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国外研究发现“网络人格”与现实差距越大,给人造成的压力越大,令人越容易焦虑、抑郁,引起了人们的更多思考。“网络人格”真的存在吗,网络时代如何走出焦虑的阴影?
网络生活使大多数人有“网络人格”的印记
人格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思考方式,不仅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价值观、自我观念等等。准确来说,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具有稳定性、系统性的各个心理特征的综合。人们的生活、工作已离不开网络,网络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行为、情感、气质等诸多反映人格方面的东西。对此,有人甚至提出“网络人格”的概念加以研究。
人格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慢慢内化形成的。网络的持续发展,人们长期使用网络,原有人格稳定性和系统性也必然会随之变化。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产生了全新的应对方式,而持久的按照网络行为模式去组织生活,规范行为,就可能导致心理层面认知情感行为的模式化,形成“网络人格”特征。从这一点看,网络社会的人们都不能独善其中,或多或少的留下网络人格的印痕。网瘾、痴迷游戏、IT业者等人群,网络人格的印痕可能更深。
尽管我们参与网络生活,或许还留有网络人格的印痕,但很难表明我们具有网络人格。人格是非常复杂的心理元素,操作性定义的确立就是很困难的事。从古至今,心理学家对于人格分类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存在很多的理论,而心理学家们通常只是从外在表现概括的描述人格,很少按原因确定。如广泛使用的人格五大模型,包括外向性、神经质性、和善性、严谨自律性和开放性。针对人们复杂的认知、行为活动及其人格系统,网络使用也许构成影响人们人格系统的很小成分,网络人格也没有公认的定义与操作。
目前,网络使用最为关心的健康问题是网瘾或痴迷游戏问题。这类人群也许更具有网络人格的特点,那就是与现实脱节、情感僵硬、易激惹、注意力狭窄、固执等,那么这些表现能归为网络人格吗?这些表现其他人格理论完全能够解释或归类,重要的是一旦网瘾减弱,这些问题还持续存在吗?如果发生改变,那么定义为网络人格,倒不如说是人们不恰当使用网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好。
网络与现实表现越分裂越易焦虑
国外最近研究显示,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差距越大的人者,社会联结度越低,压力感越强,越容易焦虑和抑郁。有报道说,该研究征募了164名18~55岁的志愿者,让他们填写多份调查问卷,第一份评估他们的谦恭、情绪化、外向程度、亲和度和责任心,表明的是个体现实人格;第二份了解他们在社交媒体“脸书”上表现出来的上述特征,用来作为网络人格的评估;第三份评估他们的焦虑、抑郁、主观幸福感和社会联结程度。研究人员说,在脸书上真实地表现自己要求的情绪劳动较少,因此产生的压力较小。在社交媒体上真实地呈现自我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作用,包括增强自尊和主观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减少消极情感。
一般来讲,网络上呈现自己、表现自己与现实是有所不同的。网络呈现具有匿名性、随意性、自然性、安全性,时间充裕、追求社会赞许性等诸多特点,避免人与人面对面交流,较少的情感卷入。因此,显然相对轻松。然而,网上呈现过于追求社会赞许性、掩饰性多,网络上呈现的东西与现实差距太大,背后投射的是人们内心的活动,难以自然的反映真实的自我。网络与现实差距越大,存在的焦虑体验可能就越重。
现代人易患“网络焦虑症”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手机、电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之时,高强度的使用网络使人们很容易患上网络焦虑。
网络使用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