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着眼于科技知识资本转化的一种相关教育活动,是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知识经济而出现的一种教育现象,一种教育行为。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大中学生和成年人挖掘潜能、培养自信、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鼓励他们勤工助学、小本创业,从而锻炼实践能力,提升全面素质,推动他们自力更生、摆脱贫困并有能力帮助别人,最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世界教育趋势来看,培养适应21世纪变革的需要,并把握变革机会的能力已成为了一个核心。因此引发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背景意义
有人认为,创业教育是与学术性教育、职业性教育并列的第三种新的教育形式。也有人认为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实型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强调的是服从和指挥;创业强调的是独立性、创新性和创造性,从思维模式上讲内在上存在一定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会损害现在的职业教育,所以职业院校不应该发展创业教育。
1999年的汉城职业教育国际会议进一步分析了现行职业教育毕业生50%难以获得挣工资的工作机会,自营职业是大多数青年人获得经济独立的最大机会所在。我国现在的经济飞速发展,不仅需要大批的就业者,更需要大批的创业者。2002年-2005年国务院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创业精神、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创业能力都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就业促进法》的44、49、50条中也提到了两种能力,即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都要具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合作把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NFTE)的创业教育引进到我国的职业院校。近几年来,已经举办过六期职业院校创业教师的师资培训班,并通过他们在北京、江苏、山东、江西、四川等省市几十个职业院校中开展了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
笔者认为,现今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往往其毕业生由学校推荐单位,当年就业率虽然很高,但仅仅解决了眼前的就业问题,不少学生在工作之后并非在本行业继续发展,有的是因自身需要,有创业意愿主动转岗;还有的学生是出于被动的原因而转岗,甚至一个人一生需要多次转岗。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尝试着创业,但不乏因缺乏创业知识和相应的能力、素质而失败者,事实证明他们急需接受创业教育。可见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它更是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职业院校以就业教育为主,辅之以创业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但非常必要、可行,而且具有特殊意义,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普及创业实用知识,了解创业流程,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不光要达到就业的目的,也为转岗发展作好准备,从而帮助学生应对一生的工作和创业需要。就是说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能稳定地工作的人,还要培养具有能把知识的进步转化为能开创新企业和新的就业机会的革新能力的人,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一种综合能力,“技能+专业知识+创业能力”这种新型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培养方式、育人手段都有全面的革新,也必将造就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适用人才。
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1.树立创业意识
许多年轻人都有创业的倾向,创业课堂活动中,学生们的收益要远远大于仅仅学习某些功课所获得的好处,例如:自尊、自信都会显著增加,思维更加开阔,这点可以说是无价的。创业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和事例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有创业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
2.寻找创业机遇
在创业教育中要告诉学生用创新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就会发现创业机会,商业机会无时不在。例如,现在中国社会正在迅速走向老龄化社会,那么敬老院、老年人的家政服务员需求必然会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价廉物美的保健品、锻炼身体的运动场所必然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如果一个地区发生地震、海啸、暴风雪等自然灾害,那么,方便食品、药品、帐篷、御寒衣服的需求也会大量增加。创业者就应该抓住商机多生产甚至转产这类产品。这些教学内容都能培养学生自谋职业的能力,培养把握机会的能力。
3.有效的创业调研
有了商业机会并不等于就能创业成功。在教学中还应着重强调创业前要做好调研工作,要分析自身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外部的优势和劣势,还要认真展开市场调研,调查你所要启动的项目的需求、风险。教学中还应教授调查的技巧,用模拟案例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用SWOT分析法分析商业机会。比如:小王毕业后在快餐店工作过五年,又自学过营养师课程,现有一个小餐馆,在办公楼群附近,得知办公楼还有不少公司要进入,小餐馆规模装修一般,座位不多,中午用餐人员会较多,该地区没有快餐店,有一家高档饭店和风味小吃店,问你若是小王会接手这个饭店吗?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当然这样的问题是不会有唯一正确答案的,但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到了如何把握市场、如何承担风险、掌握供求规律、慎重决策等一系列问题,这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4.多样的创业手段
创业手段是多种形式的,但主要是注册成立公司,创业教育教学中介绍了成立公司的有关知识包括公司的种类、公司的使命、公司的财产及处理、公司的人员及分工等等。在教学工作中,也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组建一个模拟公司并开展模拟的公司业务活动:公司名称、公司性质、人员分工、经营项目、广告宣传(制作公司海报)、资金的使用、开展公司业务,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
5.实用的创业技巧
创业的公司在业务活动中的技巧,主要体现在销售和商业谈判中,实际上销售和商业谈判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完成商品(服务)交易。但一般来说销售是指销售员个人的少量商品的交易,而商业谈判一般是个人参加而且商品数量较多,交易额较大的交易,教学中组织学生模拟电视销售、毛衣销售等销售活动,组织学生模拟自谋职业的活动,还组织学生演出家政服务竞争的小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合理的创业理财
创业教育中,涉及到大量的商业活动,商业活动离不开财务,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创业教育的教学中要讲授财务的初步知识、介绍财务工作中的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有关投资成本、利润、现金记账、盈亏平衡等知识。
7.实践创业模拟
创业教育过程中,以课业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编制一份模拟的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的内容包括:企业名称、性质、任务、形式、业务范围、注册资金、营销计划、财务规划、企业和个人的目标、公益计划等而且要求编制的计划书切实可行,要求每个同学在全班讲解自己的商业计划书,这份课业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创业教育中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有的学生借用计算机做了很好的课件,内容全而且新颖、简洁、明了,讲解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展现良好的个人才华。
8.明确创业责任
任何一个企业(公司)都要承担社会责任,创业教育中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企业在业务经营中最主要的要守法经营,要讲诚信、要有良好的商业道德,课堂上教师举出红心鸭蛋,冠生园月饼馅料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1.指导思想
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业教育有的学生从事了商业工作、有的学生去开公司、办企业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成为企业家的毕竟是凤毛麟角,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学到创业的有关知识,懂得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概念,能有创新意识,有新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和发展事业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谋职的能力,使个人通过发展必要的智力手段,发展技术和创业性能技能及态度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将来在人生的道路上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计划的编制,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组织活动,按模块的形式开展教学,同时讲解必要的有关知识,为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服务。
2.教学方法
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一般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公司),每组5~6人,以组的形式围桌而坐,上课时,教师提出问题、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教学以游戏、活动和分析案例为主,先实践后小结,教师在每组挑选学生重点发言,其他学生补充、点评,最后由教师讲评。教学中充分调动全体同学参与学习,在研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充分贯彻“做中学”的理念,“合作学习”的理念,既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做法例如:
(1)案例分析法。
教师先提供一个案例,一老板让两个销售员到非洲的偏僻地区去推销鞋,那里的居民都是习惯赤脚的,销售员甲回来说:“那里的人都不穿鞋,所以没人买鞋,没有市场”。销售员乙回来说:“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可以做广泛深入的宣传,宣传穿鞋的优点和赤脚的缺点,就会有大量的人买鞋,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于是教者进一步引导大家学生讨论以上案例,得出的结论:“别人没有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你看到了”,这就是一般人不具备的创新思维,你要去创业会是一个很好的创业者。从而使学生增强了创新意识,拓宽思路,将来观察事物遇到问题时就能以更新、更宽的视角去思考。
为配合学生掌握财务知识,教师讲述下列案例:顾客到商店拿20元买一双12元的鞋,营业员拿20元与邻近饭店换成零钱找给顾客8元,后来饭店主人来找他说:“你的20元是假的”。他只好拿出一张真的20元钞票给了饭店主人。问除去损失一双鞋以外,商店损失了多少钱?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答8元、12元、28元等等。老师用财务记账的形式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损失了8元。这个案例引起学生对财务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得他们能比较快地掌握了专业性强,既难懂又枯燥的专业知识。
(2)活动课。
在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拍卖活动和商品销售活动。教师预备一些商品组织学生以小组(公司)为单位进行拍卖,又让学生把小组(公司)买到的商品进行销售,拍卖活动让学生了解拍卖的四种形式,即有底价固定增加金额,有底价不固定增加金额,无底价自由报价和从高向低报价等,还锻炼了学生决策能力、抗风险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商品销售活动培养了学生推销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经济核算能力。还可以组织全班搞谈判活动:让全班学生的一半担任销售员,另一半担任采购员,销售(采购)的商品是课桌椅,规定数量是购买50~100套,给销售员规定的价格是150~200元/每套,给采购员规定的价格是120~180元/每套,彼此不知道对方的价格底线,全班进行对方人员不固定的谈判活动。这项活动评价销售员的标准是用更高的价格卖出更多的商品,评价采购员的标准是用更低的价格买进更多的商品。学生对这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气氛十分活跃、热烈,销售员态度和蔼、礼貌待人、让座递水;采购员不卑不亢、彬彬有礼,课堂俨然成了交易所,谈判交易结束后,部分同学汇报谈判结果,教师和其他同学点评,点评最佳销售员和采购员。通过这些教学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自谋职业的能力、心理承受的能力、抗风险能力、谈判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游戏法。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5~6人,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口袋,袋中装几件礼品,按以下规则开展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试:第一次每人只看自己袋中的礼品,第二次同组可以互相看礼品,第三次同组人员之间按个人意愿交换礼品,第四次全班按个人意愿交换礼品。一般情况下,都能换到自己满意的礼品,这样几轮活动后,不满意的人少了,非常满意的人多了,但是有一次一个男生拿到他并不喜欢的润唇膏,但他仍表示非常满意,教者引导他分析这一现象,他说:“交换的时候,有很多女生要换我的润唇膏,我都不换给他们,我认为,尽管我不喜欢润唇膏,但是我持有很多人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礼品,我认为它很有价值,所以我非常满意”。组织学生制作三明治,学生自己出资、自己采购材料、动手制作,而且计算好各项成本,然后按一定价格出售(模拟),计算出利润,这样有效地锻炼了经济核算能力和理财能力。
其实,勇于创业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教者应根据内容和对象灵活选择,容不赘述。
3.考核
以课业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的情况、各项实践活动的参加程度和效果、编制和讲读商业计划书的水平,最终评定学生创业教育的成绩。
从世界教育趋势来看,培养适应21世纪变革的需要,并把握变革机会的能力已成为了一个核心。因此引发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背景意义
有人认为,创业教育是与学术性教育、职业性教育并列的第三种新的教育形式。也有人认为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实型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强调的是服从和指挥;创业强调的是独立性、创新性和创造性,从思维模式上讲内在上存在一定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会损害现在的职业教育,所以职业院校不应该发展创业教育。
1999年的汉城职业教育国际会议进一步分析了现行职业教育毕业生50%难以获得挣工资的工作机会,自营职业是大多数青年人获得经济独立的最大机会所在。我国现在的经济飞速发展,不仅需要大批的就业者,更需要大批的创业者。2002年-2005年国务院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创业精神、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创业能力都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就业促进法》的44、49、50条中也提到了两种能力,即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都要具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合作把美国国家创业指导基金会(NFTE)的创业教育引进到我国的职业院校。近几年来,已经举办过六期职业院校创业教师的师资培训班,并通过他们在北京、江苏、山东、江西、四川等省市几十个职业院校中开展了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好成绩。
笔者认为,现今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往往其毕业生由学校推荐单位,当年就业率虽然很高,但仅仅解决了眼前的就业问题,不少学生在工作之后并非在本行业继续发展,有的是因自身需要,有创业意愿主动转岗;还有的学生是出于被动的原因而转岗,甚至一个人一生需要多次转岗。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尝试着创业,但不乏因缺乏创业知识和相应的能力、素质而失败者,事实证明他们急需接受创业教育。可见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它更是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职业院校以就业教育为主,辅之以创业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但非常必要、可行,而且具有特殊意义,是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普及创业实用知识,了解创业流程,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不光要达到就业的目的,也为转岗发展作好准备,从而帮助学生应对一生的工作和创业需要。就是说职业院校不仅要培养能稳定地工作的人,还要培养具有能把知识的进步转化为能开创新企业和新的就业机会的革新能力的人,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一种综合能力,“技能+专业知识+创业能力”这种新型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培养方式、育人手段都有全面的革新,也必将造就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适用人才。
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1.树立创业意识
许多年轻人都有创业的倾向,创业课堂活动中,学生们的收益要远远大于仅仅学习某些功课所获得的好处,例如:自尊、自信都会显著增加,思维更加开阔,这点可以说是无价的。创业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和事例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有创业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
2.寻找创业机遇
在创业教育中要告诉学生用创新的思维去考虑问题,就会发现创业机会,商业机会无时不在。例如,现在中国社会正在迅速走向老龄化社会,那么敬老院、老年人的家政服务员需求必然会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价廉物美的保健品、锻炼身体的运动场所必然会受到人们的青睐,如果一个地区发生地震、海啸、暴风雪等自然灾害,那么,方便食品、药品、帐篷、御寒衣服的需求也会大量增加。创业者就应该抓住商机多生产甚至转产这类产品。这些教学内容都能培养学生自谋职业的能力,培养把握机会的能力。
3.有效的创业调研
有了商业机会并不等于就能创业成功。在教学中还应着重强调创业前要做好调研工作,要分析自身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外部的优势和劣势,还要认真展开市场调研,调查你所要启动的项目的需求、风险。教学中还应教授调查的技巧,用模拟案例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用SWOT分析法分析商业机会。比如:小王毕业后在快餐店工作过五年,又自学过营养师课程,现有一个小餐馆,在办公楼群附近,得知办公楼还有不少公司要进入,小餐馆规模装修一般,座位不多,中午用餐人员会较多,该地区没有快餐店,有一家高档饭店和风味小吃店,问你若是小王会接手这个饭店吗?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当然这样的问题是不会有唯一正确答案的,但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学到了如何把握市场、如何承担风险、掌握供求规律、慎重决策等一系列问题,这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4.多样的创业手段
创业手段是多种形式的,但主要是注册成立公司,创业教育教学中介绍了成立公司的有关知识包括公司的种类、公司的使命、公司的财产及处理、公司的人员及分工等等。在教学工作中,也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小组组建一个模拟公司并开展模拟的公司业务活动:公司名称、公司性质、人员分工、经营项目、广告宣传(制作公司海报)、资金的使用、开展公司业务,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
5.实用的创业技巧
创业的公司在业务活动中的技巧,主要体现在销售和商业谈判中,实际上销售和商业谈判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完成商品(服务)交易。但一般来说销售是指销售员个人的少量商品的交易,而商业谈判一般是个人参加而且商品数量较多,交易额较大的交易,教学中组织学生模拟电视销售、毛衣销售等销售活动,组织学生模拟自谋职业的活动,还组织学生演出家政服务竞争的小品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合理的创业理财
创业教育中,涉及到大量的商业活动,商业活动离不开财务,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创业教育的教学中要讲授财务的初步知识、介绍财务工作中的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有关投资成本、利润、现金记账、盈亏平衡等知识。
7.实践创业模拟
创业教育过程中,以课业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编制一份模拟的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的内容包括:企业名称、性质、任务、形式、业务范围、注册资金、营销计划、财务规划、企业和个人的目标、公益计划等而且要求编制的计划书切实可行,要求每个同学在全班讲解自己的商业计划书,这份课业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创业教育中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有的学生借用计算机做了很好的课件,内容全而且新颖、简洁、明了,讲解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展现良好的个人才华。
8.明确创业责任
任何一个企业(公司)都要承担社会责任,创业教育中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企业在业务经营中最主要的要守法经营,要讲诚信、要有良好的商业道德,课堂上教师举出红心鸭蛋,冠生园月饼馅料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职责的意识和能力。
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
1.指导思想
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业教育有的学生从事了商业工作、有的学生去开公司、办企业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成为企业家的毕竟是凤毛麟角,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学到创业的有关知识,懂得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概念,能有创新意识,有新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和发展事业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谋职的能力,使个人通过发展必要的智力手段,发展技术和创业性能技能及态度而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将来在人生的道路上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创业教育课程教学计划的编制,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组织活动,按模块的形式开展教学,同时讲解必要的有关知识,为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服务。
2.教学方法
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一般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公司),每组5~6人,以组的形式围桌而坐,上课时,教师提出问题、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教学以游戏、活动和分析案例为主,先实践后小结,教师在每组挑选学生重点发言,其他学生补充、点评,最后由教师讲评。教学中充分调动全体同学参与学习,在研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充分贯彻“做中学”的理念,“合作学习”的理念,既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做法例如:
(1)案例分析法。
教师先提供一个案例,一老板让两个销售员到非洲的偏僻地区去推销鞋,那里的居民都是习惯赤脚的,销售员甲回来说:“那里的人都不穿鞋,所以没人买鞋,没有市场”。销售员乙回来说:“那里的人都不穿鞋,可以做广泛深入的宣传,宣传穿鞋的优点和赤脚的缺点,就会有大量的人买鞋,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于是教者进一步引导大家学生讨论以上案例,得出的结论:“别人没有想到的你想到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你看到了”,这就是一般人不具备的创新思维,你要去创业会是一个很好的创业者。从而使学生增强了创新意识,拓宽思路,将来观察事物遇到问题时就能以更新、更宽的视角去思考。
为配合学生掌握财务知识,教师讲述下列案例:顾客到商店拿20元买一双12元的鞋,营业员拿20元与邻近饭店换成零钱找给顾客8元,后来饭店主人来找他说:“你的20元是假的”。他只好拿出一张真的20元钞票给了饭店主人。问除去损失一双鞋以外,商店损失了多少钱?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答8元、12元、28元等等。老师用财务记账的形式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损失了8元。这个案例引起学生对财务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得他们能比较快地掌握了专业性强,既难懂又枯燥的专业知识。
(2)活动课。
在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拍卖活动和商品销售活动。教师预备一些商品组织学生以小组(公司)为单位进行拍卖,又让学生把小组(公司)买到的商品进行销售,拍卖活动让学生了解拍卖的四种形式,即有底价固定增加金额,有底价不固定增加金额,无底价自由报价和从高向低报价等,还锻炼了学生决策能力、抗风险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商品销售活动培养了学生推销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经济核算能力。还可以组织全班搞谈判活动:让全班学生的一半担任销售员,另一半担任采购员,销售(采购)的商品是课桌椅,规定数量是购买50~100套,给销售员规定的价格是150~200元/每套,给采购员规定的价格是120~180元/每套,彼此不知道对方的价格底线,全班进行对方人员不固定的谈判活动。这项活动评价销售员的标准是用更高的价格卖出更多的商品,评价采购员的标准是用更低的价格买进更多的商品。学生对这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气氛十分活跃、热烈,销售员态度和蔼、礼貌待人、让座递水;采购员不卑不亢、彬彬有礼,课堂俨然成了交易所,谈判交易结束后,部分同学汇报谈判结果,教师和其他同学点评,点评最佳销售员和采购员。通过这些教学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自谋职业的能力、心理承受的能力、抗风险能力、谈判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游戏法。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5~6人,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口袋,袋中装几件礼品,按以下规则开展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试:第一次每人只看自己袋中的礼品,第二次同组可以互相看礼品,第三次同组人员之间按个人意愿交换礼品,第四次全班按个人意愿交换礼品。一般情况下,都能换到自己满意的礼品,这样几轮活动后,不满意的人少了,非常满意的人多了,但是有一次一个男生拿到他并不喜欢的润唇膏,但他仍表示非常满意,教者引导他分析这一现象,他说:“交换的时候,有很多女生要换我的润唇膏,我都不换给他们,我认为,尽管我不喜欢润唇膏,但是我持有很多人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礼品,我认为它很有价值,所以我非常满意”。组织学生制作三明治,学生自己出资、自己采购材料、动手制作,而且计算好各项成本,然后按一定价格出售(模拟),计算出利润,这样有效地锻炼了经济核算能力和理财能力。
其实,勇于创业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教者应根据内容和对象灵活选择,容不赘述。
3.考核
以课业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的情况、各项实践活动的参加程度和效果、编制和讲读商业计划书的水平,最终评定学生创业教育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