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检测在日常质量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工作;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det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day-to-day quality of supervision exist,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Keyword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tection work;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工程检测监督对其自身的质量管理意义重大。作为建筑工程检测的管理者应提高对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实验室监督的有效实施。它不但能够确保从事建筑工程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确保由实验室技术人员提供的工程检测数据是准确、可靠的,而且也将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建筑工程检测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有效维护检测实验室自身的利益,提高社会各界对检测实验室的信任。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监督人员对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监督活动存在随意性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监督人员对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经常由于监督员忙于业务工作而忽视了监督工作的开展,仅在内外部评审之前这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监督人员随机挑选了一些项目进行监督,以完成既定的监督工作量。这样的监督活动无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执行,缺乏针对性,达不到监督的目的,无法为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1.2 监督活动不能发现问题或发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整改落实
在监督过程中,监督员在处理问题上总是“失之以软,失之以宽”,带有畏难情绪,发现的问题不批评,不指正,也未在监督记录上给予体现;另一方面,监督员往往兼任被监督项目的相关岗位,对待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怕麻烦,求简单”。因此在检查中,我们时常发现监督活动多数未发现问题、或对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或发现了问题未执行有效的整改。
2 原因分析
2.1 机构设置不到位
大部分检测实验室均设置了类似“质管部”这样的体系管理部门,但由于该部门通常属于职能部门,其部门任职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以对业务部门监督员的日常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考核。
2.2 考核制度的缺失限制了激励功能的发挥
考核是检查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检查监督人员是否尽到自己的职责,是否完成了监督任务,这样就会对监督人员起到一种鞭策和督促的作用。同时,考核能够调动监督人员之间的比较意识,每个监督人员都可将自己的监督评价及监督成效同周围监督员进行比较,这就有效的激发了监督员之间一种良性的竞争意识,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当监督员监督工作得到肯定,或者他的监督成效推动了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这必将提升个人的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带动周围人员的监督工作热情。另外,正确的考核标准的建立,可以指引监督员工作的方向,充分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但在实际检查中发现检测实验室多数未建立或执行对监督员的考核机制。
2.3 监督员素质有待提高
监督员对开展质量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观上不够重视,使监督流于形式;监督员自身技术水平不足,对标准理解不足,导致监督的时候无法发现存在的问题。
4 应对措施/对策
4.1 完善监督网络的构建
要充分、有效地对实验室检测工作实施监督,确保质量监督覆盖实验室检测的所有领域,就必须在实验室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网络。监督网络应向上溯源至实验室最高管理层,如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并由实验室相关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如总工办、质保办) 的技术管理人员及各检测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同时,明确各部门监督员的职责及监督范围,如总工办的监督员负责监督、评价其他监督员的工作及落实相关不符合的整改与改进工作、质保办的监督员负责实验室管理要素的监督、各检测部门的监督员负责在各自领域内的技术活动的监督。
4.2 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4.2.1 明确应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包括监督涉及的领域、监督时机的选择、监督内容、监督所需的资源、监督后的处理方式、监督记录等。监督计划应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静态是指在年初制定当年度的监督计划,包括选定项目的监督日期、监督员、监督依据的文件、监督内容等; 动态是指根据实验室运作的实际情况,由监督员作出判断,对突发事件所安排的监督,随机安排的监督。
4.2.2 明确监督的时机、对象
根据要求技术人员首次从事某项目检测工作时,应安排监督。除此以外,在下列情况发生时,也应及时安排监督:
①新的检测项目开展工作时;
②新设备或设备修复后投入使用时或无法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在使用时;
③重要的检测任务时,如仲裁检测、司法鉴定等;
④新标准、新规范、新方法首次投入应用时;
⑤检测方法发生偏离时;
⑥开展非常规项目检测时;
⑦顾客有投诉或满意度调查表明检测过程存在缺陷需改进时;
⑧检测场所的设施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
4.2.3 明确监督结果的处理方式
监督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情况应分级對待: 一般的实施性不符合,指体系规定明确但由个别检测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不符合情况,可由监督员当场指出并对其进行现场培训,并在监督记录上记录即可; 较为严重的实施性不符合及体系性不符合,指违反体系规定导致或可能导致检测结论错误的行为及体系未对导致不符合行为加以规定约束的情况,这种情况监督员可将相关情况汇报给总工办( 或质管部) ,由总工办( 或质管部) 负责组织执行不符合的纠正措施,并对不符合加以评估,在其他部门推行相关预防措施,避免同类问题的出现。对体系未明确的规定,总工办( 或质管部) 可会同相关管理部门研究出台有关文件予以明确,并在合适的时机对质量手册进行修订。
4.2.4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监督有效性的评价建立标准实验室应完善监督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增进技术人员参与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使其不再视监督工作为负担,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同时,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应对监督工作有效性的评价建立标准,对监督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使监督有的放矢,充分发挥考核激励制度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4.3 聘任合适的监督员
为了保证监督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监督员的配备应该满足如下三方面要求:
4.3.1 监督员应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
4.3.2 监督员的数量应能确保监督工作有效地覆盖到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所有领域,监督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一般应在 10%左右,特殊领域监督员的配备比例可以更高一点。
4.3.3 监督员应拥有足够的权力来开展监督工作,一旦发现检测、校准过程中存在问题,有权责令相关人员改正,采取措施,或可以直接向实验室管理层报告,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4 加强质量教育,为监督员提供培训交流的机会或平台
提高实验室质量监督的意识,是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为监督员提供提高其技术素质的培训交流机会,也是确保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只有当监督员和其他技术人员都了解,没有有效的质量监督就不会有可靠的质量保障; 明确严格的质量监督不仅是保证实验室自身利益,也是对社会和所有客户承诺; 明确主动监督、预防监督是有利于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把存在的问题控制在事态发生之前。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检测的责任和使命是向社会、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业主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和结果,为工程验收、既有房屋可靠性鉴定及对有争议的工程质量进行仲裁检测等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为确保检测的质量及数据的客观、准确,在建筑工程检测日常质量管理中必须做到科学、公正与严谨。我们知道,影响检测实验室数据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抽样及样品处置、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检测方法、试验人员等,只有将这些关键因素控制好了,才有可能确保检测实验室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可靠。因此,建筑工程检测必须对检测的全过程全要素进行监督,尤其是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有效监督,才能满足 ISO / IEC17025: 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及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管理自身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 . GB/T 27025 -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沈才忠,何 虹 . 谈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监督[J]. 工业计量,2007,17( 6) .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工作;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 of the det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day-to-day quality of supervision exist,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Keyword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etection work;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工程检测监督对其自身的质量管理意义重大。作为建筑工程检测的管理者应提高对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实验室监督的有效实施。它不但能够确保从事建筑工程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确保由实验室技术人员提供的工程检测数据是准确、可靠的,而且也将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建筑工程检测所面临的各类风险,有效维护检测实验室自身的利益,提高社会各界对检测实验室的信任。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监督人员对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监督活动存在随意性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监督人员对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经常由于监督员忙于业务工作而忽视了监督工作的开展,仅在内外部评审之前这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监督人员随机挑选了一些项目进行监督,以完成既定的监督工作量。这样的监督活动无计划或者未按计划执行,缺乏针对性,达不到监督的目的,无法为实验室的检测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1.2 监督活动不能发现问题或发现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整改落实
在监督过程中,监督员在处理问题上总是“失之以软,失之以宽”,带有畏难情绪,发现的问题不批评,不指正,也未在监督记录上给予体现;另一方面,监督员往往兼任被监督项目的相关岗位,对待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怕麻烦,求简单”。因此在检查中,我们时常发现监督活动多数未发现问题、或对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或发现了问题未执行有效的整改。
2 原因分析
2.1 机构设置不到位
大部分检测实验室均设置了类似“质管部”这样的体系管理部门,但由于该部门通常属于职能部门,其部门任职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以对业务部门监督员的日常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监督、考核。
2.2 考核制度的缺失限制了激励功能的发挥
考核是检查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检查监督人员是否尽到自己的职责,是否完成了监督任务,这样就会对监督人员起到一种鞭策和督促的作用。同时,考核能够调动监督人员之间的比较意识,每个监督人员都可将自己的监督评价及监督成效同周围监督员进行比较,这就有效的激发了监督员之间一种良性的竞争意识,从而产生激励作用。当监督员监督工作得到肯定,或者他的监督成效推动了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这必将提升个人的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带动周围人员的监督工作热情。另外,正确的考核标准的建立,可以指引监督员工作的方向,充分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但在实际检查中发现检测实验室多数未建立或执行对监督员的考核机制。
2.3 监督员素质有待提高
监督员对开展质量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观上不够重视,使监督流于形式;监督员自身技术水平不足,对标准理解不足,导致监督的时候无法发现存在的问题。
4 应对措施/对策
4.1 完善监督网络的构建
要充分、有效地对实验室检测工作实施监督,确保质量监督覆盖实验室检测的所有领域,就必须在实验室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网络。监督网络应向上溯源至实验室最高管理层,如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并由实验室相关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如总工办、质保办) 的技术管理人员及各检测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同时,明确各部门监督员的职责及监督范围,如总工办的监督员负责监督、评价其他监督员的工作及落实相关不符合的整改与改进工作、质保办的监督员负责实验室管理要素的监督、各检测部门的监督员负责在各自领域内的技术活动的监督。
4.2 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4.2.1 明确应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包括监督涉及的领域、监督时机的选择、监督内容、监督所需的资源、监督后的处理方式、监督记录等。监督计划应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静态是指在年初制定当年度的监督计划,包括选定项目的监督日期、监督员、监督依据的文件、监督内容等; 动态是指根据实验室运作的实际情况,由监督员作出判断,对突发事件所安排的监督,随机安排的监督。
4.2.2 明确监督的时机、对象
根据要求技术人员首次从事某项目检测工作时,应安排监督。除此以外,在下列情况发生时,也应及时安排监督:
①新的检测项目开展工作时;
②新设备或设备修复后投入使用时或无法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在使用时;
③重要的检测任务时,如仲裁检测、司法鉴定等;
④新标准、新规范、新方法首次投入应用时;
⑤检测方法发生偏离时;
⑥开展非常规项目检测时;
⑦顾客有投诉或满意度调查表明检测过程存在缺陷需改进时;
⑧检测场所的设施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
4.2.3 明确监督结果的处理方式
监督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情况应分级對待: 一般的实施性不符合,指体系规定明确但由个别检测人员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不符合情况,可由监督员当场指出并对其进行现场培训,并在监督记录上记录即可; 较为严重的实施性不符合及体系性不符合,指违反体系规定导致或可能导致检测结论错误的行为及体系未对导致不符合行为加以规定约束的情况,这种情况监督员可将相关情况汇报给总工办( 或质管部) ,由总工办( 或质管部) 负责组织执行不符合的纠正措施,并对不符合加以评估,在其他部门推行相关预防措施,避免同类问题的出现。对体系未明确的规定,总工办( 或质管部) 可会同相关管理部门研究出台有关文件予以明确,并在合适的时机对质量手册进行修订。
4.2.4 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监督有效性的评价建立标准实验室应完善监督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增进技术人员参与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使其不再视监督工作为负担,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同时,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应对监督工作有效性的评价建立标准,对监督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使监督有的放矢,充分发挥考核激励制度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4.3 聘任合适的监督员
为了保证监督的充分性和有效性,监督员的配备应该满足如下三方面要求:
4.3.1 监督员应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
4.3.2 监督员的数量应能确保监督工作有效地覆盖到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所有领域,监督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一般应在 10%左右,特殊领域监督员的配备比例可以更高一点。
4.3.3 监督员应拥有足够的权力来开展监督工作,一旦发现检测、校准过程中存在问题,有权责令相关人员改正,采取措施,或可以直接向实验室管理层报告,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4 加强质量教育,为监督员提供培训交流的机会或平台
提高实验室质量监督的意识,是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为监督员提供提高其技术素质的培训交流机会,也是确保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只有当监督员和其他技术人员都了解,没有有效的质量监督就不会有可靠的质量保障; 明确严格的质量监督不仅是保证实验室自身利益,也是对社会和所有客户承诺; 明确主动监督、预防监督是有利于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把存在的问题控制在事态发生之前。
5 结束语
建筑工程检测的责任和使命是向社会、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业主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和结果,为工程验收、既有房屋可靠性鉴定及对有争议的工程质量进行仲裁检测等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为确保检测的质量及数据的客观、准确,在建筑工程检测日常质量管理中必须做到科学、公正与严谨。我们知道,影响检测实验室数据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有抽样及样品处置、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检测方法、试验人员等,只有将这些关键因素控制好了,才有可能确保检测实验室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可靠。因此,建筑工程检测必须对检测的全过程全要素进行监督,尤其是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有效监督,才能满足 ISO / IEC17025: 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及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管理自身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 . GB/T 27025 -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沈才忠,何 虹 . 谈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监督[J]. 工业计量,2007,17(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