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独特研究领域的民族艺术学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jie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之下,应当重新认识和理解民族与民族艺术.在当下重提民族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正是建立在对于以往学术研究的反思基础之上的.民族艺术学作为学科或者研究领域的合法性首先就必须以围绕基本概念的学术理念作为基础,对于围绕“民族”的分类概念有更为包容和更为动态化的理解,对于民族艺术研究所处的历史与现实处境有纵贯性的认识.民族艺术学在当下之所以能够建构、之所以具有重要价值,必须和这些新的理解和认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当下和未来中国艺术学和民族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以学术问题为核心的多学科共在的跨学科的统一性学术背景中,具有学科意识却又不再去纠缠分支学科或者交叉学科的地位,似乎更能够凸显这一独特研究领域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研究中的特殊贡献使民族学与艺术学一同获益,使民族艺术学成为中国学术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一种存在.
其他文献
满通古斯神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具有明显的中华文化的特征,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反映出中华民族的龙蛇崇拜、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伸张正义、惩恶劝善等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正确认知和合理发掘满通古斯神话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类型电影独有的“想象”特征和与目标观众相对紧密的黏合度,是电影美学共同体的重要表征之一.而中国商业类型电影在类型探索中彰显出的独特民族性,不仅在全球化语境中丰富了电影的类型语汇,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经验,还体现出高度的民族文化凝聚力、感染力和自信.以当代中国商业类型电影为切入点,借鉴社会学共同体、文化研究“情感结构”、心理学“移情”和“共情”等理论,可以探寻到类型电影建构中国电影共同体美学的着力点及其富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实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