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中的语文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zi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我把着力点放在构建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上,让学生在自动积累、自主实践、自我感悟的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
  1. 从读书兴趣、良好学习习惯抓起,着重培养学生爱读书、勤积累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当然学不好语文。
  针对教材,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来组织单元,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课文,课前课后去积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事实证明,诸如《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山中访友》《羚羊木雕》等许多文字性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学生学起来就觉得比较亲切,有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起来;新教材安排的“感受自然”“我爱我家”“漫游语文世界”“我也追星”等综合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机会,为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
  评价检测时,有意识地出一些课外的内容,以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从开学伊始,每星期就要求学生完成800字的摘抄,每周批改完之后进行认真讲评,因为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 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积极为学生创设合作性学习环境
  新课标更加注重人的社会生存能力、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传统的语文学习过于机械化地吸收,过多注重课文分析和知识掌握,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语文学习与现实的联系。打破书本与生活中的界限,弱化学科边缘,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学习语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办手抄报,就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分工负责有关工作;要组织辩论赛,就让小组预先布置谁负责搜集材料,谁负责整理资料、谁担任辩手等;要表演课本剧,则让学生自由组合,由他们各自设计角色的台词、人物造型、动作表情等。作文教学则可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互推优秀作品。要进行知识能力的检测,主组织学生小组命题或进行小组交叉检测。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多以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必要时做一些引导,主要是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活动中受锻炼,养成习惯,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充分利用教材留白,大胆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教材编排富有弹性,每课的练习都设计有拓展性、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大胆开展探究性学习。使小课堂与家庭、学校、社会大课堂互相渗透。扩大信息量,创造机会,弥补小课堂之不足。
  如教《羚羊木雕》时开展“该怪谁”的辩论,以探究“如何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教《落难王子》时,让学生探究“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并找出有关的例子;教《伤仲永》时,让学生探究方仲永以后的变化并说明理由;教《两小儿辩日》时,则让学生用现代化科学的观点解释文中的现象,并说说“孔子不能决”给自己的启示;在“走进大自然”“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探究如何保护环境;在“成长的烦恼”中探究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或者是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同学的追星情况的调查报告……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探究,都让学生广泛接触课外读物,去查阅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研究,这就大大拓宽了语文教育渠道,有效地发掘了语文资源,使语文教学达到“实”和“活”的目标。
  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每位教师提供了自由伸展的空间。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关注课改教程,不但要在思想上转变,而且要在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收稿日期:2010-02-08
其他文献
体育具有别的学科和别的事物所不具有的乐趣。体育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运动”和“学习”两大方面的乐趣,要使学生从体育中获取教育和满足兴趣的双重性,就要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决心。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
期刊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全堂讲述与学生的被动接受已让位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课前预习成为十分重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预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阅读、思考、练习有关学习内容的准备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很好地教授学生课前预习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教学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反之,无论教师如何
期刊
【摘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灵魂,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创设问题情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意识;素质教育;兴趣;创新人才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abil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  Ma Chen-lu 
期刊
人才。体育特长生作为高中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特殊的优秀生。但是他们英语学习困难、成绩落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体育特长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四个原因:一、英语底子薄;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学习过程中畏难情绪大,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薄弱;四、缺少耐心和信心,不能持之以恒。针对以上原因,笔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改善他们学习状况的措施:一、辨证地理性地认识特长生;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三、查漏
期刊
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发展着的活的系统。外语教师应当探讨的问题是如何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外语教学活起来.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学习。  1. 活教  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学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
期刊
我们知道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数学课程改革,而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培养出来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但要关注备课,讲课和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而且要研究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鉴于此,本文将从数学课堂教学出发,浅谈在情感教学环境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1. 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维持质疑,维持学生的兴奋
期刊
【摘要】语文是各基础学科之父。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我们要抓住“活”字这个中心。探索语文教学最佳效果,是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要力求新鲜化,在教学手段上要力求多样化,在课外活动内容安排上尽量丰富化,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并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For having a source head the
期刊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1. 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贯彻,如何以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迎接挑战,是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所面对的共同问题。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1. 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要想学好英语,学习习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课习惯包括: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课堂上做笔
期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看似简单的教育格言,实践起来却难于上青天。作为一名历史学科的教师,我也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自我校开展学案教学课以来,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从中有了一定的收获,但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为有效推行学案教学,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探讨,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