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浓情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感叹“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那我已是幸运之至,青春里的聚散离合,似乎司空见惯,我们不必遗憾各奔前程,不必惋惜聚少离多。因为有相伴的时光,点点滴滴,搭乘如梭光阴,隆隆向前,不曾停歇,不曾遗忘。
  每一个吃货的童年里,最温暖的莫过于热气腾腾的饭香。在北方的冬日里,一碗面条即是一段幸福四溢的小时光,简单美好。
  小时候,最爱吃奶奶做的搁锅面,油热后放调料,香味就从厨房溢出,引来我们一群馋猫支开门,探着脑袋,等着面片儿下锅煮熟。看着奶奶灵活的手腕翻转着,将面片扯入锅中,像一条条跳入水中的小白鱼,那时,我们的肚子总会很配合地响起“咕噜咕噜”的声音。
  冬天的记忆,总是热腾腾的、香喷喷的,一碗接着一碗的汤面总也吃不够,泛着红溜溜的西红柿,滚着葱段,酸香可口,浸在软软的面片里,白嫩嫩的豆腐中,滚烂绵软的土豆里。奶奶看着我们几个孩子长大,一个个都离开家乡,上了大学,每次回到家,都会做一锅滚香的搁锅面,看着我们在热气腾腾的屋里说说笑笑,腆着撑圆的肚子还争着抢着吃最后一碗。
  北方的冬季,再也没有比一碗搁锅面更暖和的了,那一碗奶奶煮了50年的搁锅面,简单又极普通,却是我们童年里最眷恋的味道。
  老爸不及奶奶做饭的老到,却是翻着花样儿给我做各式各样的面条:削面、焖面、炒面、花式臊子面……我都数不清了,总是有新花样、新口味,却有一道面是从来没有变过的——“病号面”。这是大厨老爸起的名字,没办法,有一个从小就爱生病又挑食的女儿,只能不断磨炼自己的厨艺。高中时,一周回一次家,有一次我突然低血压,头晕目眩,吃不下饭。爸爸生气地数落我不会照顾自己,又喜好吃辣吃冷……我一边头晕,一边抱怨老爸念“紧箍咒”,心里难过又不服气。
  天水米不进,光吃药了,连舌根都苦得发麻,老爸喊醒一脸菜色的我,起床吃饭。
  晕晕乎乎地走进厨房,老爸已经把葱、调料和醋拌好放在碗里,用煮面条的汤一浇,葱的辣、醋的酸、香油的香冲着鼻子袭来,仿佛是一剂灵药,让我清醒了一些,才觉得饿了。他笑话我,这哪里是低血压,根本就是饿的。我讪讪地笑了一下,红了眼圈。老爸生了一中午的闷气,却还是做了一大碗手擀面,看我吃完,才急匆匆地去上班。
  这碗“病号面”最简单不过了,仅仅几味调料,最多煮一碗面条,却是从小到大只有生病的时候才能“享受”到的美味。老爸说,只要能有胃口吃饭,身体也就可以康复了。从五六岁的记忆一直到十五六岁,每次生病,爸爸的“独门秘方”都极有效!我喜欢靠在厨房门口,看着老爸揉一块拳头大小的面团,用擀面杖均匀地擀开,然后切成面条。他一边忙活着做饭,一边和我聊着学校生活,我仰头看着爸爸煮面,老爸的身影却在我泪眼蒙咙里变了样子。什么时候爸爸不再是那个抄起擀面杖追着我跑的暴脾气男人,而变成挽起袖子煮面条,苦口婆心给我讲如何照顾好自己的贴心老爸。
  我慢慢地长大,爸爸慢慢地变老,唯一没变的是病号面的味道,岁岁年年,温柔四溢。
  成长似乎是一场离家越来越远的旅行,从高中每周回一次家,大学每学期回一次家,再到研究生每年過年才回家,我们总是向往着更远有更多美食的地方。而家里的牵绊,大概是那一碗碗我最爱的面条,告诉我无论去到哪里都一定要先尝尝那里的面食。
  大学即将毕业,我去“师大”参加复试,一路追随我的本科师姐来到她读研的学校,她向我保证,“来‘师大’你算来对了,绝对符合你的口味,我请你吃一个星期——21顿面,绝对不重样!”那一个星期的考研复试,连绵春雨的愁,一碗油泼面也可尽数抵消了。宽宽的面条,在后厨师傅的挥舞中,飞进热气腾腾的锅里,软而韧,滚烫的辣子油汁,往碗里一泼,我隔着玻璃窗,似乎都能听到“嘶嘶”的声音,油泼面冒着热气,香辣不燥,正好去去湿气!
  与师姐久别重逢,一人一大碗油泼面,在“师大”面食屋里聊得酣畅淋漓,我笑言:“我们就应该入乡随俗,像陕西人一样,蹲在凳子上,手捧大碗面。”一提起“大碗面”,两人都笑了,那年食堂初遇,我豪迈地向食堂阿姨喊道:“阿姨,要一大碗面!”“好嘞,大碗!”她就在我身后,“噗哧”笑出了声。师姐是典型的南方女子,娇小可爱,饭量却不小,她终于遇到了和自己一样饭量的女生,真是快哉!那些年,肆意绚烂的青春,慢慢成熟的我们,也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过既然有那么一个人陪自己成为吃货,也不再寂寞!
  人生有多少个美好的4年?有那么几个知己好友鼓励你、陪伴你,陪你一起出糗,陪你一起勇敢地追逐梦想,走过青春里贫瘠的孤单,等待日升月落,满心充盈着温暖。我们发誓,等我考上了,一起吃遍全西安。西安地理位置处于中心,我们从省内的户县软面、岐山臊子面、裤带面、菠菜面、铁板炒细面吃到邻省的山西刀削面、四川燃面和担担面、兰州拉面、新疆拌面、重庆小面……直到毕业似乎也没吃完所有的种类。不同的汤汁臊子配不同面条种类,像排列组合一样,丰富而有趣。
  如果感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我已是幸运之至,青春里的聚散离合,似乎司空见惯,我们不必遗憾各奔前程,不必惋惜聚少离多。因为有相伴的时光,点点滴滴,搭乘如梭光阴,隆隆向前,不曾停歇,不曾遗忘。
  从西安回到奶奶家,她还是老习惯“上马饺子下马面”,一定要亲手给回家的孩子做碗搁锅面。奶奶知道我考上了研究生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细细的皱纹挤在一起,头发已然花白,我仿佛看见,我们姐妹几个还是小时候的模样,挤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门口,咂着嘴巴,看奶奶手腕灵活地扯着面片儿……吃了那么多面条,可家里的这一碗吃了20年,却从不会腻味。
  成长的脚步渐行渐远,离开家,去到更远的远方,可我每走到一个地方,都最想尝尝当地的面食,寻一家老店,细细品尝老汤的味道,那些岁月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香醇,是光阴里的坚守与温情。留在舌尖味蕾的酸甜苦辣,缠绕在唇齿之间的韧劲儿,挥之不去,回味无穷。家依然是味蕾最难忘的味道,最熟悉的滋味,最留恋的感觉,那一根根细而软的面条儿,随着时光而延续,一端牵挂着离家渐远的孩子,一端感受着我们的慢慢成长!
其他文献
幸运与百感交集的青春偶然逢着了高考的夏花,征途上的或喜或悲、或多或少、或苦或甜,都是自己的选择,不怕伤痛,一路坚持着,这就是一种只要花开得自然,便是不败的感觉,也是让人在记忆中难以抹去的一段记忆!  当我在日记本首页写下“花开不败”四个字时,一种隐隐的感伤流露在笔尖,此时鼻子酸酸的,在泪眼婆娑中,看着那几个大字,生出一阵感伤。感伤并非花开得寂寞,而是花开得过于烂漫,我沉思着该如何走下去。  那年我
期刊
从“假小子”到“美少女”  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徐娇的照片,你会看到一个眉清目秀、温婉娇俏的姑娘,就像初夏时池塘里初初绽放的荷花,纤细灵动,仿佛一滴露珠都能令其颤抖。很难相信,这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子曾是我们熟悉的“假小子”。  演艺圈里的童星并不少见,徐娇也是不折不扣的童星。1997年出生,首次触电是9岁那年,徐娇出演了周星驰的大电影《长江七号》,并凭借此片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因为这个
期刊
进入高三,我越来越明白,失败是每个人奋斗时不可避免的境遇,再优秀的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痛苦、自卑、消沉等负面情绪如滔天巨浪可能要把你吞噬。但優秀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沉溺于悲痛之中,能冷静地对待失败,乐观积极地振作起来,最终攀得高峰。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失败在所难免,更何况你处在风口浪尖的高三。但一时的打击对于冷静理智的人来说仅仅是片刻的黑夜,终有夜尽天明的时候,而对于悲观消极的人来说却是无
期刊
一部花费36元、不到一分钟时长的微电影,获得了第二届“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公益类广告一等奖、“上海国际科普微电影节”优秀科普制作奖,这部微电影的制作者就是孙一博。  2015年,孙一博考进西南大学文学院,进入戏剧影视文学班的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挂着相机外出采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  由于经常跟踪拍摄那些做公益的志愿者,不知不觉他也加入到了志愿者大军的
期刊
每当有人问我读的是什么专业,我回答“城乡规划”,对方的第一反应就是:“什么?城管?”  我摇头,仰首挺胸地说:“不是,是未来的筑梦师。”此时我的眼里一定洋溢着人类之光,连带着背景都有惊涛骇浪层层叠起的特效。  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建设的龙头,顾名思义就是规划城市与乡镇,居住、商用、道路、绿地如何布局,规模多大,怎样结合生态自然……笔下画的是一座城市的蓝图,是一个镇子的未来,是一方土地繁荣昌盛的引导,是
期刊
2017年12月,刘翀像火一样红。这个毕业于杭州二中的高才生,在而立之年,被美国著名期刊《科学新闻》评选为“2017年度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  刘翀1987年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刘翀求知欲很强,对什么都好奇。6岁那年,刚读一年级的他,在课堂上对老师不停地提问,似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儿。老师无可奈何,只能对他说,以后在学习中这些问题都会学到。  2000年,刘翀以优异的成
期刊
纸媒电媒新媒体,无所不媒;电视电影网络剧,拍你所拍。哦,忘了说了,广告也归我们管。你要问我们为何管得如此之宽,没办法,谁让我们的专业就叫传媒经营与管理。  作为一名传媒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我们得知道传媒到底是个什么。简单来说,传媒,就是指传播媒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视、电影、广播、杂志、报纸、互联网等都属于传媒。也就是說,在这些媒介上所传播的一切内容信息,都归我们这个专业管。  当然,师从太
期刊
现在想想我的年少时光,确实总有一些梦想不被大人看好  为了坚持梦想被撞得头破血流,有些梦想却恰恰是因为那份坚持变得熠熠生光。  高一上学期的时候,学校曾组织我们去参加一个作文比赛,考场是那种很复古式的建筑。我们都排着队在门口等着,草香和皮肤间的汗味混杂在一块,人密密麻麻的,抬手就能够到前方那一缕缕在阳光下闪耀的发丝。我站在人群中,心底有丝丝的喜悦,因为这样又让我离文字更近了一步。  从初一收到人生
期刊
如果不是因为搬家,也许我不会触碰那一箱记忆。木原色的藤草编织的收纳箱,里头的日记本和时光一样旧。打开时纸页发出落雪般的“簌簌”声,有一股淡淡的霉味,像一段年代久远的时光。  正式开始写日记是在2007年的夏天。那时我刚刚从父母所在的城市转学回故乡念小学,寄住在颇为严厉的姑姑家里。电话里,我妈一再嘱咐我写日记,好像寒暑假重逢时透过那些单薄的文字就能弥补缺席的时光似的。  姑姑家有一个由阳台围合而成的
期刊
天气很任性  在迎新晚会上学长深情地对我们说,欢迎大家来到南昌,一块没有秋天的红土地。学姐也曾经亲切地说过,如果你适应了南昌的天气,那么你以后不管去哪儿就都能适应了。网上有个段子说中国有一种春夏秋冬随机播放的奇葩城市。按这个标准,南昌绝对是个当之无愧的奇葩城市。在这里生活,四季的衣服都要全部在衣柜里备好。周一穿风衣,周二穿衬衣,周三穿毛衣,周四穿短袖,周五穿大衣,我们能在一周之内穿越四季,感受自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