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职业技能竞赛推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将技能竞赛训练过程中的教学经验应用在教学当中,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学”的教学常态;“以赛促教”,提升师资水平,活跃学术气氛,“以赛促建”,进行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学生就业提供社会实践和机会。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中职学校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学
职业技能大赛引领我国中职教育教学方向,已经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中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我校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展“技能月”活动,通过“技能月”活动,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从2006年起我校学生参加省、市、国家等各级各类竞赛,参赛伊始效果并不理想,获奖的项目比较少。经过多年的摸索,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近几年竞赛成绩明显提高,2012年我校参加省赛获得十七个一等奖,参加国赛获得3个二等奖、十个三等奖。
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检验,通过竞赛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在进行职业竞赛培训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被充分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使专业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一、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竞赛培训课程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技能竞赛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到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校通过行业、企业调研,根据行业岗位技能需求,结合各专业技能和校内外各类竞赛项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每学期设置一门与技能竞赛相匹配的课程,使学生在进行职业技能课程学习的同时,得到技能竞赛训练,形成竞赛梯队,为技能竞赛提供人才支撑。
为能使技能竞赛持续有效进行,我校制订各项技能竞赛培训计划,保证技能竞赛顺利进行。组织校内竞赛选手的多层次选拨,开展校内各种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参与校外竞赛,包括长春市、吉林省、全国职业院校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技能大赛、电工电子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技能大赛等,这些公开竞赛是政府或者行业组织的技能竞赛,具有较高的社会或者行业认同度,竞赛结果能充分表现相应专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二、促进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有效利用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促使技能竞赛及活动结果与企业有效对接,并真实地反映各项教学改革的成效,促进学生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1.重构课程体系。对部分课程进行优化与整合,将课程按照基础能力、专项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四层次递进构建课程体系。基础能力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实施;专项技能训练阶段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安排在二、三、四学期实施;核心能力训练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常用的技术,要求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能运用一项或几项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安排在三、四、五学期实施;拓展能力以实际或模拟(仿真)实际对象为背景,安排在五、六学期实施,着重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形成实践能力。
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改革。通过竞赛训练课程,探索出“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层次递进”教学模式,即根据竞赛要求和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选取专业技能课程的内容,将专业技能课程的内容设计成若干个项目,将每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明确每个学习项目的学习目标,利用项目引导学生研究任务、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使任务驱动贯穿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岗位基本技能课程、岗位核心技能课程、岗位拓展技能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遵循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综合,依次安排,层次递进。
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和《机床电气控制与排故 》引入项目教学法,充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保证了教学效果。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如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既使授课内容生动形象、图文并茂、传递信息量大,又节省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增大了单位时间内对学生信息量的传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些方法完全可以推广到普通教学中去,以大班、小组、学生个体等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教学为主,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展开,实现从项目任务至项目产品的全过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目前我校与一汽轿车进行校企合作,开设“一汽特训班”,正在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三、促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以建设技能竞赛平台为依托,建设“全开放”实训室。学校依托技能竞赛平台建设,开展与专业核心技能相对应的第二课堂活动,将第二课堂活动和竞赛活动相对接。由各专业安排指导教师,实训室全天对学生开放,保证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随到随练,建设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全开放”的实训室。学生可以利用实训室里的设备和资源,除可以完成规定的实训内容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能力,利用实训室的器件和设备,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训练、研究和创造的环境,保障学生日常技能训练顺利实施。
2.企业参与,共建共享。依托技能竞赛,参照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训环境、操作工艺流程尽可能贴近实际的生产现场,我校机电、数控、机加、焊接等专业实训基地,能够完成四个层次职业训练,形成具有真实职业氛围,体现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融技能竞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实训基地,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学”。 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寻求企业的支持,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训和实习的场地,实行工学交替,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他们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基础。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进行实习基地内涵建设,建立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按照技能竞赛方案和国家职业标准,进一步细化设计实践教学管理内容,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运行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与技能竞赛相互对接相互促进,为技能培训提供保障。
四、促进教学团队建设
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涉及多门课程,指导教师需要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因此,指导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校采取专业教师假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或有针对性地参加短期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从企业引进专家或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和补充,使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迅速提高,促使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推动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
五、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树立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心理原动力,营造勤学苦练的学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获奖的同时,也获得了人生自信,得到了社会认可,取得了学业进步,有效强化了技能教育效果。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提高了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
技能大赛对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使学校转变职教理念,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更有针对性。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教师的师资水平,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和内涵建设,从而推动专业建设,促进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建设,为中职教育发展找到了一条发展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慧敏.融“赛教学”为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4).
[2]查建中.技能大赛要在“做中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
[3]毕燕萍.解放思想,重视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J].广东教育,2008(11).
[4]杨功元,李欣.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 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科学教育前沿,2010(12).
[5]李莹.重视技能大赛 推动职校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2011(Z2).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中职学校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学
职业技能大赛引领我国中职教育教学方向,已经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中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我校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展“技能月”活动,通过“技能月”活动,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从2006年起我校学生参加省、市、国家等各级各类竞赛,参赛伊始效果并不理想,获奖的项目比较少。经过多年的摸索,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改革,近几年竞赛成绩明显提高,2012年我校参加省赛获得十七个一等奖,参加国赛获得3个二等奖、十个三等奖。
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检验,通过竞赛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在进行职业竞赛培训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些教学经验被充分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使专业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一、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竞赛培训课程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将技能竞赛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到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校通过行业、企业调研,根据行业岗位技能需求,结合各专业技能和校内外各类竞赛项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每学期设置一门与技能竞赛相匹配的课程,使学生在进行职业技能课程学习的同时,得到技能竞赛训练,形成竞赛梯队,为技能竞赛提供人才支撑。
为能使技能竞赛持续有效进行,我校制订各项技能竞赛培训计划,保证技能竞赛顺利进行。组织校内竞赛选手的多层次选拨,开展校内各种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参与校外竞赛,包括长春市、吉林省、全国职业院校中职学校加工制造类技能大赛、电工电子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技能大赛等,这些公开竞赛是政府或者行业组织的技能竞赛,具有较高的社会或者行业认同度,竞赛结果能充分表现相应专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二、促进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有效利用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促使技能竞赛及活动结果与企业有效对接,并真实地反映各项教学改革的成效,促进学生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1.重构课程体系。对部分课程进行优化与整合,将课程按照基础能力、专项能力、核心能力、拓展能力四层次递进构建课程体系。基础能力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实施;专项技能训练阶段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安排在二、三、四学期实施;核心能力训练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常用的技术,要求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能运用一项或几项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安排在三、四、五学期实施;拓展能力以实际或模拟(仿真)实际对象为背景,安排在五、六学期实施,着重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形成实践能力。
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改革。通过竞赛训练课程,探索出“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层次递进”教学模式,即根据竞赛要求和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选取专业技能课程的内容,将专业技能课程的内容设计成若干个项目,将每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任务,明确每个学习项目的学习目标,利用项目引导学生研究任务、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使任务驱动贯穿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岗位基本技能课程、岗位核心技能课程、岗位拓展技能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遵循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综合,依次安排,层次递进。
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和《机床电气控制与排故 》引入项目教学法,充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保证了教学效果。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如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既使授课内容生动形象、图文并茂、传递信息量大,又节省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增大了单位时间内对学生信息量的传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些方法完全可以推广到普通教学中去,以大班、小组、学生个体等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小组教学为主,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展开,实现从项目任务至项目产品的全过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目前我校与一汽轿车进行校企合作,开设“一汽特训班”,正在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三、促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1.以建设技能竞赛平台为依托,建设“全开放”实训室。学校依托技能竞赛平台建设,开展与专业核心技能相对应的第二课堂活动,将第二课堂活动和竞赛活动相对接。由各专业安排指导教师,实训室全天对学生开放,保证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随到随练,建设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全开放”的实训室。学生可以利用实训室里的设备和资源,除可以完成规定的实训内容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能力,利用实训室的器件和设备,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训练、研究和创造的环境,保障学生日常技能训练顺利实施。
2.企业参与,共建共享。依托技能竞赛,参照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训环境、操作工艺流程尽可能贴近实际的生产现场,我校机电、数控、机加、焊接等专业实训基地,能够完成四个层次职业训练,形成具有真实职业氛围,体现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融技能竞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实训基地,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学”。 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寻求企业的支持,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训和实习的场地,实行工学交替,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他们实现“零距离”上岗打下基础。
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进行实习基地内涵建设,建立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按照技能竞赛方案和国家职业标准,进一步细化设计实践教学管理内容,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运行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与技能竞赛相互对接相互促进,为技能培训提供保障。
四、促进教学团队建设
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涉及多门课程,指导教师需要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因此,指导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校采取专业教师假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或有针对性地参加短期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从企业引进专家或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和补充,使指导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迅速提高,促使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服务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推动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
五、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树立竞争意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心理原动力,营造勤学苦练的学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获奖的同时,也获得了人生自信,得到了社会认可,取得了学业进步,有效强化了技能教育效果。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提高了学生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
技能大赛对推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使学校转变职教理念,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更有针对性。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教师的师资水平,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和内涵建设,从而推动专业建设,促进了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开发与建设,为中职教育发展找到了一条发展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慧敏.融“赛教学”为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4).
[2]查建中.技能大赛要在“做中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9(21).
[3]毕燕萍.解放思想,重视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J].广东教育,2008(11).
[4]杨功元,李欣.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 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科学教育前沿,2010(12).
[5]李莹.重视技能大赛 推动职校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2011(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