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碳减排的具体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长江经济带地区各省市在碳排放方面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某省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通过降低相邻省份的碳排放来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减排;其次,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前期较高的碳排放将导致本期碳排放量的增长;最后,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外贸易和金融发展的效应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
【机 构】
: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岳阳414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碳减排的具体影响,研究基于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长江经济带地区各省市在碳排放方面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某省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通过降低相邻省份的碳排放来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减排;其次,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碳排放存在明显的时间滞后性,前期较高的碳排放将导致本期碳排放量的增长;最后,能源消费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显著为正,而对外贸易和金融发展的效应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长江经济带地区应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沿江11省市应加强合作,从区域整体发展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发展科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碳减排.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资源危机、环境恶化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威胁和挑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对生态破坏和资源约束,我国政府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从当下来看,各种生态环境和资源约束问题都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联系紧密,而消费是生产的核心驱动,要从根本上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关键还在于绿色消费的强力牵引.思想意识是实践行动的前端和先导,要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推行绿色消费,首先就要构建绿色消费理念和模式.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
生态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对生态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一直是全球性的重点问题.现阶段的生态资源开发存在全局性、系统性不足,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有限,人本关怀缺乏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低等问题.运用重构理念从时间、空间、资源等维度来梳理生态资源开发过程中复杂问题的多视角思路,构建了以时间重构、空间重构、资源重构为基础的生态资源系统设计的重构模式.时间重构建立了生态资源开发的全生命周期设计,从时间维度的跨度和广度出发,在资源开发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完成具有前瞻性与延续性、全面性与系统性的重构设计.将空间重构的
“十四五”时期云南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云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新时代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研究,在对其特征和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确立生态文化体系、促进绿色生态发展、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的主要路径内容,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基本现状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十四五”时期云南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提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基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 用熵值法对2008-2018年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由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各维度发展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2)山东省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差距明显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3)山东省及其各地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水平提升都较为缓慢,各地市协调发展水平不等且差异不大,仍然处于初级融合发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推进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其中系统治理、整体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要求.受到开采活动长期破坏的煤炭城市是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构建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框架,以典型煤炭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古交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煤炭城市的山区地域特征,系统识别生态问题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定位,基于GIS平台,采用多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进行市域生态重要性分级,并与地质灾害、采矿迹地区域进行叠加,得出山水林田湖
基于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LMDI分解模型考察城镇化驱动因素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经济增长与产业调整的“激励性”作用.人口密度增长与土地利用效率是城镇化进程的“过度性损失”因素,对人口城镇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存在较强的阶段性波动,且两者之间表现出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关系.同时,经济增长与产业调整的驱动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敏感性.从不同地区来看,东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对城镇化进程有着更强的驱动
文章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方法,使用青岛制造业15个行业2005-2018年的数据,在固定资本投入、R&D投入、环境规制等传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智能工业发展水平和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各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青岛制造业生态效率经过2005-2013年的持续增长后开始呈现衰退趋势,15个行业中有12个属于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消耗高排放类型,生态形势严峻;智能工业发展对于生态效率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在各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效果在2013年后出现了明显下滑;行业间技术溢出的作用并未得到体现,环境规制和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理解综合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承载力指数模型对山东省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合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山东省城市综合承载力总体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均衡,呈现济南和青岛“双核”空间结构;(2)社会承载力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经济承载力、环境承载力随时间显著提升,资源承载力是最大的制约条件;(3)人均粮食产量、经济密度、公路
基于201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融合视角构建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文旅融合水平时空演变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2010-2018年我国文化和旅游融合水平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其特征为东高西低.(2)从全国范围看,我国城镇化与文旅融合都存在依赖自身发展惯性的现象;城镇化对文旅融合具有正向影响,文旅融合对城镇化有负向影响.(3)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看,三大地区城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地区差异,东部、西部地区为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