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是教育活动中永恒的前提与主题。爱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必须正确维护和体现师爱,充分发挥和体现爱的教育价值。本文主要是对爱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爱 教育 师生 和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多么深的影响呀。用一颗“爱心”去塑造那小小的心灵,用一双“大手”去紧握那稚嫩的小手,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充满浓浓的师生情。
一、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回忆从教二十多年来,有过许多酸甜苦辣,而每一页画面都那样值得人去品味……记得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班有一位调皮大王,动不动就打架、逃课,家长只能长吁短叹。面对这样一名学生,我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他,而是默默地观察他,因为我要从他身上找到那一点点的"闪光点"。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我在班上进行了钢笔字比赛。结果,我发现这位学生的字写得还可以,便抓住这个机会在班上大大地表扬了一番,还把他的字和其他写得好的字并排贴在了"学习园地"上。那一刻,我发现他的背挺得直了,眼里闪出孩子那种天真的光芒。此后,我常常是"不经意"地发现他乒乓球打得好,劳动很带劲,选了他当班上的劳动委员。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我发现他变了,变得越来越招老师、同学喜欢。
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假如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要想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但是教师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很好地化解矛盾。
作为班主任,我心里装的是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扮演的不仅是老师,还是严父慈母、大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这是我多年来班主任工作所遵守的信条。如我班有个后进生韦政孟同学,他受社会影响,经常偷拿家长的钱去打游戏机,无心上学,经常迟到,打架骂人,不少同学对他非常不满,同学之间出现了不团结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讨厌他,孤立他,或采取极端做法惩罚他,而是多次找他谈话,了解他迟到、打架的原因,积极为他寻求解决的办法,耐心细致地对他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关心他、尊重他。有一次冒雨到处找他,使他深受感动。他终于彻底改掉了这一缺点,还被评为小组长呢!
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乐于与教师沟通。师生彼此信任,学生才肯接受教育,从而改正缺点。之所以说,热爱学生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无私。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无私的。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地实践着: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品格意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想尽办法鼓起他们的信心;对患有疾病的学生,我少不了前去探望。记得几年前我曾经在一个冬天给一位家境贫寒的男生买了一件棉衣,谁知这件棉衣不仅温暖了他,也温暖了他全家。而那位男生原本成绩平平,最后竟能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中学。今年暑假他前来看望我。在闲谈时,他又提到了那件棉衣。此时,我忽然顿悟:一件充满爱意的小事其实是可以让人回味无穷的。或许,就是在不经意之间,你在学生的心间播撒了爱的种子,从此,世界在他们眼里变得像你的心灵那般纯洁。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用那颗博爱之心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四、总结
爱是教育活动中永恒的前提与主题,爱,如烛光,照亮了学生,也燃亮了自己。爱不但是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职业负责,也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教师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赋予学生无私的爱与真挚的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让我们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吧!
参考文献:
[1]孙继红,郭晓霞.??论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J].?集宁师专学报.?2006(02)
[2]李本义.??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3]野曼.??浅谈爱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关键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1(16)
[4]姜红霞.??爱的教育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
[5]李学勇主编.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6]詹启东.??师爱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8(02)
关键词:爱 教育 师生 和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多么深的影响呀。用一颗“爱心”去塑造那小小的心灵,用一双“大手”去紧握那稚嫩的小手,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充满浓浓的师生情。
一、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回忆从教二十多年来,有过许多酸甜苦辣,而每一页画面都那样值得人去品味……记得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班有一位调皮大王,动不动就打架、逃课,家长只能长吁短叹。面对这样一名学生,我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他,而是默默地观察他,因为我要从他身上找到那一点点的"闪光点"。机会终于来了。有一次我在班上进行了钢笔字比赛。结果,我发现这位学生的字写得还可以,便抓住这个机会在班上大大地表扬了一番,还把他的字和其他写得好的字并排贴在了"学习园地"上。那一刻,我发现他的背挺得直了,眼里闪出孩子那种天真的光芒。此后,我常常是"不经意"地发现他乒乓球打得好,劳动很带劲,选了他当班上的劳动委员。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我发现他变了,变得越来越招老师、同学喜欢。
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假如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要想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但是教师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很好地化解矛盾。
作为班主任,我心里装的是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扮演的不仅是老师,还是严父慈母、大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这是我多年来班主任工作所遵守的信条。如我班有个后进生韦政孟同学,他受社会影响,经常偷拿家长的钱去打游戏机,无心上学,经常迟到,打架骂人,不少同学对他非常不满,同学之间出现了不团结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讨厌他,孤立他,或采取极端做法惩罚他,而是多次找他谈话,了解他迟到、打架的原因,积极为他寻求解决的办法,耐心细致地对他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关心他、尊重他。有一次冒雨到处找他,使他深受感动。他终于彻底改掉了这一缺点,还被评为小组长呢!
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乐于与教师沟通。师生彼此信任,学生才肯接受教育,从而改正缺点。之所以说,热爱学生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无私。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无私的。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有理想有道德的人,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地实践着: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我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品格意志;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想尽办法鼓起他们的信心;对患有疾病的学生,我少不了前去探望。记得几年前我曾经在一个冬天给一位家境贫寒的男生买了一件棉衣,谁知这件棉衣不仅温暖了他,也温暖了他全家。而那位男生原本成绩平平,最后竟能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中学。今年暑假他前来看望我。在闲谈时,他又提到了那件棉衣。此时,我忽然顿悟:一件充满爱意的小事其实是可以让人回味无穷的。或许,就是在不经意之间,你在学生的心间播撒了爱的种子,从此,世界在他们眼里变得像你的心灵那般纯洁。
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我们教师应用那颗博爱之心去对待学生,影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
四、总结
爱是教育活动中永恒的前提与主题,爱,如烛光,照亮了学生,也燃亮了自己。爱不但是对学生负责、对教师职业负责,也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教师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赋予学生无私的爱与真挚的情,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让我们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吧!
参考文献:
[1]孙继红,郭晓霞.??论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J].?集宁师专学报.?2006(02)
[2]李本义.??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3]野曼.??浅谈爱的教育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关键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1(16)
[4]姜红霞.??爱的教育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
[5]李学勇主编.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6]詹启东.??师爱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