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三个方面,师生情感互动的重要性,利用身边一切资源创建英语语言环境,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主导作用;情感互动;英语环境;精讲多练
Abstract: The paper is about teachers’ leading role in high vocational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t includes three aspects: the importance of a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veloping English environment in class, perfect integration of less teaching and more practice of students.
Keywords: HV public English ; teachers’ leading role; affective interaction; English environment;less teaching and more practice
引言:这几年,随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广泛传播,课堂教学模式从“填鸭式”转向另一个极端“放羊式”,令很多教师产生“英雄末路”的“失落感”。教师的一言堂固然不可取,没有教师的恰当指导的课堂也不会是个好课堂。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起这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或布置任务。教材是死的,教学方法也是死的,只有人是活的。教师作为主导的一方,就是要因势利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的,灵活使用方法,对教材作适当取舍,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教师在高职公共英语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注重师生情感互动;注重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注重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学生情感因素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通常来说,课堂教学由三个要素组成:教材、教师、学生。教师是教材和学生之间的传送带。教师要想完成把学生领进“教材”这个门的任务,就既要掌握教材,又要熟悉学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让未进门的进门,已进门的登堂入室。但是教师往往忽视或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导致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熟练掌握,更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心态,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否则劳而无功。
高职公共英语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学生普遍对英语严重缺乏兴趣。询问他们中学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英语,基本上是千篇一律,被英语老师“伤害”过,不喜欢英语老师等等。很多学生连初中水平都没有。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些学生在中学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偏偏人以群分,一个班级中,如果一两个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无关大局;如果一个集体中只有少数几个人有点学习习惯,那就回天无力了。老师们对多数学生的感觉就是无语又无力。大一新生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光对英语不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本身有极强的免疫力。他们可以一口气挑出授课教师的一大堆毛病,偏偏对自己厌学的毛病置若罔闻。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因为多年教高职公共英语,笔者已经了解高职学生的特征。正如一位同学所说,如果不是因为英语,他的高考不会遭遇滑铁卢之败,难道异国的语言却可以决定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吗?这略带年轻人固有的偏激的问难,却深刻地反映了他们对英语的对立情绪由来已久并直接影响他们英语学习的效果。所以我的英语课的基本原则“不以英语好坏论英雄”。不伤害占班级多数的英语不好的“弱势群体”。同时给那些还能跟上的学生打预防针,不让他们随波逐流,几乎每节课都在劝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教师如果没意识到多数学生英语学习“先天不足”这个事实,无视学生的接受程度,照本宣科,就不会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双方都会有很深的挫败感。只好用一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来解嘲了。時间长了,恶性循环,就会产生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学风。如果我们了解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负面情绪、逃避心理,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一味强调教学进度,用令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英语知识对他们狂轰烂炸,而是要以过来人、朋友的角度给他们以关心和鼓励。师生的互动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它贯彻始终,而育人又在其中。这种师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互动是不可轻轻带过、忽略不计的。相反这是任何学科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互动的内容多种多样,互动的模式也不限于语言的交流,许多时候,一个眼神就足够。互动的本质是互相感动,互相尊重。而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笔者与学生互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回到学生时代,假设讲台下坐着的就是当年的自己,有了这种换位思考的心态,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传授者,而是会发自内心地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和知识诉求。一次,笔者给10级船电学生上课,在了解到他们有很多是单招或者对口的之后,我对他们说,“即使你们连字母A都不认识,你们也是船电的一员,我们的原则不放弃不抛弃,不以英语好坏论成败!”正是在与不同特点甚至我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学生的接触中,他们给了我最好的做人的教育,那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成长模式。为人父母无法选择自己的子女,为人师长更无法选择自己的学生,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就一定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二、引导学生创建听说读写译五位一体的综合语言环境
在与学生有了较好情感互动的前题下,尽量做好知识的衔接与过度。比如,在第一学期,先领学生复习一下音标,学习一些基本的发音规则,以期解决他们单词发音问题;再把中学常用的语法复习一遍。对于英语程度相对好一些的学生,则要提醒他们在多年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英语学习误区。以英语课文的学习为例,学生们仅仅关心课文里出现了哪些新的单词、词组,新的语法结构。如果问一下文章的大意,多数都是一片茫然。这直接导致他们英语听力、口语、阅读、翻译、写作各项语言技能偏差。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而学生们把单词和语法当成了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是他们英语学习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个目标连“取法乎中”都不是。以母语的使用做对照就很容易看出问题所在。读母语文章时是怎样一种状态?当然不只是认识新词语,学习新语法。我们要么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要么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但是学生们在英文阅读中仅仅满足于记住几个单词,几个句法。他们没有意识到单词、语法只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而终极目的是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能力的提高。这是很多人英语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的症结所在,这种方法学的都是英语的碎片、骨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忽略了英语和母语一样充满了生命,有血有肉!为了纠正学生的这方面偏差,笔者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从单词和语法转移到句子。句子作为一个完整的表意系统,本身便涵盖了与之相关的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一个句子如果能达到熟读成诵、脱口而出的程度,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自然迎刃而解。笔者经常在课文里选几个有难度的长句子,要求学生在课堂内熟读成诵,让他们体会到说出一串英语和仅仅读几个单词、短语的差别。在他们有点成就感的时候,再鼓励他们:只要你能说母语,这说明你发音器官没问题,你就能说英语;只要你认识26个英语字母,这说明你记忆没问题,你就能记住单词,能记住一个单词,就能记住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一切的学习,第一步都是记忆与模仿,然后才是创新,语言学习尤其如此。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语言环境的创建非常重要。在课堂上,除了英语教学课件,笔者还会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短片,让他们感受地道的口语和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让他们意识到语言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并不是单调的字母组合或者呆板的听力材料,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寻真理的欲望;体会不到任何快乐的学习,最终会让孩子痛苦地放弃”(苏霍姆林斯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往往一首脍炙人口的英文歌,甚至英文原版的电子游戏都能成为他们苦学英语的直接动力。为了让他们开口学英语,笔者把朗读和背诵课文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查,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多数同学都能很好地完成朗读任务,而背诵只有少数同学能够胜任,这已令笔者颇为欣慰了。有的学生在读课文时,刻意读得很快,有时我为了提醒他注意,便会在他读完之后要求他用母语复述一下他刚刚读过的内容,但没有一个同学能说出来。我说,这种把戏我年轻时都做过。底下同学就会发出会心的笑声。我接着说,朗读速度不要超出你的理解速度。如果真想读得快,那就多读,熟了,自然就快了,不要一开始就快读,容易摔跟头。熟读课文是笔者对学生的主要要求,背单词、学语法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如果学习英语仅仅满足于背几个单词、学一点语法,那永远也不会感受到学习语言的乐趣,英语水平也不会有大幅度提高。而英语课文是我们身边最容易获得的语言环境,课文读熟了,不光单词、语法,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都在其中,这是单单只背单词、学语法无可比拟的。关键是要“熟”读。怎么才算“熟”?“熟”的标准是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最基本的要求是没有单词和语法障碍;再高一点是,一句英语不需要母语做拐棍,不需要翻译,直接能读懂,就象说“Good morning”、“Thank you”一样,就是“熟”,否则就不“熟”。从前学英语,讲究读烂几本书,后来是听烂数盘磁带,现在互联网时代,视听资料俯拾皆是,关键还是要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烂熟于胸。
三、精讲多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学习,就是把不熟变熟。从不熟到熟需要时间。学习英语的成败不过是肯不肯给时间而已。而对于高职部分学生来说,由于惨痛的历史原因,显然不愿给英语太多时间,甚至不给时间。这就决定了英语课堂是他们学习英语唯一可资利用的時间。但是,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模式的课堂中,学生连这唯一可资利用的时间都丧失了,导致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师们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却成了可悲的“杨白劳”,对于英语教学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如果说,问题本身就蕴含着答案,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教与学不脱节?答案是,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接受能力为准,压缩教师讲课时间,留出时间给学生练习所学内容。这也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旨所在。如果不局限于字面意思(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的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英语课堂来说,精讲多练便道出了个中精髓,把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学生发光发热的主战场,教师由传道者一变而为组织者、检查者、评价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对于许多教师来说很困难,但势在必行。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固有的心态,很多教师怀疑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往往不是学生自学能力有问题,而是教师在角色转化之后能否很快意识到对学生检查、督促的力度问题。一旦意识到问题所在,那么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都会摸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结语:政治家姜尚在治理齐国领地时,当地居民还尚未开化,土地也不宜农耕,他并未照搬现成的礼乐模式,而是“因其俗,减其礼”,鼓励发展渔盐之利,使百姓安居乐业。古人治国尚能做到因地制宜,今人治学亦应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晟.浅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17期
[2] 张胜利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5期
[3] 李相群 .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作者简介:刘德芳(1970-),女,吉林扶余人,威海职业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主导作用;情感互动;英语环境;精讲多练
Abstract: The paper is about teachers’ leading role in high vocational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It includes three aspects: the importance of a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eveloping English environment in class, perfect integration of less teaching and more practice of students.
Keywords: HV public English ; teachers’ leading role; affective interaction; English environment;less teaching and more practice
引言:这几年,随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广泛传播,课堂教学模式从“填鸭式”转向另一个极端“放羊式”,令很多教师产生“英雄末路”的“失落感”。教师的一言堂固然不可取,没有教师的恰当指导的课堂也不会是个好课堂。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教师在课堂中就应该起这样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或布置任务。教材是死的,教学方法也是死的,只有人是活的。教师作为主导的一方,就是要因势利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的,灵活使用方法,对教材作适当取舍,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教师在高职公共英语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注重师生情感互动;注重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注重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学生情感因素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通常来说,课堂教学由三个要素组成:教材、教师、学生。教师是教材和学生之间的传送带。教师要想完成把学生领进“教材”这个门的任务,就既要掌握教材,又要熟悉学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让未进门的进门,已进门的登堂入室。但是教师往往忽视或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导致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熟练掌握,更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心态,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否则劳而无功。
高职公共英语的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学生普遍对英语严重缺乏兴趣。询问他们中学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英语,基本上是千篇一律,被英语老师“伤害”过,不喜欢英语老师等等。很多学生连初中水平都没有。最根本的问题是,这些学生在中学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偏偏人以群分,一个班级中,如果一两个人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无关大局;如果一个集体中只有少数几个人有点学习习惯,那就回天无力了。老师们对多数学生的感觉就是无语又无力。大一新生的另一个特点是,不光对英语不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本身有极强的免疫力。他们可以一口气挑出授课教师的一大堆毛病,偏偏对自己厌学的毛病置若罔闻。唯一感到安慰的是,因为多年教高职公共英语,笔者已经了解高职学生的特征。正如一位同学所说,如果不是因为英语,他的高考不会遭遇滑铁卢之败,难道异国的语言却可以决定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吗?这略带年轻人固有的偏激的问难,却深刻地反映了他们对英语的对立情绪由来已久并直接影响他们英语学习的效果。所以我的英语课的基本原则“不以英语好坏论英雄”。不伤害占班级多数的英语不好的“弱势群体”。同时给那些还能跟上的学生打预防针,不让他们随波逐流,几乎每节课都在劝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教师如果没意识到多数学生英语学习“先天不足”这个事实,无视学生的接受程度,照本宣科,就不会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双方都会有很深的挫败感。只好用一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来解嘲了。時间长了,恶性循环,就会产生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不良学风。如果我们了解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负面情绪、逃避心理,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一味强调教学进度,用令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英语知识对他们狂轰烂炸,而是要以过来人、朋友的角度给他们以关心和鼓励。师生的互动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它贯彻始终,而育人又在其中。这种师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互动是不可轻轻带过、忽略不计的。相反这是任何学科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互动的内容多种多样,互动的模式也不限于语言的交流,许多时候,一个眼神就足够。互动的本质是互相感动,互相尊重。而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笔者与学生互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回到学生时代,假设讲台下坐着的就是当年的自己,有了这种换位思考的心态,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传授者,而是会发自内心地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和知识诉求。一次,笔者给10级船电学生上课,在了解到他们有很多是单招或者对口的之后,我对他们说,“即使你们连字母A都不认识,你们也是船电的一员,我们的原则不放弃不抛弃,不以英语好坏论成败!”正是在与不同特点甚至我认为是不可救药的学生的接触中,他们给了我最好的做人的教育,那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的成长模式。为人父母无法选择自己的子女,为人师长更无法选择自己的学生,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就一定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二、引导学生创建听说读写译五位一体的综合语言环境
在与学生有了较好情感互动的前题下,尽量做好知识的衔接与过度。比如,在第一学期,先领学生复习一下音标,学习一些基本的发音规则,以期解决他们单词发音问题;再把中学常用的语法复习一遍。对于英语程度相对好一些的学生,则要提醒他们在多年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英语学习误区。以英语课文的学习为例,学生们仅仅关心课文里出现了哪些新的单词、词组,新的语法结构。如果问一下文章的大意,多数都是一片茫然。这直接导致他们英语听力、口语、阅读、翻译、写作各项语言技能偏差。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而学生们把单词和语法当成了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是他们英语学习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个目标连“取法乎中”都不是。以母语的使用做对照就很容易看出问题所在。读母语文章时是怎样一种状态?当然不只是认识新词语,学习新语法。我们要么从中获得需要的信息,要么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但是学生们在英文阅读中仅仅满足于记住几个单词,几个句法。他们没有意识到单词、语法只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而终极目的是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能力的提高。这是很多人英语水平一直无法提高的症结所在,这种方法学的都是英语的碎片、骨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忽略了英语和母语一样充满了生命,有血有肉!为了纠正学生的这方面偏差,笔者引导学生把注意力从单词和语法转移到句子。句子作为一个完整的表意系统,本身便涵盖了与之相关的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一个句子如果能达到熟读成诵、脱口而出的程度,与之相关的知识、技能自然迎刃而解。笔者经常在课文里选几个有难度的长句子,要求学生在课堂内熟读成诵,让他们体会到说出一串英语和仅仅读几个单词、短语的差别。在他们有点成就感的时候,再鼓励他们:只要你能说母语,这说明你发音器官没问题,你就能说英语;只要你认识26个英语字母,这说明你记忆没问题,你就能记住单词,能记住一个单词,就能记住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一切的学习,第一步都是记忆与模仿,然后才是创新,语言学习尤其如此。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语言环境的创建非常重要。在课堂上,除了英语教学课件,笔者还会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短片,让他们感受地道的口语和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让他们意识到语言是鲜活的有生命的,并不是单调的字母组合或者呆板的听力材料,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寻真理的欲望;体会不到任何快乐的学习,最终会让孩子痛苦地放弃”(苏霍姆林斯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往往一首脍炙人口的英文歌,甚至英文原版的电子游戏都能成为他们苦学英语的直接动力。为了让他们开口学英语,笔者把朗读和背诵课文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查,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多数同学都能很好地完成朗读任务,而背诵只有少数同学能够胜任,这已令笔者颇为欣慰了。有的学生在读课文时,刻意读得很快,有时我为了提醒他注意,便会在他读完之后要求他用母语复述一下他刚刚读过的内容,但没有一个同学能说出来。我说,这种把戏我年轻时都做过。底下同学就会发出会心的笑声。我接着说,朗读速度不要超出你的理解速度。如果真想读得快,那就多读,熟了,自然就快了,不要一开始就快读,容易摔跟头。熟读课文是笔者对学生的主要要求,背单词、学语法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如果学习英语仅仅满足于背几个单词、学一点语法,那永远也不会感受到学习语言的乐趣,英语水平也不会有大幅度提高。而英语课文是我们身边最容易获得的语言环境,课文读熟了,不光单词、语法,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都在其中,这是单单只背单词、学语法无可比拟的。关键是要“熟”读。怎么才算“熟”?“熟”的标准是什么?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最基本的要求是没有单词和语法障碍;再高一点是,一句英语不需要母语做拐棍,不需要翻译,直接能读懂,就象说“Good morning”、“Thank you”一样,就是“熟”,否则就不“熟”。从前学英语,讲究读烂几本书,后来是听烂数盘磁带,现在互联网时代,视听资料俯拾皆是,关键还是要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烂熟于胸。
三、精讲多练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学习,就是把不熟变熟。从不熟到熟需要时间。学习英语的成败不过是肯不肯给时间而已。而对于高职部分学生来说,由于惨痛的历史原因,显然不愿给英语太多时间,甚至不给时间。这就决定了英语课堂是他们学习英语唯一可资利用的時间。但是,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模式的课堂中,学生连这唯一可资利用的时间都丧失了,导致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师们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却成了可悲的“杨白劳”,对于英语教学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如果说,问题本身就蕴含着答案,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教与学不脱节?答案是,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接受能力为准,压缩教师讲课时间,留出时间给学生练习所学内容。这也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主旨所在。如果不局限于字面意思(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的是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英语课堂来说,精讲多练便道出了个中精髓,把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学生发光发热的主战场,教师由传道者一变而为组织者、检查者、评价者。这种角色的转变对于许多教师来说很困难,但势在必行。这其中涉及到一个固有的心态,很多教师怀疑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往往不是学生自学能力有问题,而是教师在角色转化之后能否很快意识到对学生检查、督促的力度问题。一旦意识到问题所在,那么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都会摸索出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结语:政治家姜尚在治理齐国领地时,当地居民还尚未开化,土地也不宜农耕,他并未照搬现成的礼乐模式,而是“因其俗,减其礼”,鼓励发展渔盐之利,使百姓安居乐业。古人治国尚能做到因地制宜,今人治学亦应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晟.浅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17期
[2] 张胜利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5期
[3] 李相群 .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作者简介:刘德芳(1970-),女,吉林扶余人,威海职业学院讲师,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