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忧思录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提出一个问题:“羚羊和狮子。谁跑得快?”
  答案当然只有两个。
  有人说:“羚羊跑得快。”——不错。
  有人反对:“狮子跑得快。”——也有道理。
  两种说法都有根据。说不上谁对、谁错,也说不上谁个有道理、谁个没有道理。但是,“进化论”的伟大创始人——达尔文的回答是:“羚羊为逃避狮子的追捕,一代比一代跑得更快。”
  前几天,一位朋友得了感冒,到一家大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开了一大包药。拿回来让我看。我数了一数,有退热的“康泰克”、“泰诺”、“百服宁”,有止痛的“巴米尔”,有止咳的“双花口服液”、“菲迪克”,还有消炎的“悉复欢”、“希刻劳”。此外,还有“感冒清热冲剂”、“银翘解毒丸”,还有“维生素c片”,还有……
  数数。大瓶小盒12种;算了算,药费花去二百多块钱。还不算抽血化验和拍胸片的钱,那些都属于检查费。
  朋友问我,“这么多的药,该怎么吃?能不能少吃几样?”
  我说,“这年头的事,我也弄不明白了。我在年轻的时候,也当过十几年大夫。那时候,病人得了感冒,医生就给他开几片‘阿司匹林’,让病人多喝些白开水,蒙头盖被睡上一大觉,浑身上下一发汗,病就好了。要说药费,两分钱就足够了。如果咳嗽得厉害,顶多再开一瓶止咳合剂,多花不了两三毛钱。”
  朋友是个年轻人,听罢我说的,笑笑。他说,“你们那个年头。也太‘那个’了。两分钱的药也能治病?”
  “那个”,指的是“哪个”?朋友没多说,大概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类的话吧。
  我也笑笑。我说:“其实,两分钱花得都多余。一般感冒,既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药。从年轻时候起,我自己感冒,从来就不服任何药。”
  朋友是个非常实在的人,听医生的话,就像我们过去听领导的话一样,从来说一不二。不过,这次他也觉得这药开得太多、太滥,何况现在医院里有卖药赚钱之“嫌”,所以才请我帮助,把可吃可不吃的挑出来。
  我说,如果头疼,浑身上下骨关节痛,就吃上几片解热镇痛的药,喝上些止咳的药水。也就行了。至于那几样抗生素之类的消炎药,也就免了吧,吃了没有什么用。
  朋友说:“就数那点抗生素最贵。一瓶‘希刻劳’就好几十块钱。”
  我仔细看了看那上面的说明,说,“一个小小的感冒,犯不上用那么贵重的药。何况。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也没有效果呀。”
  朋友说:“那不是能预防感染吗?”
  我说:“没那么严重,也没有那个必要。”
  至于后来,朋友吃了那些药没有,我也不知道。大概他是按医生的话,照吃不误,一样也没有少。
  不久前,一家出版社来人,商量编辑出版一本书的事。出版社的编辑对我说,咱们回顾一下20世纪医学的发展,数一数哪些是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大事。
  我想了一想,说,“第一件大事,恐怕就属抗生素的发明了。”
  编辑说:“对!”
  可是,我又想了一想,说,“再过几年,到了20世纪末,恐怕医学上问题最大的,也是抗生素。”
  编辑问:“此话怎讲?”
  于是,我就把抗生素的发明经过,如数家珍一般,一样一样地对他说。先从1928年英国的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菌”说起,又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合成青霉素的经过。他们三个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青霉素一出世,对许多细菌来说,确是“横扫千军如卷席”,简直可以用“神了”来形容它的杀菌作用。
  我还给他讲了一段自己与青霉素的缘分。
  听母亲告诉我,我在小的时候,可能就是二三岁的样子,得了一场麻疹,后来合并了肺炎,高烧不退,不省人事,眼看就要“呜呼哀哉”了。
  那一年。好像是1947年,我们住的那座小城,到处流行麻疹,许多孩子因为合并肺炎丧了命。我家住的那个大院子,年龄和我不相上下的孩子,过去没有得过麻疹的,这一回都得了麻疹合并肺炎。简直无一幸免。已经死了十几个小朋友,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了,也在闭着眼喘气,嘴里说些胡话。
  就在我“危在旦夕”的时候,有一家邻居。他家的孩子也得了麻疹合并肺炎,赶紧托人到北平买药。那时候,全国还没有解放,北京城还叫做“北平”。外面打仗,路上不太平,交通也不方便。等人把药捎回来,他家的孩子已经死去多日了。于是,他们就把买来的药送给了我家,让给我用上。
  买回来的药,就是青霉素,当时叫作“盘尼西林”,是美国进口的。不知道人家是花了多少钱买的,邻居家也不肯说,只说是:“救娃娃的命要紧”。后来才听说,是用金条换的,一条金子换一瓶“盘尼西林”。医生把药给我注射进去,只用了两针,烧就退了,眼睛也睁开了;又用j两针,立马不喘了,接着病也就好利索了。
  在那一年的小儿麻疹流行中,我成了周围几条街上“同龄者”中唯一的幸存者。那时候,一支青霉素的剂量是1万单位。总共用了4万单位,就救活了我一条命。
  60年代初,我上了大学。念书的时候,老师讲到青霉素的用量,“每天2次,肌肉注射,每次4万单位”。那时候,国产的青霉素有的是,一毛七一支。
  等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已经是“文革”了,医务界是“赤脚医生”的天下,青霉素已经用到了一次30万单位。不管什么病,先打上几针青霉素再说,用的已经没有个规矩了。又过了几年,我出差到上海,一了解,医院里用青霉素,一针下去就是100万单位,遇上重病人,用吊瓶给病人输液,一天就要输1 000万单位。我心想:“青霉素用到这个分儿,大概也就没有多大用处了。”
  前前后后,不过三十几年,青霉素就像被淘汰了一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和细菌比。还是人聪明。
  但是,细菌也不示弱。虽然它们只有在显微镜底下才能看见,但对付抗生素也有一个绝招,就是会“突变”。就像孙悟空对付二郎神一样,一会儿变条鱼,一会儿变成个在树上喳喳叫的小鸟。科学家们呢,活像个长了三只眼睛的“二郎神”杨戬。无论孙猴子怎么变化。都能识破他,你变鱼,我变“海冬青”;你变鸟,我变只鹰。
  于是,细菌对某一种抗生素有了抗药性。用不了多久,又一种新的抗生素研究了出来。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我在念书的时候,听说过的抗生素,只有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等不出十几种。现在已经有350种抗生素,常用的就有100多种。大的分类,就有什么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什么什么“霉素”,什么什么“沙星”,还有“先锋I”“先锋Ⅱ”什么的,名字多得数也数不清。
  但是,说来也怪,细菌这玩意儿,斩不尽、杀不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类有新的抗生素对付细菌。细菌摇身一变,马上就会有新的“突变体”出现,又有了新的抗药性或耐药性。人和细菌的比赛。就好像羚羊和狮子之间的角逐。在狮子的追捕面前,羚羊一代比一代跑得更快。
  现在,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经过突变的细菌,不仅仅局限于“乔装打扮”,简直是“脱胎换骨”。它们的这些“抗药基因”,不仅自己保存着,而且还能遗传给下一代。一个细菌,在短短的24小时里,就会留下大约1677万个后代。抗生素的出现,让细菌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多样,更加难以制服。研制一种药物,需要几年的时间,投资几个亿才行。而细菌的变异,只需要一瞬间的工夫。
  如今,几乎每一种致病的细菌都有“摇身数变”的本领,而且都有j几种“变体”,能够同时对几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过去,医生对付细菌,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现在,要几种抗生素联合起来,才能对付一种细菌。二十几年前,医生治疗新感染的结核病颇为顺手。可以说,只要是初治,医生就有99%的治愈把握。现在呢?新病人中,就有1/7的人是被耐药的细菌感染的,一开始就是难治的结核,对什么药也不敏感。
  更加复杂的是,抗生素对付细菌,不论亲疏远近,不管是对人体有害还是有益,统统“格杀勿论”。结果是,致病的细菌没有消灭,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反而被扫荡一空,真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人体内本来存在的细菌之间的“生态平衡”,一下子被打乱了。
  那些在人体内生长的霉菌,在细菌的制约下,平常很难“犯上作乱”。正常的菌群紊乱以后,“山中无老虎,猴子成大王”,霉菌成了身体里面微生物中的“霸主”。能对付细菌的抗生素,用来对付霉菌就不中用了。结果,霉菌一“造反”,人体没有了“保镖”,在五脏六腑中长出了霉菌的绿毛。所以。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死于霉菌性感染的,一天比一天多。
  滥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场灾难。
  当我们为周围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而忧心忡忡的时候,谁又会想到,我们赖以延续自己生命的身体内部环境,也已经受到滥用的抗生素的威胁。当你无论得了什么病,都随随便便地使用抗生素的时候,无异于给自己种下了日后的祸根。
  虽然你自己不是一位医生,但是,随时随地要具有保护自己的意识。不要以为抗生素带给人问的都是幸福,要想到它的弊端,它的后果。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千万不要滥用。
其他文献
哲人说:只有勇敢的人才敢直面死亡。但也只有怯懦胆小的人才会选择死亡。  医生说:凡诉诸于自杀行为的人,多少都有些精神病素质。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无论面对多大的苦难,也不会选择死亡。  如果说,自杀对于人类文明是一种不幸。那么,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国门刚刚打开。急需大批人才的国度来说,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自杀便是一种不幸中之大不幸了。  自杀,是徘徊于高校校园里的幽灵,它不知葬送了多少年轻的生
期刊
了解    一个英国人。到巴黎去做学术报告。当他讲演完的时候,下面的掌声稀稀落落,使他十分恼火。  不一会,有个法国人走上讲坛。英国人心里想:“这回,我要让你们懂得什么叫有礼貌!”于是,那个法国人每讲完一句话,他就拼命地独自一个人鼓起掌来。  后来,坐在他身旁的一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对他说:  “先生,我要是您的话。就决不这样鼓掌。要知道,台上那个人正在用法语翻译您刚才的那篇演讲报告呢!”    排
期刊
过分地关注自己的健康,做什么都谨小慎微、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凡事首先想到会不会招致大病一场,这样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国外有专家提出: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莫为自己圈定“雷池”,这本身就属一种养生法。  现代的健康概念决不单指生理上的正常,更重要的在于心理上的健全。被动接受太多的清规戒律,会给人造成什么样的效应?英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快乐的人身体更健康,寿命也更长,即使他们触犯了健身专家所定的条规,
期刊
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以来,产妇的多数都是初产妇。一般来讲,初产妇的产程所需时间,较经产妇为长。从第一次阵痛一子宫开口到四指一生下孩子这一过程。初产妇所需时间,快的几个小时,慢的需十几个小时,甚至l~2天。这对产科的产床周转、医护人员频频看护,增添了很多“麻烦”;有的因胎儿过大、畸形或母体骨盆畸形、妊高症、各种难产等等原因,胎儿来不及或无法由产道产出,理所当然需剖宫取出胎儿。剖宫产快速、麻利,通常只
期刊
出国之前,在我读研究生课程时,英文老师曾说美国人一天要说上百句“对不起”“谢谢”之类的客气话。当时我有些怀疑。来到美国之后,才觉得事实的确如此。一日早晨,我在两人宽的小道上行走,后面一位美国老人跑步,从我后面超过我,回头说声“对不起”,意思是使我受惊或妨碍我走路了。在单位的电梯门口,当电梯门打开后,外面的人如果刚想跨入,发现有人出电梯则让开,说声“对不起”。在楼房拐弯通道中,如一个人走路拐弯时恰好
期刊
高粘滞血症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一种病理综合征。通俗地讲,这种病就是血液过度粘稠了。患者往往自觉症状不明显,故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结果带来了潜伏性危险。人的血管好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涓涓流淌的小溪。一旦血液过于粘稠,其流速必然减慢。这样,血液中的脂质便沉积于血管的内壁,造成各器官供氧不足,将会导致心肌缺血、脑血栓、肢体血管栓塞等。有些中老年人经常感觉头晕、困倦、记忆力减退等,总认为是人生走向衰变的必然现象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生率也渐渐高起来了。门诊医生几乎每天都能碰到这样的问题:脂肪肝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治疗?  有些人本来感觉良好,经B超检查后戴上了脂肪肝的帽子,就如同坠入云里雾里,疑团顿生。他们担心脂肪肝的危害,整天感到上腹胀痛不适,有时甚至茶饭不香、彻夜不眠,急切希望早日摘去“桂冠”。  一、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肝脏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分解等起着重要作用。脂
期刊
去年六月的一天,我正在参加一个会议。下午3点钟时,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天地倒转,只能紧闭双眼。同时身体也支撑不住,卧倒在椅子上,旋即呕吐不止。救护车立即将我送至某大医院急救中心。在初步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后,留下观察治疗。到了夜间我感到非常难受,左侧肢体抽搐不止、疼痛异常。午夜2时作头颅CT,未发现异常。值班医生一筹莫展,我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7时,左上肢已瘫痪,人感到特别疲劳,说了一句“我想睡
期刊
我在肿瘤病房工作很长一个时期,接触过不少肿瘤病人。  对癌症病人的痛苦,我一贯是同情的。除了用药物之外,我还用其他手段去减轻他们的痛苦。例如在病床旁劝解,给家属做工作。为了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甚至编了一些故事给他们听。  我在接触病人的过程中摸索到了一些调整心态规律,觉得心理治疗确实能使病人减轻痛苦。有的甚至比药物还有疗效。因此,医务人员以及病人的家属和亲友,都应该掌握一点心理治疗的方法。  当病人
期刊
组成:丹参 葛根天麻川芎 赤芍  加减:阴虚者酌加女贞子、墨旱莲、熟地黄、首乌,阳(气)虚者酌加党参、黄芪、仙灵脾、菟丝子。  用法:每日1剂,分2次煎服。  主治:适用于颈椎病之眩晕昏厥型。症见头昏头晕反复发作,时重时轻。重则视物旋转。目不欲睁,恶心呕吐,耳鸣,偶有晕厥,甚至汗出、面色苍白。眩晕发作常与头颈位置变动有关。检查可见颈椎骨质增生。  解析:中医认为,颈性眩晕多由淤血阻滞、脉络失畅所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