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鹤壁窑烧造始于唐代,终于元末,长达五百年之久。在长期烧造瓷器的过程中,鹤壁窑工不断探索土与火的艺术,在师傅的口口相传之中,一代代传承着烧造的技艺。据考古资料证明,鹤壁窑烧制钧釉瓷从金代至元代(除去战乱外)约160年左右的历史,古代先民在制瓷业的过程之中,不断地学习、借鉴、改进和创新,这些所发明的测试窑火温度与观察釉色的试片,即火照。都是为烧造钧瓷所专门设计制作的,人们通过火照的成色,掌控着整窑瓷器的火候。这一小小的试片使得钧瓷的成品率大大的提升,更是窑把头简便有效的测试器具,已形成了鹤壁窑自家独特的窑具风格。笔者根据近年来收集和发现的钧釉火照,其形制大体归纳为八类。
一、“片”形火照
在鹤壁窑“片”形火照之中,其形制可分为:三角形圆孔、三角形竖条纹和不规则形。一是倒“三角形”圆孔火照。上半部施釉,片中部镂一圓孔,以便用挑钩钩出观察其釉色,识别窑温(图1)。二是“三角形”竖条纹火照。上半部施釉,无圆孔,下半部无釉处,刻划有竖条纹标记,有一至十数码标识(图2),其胎质一般为灰白瓷土胎。三是不规则形火照。正面施全釉,背面无釉施酱色,也无圆孔,背面无釉处刻划有大写数字标记(图3),还有刻有“正”字加数字标记符号者(图4)。这些火照有的插在一个圆形底托之上(图5),上面有一个盖子罩着。从刻划有数字标记符号的片形火照来分析,主要表示窑温每个阶段所要测试温度的刻度,或者以放置的方位而标记不同数码。每烧一窑要验火多次,以便窑把头测试整个窑炉火候,何时缓火、紧火、沟火、掩火,以调控整窑温度。
二、“提篮”形火照
“提篮”形的火照,主要是外包裹体外边粘有提梁,酷似提篮形状(图6)。其火照采用缸砂土做外罩,里面底部放置倒“三角形”火照片。窑把头从窑内取出,需用火钩挑提篮过梁,辨识其火照的成色,需用锤子敲开上面包裹汐卜体以便观察。
三、“粮垛”形火照
这种火照下部分为圆桶状,上端有盖帽,极像农村的粮垛,故名“粮垛”形火照(图7)。其盖子上顶部平,中有镂有一圆形孔,以便于从窑里用铁钩挑出来。其垛子里,中间插一倒三角形试片,如观察火照片,从窑内钩出可把上盖揭开,以辨识其火照的色相,来判断整窑瓷器的烧造温度的变化。底足部平坦,其火照胎为细白瓷土,其外部残留护胎酱红釉色。
四、“钵”形火照
钵形火照,无圈足,平底。为口向下,底部朝上,放置于垫饼之上,采用覆烧法(图8)。其钵形火照口径一般在3.5~6.8厘米之间,底足3.5厘米(图9)。其胎质为细白瓷土胎,外施护胎酱釉。底中部镂一圆孔,为钩眼。钵体内施钧釉,有的钩眼旁边留有两个圆点标记号,此钵形火照,是专门拉坯制作而成,多见于鹤壁盘石头窑、砂锅窑、龙卧窑等窑口。
五、“碗”形火照
碗形火照口径一般在8.4~11.2厘米之间,足径在3一5.6厘米之间,高在4.1~5.5厘米之间。目前发现碗内分两色釉、三色釉、六色釉、九色釉的碗形火照(图10)。这种火照是采用素烧碗体,圈足内镂一圆孔,口沿及外壁施釉护胎酱色釉。其圈足和外壁上刻划有竖条纹记号(图11),以及大写“十”字标记符号(图12),以表示火照试釉的测试记号,这种碗形火照是叠罗在一起而扣烧法,其大多出自鹤壁盘石头窑。
六、“盘”形火照
此盘形火照出自鹤壁龙卧窑,也是利用废弃的素烧盘的还体(图13),做窑温及釉色的测试品。从盘中釉色分析,为金代时期烧造青釉(钧瓷属于青釉瓷的范畴)的火照,其盘釉色纯正(图14),开片自然,胎质为深灰色,足径6.5厘米。
七、“盆”形火照
其火照比较特殊,是出自鹤壁盘石头窑,也是素烧还改造而成。从残片来看,应为内外都施护胎釉。因外壁吃烟而残留其痕迹,盆内底施护胎釉,釉上滴洒钧釉(图15),平底有两道弦纹,底心部呈小圆玉币底状(图16),盆胎质为细白瓷土料,因烧造的高温所致香灰胎。
八、废弃瓷片火照
鹤壁窑使用的单片形、提篮形、粮垛形、钵形都是专门制作的窑具火照。而碗、盘、盆等都是废物再利用。各个窑口为节省成本利用废弃的瓷片(图17)、盘沿、碗片、碗底足圈(图18)制成的火照使用,放置于匣钵之中验烧(图19),这些火照从侧面反映出鹤壁窑勤俭持家的窑风,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美德。
综上所述,鹤壁窑采用不同样式的火照,或者废瓷片再利用制作成试片使用,这些窑具都是古代窑工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提高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彰显了鹤壁窑工在掌控窑温和探索烧造钧瓷釉色的技能,可谓集众家之长。特别是元代鹤壁窑工们在使用铜红釉的基础上,创烧出红釉“张”字文盘和“长生不老”吉语盘等均为集科学技术、工艺烧造、装饰技法为一体的艺术杰作,这与已掌握其先进的烧窑技术是相关联的。鹤壁窑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古瓷窑,其遗址埋藏着许许多多未解之谜和丰富多彩的古瓷窑文化遗存,都为深人研究我国古代钧窑的烧造技术、窑温的掌控、钧釉的成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佐证。
一、“片”形火照
在鹤壁窑“片”形火照之中,其形制可分为:三角形圆孔、三角形竖条纹和不规则形。一是倒“三角形”圆孔火照。上半部施釉,片中部镂一圓孔,以便用挑钩钩出观察其釉色,识别窑温(图1)。二是“三角形”竖条纹火照。上半部施釉,无圆孔,下半部无釉处,刻划有竖条纹标记,有一至十数码标识(图2),其胎质一般为灰白瓷土胎。三是不规则形火照。正面施全釉,背面无釉施酱色,也无圆孔,背面无釉处刻划有大写数字标记(图3),还有刻有“正”字加数字标记符号者(图4)。这些火照有的插在一个圆形底托之上(图5),上面有一个盖子罩着。从刻划有数字标记符号的片形火照来分析,主要表示窑温每个阶段所要测试温度的刻度,或者以放置的方位而标记不同数码。每烧一窑要验火多次,以便窑把头测试整个窑炉火候,何时缓火、紧火、沟火、掩火,以调控整窑温度。
二、“提篮”形火照
“提篮”形的火照,主要是外包裹体外边粘有提梁,酷似提篮形状(图6)。其火照采用缸砂土做外罩,里面底部放置倒“三角形”火照片。窑把头从窑内取出,需用火钩挑提篮过梁,辨识其火照的成色,需用锤子敲开上面包裹汐卜体以便观察。
三、“粮垛”形火照
这种火照下部分为圆桶状,上端有盖帽,极像农村的粮垛,故名“粮垛”形火照(图7)。其盖子上顶部平,中有镂有一圆形孔,以便于从窑里用铁钩挑出来。其垛子里,中间插一倒三角形试片,如观察火照片,从窑内钩出可把上盖揭开,以辨识其火照的色相,来判断整窑瓷器的烧造温度的变化。底足部平坦,其火照胎为细白瓷土,其外部残留护胎酱红釉色。
四、“钵”形火照
钵形火照,无圈足,平底。为口向下,底部朝上,放置于垫饼之上,采用覆烧法(图8)。其钵形火照口径一般在3.5~6.8厘米之间,底足3.5厘米(图9)。其胎质为细白瓷土胎,外施护胎酱釉。底中部镂一圆孔,为钩眼。钵体内施钧釉,有的钩眼旁边留有两个圆点标记号,此钵形火照,是专门拉坯制作而成,多见于鹤壁盘石头窑、砂锅窑、龙卧窑等窑口。
五、“碗”形火照
碗形火照口径一般在8.4~11.2厘米之间,足径在3一5.6厘米之间,高在4.1~5.5厘米之间。目前发现碗内分两色釉、三色釉、六色釉、九色釉的碗形火照(图10)。这种火照是采用素烧碗体,圈足内镂一圆孔,口沿及外壁施釉护胎酱色釉。其圈足和外壁上刻划有竖条纹记号(图11),以及大写“十”字标记符号(图12),以表示火照试釉的测试记号,这种碗形火照是叠罗在一起而扣烧法,其大多出自鹤壁盘石头窑。
六、“盘”形火照
此盘形火照出自鹤壁龙卧窑,也是利用废弃的素烧盘的还体(图13),做窑温及釉色的测试品。从盘中釉色分析,为金代时期烧造青釉(钧瓷属于青釉瓷的范畴)的火照,其盘釉色纯正(图14),开片自然,胎质为深灰色,足径6.5厘米。
七、“盆”形火照
其火照比较特殊,是出自鹤壁盘石头窑,也是素烧还改造而成。从残片来看,应为内外都施护胎釉。因外壁吃烟而残留其痕迹,盆内底施护胎釉,釉上滴洒钧釉(图15),平底有两道弦纹,底心部呈小圆玉币底状(图16),盆胎质为细白瓷土料,因烧造的高温所致香灰胎。
八、废弃瓷片火照
鹤壁窑使用的单片形、提篮形、粮垛形、钵形都是专门制作的窑具火照。而碗、盘、盆等都是废物再利用。各个窑口为节省成本利用废弃的瓷片(图17)、盘沿、碗片、碗底足圈(图18)制成的火照使用,放置于匣钵之中验烧(图19),这些火照从侧面反映出鹤壁窑勤俭持家的窑风,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美德。
综上所述,鹤壁窑采用不同样式的火照,或者废瓷片再利用制作成试片使用,这些窑具都是古代窑工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提高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彰显了鹤壁窑工在掌控窑温和探索烧造钧瓷釉色的技能,可谓集众家之长。特别是元代鹤壁窑工们在使用铜红釉的基础上,创烧出红釉“张”字文盘和“长生不老”吉语盘等均为集科学技术、工艺烧造、装饰技法为一体的艺术杰作,这与已掌握其先进的烧窑技术是相关联的。鹤壁窑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古瓷窑,其遗址埋藏着许许多多未解之谜和丰富多彩的古瓷窑文化遗存,都为深人研究我国古代钧窑的烧造技术、窑温的掌控、钧釉的成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