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晨诗歌短评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sdv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面对各种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年代,如何把各种信息资源变成诗歌的养料?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种能力。在霁晨的诗歌文本中,既有对日常经验的敏锐捕捉,也有对事物内在性的通透把握。作为一个具有良好的文学经验的青年,他在生活的日常行走犹如在精神的深渊中行走,他不断地试探与摸索那隐藏在深处的神秘领域。霁晨在诗歌中所体现出的对日常秩序的反抗意识,对生命疼痛感的内在把握,都不单单只是一次自我出离的旅程,也是一段回归自我的旅程。诗歌是他的精神救赎。
  “我忍受不知名的痛苦/痛苦就像一根白发变成一枚针/尽管月亮是从胸口升起/也不能取代针在我心里的位置。”在《白发》这首诗中,作者对于生命疼痛感的认识会拉近心灵与心灵之间的距离。“一根白发”变成“一枚针”是对于疼痛浓度的清晰与加重,它是锐利的情感宣泄,也是个体经验与生活未能构成和解的一部分。“我拍打我的马/它萎缩成一只蟋蟀/我看到它的眼睛是血红色的/而一只灭绝的白蝶从我睫毛下飞过。”从对“白发”的内在经验过渡到日常的生活场景,将内心场域转换为现实场域,它们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感受力的微妙转换,一个主题发展成另一个主题,是作者把诗歌中思想不同的独立部分组织起来,而后形成的一场难能可贵的交响乐。
  在霁晨的众多诗歌中,我犹为喜欢《孤独的巡礼》。这是一首无论从节奏还是思想都非常吸引人的诗歌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充当一个孤独的巡礼者与石头进行内心的交流。“仅有一次我敲打石头,石头没有回应/石头里的人远游去了。当与石头间的对话不能达成协调时,作者的内心便转换成了一种庄子式的“物我同一”的生态伦理情怀,“我的手指/也慢慢荒废成一块石头/以至对公园里的石像产生深刻的同情”。这种人与物相融的情怀,使得作者更加通透地体会那些不能言说之物的存在。从石头中所悟出的情感也迅速成为生活经验,“你见过我像發明铁锥那样发明琴键,我要/像雕刻石像那样雕刻声音/所以黄昏的鸟鸣也闯入石头,黄昏/也作为石头的狂热爱好者加入公园的摔跤队列/在广场舞中间摔,在倦鸟归林摔,在/镜花水月摔,但所有飘跃的火星/依旧在熙攘的人群里熄灭。”这种超现实景观来源于一种独特的想象力,是语言的一次冒险,是作者感性思维与理性思考的结果,是精神与现实碰撞出的火花。在此,霁晨用一种极为朴素的生活经验又一次验证了“诗性”的存在。
其他文献
葫芦丝  葫芦丝有很多孔  五个七个九个  大师李春华还想找更多  每个孔都要出气  高调,得用底气  低调,得鼓勇气  有时声嘶力竭  鼓吹,却发不出声音  有时摁了所有的孔  气比吹奏的人更熟悉  从哪里出去  等到心平气顺  每個孔都会出来附和  七情六欲任你表达  一首优美的乐曲  就是每个孔都可以均匀呼吸  一个人如是  一个国家亦复如此  草 芥  从一颗籽开始  要解决的事情很多  
期刊
题记:农历三月初三,半山山碧林青,修竹茂盛,桃花盛开……  在这个桃园,我把所有的花开  都当作一一个表达  我一个人,就行走在这种表达中  不,应该是行走在桃花的倾诉  因为我是在倾听桃花开了的声音  我看见,原野在桃园的四周辽阔  正好让桃花的美丽安抚着,我不经意间  抬头向皋亭山顶望去,唯独不见  一年一岁一枯荣的经历  我突然想到,在这个桃园  桃花也不过是一个过客  在这个桃园,又有谁不
期刊
城 堡  群山从四月暴乱的森林夺回那把绿色宝座  交到我手上,我坐上去,成为风的君王  和流水的骑士,我骑着轰隆隆的马匹游到  蓝色铜镜的另一岸  我奋力握住雨水腐蚀的缰绳向上攀登  乱臣贼子从背后射出无数闪光之箭  鸟儿在太阳的金銮殿里不事朝政  边塞游牧民族自带干粮长途跋涉为我进贡  在帝国的黄昏时刻,谁料闪电的进攻  已突破天空的牢笼。炊烟喷涌  士兵们自瞭望台掀下滚石巨木  敌人撤退了,将
期刊
荒野把枯荣藏于心底。  而探路的鸟儿  有多少次拥抱太阳升起,  就需承受多少次  暮色中,拂来的冷风习习。  葡萄架上每跌落一粒文字,  有如沟坎里粗砺砂泥,  被注入成长之果泛红的热忱,  转述给人间一连串  轻颤的词句。  落叶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信步路过这里。  在喧闹中缄默着,如冬日草木  ——由于沿途遇见  扩大了自我生命中眺望的  田园。  那年花开  世上那么多的花,  那么多的
期刊
主持人语:  大卫的诗歌以他一向强烈的抒情以及精到精准的比喻为诗坛所知。这里的一组诗歌也依然展现了他所擅长的风格。刘向东的诗歌朴素沉稳,并且有一种悲悯的情怀潜流在语言的背后。这组《白洋淀》甚至有种个人史诗的意味。北塔作为翻译家和对外的诗歌活动家,他的诗歌兼具着中外意味的双重探索,这组诗歌便具有着这种内涵。刘巨文的诗歌写得清晰、流动,富有灵性,语言很是舒展和自然。姚宏伟来自山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中国
期刊
老灵魂  一颗老灵魂,既不肯拐弯,也不肯脱身  忙了大半生还在路上行进  它要驾驶着这副皮囊,在人世漫游  像一个老司机,左冲右突,游刃有余  我只有随遇而安,仿佛坐着老摩托兜风  好歹也有大把风景过目  偶尔到湾里山头打尖,喝林恩下午茶  念一节破诗加餐,又回红谷滩晒太阳看赣江  沙井的树木已熟悉了这条残败身影  脚上的大头皮鞋,沾满了黄昏的灰尘  致 谢  我知道  你是在令我成长  令我不再
期刊
星辰如不发光,天空能否宁静?  我只能用悲剧的心情  来祝福天空  ——树才《1990年9月15日》  树才的诗歌,就像是暗夜中的星辰,蕴满着冲破黑暗与摆脱困境的冲动,在摒弃了纷繁复杂的遮蔽后,试图抵达的,是生命与心性最本真的澄明。星辰总是在暗夜中,因此灰暗與冰冷是它的底色,而来自灵魂深处的光亮才是它的内核。诗人总是敏感而孤寂的,他们独自冲向这世界的黑暗,然后以词语的触角拷问事物与自身存在的真理。
期刊
知情者的秘密  后来那天。人啊,千真万确:  曾经的一切  丝毫没有改变,  同样的天体在高处转动,  同样的大地在下面伸展。  但一首歌在远方诞生,  盛大而又奥妙的远方。  据说棺柩在深处启开,  从中飞出  无数只云雀,目光朝向天空。  人啊,后来那天  同任何一天一样。  弯下膝盖,  攥紧双手,  睁开眼睛,惊叹吧。  人啊,我还可以告诉你更多,  但纯属徒劳——  再说,星星升起,  
期刊
给雅尹写一篇评论性文字,确实有些困难。这困难不止来自笔者的才疏学浅和第一次写作评论,同样还来自我阅读谭雅尹这组诗时给我到来的某些“困难”感受。放在90后诗人的坐标系来看,谭雅尹的特殊性可以做一步确立。她很大程度已经摆脱了“日常写作”或者“叙述性现实”而把笔头转向由词语音响性编织的幻象的建构中,如她自己所言,这是“音符构成的想象力”,而最终完成的是“一种仿佛触手可及的飞逝的幻觉”(《我所贪恋的灵魂》
期刊
新世纪以来,介入性写作一直是诗坛论争的焦点,这与我们的现实境遇有关,也和读者对诗人写作的要求相联,同时还关涉很多诗人的自我期许和诉求。诗人如何有效地参与对当下时代的书写?及物写作是不是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对社会公共事件的干预应不应该成为衡量诗人富有良知的标准?诗人如何从对现实的书写上升到一种精神表达的高度?如何在切入现实后又超越现实,以获得诗意的更多可能性?这些问题曾长久困扰过很多诗人,但他们又无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