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跨学科视野下职业教育研究方法是整合多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创新性研究方法,将多学科研究方法引入职业教育研究方法中,试图达到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渗透和知识互补。首先,以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期刊编辑学等多学科视角探究职业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其次,在借鉴和汲取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基础上,从教育学科视角探讨职业教育的研究方法,并对职业教育做出多维审视。最后,对跨学科职业教育研究方法的未来发展的瞻望。跨学科研究方法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对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学科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研究方法;青年论坛;跨学科
作者简介:李薪茹,女,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4-7747(2016)34-0076-05
一般说来,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总是遵循一系列指导原则,诸如,提出重要的可以实证进行研究的问题;将研究与相关理论相联系;提供合理、明确的推理过程;进行各种验证性研究与推广性研究;发表研究成果以鼓励专业人员的检查与批评等。在具体方法的类型选择方面,教育学可以运用社会科学所经常使用的质化或量化研究方法,同时,还可以使用工程技术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研究的方法。
教育学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各分支学科大致体现了各自主要的研究范围与方向。作为跨学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主要研究各类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活动,探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它同样需要引入跨学科研究方法,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和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联合主办的“跨学科视野下职业教育研究方法青年论坛”于 2016 年 10 月 26 日至 27 日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人类学和期刊编辑学的视角分析和审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方法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深入交流与对话,与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审视与实践观照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取得了实效,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一、多学科视角:跨学科职业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
教育学科是在人类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规律取得本质认识之后产生的。人类为了揭示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创立了诸多门类的学科。教育学科就是在创造性地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有知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知识体系。[1]这也为其他学科把教育学科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同时,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期刊编辑学等跨学科、多视角的审视把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创新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与新境界。
(一)社会学的视角
1.职业教育研究的社会学视角。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郭建如教授从社会学视角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研究,郭建如教授指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流派主要有功能主义学派、冲突主义学派、互动论与解释论学派,基本研究视角主要有系统、制度、结构、行动。着重对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包括功能所归属之事项、主观意向的概念、客观后果、功能所助益的单位、功能需求、履行功能的机制、功能的替代性和结构脉络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2.走进工厂车间:技能形成研究中的质性方法运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王星副教授主要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于我们而言,为何要进车间?主要由于技能形成是一个过程性概念,包括技能知识学习和技能经验积累两个部分,前者主要发生在学校,后者主要发生在车间。因此,技能形成研究需要关注三个方面:(1)技能使用者:雇主,工厂;(2)技能供给者:雇佣劳动力,学徒/学生;(3)技能形成的实践:技工从学校到工厂车间。第二,主要有如下五种方法进入车间:(1)视察式路径;(2)线人(中间人、守门员)式路径;(3)自助式(蹲点式)路径;(4)曲线式(混合式)路径;(5)第二访谈现场开辟。第三,如何在车间里研究?(1)道德距离感的消除(道德优越感和道德自卑感);(2)观察而不参与(“只看不干”——潘绥铭语);(3)参与观察(又看又干)——芝加哥学派;(4)材料收集的其他方面。对于是否应该带着研究问题进入田野,王星指出,应该注意如下四点:(1)带着问题进入现场是为提高調研研究的针对性和效率;(2)主张不带问题,避免先入为主,只带入一个研究方向;(3)质性研究的问题往往是在田野观察中逐渐形成的,意外的发现;(4)多次进入,长期观察,调适问题,修改理论框架。对于如何进行研究,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1)问题形成。从描述性到解释性;(2)理论框架修正。从单位政治框架到技能形成框架、劳动安全与企业治理机制的理论对话;(3)数据收集。田野观察点的选择、发展新线人、研究者的独立性建构:“三陪”、多渠道收集;(4)论证。围绕问题组织材料、多种资料交叉验证。他认为,对于拓展研究走出个案,通常有典型个案法、微型调查法、个案拓展法三种方法。
3.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子女的短程社会流动:基于上海的田野调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熊易寒副教授分三步开展讨论,首先,他提出,教育与社会流动、阶级再生产的关系,指出现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流动影响的三方面问题。其次,在回顾文献基础上,对义务教育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流动进行样本描述与分析(2008年)。最后,他指出,田野调查的策略主要有三方面的发展方向:(1)尽可能覆盖所有的重要行动者(学生、学校、父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NGOs、社区、用人单位);(2)职业学校、社区(聚居区)和NGOs是主要的线索;NGOs增加了农民工子女选择职业教育的概率;(3)进入田野的渠道不同,观察到的现象也存在差异。
(二)经济学的视角 1.因果推断在教育政策评估中的应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哈巍研究员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就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改革对匹配质量的影响(2005-2011)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步骤具体展开:(1)研究背景中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志愿填报的时间、是否存在平行志愿。(2)相关文献主要有吴斌珍和钟笑寒、Wu and Zhong使用了2000-2009年间中国某顶级学院在不同省份的新生录取分数数据;李凤等则使用了若干省份考生第一志愿录取率的数据。(3)从经验研究的角度,评估不同志愿填报方式对匹配质量的客观影响,尤其是实践中位于主导地位的“考后知分”与“平行志愿”改革,是否真地提高了中国高考的匹配质量。(4)从数据计量方面进行分析。数据选取以110所211高校7年间在全国31个省份的录取分数为范围。(5)得出基本结论:从“考前填报”到“估分填报”,再到“知分填报”,以及从“顺序志愿”到“平行志愿”的改革,使得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范围显著地变“窄”了,出现了收敛的趋势;加之,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并未出现集体的错配,这一轮改革的确提高了中国高考的匹配质量。
2.教育和培训的经济学分析模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杨钋副教授以学徒制培训的提供和参与及成人培训的提供与参与为主要对象,在学徒制培训的提供和参与中,以为一般性人力资本培训支付费用和投资导向培训与生产导向培训差异的原因为关键问题,在成人培训的提供与参与中,重点介绍政府提供的培训项目。着重进行培训项目评估方法研究和实证分析,评估方法主要有平均干预效果、自我选择参与培训、田野实验,实证分析从企业特定和一般性培训入手,主要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分析具有不同的取向。微观经济学分析关注培训成本的分担,而制度经济学分析关注制度如何帮助企业克服培训投资中的“承诺问题”,参与技能投资的微观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分析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2)理论模型的发展有助于提供对培训问题的结构化理解:人力资本理论及其拓展模型仍然是占据主导的分析模式,工作搜寻理论、效率工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有助于理解个人与企业的培训选择、模型推论成为实证分析的基础。(3)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的评估多采用反事实分析框架(potential out come framework)。评估中应该关注研究设计问题,如干预的定义、结果的解说、干预时机和动态效果评价、分组和多重比较;以实验设计为基础的评估与更加“结构化分析”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实验、准实验等方法在解决自我选择问题的同时,不一定能解决其他评估中的问题。(4)未来研究方向。为制度分析的推论构建微观基础,即通过个体、企业层面数据来验证制度对微观决策的影响;更加精细化的评估分析。
3.空间计量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科研发展部顾佳峰主任从教育与空间、社会现象中的空间以及关于空间的研究入手,重点对以下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1)社会空间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空间相关性(Spatial dependence)、空间邻近性(Spatial Proximity )的基本特征。(2)空间统计与经典统计的对比,经典统计具有独立性、随机性假设;空间统计具有自相关、依赖性、异质性。(3)对大学竞争与空间研究为主题的实例与演练。以高等教育中的“同城竞争”为研究对象,探讨邻居大学之间在确定其各自录取分数线上是否存有互相依赖的特征,当面临邻居竞争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大学会采用何种不同的策略,邻居空间结构会如何影响大学的招生策略;以距离影响的原因为研究问题,从邻近空间权重、距离空间权重、近邻数空间权重入手,运用OLS 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得到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
4.随机干预实验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以中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建设为例。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易红梅副教授以评估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对促进中职学校学生发展和实习表现的影响以及理解中等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的影响机理为主要研究目标。选择采用随机干预试验的方法评估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对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表现的影响,开展随机干预试验研究主要有“三步曲”:第一步基线调查;第二步随机分配;第三步评估调查。具体开展过程如下:(1)样本选择。以河南省7个地级市作为样本点。(2)选择两个最常见的专业(计算机和数控)作为我们的样本专业。(3)确定研究对象。1年级和2年级学生。(4)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因果链,分析了干预对学生确定的一些中间变量的影响,发现对以下变量有显著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量表);教师课堂管理(量表);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的交流(量表);教师找学生个人聊天(是/否);教师提醒学生控制玩手机或游戏的时间(是/否);对学生学习的时间没有影响(课内或者课外)。第一期评估结果表明,引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对促进学生发展,规范学生实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产生的。如果第二期的评估结果也得出类似的结论,这不仅对我国,对其他正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国家都将是有益的借鉴。对于下一步研究计划,易红梅认为,在质量评价方面纳入更多的评价内容,例如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在更多专业、学校或地区开展试点研究,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开展长期追踪调查,关注这些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表现。
(三)人类学的视角
人类学研究方法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思考与方法路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陈·巴特尔教授指出,教育研究与人类学范式的结合最显著的成就,即教育人类学这一门学科的产生。首先,他认为教育人类学既证明了人类学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合理性与现实性,也表明人类学核心问题与教育研究本质之间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其次,他详细解读人类学的几种主要理论:进化论(历史性研究)、传播论、文化相对论(历史特殊论)、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共时性研究)、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和解释学派。再次,他强调指出,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工具箱。开展田野工作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田野调查方法强调“参与观察”和“ 深度访谈”,研究者要长期居住在当地,并和研究对象共同生活、共同经历事件的过程;(2)真正的田野工作,不仅是要“进得去”(主位),最终还要“出得来”(客位);(3)通过参与式观察,调查者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地社会的结构以及社会文化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功能关系;(4)分析資料与构建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比较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维度:(1)共时异文化比较,探索相似性与差异性;(2)历时同文化比较,探索变迁性;(3)同一文化中的理想形态与个体实际行动的比较,从中可见客观结构与主观能动之间的差别;(4)自身文化与研究对象的文化比较。他还指出,人类学研究方法之于教育研究,所谓“田野”不仅指进入校园、课堂、社区与家庭,还要求调查者参加一些地方民俗活动,以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背景;研究者要走出书斋,走进田野,追求“ 真” ,崇尚“ 实” ,摆脱假、大、空的宏观论述,回归理论之本真。 (四)期刊编辑学的视角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杂志社编辑部范皑皑副主任、副编审以“思想与方法: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的轴心”为主题做专题报告,主要介绍几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合著研究、专题研究等。她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学注重学理性,而思想的内涵与外延是文章的轴心。
二、教育学科视角: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
教育学科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借用相关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就广义而言,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涉及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吸收这些学科以及系统科学和复杂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自身研究的理论基础。就狭义而言,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涉及自身的核心知识。包括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如课程理论、教育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制度和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等。在职业教育研究中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极大地拓宽了职业教育研究的视野,推动了职业教育的理论创新。
(一)职业教育学的理论审视
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职业教育学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赵志群教授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并行的教育体系,从初学者到专家是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发展性任务理论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心理学基础。当代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理论主要有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行动导向教学、发展性任务理论与符合职业发展逻辑规律的课程、职业教育发展性结构课程、从初学者到专家(from novice to expert)的范式、工作过程知识的理论。赵志群指出,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以下内容确定教学单元: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与工作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说明;学业评价方式。典型工作任务(professional task)是职业发展性任务,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工作)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在整个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功能。
(二)职业教育的实践观照
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两端,理论端的发展和提升,还必须来源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或者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实践方面。为此,论坛还设置了“学术工作坊”环节,为参会的博士与学者提供机会,将自己关注的职业教育实践的研究计划在论坛中进行报告并与参会者交流。参加学术工作坊的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孙芳芳,报告题目“职业教育专业诊断性评价研究——授权评价视角”;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宋改敏教授,报告题目“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现、特征及生成机制”;苏州评弹学校高级讲师郑英,报告题目“职业院校现代艺徒制的校本实践研究——以苏州评弹学校为例”;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吴冰副教授,报告题目“学生个体在高职校企合作中的影响——基于专用技能人力资本的视角”,参会代表对四位报告人的研究计划进行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对其今后研究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跨学科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瞻望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在总结人类教育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并经过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知识体系,成为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殊方法。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新理论取代旧理论总是通过新方法运用而实现的。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方法的变革是从旧理论走向新理论的桥梁和渡船。科学研究的方法是达到研究目的的手段和技巧。科学理论的变革,取决于科学方法的变革;科学方法的优劣,又决定着科学革面的深度和广度。[2]“只有运用新的方法,重新审查新的事实,重新构思新的概念,重新导入新的原则,才能完成新的认识任务,筑起新的理论体系。”[3]需要提出的是,本次论坛引入跨学科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尤其是以量化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不在于用量化研究方法否定职业教育学科更多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二者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可以共同作用于一个研究当中,二者发展到今天不是相互否定,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正如美国学者塞科瑞斯特等指出的,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并不一定相排斥,人们过于夸大两者间的差异,而事实上两者各有局限性。值得倡导的应该是方法的多元主义,如此不仅可以摆脱彼此的局限,而且在多种方法的共容中有益于彼此的结论互证并提供更有效的答案。[4]
参考文献:
[1] 汤晓蒙,刘晖.从“多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科的方法论转向[J].教育研究,2014(12):24-29.
[2] 庞发现,金崇石,张琨.人生科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1:570.
[3] 姜念涛.科学家的思维方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3.
[4] Lee Sechrestand Souraya Sidani,Quantitativeand Qualitative Method:Is Therean Alternative?[J].Evaluationand Program Planning,1995(1):18.
[責任编辑 张栋梁]
关键词:职业教育;研究方法;青年论坛;跨学科
作者简介:李薪茹,女,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4-7747(2016)34-0076-05
一般说来,教育学科的研究方法总是遵循一系列指导原则,诸如,提出重要的可以实证进行研究的问题;将研究与相关理论相联系;提供合理、明确的推理过程;进行各种验证性研究与推广性研究;发表研究成果以鼓励专业人员的检查与批评等。在具体方法的类型选择方面,教育学可以运用社会科学所经常使用的质化或量化研究方法,同时,还可以使用工程技术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研究的方法。
教育学涉及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各分支学科大致体现了各自主要的研究范围与方向。作为跨学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主要研究各类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活动,探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它同样需要引入跨学科研究方法,进而推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由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和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联合主办的“跨学科视野下职业教育研究方法青年论坛”于 2016 年 10 月 26 日至 27 日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邀请了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分别从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人类学和期刊编辑学的视角分析和审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方法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深入交流与对话,与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审视与实践观照相互补充、相互支撑,取得了实效,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一、多学科视角:跨学科职业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
教育学科是在人类对自然和社会发展变化规律取得本质认识之后产生的。人类为了揭示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创立了诸多门类的学科。教育学科就是在创造性地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有知识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知识体系。[1]这也为其他学科把教育学科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同时,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期刊编辑学等跨学科、多视角的审视把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创新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与新境界。
(一)社会学的视角
1.职业教育研究的社会学视角。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郭建如教授从社会学视角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研究,郭建如教授指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流派主要有功能主义学派、冲突主义学派、互动论与解释论学派,基本研究视角主要有系统、制度、结构、行动。着重对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包括功能所归属之事项、主观意向的概念、客观后果、功能所助益的单位、功能需求、履行功能的机制、功能的替代性和结构脉络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2.走进工厂车间:技能形成研究中的质性方法运用。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王星副教授主要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于我们而言,为何要进车间?主要由于技能形成是一个过程性概念,包括技能知识学习和技能经验积累两个部分,前者主要发生在学校,后者主要发生在车间。因此,技能形成研究需要关注三个方面:(1)技能使用者:雇主,工厂;(2)技能供给者:雇佣劳动力,学徒/学生;(3)技能形成的实践:技工从学校到工厂车间。第二,主要有如下五种方法进入车间:(1)视察式路径;(2)线人(中间人、守门员)式路径;(3)自助式(蹲点式)路径;(4)曲线式(混合式)路径;(5)第二访谈现场开辟。第三,如何在车间里研究?(1)道德距离感的消除(道德优越感和道德自卑感);(2)观察而不参与(“只看不干”——潘绥铭语);(3)参与观察(又看又干)——芝加哥学派;(4)材料收集的其他方面。对于是否应该带着研究问题进入田野,王星指出,应该注意如下四点:(1)带着问题进入现场是为提高調研研究的针对性和效率;(2)主张不带问题,避免先入为主,只带入一个研究方向;(3)质性研究的问题往往是在田野观察中逐渐形成的,意外的发现;(4)多次进入,长期观察,调适问题,修改理论框架。对于如何进行研究,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1)问题形成。从描述性到解释性;(2)理论框架修正。从单位政治框架到技能形成框架、劳动安全与企业治理机制的理论对话;(3)数据收集。田野观察点的选择、发展新线人、研究者的独立性建构:“三陪”、多渠道收集;(4)论证。围绕问题组织材料、多种资料交叉验证。他认为,对于拓展研究走出个案,通常有典型个案法、微型调查法、个案拓展法三种方法。
3.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子女的短程社会流动:基于上海的田野调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熊易寒副教授分三步开展讨论,首先,他提出,教育与社会流动、阶级再生产的关系,指出现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于社会流动影响的三方面问题。其次,在回顾文献基础上,对义务教育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流动进行样本描述与分析(2008年)。最后,他指出,田野调查的策略主要有三方面的发展方向:(1)尽可能覆盖所有的重要行动者(学生、学校、父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NGOs、社区、用人单位);(2)职业学校、社区(聚居区)和NGOs是主要的线索;NGOs增加了农民工子女选择职业教育的概率;(3)进入田野的渠道不同,观察到的现象也存在差异。
(二)经济学的视角 1.因果推断在教育政策评估中的应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哈巍研究员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就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改革对匹配质量的影响(2005-2011)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五个步骤具体展开:(1)研究背景中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志愿填报的时间、是否存在平行志愿。(2)相关文献主要有吴斌珍和钟笑寒、Wu and Zhong使用了2000-2009年间中国某顶级学院在不同省份的新生录取分数数据;李凤等则使用了若干省份考生第一志愿录取率的数据。(3)从经验研究的角度,评估不同志愿填报方式对匹配质量的客观影响,尤其是实践中位于主导地位的“考后知分”与“平行志愿”改革,是否真地提高了中国高考的匹配质量。(4)从数据计量方面进行分析。数据选取以110所211高校7年间在全国31个省份的录取分数为范围。(5)得出基本结论:从“考前填报”到“估分填报”,再到“知分填报”,以及从“顺序志愿”到“平行志愿”的改革,使得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范围显著地变“窄”了,出现了收敛的趋势;加之,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并未出现集体的错配,这一轮改革的确提高了中国高考的匹配质量。
2.教育和培训的经济学分析模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杨钋副教授以学徒制培训的提供和参与及成人培训的提供与参与为主要对象,在学徒制培训的提供和参与中,以为一般性人力资本培训支付费用和投资导向培训与生产导向培训差异的原因为关键问题,在成人培训的提供与参与中,重点介绍政府提供的培训项目。着重进行培训项目评估方法研究和实证分析,评估方法主要有平均干预效果、自我选择参与培训、田野实验,实证分析从企业特定和一般性培训入手,主要得出以下四点结论:(1)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分析具有不同的取向。微观经济学分析关注培训成本的分担,而制度经济学分析关注制度如何帮助企业克服培训投资中的“承诺问题”,参与技能投资的微观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分析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2)理论模型的发展有助于提供对培训问题的结构化理解:人力资本理论及其拓展模型仍然是占据主导的分析模式,工作搜寻理论、效率工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有助于理解个人与企业的培训选择、模型推论成为实证分析的基础。(3)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的评估多采用反事实分析框架(potential out come framework)。评估中应该关注研究设计问题,如干预的定义、结果的解说、干预时机和动态效果评价、分组和多重比较;以实验设计为基础的评估与更加“结构化分析”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实验、准实验等方法在解决自我选择问题的同时,不一定能解决其他评估中的问题。(4)未来研究方向。为制度分析的推论构建微观基础,即通过个体、企业层面数据来验证制度对微观决策的影响;更加精细化的评估分析。
3.空间计量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科研发展部顾佳峰主任从教育与空间、社会现象中的空间以及关于空间的研究入手,重点对以下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1)社会空间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空间相关性(Spatial dependence)、空间邻近性(Spatial Proximity )的基本特征。(2)空间统计与经典统计的对比,经典统计具有独立性、随机性假设;空间统计具有自相关、依赖性、异质性。(3)对大学竞争与空间研究为主题的实例与演练。以高等教育中的“同城竞争”为研究对象,探讨邻居大学之间在确定其各自录取分数线上是否存有互相依赖的特征,当面临邻居竞争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大学会采用何种不同的策略,邻居空间结构会如何影响大学的招生策略;以距离影响的原因为研究问题,从邻近空间权重、距离空间权重、近邻数空间权重入手,运用OLS 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得到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
4.随机干预实验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以中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建设为例。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易红梅副教授以评估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对促进中职学校学生发展和实习表现的影响以及理解中等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的影响机理为主要研究目标。选择采用随机干预试验的方法评估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对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表现的影响,开展随机干预试验研究主要有“三步曲”:第一步基线调查;第二步随机分配;第三步评估调查。具体开展过程如下:(1)样本选择。以河南省7个地级市作为样本点。(2)选择两个最常见的专业(计算机和数控)作为我们的样本专业。(3)确定研究对象。1年级和2年级学生。(4)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因果链,分析了干预对学生确定的一些中间变量的影响,发现对以下变量有显著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量表);教师课堂管理(量表);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的交流(量表);教师找学生个人聊天(是/否);教师提醒学生控制玩手机或游戏的时间(是/否);对学生学习的时间没有影响(课内或者课外)。第一期评估结果表明,引入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认定体系,对促进学生发展,规范学生实习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产生的。如果第二期的评估结果也得出类似的结论,这不仅对我国,对其他正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国家都将是有益的借鉴。对于下一步研究计划,易红梅认为,在质量评价方面纳入更多的评价内容,例如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在更多专业、学校或地区开展试点研究,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开展长期追踪调查,关注这些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表现。
(三)人类学的视角
人类学研究方法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思考与方法路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陈·巴特尔教授指出,教育研究与人类学范式的结合最显著的成就,即教育人类学这一门学科的产生。首先,他认为教育人类学既证明了人类学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合理性与现实性,也表明人类学核心问题与教育研究本质之间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其次,他详细解读人类学的几种主要理论:进化论(历史性研究)、传播论、文化相对论(历史特殊论)、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共时性研究)、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和解释学派。再次,他强调指出,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工具箱。开展田野工作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田野调查方法强调“参与观察”和“ 深度访谈”,研究者要长期居住在当地,并和研究对象共同生活、共同经历事件的过程;(2)真正的田野工作,不仅是要“进得去”(主位),最终还要“出得来”(客位);(3)通过参与式观察,调查者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地社会的结构以及社会文化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功能关系;(4)分析資料与构建理论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比较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维度:(1)共时异文化比较,探索相似性与差异性;(2)历时同文化比较,探索变迁性;(3)同一文化中的理想形态与个体实际行动的比较,从中可见客观结构与主观能动之间的差别;(4)自身文化与研究对象的文化比较。他还指出,人类学研究方法之于教育研究,所谓“田野”不仅指进入校园、课堂、社区与家庭,还要求调查者参加一些地方民俗活动,以更好地了解当地文化背景;研究者要走出书斋,走进田野,追求“ 真” ,崇尚“ 实” ,摆脱假、大、空的宏观论述,回归理论之本真。 (四)期刊编辑学的视角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杂志社编辑部范皑皑副主任、副编审以“思想与方法: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的轴心”为主题做专题报告,主要介绍几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合著研究、专题研究等。她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学注重学理性,而思想的内涵与外延是文章的轴心。
二、教育学科视角: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
教育学科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借用相关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就广义而言,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涉及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吸收这些学科以及系统科学和复杂科学的方法论作为自身研究的理论基础。就狭义而言,教育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涉及自身的核心知识。包括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如课程理论、教育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制度和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等。在职业教育研究中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研究方法,极大地拓宽了职业教育研究的视野,推动了职业教育的理论创新。
(一)职业教育学的理论审视
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职业教育学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赵志群教授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并行的教育体系,从初学者到专家是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规律,发展性任务理论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心理学基础。当代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理论主要有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行动导向教学、发展性任务理论与符合职业发展逻辑规律的课程、职业教育发展性结构课程、从初学者到专家(from novice to expert)的范式、工作过程知识的理论。赵志群指出,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以下内容确定教学单元: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与工作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说明;学业评价方式。典型工作任务(professional task)是职业发展性任务,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工作)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在整个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功能。
(二)职业教育的实践观照
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两端,理论端的发展和提升,还必须来源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或者体现在职业教育的实践方面。为此,论坛还设置了“学术工作坊”环节,为参会的博士与学者提供机会,将自己关注的职业教育实践的研究计划在论坛中进行报告并与参会者交流。参加学术工作坊的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孙芳芳,报告题目“职业教育专业诊断性评价研究——授权评价视角”;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宋改敏教授,报告题目“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表现、特征及生成机制”;苏州评弹学校高级讲师郑英,报告题目“职业院校现代艺徒制的校本实践研究——以苏州评弹学校为例”;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吴冰副教授,报告题目“学生个体在高职校企合作中的影响——基于专用技能人力资本的视角”,参会代表对四位报告人的研究计划进行深入讨论和广泛交流,对其今后研究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跨学科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瞻望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在总结人类教育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并经过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知识体系,成为一种把握世界的特殊方法。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新理论取代旧理论总是通过新方法运用而实现的。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方法的变革是从旧理论走向新理论的桥梁和渡船。科学研究的方法是达到研究目的的手段和技巧。科学理论的变革,取决于科学方法的变革;科学方法的优劣,又决定着科学革面的深度和广度。[2]“只有运用新的方法,重新审查新的事实,重新构思新的概念,重新导入新的原则,才能完成新的认识任务,筑起新的理论体系。”[3]需要提出的是,本次论坛引入跨学科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尤其是以量化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不在于用量化研究方法否定职业教育学科更多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实际上,二者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可以共同作用于一个研究当中,二者发展到今天不是相互否定,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正如美国学者塞科瑞斯特等指出的,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并不一定相排斥,人们过于夸大两者间的差异,而事实上两者各有局限性。值得倡导的应该是方法的多元主义,如此不仅可以摆脱彼此的局限,而且在多种方法的共容中有益于彼此的结论互证并提供更有效的答案。[4]
参考文献:
[1] 汤晓蒙,刘晖.从“多学科”研究走向“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科的方法论转向[J].教育研究,2014(12):24-29.
[2] 庞发现,金崇石,张琨.人生科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1:570.
[3] 姜念涛.科学家的思维方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3.
[4] Lee Sechrestand Souraya Sidani,Quantitativeand Qualitative Method:Is Therean Alternative?[J].Evaluationand Program Planning,1995(1):18.
[責任编辑 张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