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从“和而不同”视角出发,通过阐释“和”与“同”的关系,浅析“和”与“同”的指导意义,从取长补短、发而中节和团队领导三方面阐述了“和而不同”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和而不同”;团队建设;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团队要真正实现“和而不同”,需理解“和”与“不同”的关系。《国语·郑语》指出,“和”指“以他平他”,即不一样的事物相加形成的统一体;而“同”指“以同裨同”,即一样的事物叠加在一起,也就是说“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可见,“和”体现的是多种事物所形成的多元统一体,而“同”则是由相同事物叠加构成的简单同一体。事物如果缺乏多样性,世界必然变得单调、乏味;而员工如果缺乏多样性,团队必然失去生机和活力,竞争力将受到很大程度的牵制。
1.“和”造大事
《管子·形势解》有言:“上下不和,虽安必危。”如果君臣不和睦,即使暂时安定,将来也会变得危险。《孟子·公孙丑下》在谈到如何得天下时总结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需要强调的是“和”并不意味着“和稀泥”。《中庸》第十章提出“和而不流”,即君子能够与人和谐共处,但绝不随波逐流。对于每一位团队管理者而言,“和”是管理者积累人脉、提高声誉的基础,而“不流”则是管理者避免道德沦丧、防止意志堕落的手段。
2.“同”则不继
在“和”的基础上,有价值的个体必须体现自己的独到之处,即所谓的“不同”,否则只能形成“同而不继”的情形。《墨子·耕柱》说明:“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做任何事情就像修筑一堵城墙,能筑的人筑,能填土的人填土,能挖土的人挖土,这样城墙才能筑成,也就是说协作可以带来高效。只有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提高效率,协作实现经济学所说的“帕累托改进”。
由此可见不同个体之间具有异质性,才使得群体能够产生协作效率和竞争能力。
1.取长补短
首先,需要注意让不同的人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实现互补。比如,在管理团队中,有人擅长把握企业的战略方向,有人擅长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有人擅长生产经营管理,有人擅长市场开拓,有人擅长主持技术攻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的团队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其次,需要注意让不同的人在性格特点方面实现互补。《旧唐书》记载,唐太宗商量国事时,房玄龄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但其难以从中选择,而杜如晦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案,这就是“房谋杜断”。最后,在人员配置上,还需要注意让不同的人在年龄构成方面实现互补。
2.发而中节
团队建设中不仅要求不同的人貢献自己的能力,也要求不同的人能够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因此应鼓励团队中建设性冲突的存在。《中庸》第一章中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即如果人们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就叫做“中”;而一旦表露出来但符合常理,就叫做“和”。“发而中节”是建设性冲突在企业里良性发展的基础,在提出不同意见时,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尊重对方的人格,才能达到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3.团队领导
优秀的团队管理者懂得并善于听取员工各方面的意见,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创造宽松的内部环境。但对于异质性团队成员而言,必须强化统一其目标导向,确立共同的愿景,所以需要正确的团队领导,来反复倡导协作的意识,不断沟通共同的目标。就像优秀的乐队离不开优秀的指挥一样,优秀的管理团队也离不开一个有魅力的领军人物。
总之,团队建设应通过取长补短、倡导建设性冲突和优秀的团队领导等措施,在“和”与“不同”之间实现平衡,以形成强大的协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1]常 晨,陈玉苗.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才智,2009(11).
[2]殷佳敏.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和而不同”思想[J].报刊荟萃,2017(6).
关键词:“和而不同”;团队建设;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一、“和”与“同”的关系
一个团队要真正实现“和而不同”,需理解“和”与“不同”的关系。《国语·郑语》指出,“和”指“以他平他”,即不一样的事物相加形成的统一体;而“同”指“以同裨同”,即一样的事物叠加在一起,也就是说“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可见,“和”体现的是多种事物所形成的多元统一体,而“同”则是由相同事物叠加构成的简单同一体。事物如果缺乏多样性,世界必然变得单调、乏味;而员工如果缺乏多样性,团队必然失去生机和活力,竞争力将受到很大程度的牵制。
二、“和”与“同”的指导意义
1.“和”造大事
《管子·形势解》有言:“上下不和,虽安必危。”如果君臣不和睦,即使暂时安定,将来也会变得危险。《孟子·公孙丑下》在谈到如何得天下时总结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需要强调的是“和”并不意味着“和稀泥”。《中庸》第十章提出“和而不流”,即君子能够与人和谐共处,但绝不随波逐流。对于每一位团队管理者而言,“和”是管理者积累人脉、提高声誉的基础,而“不流”则是管理者避免道德沦丧、防止意志堕落的手段。
2.“同”则不继
在“和”的基础上,有价值的个体必须体现自己的独到之处,即所谓的“不同”,否则只能形成“同而不继”的情形。《墨子·耕柱》说明:“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做任何事情就像修筑一堵城墙,能筑的人筑,能填土的人填土,能挖土的人挖土,这样城墙才能筑成,也就是说协作可以带来高效。只有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才能提高效率,协作实现经济学所说的“帕累托改进”。
由此可见不同个体之间具有异质性,才使得群体能够产生协作效率和竞争能力。
三、“和而不同”在团队建设中的应用
1.取长补短
首先,需要注意让不同的人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实现互补。比如,在管理团队中,有人擅长把握企业的战略方向,有人擅长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有人擅长生产经营管理,有人擅长市场开拓,有人擅长主持技术攻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的团队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其次,需要注意让不同的人在性格特点方面实现互补。《旧唐书》记载,唐太宗商量国事时,房玄龄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但其难以从中选择,而杜如晦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案,这就是“房谋杜断”。最后,在人员配置上,还需要注意让不同的人在年龄构成方面实现互补。
2.发而中节
团队建设中不仅要求不同的人貢献自己的能力,也要求不同的人能够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因此应鼓励团队中建设性冲突的存在。《中庸》第一章中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即如果人们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就叫做“中”;而一旦表露出来但符合常理,就叫做“和”。“发而中节”是建设性冲突在企业里良性发展的基础,在提出不同意见时,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了解,尊重对方的人格,才能达到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3.团队领导
优秀的团队管理者懂得并善于听取员工各方面的意见,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创造宽松的内部环境。但对于异质性团队成员而言,必须强化统一其目标导向,确立共同的愿景,所以需要正确的团队领导,来反复倡导协作的意识,不断沟通共同的目标。就像优秀的乐队离不开优秀的指挥一样,优秀的管理团队也离不开一个有魅力的领军人物。
总之,团队建设应通过取长补短、倡导建设性冲突和优秀的团队领导等措施,在“和”与“不同”之间实现平衡,以形成强大的协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常 晨,陈玉苗.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才智,2009(11).
[2]殷佳敏.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和而不同”思想[J].报刊荟萃,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