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8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助于理想课堂教学效果的获得。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学习与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经验,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指出了朗读教学中存在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旨在不断提升朗读教学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81-02
  《语文课标标准》指出:“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读是阅读教学重要环节之一。”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言语能力的培养,而言语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感左右着语文教学的实质和效率,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应充分利用朗读教学,不断提高朗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影响朗读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展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的重点。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小学生朗读的现状是老师们大力抓朗读,而学生仍不喜欢读书,尤其是有感情朗读,甚至出现念读唱读之势,教师指导机械匮乏,方法单调,机械,生硬等问题。我校地处山区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家长、与社会甚至与老师交流都习惯使用客家方言,很少有机会使用普通话,导致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较低。他们能说一口流利的方言,但普通话表达却不够流利。加之,有部分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学点的教师,老龄化十分严重,担任小学语文教学的多为老教师,授课时他们只要求学生朗读,缺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朗读指导,导致学生朗读课文字音不准、不流利、加字、掉字、错字、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试想,作为语文能力决定因素之一的语感解决不了,又如何谈得上素质教育呢?因此,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并严重影响着朗读教学有效性及作用的发挥。
  (一)缺乏完整的教学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朗读教学的意义,使其在朗读教学中不能设定科学、完整的朗读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认为朗读环节只是过渡内容,没有必要将时间浪费在朗读中,应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及新词的学习中。这种错误的认识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朗读进行科学的指导及训练,部分教学内容学生甚至只通读过一遍就展开课堂教学分析,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二)教学环节及手段较传统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环节设定较传统。根据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开始之前示范朗读全文,接着学生在课堂内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对课文中的新词及段落进行分析与讲解。这种传统的朗读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且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文章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完整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需要设定完整的朗读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朗读能力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本年级学生的基础朗读水平。其次,教师根据本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情况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注重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年级应该掌握的朗读能力进行有效的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丰富教学手段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学环节进行丰富。
  1.早读──抓情趣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读书的黄金时段。而早读正式一天紧张学习的开始,学生的精神状态时最重要的。让学生“放任自流”固然不好,但若一味让学生去读去背,學生也极易产生厌倦,甚至逆处理。虽是短短三十分钟,但培养有感情朗读确是绰绰有余了。我们可以组织竞赛读,同桌对读,男女竞读。代表竞读,比赛谁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还可以通过音乐、挂图渲染出朗读氛围。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做朗读的有心人,早读,有了情趣以可以很幸福。
  2.课堂──读到位
  教育教学中诸多指导训练,课堂是主阵地。它也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主战场”。
  (1)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感染学生,以情传情。
  感情是朗读的关键,应此诱发学生的感情是朗读训练的第一步。“文章不是无情的”,作者往往将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作品中,或托物言情,或借景抒情,或寄事达情或以理表情,形成一种浓厚的情感气氛,以强化表达某种感情。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来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朗读欲望,是学生读出味。读出情来。
  (2)保证示范性朗读
  倾听高水平的朗读,是理解作品的一种途径,教师若能入情入境的范读,学生定会如沐春风,陶醉其中。然后再一遍遍入情入境的朗读,直到“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才算把方法教到位,在对照朗诵,这可提高自身朗读水平。
  (3)传授朗读的技巧
  在学习朗读的起步阶段,注重朗读技巧的传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借助范读、跟读、听读等形式给予学生朗读技巧上的模仿,引导学生进行语气、语调、变调、停顿、重音、连续、换气等朗读技巧训练。打好朗读基本功,并让学生多练多读多积累,从而提高朗读能力,以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
  (4)给予朗读的权利和时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教师范读的感染下自己朗读,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教师要大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琅琅的读书声飘荡在教室。
  3.课外──筑“根本”
  课外是课堂朗读指导的有效补充,更是朗读指导的最终目标所在。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不能仅仅只囿于教材。何况,我们的教学对象──小学生往往喜欢接受新的东西。教师为练习朗读,整天布置学生读课文n次,这样的朗读训练长此以往,只会令朗读变得机械化。因此,我们不妨引领学生拓展朗读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的课外美文。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为取得目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不断的提升自我的水平,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建立完整的朗读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朗读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启迪思维,使学生亲身体会朗读的乐趣,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子静.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0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的教学阶段,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说,其普遍存在教师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所忽略,呈现为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使得整体教学质量无法提高。教师在展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时,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关注程度,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问题;对
预算绩效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政府公共部门目标实现程度为依据,进行预算编制、控制以及评价等综合管理,核心是通过制定公共支出的绩效目标,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财政资金从注
评估特定产业政策的收益和风险,需要在新技术和不断变化的全球化模式背景下予以考虑。
摘要:随着会计工作的国际化,对学生的培养也需要创新。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 关爱 赏识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0-4  为培养新型会计人才,会计教学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运用赏识教育,耐心关爱鼓励指导学生,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教育教学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基础会计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间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随着官方和民间交往的不断深入,双方在各个领域呈现出诸多共通之处,双方人民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域政治生态研究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献研究表明,学界主要
<正>世上没有最好的法律,只有最不坏的法律任何事物或制度都难免有缺陷。法律作为规则文化的一类,更是如此。世上没有最好的法律,只有最不坏的法律。法律应该具有一个特性,即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社会上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微信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目前“互联网+”中的重要阵地之一
习近平执政以来多次发表过关于劳动的论述,体现出习近平对劳动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极度关切,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新时代劳动观。习近平劳动观中的劳动平等观、劳动
媒体语言在社会存在的构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和引导功能,对于社会运作中权力关系的建立和疏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媒体语言的运用和交换,可以实现社会权利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