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科技不断改变着新闻传播格局与媒介生态环境,互联网已成为媒体深化融合发展的新引擎,新技术催生媒体进化,革新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在媒介生产、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互联网思维,在传媒组织建构、生产模式、产品流通、产业体系等各方面全方位实现融合发展的创新变革。现代媒介融合发展对传媒人才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拓展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构建媒介融合环境下高职新闻采编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现代社会需求的传媒专业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新闻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中圖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0-0149-02
一、媒介融合环境对传媒人才需求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势如破竹般变革信息生产传播方式与格局,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一方面是新兴媒体呈蓬勃发展之势;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从各个业务链“转基因”应对环境发展态势。市场、技术环境巨变,促使无论哪种媒介信息载体都急需进行相应的融媒体人才储备,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本项目组通过对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百家用人单位的传媒人才招聘信息分析检索,总结出媒介融合环境下对人才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1.互联网新媒体人才需求旺盛,用人单位呈现多样性
互联网新媒体的跨界浪潮不仅席卷媒体巨变进化,也深度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态势。调研显示,招聘媒介人才的百家用人单位性质有教育、医疗、化工、科技、传媒等各种行业,各类用人企业依托本身的经济力、品牌力和影响力通过独立开发APP、微信微博、网站、H5等形式进行传播,融媒体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在传媒行业。用人单位地域显示,经济越发达对媒介人才需求量越大,其中与传媒相关的20多个岗位中,招聘信息检索热词前三位是网络、互联网、新媒体。APP、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图片等编辑、新媒体内容编辑、新媒体运营等业务岗位需求量大,并不断呈现上升趋势。
2.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数字技术的融媒体人才受市场欢迎
新传播技术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加速器,传感器、GPS定位、人工智能软件、大数据、可视化、云计算和云平台等一系列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中的应用丰富了新闻生产内容的多样性,增加了新闻内容丰富性、详实性与体验感,增强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在互联网技术与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传统媒体不断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懂新闻、懂技术、懂策划,而且能够将音频、视频、文字等媒介和多种媒体技术有效整合,使新闻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传播。针对当前新闻信息生产、制作、设计、发布、传播等各流程均实现了数字化,具备移动互联网思维方式、懂数字信息开发、懂新闻产品设计、懂用户体验、懂互动交互的人才备受传媒市场欢迎。
3.采编录摄制基本功扎实,复合创意能力的人才受青睐
通过百家用人单招聘信息统计,对适用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在经验、吃苦、踏实、热爱、认真、兴趣、抗压、热情、喜爱、合作能力等描述的词频中,统计显示高词频的为“踏实”“吃苦”“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在职业拓展能力的招聘信息描述显示,语言表达、写作能力、驾驶能力、外语水平、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公关能力、沟通能力等词频中,“策划能力、沟通能力”显示较高。招聘信息对职业技能描述多集中在“内容+创意+服务”三个方面,在职业技能描述中,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人才具备懂新闻、会原创、能采集、整合编辑信息的基本功;Ps、Html5、App、Dreamweaver、Flash、Ediusd、Illustrator、AE等图像处理、音视频编辑、特效、网页制作软件是需求人才必备的技能,其中有一半以上用人单位对适用人才提出要具备“创意和设计能力”,需要具有多元创意能力,包括内容创意、视觉创意、产品创意、技术创意在内的创意型人才。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充分显示,在整个新闻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通过相关内容与技术的创意设计、注重内容的服务与受众体验而传播,会吸引更多人阅读、互动和转发,这已成为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常态,因此复合创意能力的人才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二、现阶段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传媒院校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人才机制与建设的软硬件条件均不足,尤其是融媒体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市场对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缺乏具有融媒体时代特点的实践课程体系
融媒体环境下,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工作内容与流程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岗位需要掌握多元化职业技能,某些岗位更需要工作者可以融会贯通完成工作任务。高职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还不能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指导,缺少依据融媒体特点的岗位标准建立的实践课程体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新闻专业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没有按照现阶段职业岗位标准进行合理设定,实践教学仅表现课内外练习,没有按照岗位应用能力的结构进行研究细化,科学分配理论与实践的学分总量,因此造成“做”与“学”不能有效融合为一体。课程之间的实践教学更是各自独立或交叉重复,实践课程之间缺乏系统连贯性。
2.实践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滞后职业市场需求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现阶段高职新闻实践教学还延续传统方式,实践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融媒体市场人才技能需求标准脱节,有些實践课程内容陈旧,训练方式老套,课程内容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学科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标准不能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实践课程内容的选取自然与职场需求脱节。
3.实践教学平台相对落后
新闻业务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新闻专业也意识到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实践教学中加强了电子期刊制作、H5、网页设计与制作等新媒体技能,但缺少系统有机的项目实训,很多涉及新媒体融媒体的实践训练比较肤浅。另外,由于资金的影响,目前筹建融媒体实验的院校也十分有限。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1.融媒体环境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文依据融媒体市场调研、高职实践教学存在问题探析,提出以下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实踐能力,提升未来的竞争力和创新意识,实现服务融媒体市场的功能。
(1)项目化系列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项目化实践教学是以工作项目作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的工作流程,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对相应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的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质量意识及创新意识等。针对融媒体市场环境对人才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的变化,高职新闻专业可以依据企业人才需求、学生需求、专业需求,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有效设计融媒体项目化系列化实践教学实施模式,项目可以按照初始就业岗位、职业发展岗位、职业迁移岗位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按典型工作任务选取项目,设置系列项目实践课程,形成项目实践链条、职业能力提升链条,通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逐步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项目化系列实践教学模式与岗位需求密切结合,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校内对职业环境、工作流程、工作项目的成功模拟,也有机结合实践课程的连贯性系统性。
(2)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工作室为载体,由教师、行业企业指导教师为主导,承接企业生产项目,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如成立”数字出版物设计制作工作室”“网络视频直播工作室”“全媒体中心报道工作室”等,打造了一系列大型融合报道工作室和创意媒介产品工作室,释放出融合产品创意力和生产力,通过自主培养和借力发展,充分应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引发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重构课堂教学流程,实现高效课堂,将封闭课堂转变为开放课堂,缩短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差距,缩小专业教学与日新月异社会之间的距离,逐步有意识地培养由记者、编辑、设计师、程序员等构成的多元团队,更符合高职新闻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
(3)探索学工交替、校企合作等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媒体融合、数字媒体教学相关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只有面向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按照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积极开展学工交替、校企合作等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才能扩充课堂应用实践教学内容,帮助老师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训条件和实习岗位。学工交替、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重新构建既懂技术,又懂出版流程、会交互设计、能内容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可将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有机合理统一、有效配置,实现一体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媒介融合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意义
教育部关于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坚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承担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关键体现,构建全媒体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是社会发展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也是今后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尚京华.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培养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J].现代传播,2010(12).
[3] 陈喆.全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J].青年记者,2012(7).
[4] 徐峰.谈高职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5] 黄艳萍.浅析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改教法,2015(2).
[责任编辑:艾涓]
关键词:高职教育;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中圖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0-0149-02
一、媒介融合环境对传媒人才需求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势如破竹般变革信息生产传播方式与格局,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一方面是新兴媒体呈蓬勃发展之势;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从各个业务链“转基因”应对环境发展态势。市场、技术环境巨变,促使无论哪种媒介信息载体都急需进行相应的融媒体人才储备,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加快,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本项目组通过对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百家用人单位的传媒人才招聘信息分析检索,总结出媒介融合环境下对人才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1.互联网新媒体人才需求旺盛,用人单位呈现多样性
互联网新媒体的跨界浪潮不仅席卷媒体巨变进化,也深度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态势。调研显示,招聘媒介人才的百家用人单位性质有教育、医疗、化工、科技、传媒等各种行业,各类用人企业依托本身的经济力、品牌力和影响力通过独立开发APP、微信微博、网站、H5等形式进行传播,融媒体人才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在传媒行业。用人单位地域显示,经济越发达对媒介人才需求量越大,其中与传媒相关的20多个岗位中,招聘信息检索热词前三位是网络、互联网、新媒体。APP、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图片等编辑、新媒体内容编辑、新媒体运营等业务岗位需求量大,并不断呈现上升趋势。
2.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数字技术的融媒体人才受市场欢迎
新传播技术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加速器,传感器、GPS定位、人工智能软件、大数据、可视化、云计算和云平台等一系列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中的应用丰富了新闻生产内容的多样性,增加了新闻内容丰富性、详实性与体验感,增强了新闻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在互联网技术与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传统媒体不断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懂新闻、懂技术、懂策划,而且能够将音频、视频、文字等媒介和多种媒体技术有效整合,使新闻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传播。针对当前新闻信息生产、制作、设计、发布、传播等各流程均实现了数字化,具备移动互联网思维方式、懂数字信息开发、懂新闻产品设计、懂用户体验、懂互动交互的人才备受传媒市场欢迎。
3.采编录摄制基本功扎实,复合创意能力的人才受青睐
通过百家用人单招聘信息统计,对适用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在经验、吃苦、踏实、热爱、认真、兴趣、抗压、热情、喜爱、合作能力等描述的词频中,统计显示高词频的为“踏实”“吃苦”“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在职业拓展能力的招聘信息描述显示,语言表达、写作能力、驾驶能力、外语水平、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公关能力、沟通能力等词频中,“策划能力、沟通能力”显示较高。招聘信息对职业技能描述多集中在“内容+创意+服务”三个方面,在职业技能描述中,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人才具备懂新闻、会原创、能采集、整合编辑信息的基本功;Ps、Html5、App、Dreamweaver、Flash、Ediusd、Illustrator、AE等图像处理、音视频编辑、特效、网页制作软件是需求人才必备的技能,其中有一半以上用人单位对适用人才提出要具备“创意和设计能力”,需要具有多元创意能力,包括内容创意、视觉创意、产品创意、技术创意在内的创意型人才。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充分显示,在整个新闻信息生产传播过程中通过相关内容与技术的创意设计、注重内容的服务与受众体验而传播,会吸引更多人阅读、互动和转发,这已成为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常态,因此复合创意能力的人才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二、现阶段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传媒院校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人才机制与建设的软硬件条件均不足,尤其是融媒体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市场对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缺乏具有融媒体时代特点的实践课程体系
融媒体环境下,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工作内容与流程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岗位需要掌握多元化职业技能,某些岗位更需要工作者可以融会贯通完成工作任务。高职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还不能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指导,缺少依据融媒体特点的岗位标准建立的实践课程体系。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新闻专业课程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没有按照现阶段职业岗位标准进行合理设定,实践教学仅表现课内外练习,没有按照岗位应用能力的结构进行研究细化,科学分配理论与实践的学分总量,因此造成“做”与“学”不能有效融合为一体。课程之间的实践教学更是各自独立或交叉重复,实践课程之间缺乏系统连贯性。
2.实践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滞后职业市场需求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现阶段高职新闻实践教学还延续传统方式,实践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融媒体市场人才技能需求标准脱节,有些實践课程内容陈旧,训练方式老套,课程内容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学科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标准不能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实践课程内容的选取自然与职场需求脱节。
3.实践教学平台相对落后
新闻业务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新闻专业也意识到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实践教学中加强了电子期刊制作、H5、网页设计与制作等新媒体技能,但缺少系统有机的项目实训,很多涉及新媒体融媒体的实践训练比较肤浅。另外,由于资金的影响,目前筹建融媒体实验的院校也十分有限。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1.融媒体环境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文依据融媒体市场调研、高职实践教学存在问题探析,提出以下高职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实踐能力,提升未来的竞争力和创新意识,实现服务融媒体市场的功能。
(1)项目化系列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项目化实践教学是以工作项目作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的工作流程,实现专业技能的培养,对相应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的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质量意识及创新意识等。针对融媒体市场环境对人才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的变化,高职新闻专业可以依据企业人才需求、学生需求、专业需求,围绕专业核心能力,有效设计融媒体项目化系列化实践教学实施模式,项目可以按照初始就业岗位、职业发展岗位、职业迁移岗位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按典型工作任务选取项目,设置系列项目实践课程,形成项目实践链条、职业能力提升链条,通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逐步拓展学生的职业技能。项目化系列实践教学模式与岗位需求密切结合,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校内对职业环境、工作流程、工作项目的成功模拟,也有机结合实践课程的连贯性系统性。
(2)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工作室为载体,由教师、行业企业指导教师为主导,承接企业生产项目,将课程、教室与实践融为一体,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如成立”数字出版物设计制作工作室”“网络视频直播工作室”“全媒体中心报道工作室”等,打造了一系列大型融合报道工作室和创意媒介产品工作室,释放出融合产品创意力和生产力,通过自主培养和借力发展,充分应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引发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重构课堂教学流程,实现高效课堂,将封闭课堂转变为开放课堂,缩短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差距,缩小专业教学与日新月异社会之间的距离,逐步有意识地培养由记者、编辑、设计师、程序员等构成的多元团队,更符合高职新闻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
(3)探索学工交替、校企合作等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媒体融合、数字媒体教学相关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只有面向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按照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积极开展学工交替、校企合作等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才能扩充课堂应用实践教学内容,帮助老师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训条件和实习岗位。学工交替、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重新构建既懂技术,又懂出版流程、会交互设计、能内容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可将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所包含的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有机合理统一、有效配置,实现一体化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2.媒介融合背景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意义
教育部关于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要坚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承担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关键体现,构建全媒体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是社会发展对创新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也是今后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尚京华.适应媒介融合趋势,培养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J].现代传播,2010(12).
[3] 陈喆.全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J].青年记者,2012(7).
[4] 徐峰.谈高职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5] 黄艳萍.浅析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改教法,2015(2).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