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晶简介】
教育心理学专家,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全国妇联《中华妈妈网》教育顾问,专栏作家,著有《做不成第一,做“唯一”》等作品。
王晶女士对家庭教育,尤其是亲子沟通困难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她认为,孩子基本上分为五种类型,有各自的特点,父母只有弄清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才可能与之有效沟通,才可能因材施教,使家庭教育成为帮助孩子成长的积极力量。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沟通的三大障碍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真的投入其中,却发现与孩子连最起码的沟通都困难重重。您认为亲子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王晶(以下简称王):2011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亲子关系比较紧张,最紧张的是有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家庭,亲子沟通通畅的很少,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很难走进孩子的心灵。我认为,造成亲子沟通困难主要有三大障碍。
第一,父母不尊重孩子。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每一个孩子小的时候都对父母极其依恋,一刻也不愿离开父母,尤其是离不开妈妈。想想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就知道孩子是多么依恋父母。为什么上了中学孩子就不再依恋父母,甚至讨厌跟父母说话了呢?心理学对行为的认识是:给人一个刺激,人就会有一个反应,有什么样的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正面的刺激会得到正面的反应,负面的刺激会得到负面的反应。由此推理,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是一个拒绝的反应,那么之前一定是父母给了孩子拒绝的刺激。也就是说,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一定会反过来不尊重父母。
记:有道理。现实生活中,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很少。孩子的主张和要求经常被父母拒绝,孩子慢慢地就不愿跟父母进行友好的沟通了。
王:所谓沟通,是一个双向行为,是双方的互动;单向的不叫沟通,叫独白。大多数的亲子沟通困难,说白了就是父母独白,孩子置若罔闻,沟通当然是无效的。
记:第二个障碍是什么?
王:第二,文化差异造成代沟。有的父母说,与孩子沟通不畅是因为有代沟。这样说,似乎亲子沟通困难是客观规律,无法改变。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所谓代沟并非年龄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记:父母与孩子所处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
王:是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每个人都是在所属时代的精神食粮哺育下长大的。60后父母与90后孩子,各自从小所受的文化熏陶差异极大,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极大差异,沟通起来有问题是正常的。比如,父母认为好吃的是饺子和包子,孩子认为好吃的是麦当劳和肯德基,互相都不买账。父母感慨:“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孩子则讥笑父母OUT了。
记:不管是文化问题还是年龄问题,反正代沟是存在,有何不同?
王:年龄差异无法改变,但文化差异可以通过充电来缩小,从而填平代沟。比如,孩子津津乐道的东西,父母大可不必粗暴地抵制,更不必把自己崇尚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和孩子成长的脚步,不正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吗?有了这样的意识,代沟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记:对,父母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勇敢面对时代的变迁和孩子的成长。第三个障碍是什么?
王:第三,沟通方法不对头。现在,很多父母学习家庭教育方法的愿望非常迫切,但系统学习的却很少,沉不下心来,甚至希望把孩子推给专业人士了事。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父母不能推脱责任。专业人士对家庭教育的作用应该是影响父母,通过父母影响孩子。只有当孩子的问题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需要孩子直接面对专业人士。
记:父母怎样才能掌握科学而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改善亲子关系呢?
王: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一定有规律,掌握方法应该从了解规律入手。过去我们常说,孩子有个性,家庭教育应该个性化,因材施教。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做深入的探讨。
孩子有五种类型
记:个性因人而异,如何谈得全?
王:人除了有个性,还有共性;即使是个性,也可以分类,而且分不出太多种。心理学从人的认知渠道出发,把个性分为五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嗅觉型和味觉型。我在工作实践中做过大量验证,每个孩子都可以对号入座。了解孩子和自己的个性类别,对父母来说意义重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古就是这个道理。
记:这是个有趣的专业问题,希望您讲解得通俗些。
王:好的。视觉型的人视觉发达,喜欢说话,语速快,与人交流时喜欢直视对方眼睛,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好,在学校是佼佼者,在家是听话的孩子。听觉型的人听觉发达,语速慢,不善于语言交流,与人交流时喜欢低着头,敏感,兴奋和快乐源自内心,很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对外界变化的关注度不像视觉型孩子这么强。这两种类型的人很难相处。如果父母是视觉型的,而孩子是听觉型的,那么亲子沟通就会矛盾重重。父母抱怨:“孩子不尊重我,我说话他根本不看我,爱答不理的!”其实这是误会,孩子眼睛不看父母不代表他的耳朵不在听。同样,孩子嫌父母太唠叨,也是个性差异造成的误会。有的父母说:“孩子是个闷葫芦,我说了半天,他油盐不进!”其实,孩子未必没有认真听,他的听觉高度发达,不仅听懂了内容,而且听出了父母语气中的态度和种种暗示。
记:这样的误会简直比比皆是。
王:没错。视觉型的人跟听觉型的人沟通的时候,前者往往不理解后者,认为对方应该跟自己一样,如果不一样,就希望改变对方。有一位妈妈很苦恼,因为她8岁的儿子语速慢,让她听着心焦,她希望儿子像别的孩子那样能说会道,于是给孩子报了演讲兴趣班,可她儿子变得更不爱说话了,还变得非常自卑。这位妈妈不了解儿子的个性类型,盲目地改变儿子,结果给儿子造成了伤害。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这是经验的总结,孩子的个性是有渊源的,DNA技术已经证明了人的很多神经链接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思维特点和个性类型,而且是后天不可能改变的。世界上有心性敏感的艺术家,有口若悬河的演讲家,何必强求孩子学他不擅长的东西呢?发掘潜力,培养特长,不是更高效的家庭教育吗?
教育心理学专家,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客座教授,全国妇联《中华妈妈网》教育顾问,专栏作家,著有《做不成第一,做“唯一”》等作品。
王晶女士对家庭教育,尤其是亲子沟通困难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她认为,孩子基本上分为五种类型,有各自的特点,父母只有弄清自己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才可能与之有效沟通,才可能因材施教,使家庭教育成为帮助孩子成长的积极力量。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沟通的三大障碍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真的投入其中,却发现与孩子连最起码的沟通都困难重重。您认为亲子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王晶(以下简称王):2011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亲子关系比较紧张,最紧张的是有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家庭,亲子沟通通畅的很少,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父母很难走进孩子的心灵。我认为,造成亲子沟通困难主要有三大障碍。
第一,父母不尊重孩子。由于血缘关系的存在,每一个孩子小的时候都对父母极其依恋,一刻也不愿离开父母,尤其是离不开妈妈。想想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就知道孩子是多么依恋父母。为什么上了中学孩子就不再依恋父母,甚至讨厌跟父母说话了呢?心理学对行为的认识是:给人一个刺激,人就会有一个反应,有什么样的刺激,就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正面的刺激会得到正面的反应,负面的刺激会得到负面的反应。由此推理,孩子不愿与父母沟通是一个拒绝的反应,那么之前一定是父母给了孩子拒绝的刺激。也就是说,父母不尊重孩子,孩子一定会反过来不尊重父母。
记:有道理。现实生活中,真正尊重孩子的父母很少。孩子的主张和要求经常被父母拒绝,孩子慢慢地就不愿跟父母进行友好的沟通了。
王:所谓沟通,是一个双向行为,是双方的互动;单向的不叫沟通,叫独白。大多数的亲子沟通困难,说白了就是父母独白,孩子置若罔闻,沟通当然是无效的。
记:第二个障碍是什么?
王:第二,文化差异造成代沟。有的父母说,与孩子沟通不畅是因为有代沟。这样说,似乎亲子沟通困难是客观规律,无法改变。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所谓代沟并非年龄问题,而是文化问题。
记:父母与孩子所处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
王:是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每个人都是在所属时代的精神食粮哺育下长大的。60后父母与90后孩子,各自从小所受的文化熏陶差异极大,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极大差异,沟通起来有问题是正常的。比如,父母认为好吃的是饺子和包子,孩子认为好吃的是麦当劳和肯德基,互相都不买账。父母感慨:“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孩子则讥笑父母OUT了。
记:不管是文化问题还是年龄问题,反正代沟是存在,有何不同?
王:年龄差异无法改变,但文化差异可以通过充电来缩小,从而填平代沟。比如,孩子津津乐道的东西,父母大可不必粗暴地抵制,更不必把自己崇尚的东西强加给孩子。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和孩子成长的脚步,不正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吗?有了这样的意识,代沟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记:对,父母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勇敢面对时代的变迁和孩子的成长。第三个障碍是什么?
王:第三,沟通方法不对头。现在,很多父母学习家庭教育方法的愿望非常迫切,但系统学习的却很少,沉不下心来,甚至希望把孩子推给专业人士了事。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父母不能推脱责任。专业人士对家庭教育的作用应该是影响父母,通过父母影响孩子。只有当孩子的问题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需要孩子直接面对专业人士。
记:父母怎样才能掌握科学而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改善亲子关系呢?
王: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一定有规律,掌握方法应该从了解规律入手。过去我们常说,孩子有个性,家庭教育应该个性化,因材施教。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做深入的探讨。
孩子有五种类型
记:个性因人而异,如何谈得全?
王:人除了有个性,还有共性;即使是个性,也可以分类,而且分不出太多种。心理学从人的认知渠道出发,把个性分为五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嗅觉型和味觉型。我在工作实践中做过大量验证,每个孩子都可以对号入座。了解孩子和自己的个性类别,对父母来说意义重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古就是这个道理。
记:这是个有趣的专业问题,希望您讲解得通俗些。
王:好的。视觉型的人视觉发达,喜欢说话,语速快,与人交流时喜欢直视对方眼睛,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好,在学校是佼佼者,在家是听话的孩子。听觉型的人听觉发达,语速慢,不善于语言交流,与人交流时喜欢低着头,敏感,兴奋和快乐源自内心,很在意自己的内心感受,对外界变化的关注度不像视觉型孩子这么强。这两种类型的人很难相处。如果父母是视觉型的,而孩子是听觉型的,那么亲子沟通就会矛盾重重。父母抱怨:“孩子不尊重我,我说话他根本不看我,爱答不理的!”其实这是误会,孩子眼睛不看父母不代表他的耳朵不在听。同样,孩子嫌父母太唠叨,也是个性差异造成的误会。有的父母说:“孩子是个闷葫芦,我说了半天,他油盐不进!”其实,孩子未必没有认真听,他的听觉高度发达,不仅听懂了内容,而且听出了父母语气中的态度和种种暗示。
记:这样的误会简直比比皆是。
王:没错。视觉型的人跟听觉型的人沟通的时候,前者往往不理解后者,认为对方应该跟自己一样,如果不一样,就希望改变对方。有一位妈妈很苦恼,因为她8岁的儿子语速慢,让她听着心焦,她希望儿子像别的孩子那样能说会道,于是给孩子报了演讲兴趣班,可她儿子变得更不爱说话了,还变得非常自卑。这位妈妈不了解儿子的个性类型,盲目地改变儿子,结果给儿子造成了伤害。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知老。”这是经验的总结,孩子的个性是有渊源的,DNA技术已经证明了人的很多神经链接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思维特点和个性类型,而且是后天不可能改变的。世界上有心性敏感的艺术家,有口若悬河的演讲家,何必强求孩子学他不擅长的东西呢?发掘潜力,培养特长,不是更高效的家庭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