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然正当与历史》中的古典自然正当(natural right)是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古今之争”的关键问题。然而,学界迄今仍缺少对此主题的深入研究,甚至未清晰地理解自然正当的含义。本文围绕此主题,通过辨析、阐明相关联的几个重要问题来深化、推进我们对古典自然正当的理解和研究。这些问题包括自然正当学说与习俗主义的争论、自然正当的三层含义、正义及道德是否在自然中有其根基、三种意义上的道德、各类型的古典自然正当学说的特征。本文反对这样一种较常见的观点:在施特劳斯和他所阐释的柏拉图
【机 构】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然正当及其超验根基研究”(14XZX016)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正当与历史》中的古典自然正当(natural right)是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主题,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古今之争”的关键问题。然而,学界迄今仍缺少对此主题的深入研究,甚至未清晰地理解自然正当的含义。本文围绕此主题,通过辨析、阐明相关联的几个重要问题来深化、推进我们对古典自然正当的理解和研究。这些问题包括自然正当学说与习俗主义的争论、自然正当的三层含义、正义及道德是否在自然中有其根基、三种意义上的道德、各类型的古典自然正当学说的特征。本文反对这样一种较常见的观点:在施特劳斯和他所阐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看来,正义及道德仅仅是习俗的、约定的,在自然中没有根基、根据,实践道德美德不是人的一个自然目的。并且,本文质疑、批判古典自然正当学说中认为哲学或爱智慧高于正义或爱他人的倾向。
其他文献
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认为需要引入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但对于如何构建多主体的社会共治机制,不同主体、不同治理机制之间怎样协同、互补?等重要问题还缺乏理论认识。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市场、政府、行业和其他社会力量4个主体视角梳理相关治理理论,对不同主体的治理机制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对各治理机制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食品安全治理过程模型,并将规制过程划分为"规则制定""规则监督""规则执行"三个阶段,结合不同治理主体及机制的优劣势,分析各主体在不同治理阶段中的作用发挥
本文以陈旻、库斯诺和陈界仁的作品为中心探讨亚洲当代档案艺术如何通过媒介操作对近代殖民历史进行反思。档案艺术以历史存留的现成媒介材料为对象,从媒介物走向媒介操作,在主体、媒材和作品之间斡旋调节,同时突出媒介的物质性与媒介性,形成一幅媒介与信息、物与叙事、影像与已逝生命交融一体的历史图景。历史的叙述与记忆依赖于媒介,媒介操作召唤出往昔历史的记忆,艺术家通过激活作为"死后生命"的影像,打开封闭的历史时空,将被遗忘的近代亚洲殖民历史的肉身经验再度复活,提示我们正视迄今仍位于亚洲地缘政治核心地带的殖民结构。最终
当监控视频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当代艺术能否超越全景敞视主义的批判视角,发掘监控视频和个人之间的积极关联?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徐冰从互联网获取近万小时公开的监控视频素材,剪辑制作成81分钟的剧情长片《蜻蜓之眼》。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讨论和阐释,本研究认为《蜻蜓之眼》这一当代艺术作品以艺术家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协作式影像实践,凸显了"监控个人主义"的意义:个体有可能以主动"玩"监控的方式实践虽然有限,但在新技术时代的日常生活层面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参与。
近十余年来,影像在当代艺术系统中已经成为主导性媒介。相比以往,不仅艺术家创作的议题在扩张和延展,影像语言本身也呈现出异常丰富的面貌。也是在此期间,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影像艺术家和影像作品,马秋莎、鄢醒、沈莘、陈轴、王拓、苗颖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6位年轻艺术家。本文透过个体的创伤诉说、"模仿生活"及参与现实三个不同层次,意在呈现当代影像艺术实践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并借以重申,作为"后媒介时代"的媒介实践,当代影像艺术是如何在虚构与非虚构、媒介与后媒介及影像与社会之间扮演一个批判者的角色而建构或介入现实,进而
现代社会有别于传统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世俗化。世俗化具有现实性、自主性和理性化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世俗化的现实性特征表现为:当下的现实世界最为重要;人们对日常生活需求满足的追求具有正当性。世俗化的自主性特征表现为:自由选择;自致性努力。世俗化的理性化特征表现为:普遍主义的交往原则;行为方式的边界性;积极进取的精神;社会风险意识。具有这样三个主要特征的基本行为取向各有各的重要功能,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世俗化行为取向这样一个有机整体。
人类对记忆之于文明延续重要意义的重视由来已久,“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历史》开篇就强调,书写历史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①,柏拉图甚至认为“一切的知识都不过是回忆”②。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文明与历史的大厦,是建立在记忆的坚实基础上的。然而,正如济慈墓志铭上所写的,“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面对个体和文明消亡的自然规律,为了保存记忆,人类又不得不为了“抵抗”遗忘而斗争。
人是生成的,而不是给定的。生成的人是一种直观的事实,其至少蕴含着三重依次递进的内涵:人是一种历史的建构,而不是一种先天的给定;人是多重属性的整体生成,而不是某种特定属性的展现;人是凭文化而生存发展的主动者,而不是仅凭自然物而生存发展的被动者。人生成的内在机制是人自然生命的"未完成性"为人的生成提供了前提条件,人精神生命的"二重性"为人的生成提供了内在动力,而人现实生命的"学习性"则为人的生成提供了根本保障。因此,生成的人的视域的教育则需确立培育自觉生命的教育目的观、在人性张力中引导的教育过程观
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体现了养老金收支变化和稳定程度。本文以代表养老保障水平的平均替代率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分析老龄化背景下影响累计结余率变动的非线性特征、时间趋势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平均替代率对累计结余率有负向非线性影响,当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门槛值(10.63%)时,提升平均替代率将加速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消耗;平均替代率对累计结余率的负向影响强度与各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正相关;经济发展速度、制度赡养率和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对累计结余率也具有非线性影响。对此,短期内继续保持
本文首先构建了居民杠杆结构产生、演变机制的理论模型,其次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居民杠杆结构的演变路径、动力机制及其风险因素,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杠杆存在较大结构分化,金融管制对结构产生及其演变产生影响,利率管制放松、股票发行制度改革为居民杠杆结构演化提供动力,并决定其路径,居民杠杆结构演化过程中,金融风险可能增加。本文建议,要差异化和针对性地采取金融政策,缓解居民杠杆结构分化所产生的问题,同时合理利用居民杠杆,防控杠杆结构性问题产生的金融风险。
股权质押会对企业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股权质押对不同企业创新变量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成果产出水平有抑制作用;市场化程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够缓解股权质押对突破式创新成果产出的负面影响,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不能缓解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