃物场地多在山麓、斜坡一带,废水、废渣及淋漓液极易随雨水流向下游的平地,其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和景观的视觉污染不言而喻。有效解决废弃物放置问题的措施就是避开类似上述的地点,科学谨慎地选址,杜绝废弃物存放造成下游污染的任何可能性,对于某些显然存在污染源的煤、多金属、硫铁矿等矿山更应如此。其次,固体废弃物堆、尾矿库本身可能存在的边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以及水土流失、淋漓液渗漏等二次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则宜建坝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辅以防渗、集排水工程措施防止渗水、溢水外流,如采用粘土固化注浆技术对坝基进行防渗处理,修筑排水沟、引流渠将溢水汇入污水处理池等,这也是当前受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技术条件制约的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而对于废污水的处理,则应根据各矿山废水中所含有害元素的特征及其危害性,建立相应规模和级别的污水处理系统,实行分级处理,达标排放,杜绝不经处理或简单处理就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现象发生。
4.3.2 废弃物综合利用
针对矿山废污水采用循环供水系统,使之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多次重复地使用,是当前矿山企业减少排放、解决供水紧张最普遍的利用途径,也是切实有效的利用方式,但实际上还有更多的矿山废水由于无处可存而被白白流失,造成水资源的无辜浪费。如果能促进矿山企业通过矿农、矿林、矿厂等联合方式,适当采取更完善的处理措施,将这些废水储进备用的池塘、水库用于农业灌溉、林业种植、工业生产等,则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最佳形式[5],也必将带来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尤其对于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则更是难能可贵,事实上,绝大多数矿山的废水只需稍加处理便可以如此利用。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充分利用,是减少污染源从而保护环境的最有效途径,但目前全省大多数矿山的主要用途仅是作为铺路、回填场地以及充填塌陷区、采空区的材料,少数采煤矿山的煤矸石也用作制砖、发电等,利用方式过于单一,未能实现资源价值的最优化和最大化;固体废弃物作为“二次资源”回收再生也是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一些生产历史悠久的老矿山,不仅废石、尾矿积存量大,而且其中有价金属等可重新利用的资源极为丰富,这在多数矿山企业都没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近年来有不少专门研究机构对其作为原材料综合利用的开发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开发的主要用途有:农肥原料,生产水泥、玻璃、陶瓷、保温、隔热、隔音等材料,铸石、铸造砂原料,耐火材料等[6]。极力引进并合理选用这些选进的研发成果,完全可以使之得到充分利用,并将由此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结语
目前,随着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目标的实施,矿业开发正迈入新的发展时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繁荣和社会进步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同时所带来的矿山环境问题也将前所未有,只有勇于面对这个难题,积极探讨和研究产生矿山环境问题的本源所在,与时俱进,采取有效应对的保护措施,打破治理“瓶颈”,才能化解危机,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R].2010.6:5-11.
[2]安徽省國土资源厅.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研究报告[R]. 2005:28-45.
[3]程言新,张福生,王婉茹,等. 安徽省1:50万地貌图说明书[R]. 蚌埠: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993:34-36.
[4]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6:497-498.
[5]环发[2005]109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1.
[6]陈永贵,张可能.我国矿山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5(04):313.
SHALLOWDISCUSSTREATMENTMEASURESOFTYPICALMINE GEOLOGICALENVIRONMENTMANAGEMENTANDOPTIMIZING
作者简介:夏继忠(1966—),男,汉族,安徽东至人,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与评价工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矿山开采;矿山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Key :words:mining;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reatment measures
Abstract: Collected the latest data of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in recent years, Analyzed Anhui province 's typical mine geo-environmental issues about geohazard,destroy land resources, destroy scenery for terrain Landform,and discharge a large number of waste brought negative effect and so on In the mining . Point out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degree is high,The harmfulness is great,And dut forward obviously problem of deviation and deficiency in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background condition of region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mining method and mining specialty,Respectively,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treatment measures of typical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是国家级材料工业基地、华东能源供应基地以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能源、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基地,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共发现矿产138种(含亚矿种),有矿区1084处(不含共伴生矿床286处)[1],其中。近80%的矿产地被开采,历史上矿山数量最多时达上万家,开发利用的矿产主要为煤、铁、铜、锰、钨、萤石、灰岩、石英岩、硫铁矿、盐矿、磷矿、膨润土、滑石、石墨、方解石、石材及砂石粘土类等。经多年矿业整顿,目前全省尚有生产和新建矿山3700多个,年产矿石量近5亿吨。长期以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为本省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充分的矿物原料,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留下了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给人民生产建设和生活带来诸多危害。
1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
1.1矿山地质灾害
安徽省矿业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两淮煤田,其次是铜陵、马鞍山等矿区。相关资料表明,2002年以前,全省先后有50余座矿山开采引发了采空地面塌陷,塌陷总面积近260km2,此后塌陷面积仍持续不断地增长。其中两淮地区塌陷最为严重,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已产生并初具规模,八十年代后,随着一批新矿区的建成及部分老矿区鼎盛期的到来,塌陷范围明显增大,至2010年塌陷面积增至370km2(见表1),部分塌陷区
表1两淮煤田地面塌陷面积表(1985年-2010年)
已连接成片,积水成湖,中心水深最大约22.00m[2]。长期频发的地面塌陷使大面积的平原变成高低不平的荒滩洼地,肥沃农田变成低产地、沼泽地、湖泊,并导致数十万农民无地可种,近千个村庄搬迁,矿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遭受重大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
崩塌、滑坡主要发生在皖南山区及沿江丘陵一带的露天开采矿山,据不完全统计,仅自八十年代至2002年期间,全省露采矿山先后发生较大规模的崩、滑灾害多达50余起,直接经济损失逾亿元。近几年较大规模的崩塌、滑坡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少量小规模的灾害不断发生,其危害性同样不容忽视。
1.2压占损毁土地资源及破坏地形地貌景观
据2010年度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资料,全省各类矿山累计压占、损毁土地总面积约为700km2,其中采矿用地占60.46%,地面塌陷15.86%,尾矿库占地9.20%,排土场占14.48%。矿业活动形成大量的采坑、塌陷洼地、荒芜地,改变了部分土地用途,造成大片优质土地劣化、灌溉困难,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土地的增值和农民的收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生地形地貌形态及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使原本山青水绿的大地变得满目疮痍,尤其是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保护区附近以及主要交通干线、河道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所产生的视觉污染十分严重。虽然近些年来投入了巨额资金,加大了土地恢复、生态修复力度,但远远赶不上破坏的增速。
1.3排放废弃物影响
矿山开采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废水和废渣,废水来源于矿坑排水、选矿水以及废石场、尾砂库淋溶水等;废渣以废土石、煤矸石、冶炼渣、粉煤灰、炉渣为主。粗略估计,全省主要矿山年排放废水量约5500万吨,年排放固体废弃物量约6800万吨,而多年来废水综合利用率平均仅为30%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平均仅为47%左右,不仅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这些废水、废渣成份复杂,部分矿山废水、废渣中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酸碱性物质以及硫、磷、氯、砷、氟等有害元素含量较高,一些矿山企业不经处理或简单处理就直接或间接排放,导致矿区周边和下游水土环境遭到程度不同的污染,个别矿区甚至十分严重。
2引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导因素分析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客观上是由矿区的地质背景条件决定,但主观上却与人类矿业经济活动不无关系。
2.1地质背景条件因素
安徽省地域广大,区内地形起伏多变,自北而南分布有淮北平原、江淮波状平原、大别山区、沿江丘陵平原、皖南山区五大地貌单元,其中平原约占总面积的 61.5%,丘陵约占12%,山地约占22.1%(图1-1)[3]。地质构造复杂,深大断裂
图1 安徽省地貌类型及断裂略图
①平原②丘陵③山地④深断裂⑤大断裂
遍布,各时期地质构造运动发育了深切岩石圈的深断裂约13条,延伸达数十公里以上的大断裂29条 [4]。首先,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往往在区域上决定着矿山地质灾害的分布,如江淮丘陵、沿江丘陵、大别山和皖南山区山高坡陡,沟谷发育,采矿边坡在降水和地表径流作用下,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灾害,又如部分矿山分布在构造发育地带,沿构造带(面)发生崩塌、滑坡、矿坑突水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其次,复杂的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也是矿山地质灾害多发的一大内在因素。安徽省自晚太古代以来的各时代地层均发育齐全,其中粘土岩、含煤碎屑岩岩性脆弱,岩石抗压、抗剪强度低,抗风化和抗侵蚀能力弱,遇水易软化,极易产生采空区塌陷,两淮煤田的采空塌陷多与此有关,而丘陵山区采场坡麓地带的碎石土、粘性土,由于结构松散或具有一定的胀缩性,在人为切坡作用下则极易产生成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另外,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碳酸盐岩岩溶发育,地下水水量丰富,也是造成部分矿山在抽排岩地下水时引发岩溶塌陷和地面沉降的一个因素。
2.2人类矿业活动因素
长期以来,一方面随着安徽省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矿业经济飞速发展,矿山企业数量激增,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省仅有矿山1千多家,到2002年发展到7千多家,最高峰时达1万多家,其中乡镇和个体矿山占全省矿山总数90%以上。矿山企业总量不断扩大,开采量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许多矿山企业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思想,只重于经济效益,竞相争抢资源,甚至乱采滥挖,轻视或忽略环境保护与治理,加上当时有关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出台滞后,矿业管理工作尚不到位,从而导致矿山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水平较低,普遍缺乏足够的治理资金,并且治理技术比较落后,也在很大程度上使矿山环境破坏趋势难以得到根本好转。
3以往治理措施及存在的不足
3.1以往治理措施
由于历史开采时期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多以及治理资金的严重不足等原因,一段时间来,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之路充满曲折性,保护和治理工作相对滞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此项工作才逐渐得以重视,并先后通过申报国家治理资金及省、地方、企业联合出资的方式,投入治理资金十几亿元,治理了部分环境问题突出的矿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矿山环境恶化趋势。治理主要采用国内外通用的、相对成熟的技术方法,其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①露天采矿场治理:针对采场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开展截洪排水、降坡减载、支挡锚固等;边坡复绿;场地平整、复垦、恢复土地利用功能;②塌陷区治理:以两淮矿区开展较早,已形成较成熟的“二个层次、三大类型、六种模式”的技术方法。“二个层次”指多层煤回采的深层塌陷区和单一煤层回采的浅层塌陷区;“三大类型”指塌陷地复垦种植类型、塌陷地复垦基建类型、塌陷区水面养殖类型;“六种模式”为多层煤开采深层塌陷区水面养殖类型、浅层塌陷区复垦造地种植复垦模式、煤矸石充填塌陷坑为建设用地模式、粉煤灰充填塌陷区复土营造经济林果复垦模式、深浅交错尚未稳定的塌陷区用作鱼鸭混养和果蔬(菜)间作复垦模式、利用大水面塌陷区兴建水上公园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的复垦模式;这一技术方法在国内煤矿治理方法中走在前列,并已在两淮地区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全面推广应用。成效较为显著。其它地区一般是利用废土石、尾矿、尾砂进行地表回填后覆土造地;③废石堆场、尾矿库场、排土场等场地治理:两淮矿区多复垦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沿江矿区(铜陵、马鞍山)通常进行植树造林、园林造景等,其它矿区一般复垦为耕地、林地;④废弃物处理利用:大中型矿山一般建有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后主要回用于矿山生产,剩余的达标排放;废渣主要用于铺路、回填场地、塌陷区、充填采空区等,其中大型矿山的部分煤矸石也用于发电、制砖等;⑤矿山地质公园建设:即结合地质遗迹、人文历史等特殊条件建成集旅游、休闲、娱乐、科普、研究于一体主题性公园,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特殊典范,如目前已建设完成的淮北矿山公园,其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即将建设完成的还有淮南大通国家矿山公园、铜陵铜官山国家矿山公园。
3.2存在的不足
虽然近些年来全省各地针对一些典型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做了大量的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通过对已完成治理状况的全面分析,发现以往的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措施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的层次比较低,大多数矿山治理仅停留在消除地质灾害阶段,还未全面上升到生态恢复和景观重现的高度,且实施治理的技术含量较低,工艺较简单、粗糙;②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过于简单化、模式化,针对性不强,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较低;③尽管有少数矿山对采矿压占损毁的土地进行了复垦,但多数只是简单的回填平整便恢复利用,忽视复垦土地的质量和复垦效果;④对于地形地貌景观的修复,停留在少数重点风景区内、城市边缘及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的矿山,而对其它区域的矿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⑤对于矿山废弃物,多就地排放或简单地直接利用,而对废弃物的处置处理重视程度不够,对尾矿中丰富的伴生组份也未能充分回收再生,造成资源浪费。
4治理措施的优化选用
针对当前安徽省几大典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以往治理恢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矿山地质环境背景条件,本着先进、适宜、有效并且经济适用的宗旨,对进一步优化、选用治理措施提出如下一些认识:
4.1主要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4.1.1地面塌陷治理
安徽省地面塌陷主要由地下开采的煤矿、金属矿山引发,地面塌陷程度与矿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顶底板岩性及厚度、开采方式和开采深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危害程度又因所处的经济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综合以上因素,治理宜分为平原区、丘陵山区两种类型分别进行。
平原区地形平坦,矿区上覆松散层厚度大,地下潜水位较高,矿山类型以煤矿为主,矿层一般埋藏深,产状较平缓,基本上都采用井工方式开采,陷落法管理顶板,开采规模较大,引发的采空地面塌陷一般呈片状,规模较大。加上矿区所在地耕地质量好,人口稠密,地表建筑比较集中,故这类地区塌陷危害较大。对于此类塌陷区治理,两淮矿区 “两个层次、三大类型、六种模式”的技术方法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已在国内塌陷区治理中走在前列,可在平原区全面推广,各矿山只需结合本矿具体的地质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即可。
丘陵山区地形起伏变化大,矿区地层产状较陡,上覆松散层厚度薄,地下水贫乏,矿山开采规模相较不大,引发的地面塌陷规模较小,塌陷后一般形成局部漏斗式塌陷坑,多呈条带形台阶状,塌陷区相当部分处于山岭荒坡,区内人口稀少,故塌陷危害性比平原区要小。对于此类塌陷区,以往治理主要是充填复垦,即利用矿山生产中产生的废土石、矿渣等进行回填、平整后再覆土种植,治理模式单一,针对性不强,不利于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实际上除此而外,采用非充填复垦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治理方式,具体可按潜水位高低分为三种种情况:①低潜水位塌陷区:指基本上不积水的塌陷区,当塌陷范围不大时,对土地略加平整,“填平补齐”即可耕种,当塌陷面积较大时,在塌陷盆地底部挖塘蓄水或打井取水,使复垦后的塌陷区成为浇灌型保水、保土、农果相间的陆生生态系统区;②中潜水位塌陷区:指局部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并受丰水年和干旱影响的塌陷区,积水区域难以种植作物,也不能进行淡水养殖,复垦方法是将盆地底部深挖成深水鱼塘,使其同时具有蓄洪和浇灌功能,将周围的“坡子地”改建为条带型水平梯田,使塌陷前单一陆生农业成为水陆结合型农业;③高潜水位塌陷区:指常年被水淹没的塌陷区,宜采用“挖深垫浅、疏导水系”的综合治理方法,因势利导,将其复垦为合乎本土的“鱼米之乡”。所谓“挖深垫浅”就是根据塌陷后的地形地貌,将较深的塌陷区再挖深,使其深水区适合于养鱼,浅水区适合于栽藕、植菱角或其它淡水养殖,利用挖出的泥土垫高浅部塌陷区,使其成为旱田。
4.1.2崩塌、滑坡治理
矿山开采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形地貌往往是决定其在区域上分布的主要因素。兩淮平原区地形平坦,采场边坡一般低缓,发生崩塌、滑坡的几率相对较小;江淮丘陵、沿江丘陵、大别山和皖南山区山高坡陡,在强降水和地表径流作用下,极易发生此类灾害。各矿山开采所引发的崩塌、滑坡本质上无区别,只是规模大小、危害程度以及治理难度不同而已,以往对其的治理多采取临时性清理、支挡措施,而忽视对其多种诱发作用如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及坡体荷载作用等的预治理,不能彻底消除其危险性,以致同一灾害反复发生。事实上将预治理措施与治理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更有效的途径,从长治久安的路线出发,其治理成本相对更低。结合以往治理经验和当前先进的手段,治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①拦截地表水:阻止雨水、泉水进入滑坡体内,排除滑坡区内的雨水、泉水,如在滑坡体上方或坡体的外缘设置地表截水沟,在滑坡区内设置纵横排水沟;②排除地下水:拦截和旁引滑坡区外围的地下水,引出、排除滑坡体内地下水,如设置截水盲沟、盲洞、渗管、仰斜孔群、垂直钻孔等;③减载抗滑:削减滑坡体的高度和坡度,降低滑体重心,同时采用抗滑片石垛、抗滑桩、抗滑挡墙、防护网等修筑支挡工程,提高滑体稳定性;④岩土锚固:通过锚杆将滑体与下覆稳固地层联锁在一起,并进行喷浆护坡,以保持边坡稳定。
4.2土地恢复治理及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修复
存在压占、损毁土地资源的采矿用地单元主要是露天采矿场、地面塌陷区以及工业场地、排土场、尾矿库等,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其治理不单是消除地质灾害或恢复土地利用,往往连同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修复也必不可少,并且只有在充分结合矿区土地利用规划和当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基础上才更便于治理工程的实施。按采矿压占损毁的土地单元(除地面塌陷区同前述外)分别探讨其治理措施如下:
4.2.1露天采矿场治理
露天采矿场在全省平原、丘陵和山区广为分布,各类矿山均有,面积大小不一,不仅压占损毁大量土地资源,对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也较为严重,形态特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边坡型采矿场,主要分布于丘陵山区,采矿地多位于山体斜坡一带,剥露地层多为岩质,以往治理中一般只对采场边坡中存在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及其隐患进行治理,而对采场中大片的空地则弃之不管,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事实上,复垦采场空地不仅能增加可耕种土地,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也以另一种方式改善着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从省内外成功治理的实例看,治理措施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清理、平整采场空地,使地面坡度满足农业种植或林业种植用地要求,再覆以采前剥并离储存备用的采区表土(如果条件允许,适当配以耕植熟土、谷物秸秆、含生物元素的废料等有机物与之间层填埋),即可种植农作物或树木;另一类是平地开采型采矿场,在平原区和丘陵山区的山间平地分布较广,主要为水泥配料用、砖瓦用、化工用粘土矿,采矿地多为土质,采坑浅,治理措施和方法较为简便,可直接平整、恢复为农用地或改造为鱼塘。
4.2.2工业场地、废石堆、排土场、尾矿库场等场地治理
平原区如两淮矿区的此类场地多处于开阔平缓地带,占用的土地类型以耕地为主,周边多分布有人居场所,环境影响程度较高,通常的治理措施是结合矿区周边土地利用规划和当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复垦为耕地、建设用地或林地,既充分挖掘土地利用价值,缓解当地地少人多的社会矛盾,也改善了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而丘陵山区的此类场地多处于斜坡或谷地,占用的土地类型多为荒坡地、林地,离人居环境较远,但往往处于其上游地段,宜针对不同类型的场地采取灵活的治理措施,以获得最大的土地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小面积场地可通过建埂筑坝、整修渠道、造田复耕为农业用地,大面积场地可复垦为经济林、生态林或人工园林。当然,对于少数已然存在严重污染源的场地,则不能只做简单地恢复利用,需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如采用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复垦等,以免对下游地区的人居和水土环境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4.3废弃物处置处理及综合利用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全省矿山废弃物的排放量正逐年增长,尤其是两淮煤矿区和马鞍山、铜陵、庐江和霍邱等地的金属矿区、硫铁矿区产生的煤矸石、废石、尾矿和废水等废弃物,不仅量大,而且存在严重的污染源。由于受社会经济水平和工艺技术水平制约,目前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很难将之全部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因此进行适当的处置处理和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以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当前首先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但无论是煤矿矿山、金属矿山还是非金属矿山,也不论是地处平原、丘陵或山区的矿山,其废弃物排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都同样不容忽视,需区别对待的是:一类废弃物中存在污染源,另一类不存在或较少。
4.3.1废弃物处置和处理
首先,废弃物放置场所的选择不仅直接关系到占用土地的合理性、景观影响的轻重程度,还涉及水土环境污染范围的大小。从现有情况看,有不少矿山的废水坑、排土场、尾矿库等都设置于地势较高的上游地段,或离人居场所较近的地点以及交通干道、河道附近,特别是丘陵山区的矿山,废弃物场地多在山麓、斜坡一带,废水、废渣及淋漓液极易随雨水流向下游的平地,其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和景观的视觉污染不言而喻。有效解决废弃物放置问题的措施就是避开类似上述的地点,科学谨慎地选址,杜绝废弃物存放造成下游污染的任何可能性,对于某些显然存在污染源的煤、多金属、硫铁矿等矿山更应如此。其次,固体废弃物堆、尾矿库本身可能存在的边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以及水土流失、淋漓液渗漏等二次环境污染问题,对此则宜建坝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辅以防渗、集排水工程措施防止渗水、溢水外流,如采用粘土固化注浆技术对坝基进行防渗处理,修筑排水沟、引流渠将溢水汇入污水处理池等,这也是当前受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技术条件制约的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而对于废污水的处理,则应根据各矿山废水中所含有害元素的特征及其危害性,建立相应规模和级别的污水处理系统,实行分级处理,达标排放,杜绝不经处理或简单处理就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现象发生。
4.3.2 废弃物综合利用
针对矿山废污水采用循环供水系统,使之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多次重复地使用,是当前矿山企业减少排放、解决供水紧张最普遍的利用途径,也是切实有效的利用方式,但实际上还有更多的矿山废水由于无处可存而被白白流失,造成水资源的无辜浪费。如果能促进矿山企业通过矿农、矿林、矿厂等联合方式,适当采取更完善的处理措施,将这些废水储进备用的池塘、水库用于农业灌溉、林业种植、工业生产等,则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最佳形式[5],也必将带来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尤其对于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则更是难能可贵,事实上,绝大多数矿山的废水只需稍加处理便可以如此利用。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充分利用,是减少污染源从而保护环境的最有效途径,但目前全省大多数矿山的主要用途仅是作为铺路、回填场地以及充填塌陷区、采空区的材料,少数采煤矿山的煤矸石也用作制砖、发电等,利用方式过于单一,未能实现资源价值的最优化和最大化;固体废弃物作为“二次资源”回收再生也是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一些生产历史悠久的老矿山,不仅废石、尾矿积存量大,而且其中有价金属等可重新利用的资源极为丰富,这在多数矿山企业都没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近年来有不少专门研究机构对其作为原材料综合利用的开发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成果,开发的主要用途有:农肥原料,生产水泥、玻璃、陶瓷、保温、隔热、隔音等材料,铸石、铸造砂原料,耐火材料等[6]。极力引进并合理选用这些选进的研发成果,完全可以使之得到充分利用,并将由此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结语
目前,随着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目标的实施,矿业开发正迈入新的发展时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繁荣和社会进步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同时所带来的矿山环境问题也将前所未有,只有勇于面对这个难题,积极探讨和研究产生矿山环境问题的本源所在,与时俱进,采取有效应对的保护措施,打破治理“瓶颈”,才能化解危机,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R].2010.6:5-11.
[2]安徽省國土资源厅.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研究报告[R]. 2005:28-45.
[3]程言新,张福生,王婉茹,等. 安徽省1:50万地貌图说明书[R]. 蚌埠: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993:34-36.
[4]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6:497-498.
[5]环发[2005]109号.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1.
[6]陈永贵,张可能.我国矿山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5(04):313.
SHALLOWDISCUSSTREATMENTMEASURESOFTYPICALMINE GEOLOGICALENVIRONMENTMANAGEMENTANDOPTIMIZING
作者简介:夏继忠(1966—),男,汉族,安徽东至人,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与评价工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