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方寸之间见证沧桑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票从1953年开始实行,分全国通用粮票和地方粮票两种。面值从1两到10斤不等。粮票可用来作为购买食品,不是货币,但有价值。
  与粮票一样,油票、肉票、糖票、布票、蛋票、鱼票、烟票、酒票、煤票、火柴票、糕点票等,也都是用来购买相应的食品和生活用品的。
  有人统计,1959年有12种票证,1961年则有票证156种。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及各地使用的各种票证已有数千种之多。
  
  
  短缺年代的辛酸
  
  52岁的姜明家里仍旧保留着30年前曾经用过的粮票、布票。每当看见这些票证,饥饿年代的辛酸和沉重又浮现在眼前。姜明想起了一生都在为子女吃饭而奔忙的父亲,想起了那些饥饿的年代和贫穷的人们。尤其难忘的是,从家乡小山沟到小镇上中学时,父亲每周都要背上粮食去粮站换回10斤粮票让他在食堂买馒头吃。后来,他考上了大学,依然是父亲担心他在学校的定量不够吃,一次又一次背上粮食换回粮票,每月按时寄来——这些他攥出汗水、沾着泪水也未舍得用的粮票,渐渐就积攒成了他的一笔精神财富。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姜明大学毕业,端上了当时人人羡慕的“铁饭碗”时,中国老百姓见面的问候语依然是“吃了吗”。
  “在那个短缺经济年代,一切生活日用品都要靠票证限时限地限量供应。”姜明回忆说,“我们一家6口人就靠着每月固定的粮票来购买粮食,如果没有粮票,根本没有饭吃。”
  票证自然消亡
  作为亲身经历者,姜明见证了深圳率先废除粮票的历史变迁。
  1984年,姜明“停薪留职”毅然去了刚建立才几个月的特区。他的压力首先来自吃饭。
  当时,深圳“土著”人口只有两万,“外地人”剧增到10万,凭粮本供应难以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不少人因无力购买高价“黑市粮”而黯然离去。
  粮食,首先制約着特区的发展。怎么办?深圳市政府认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粮食供应已不是那么紧张,让粮食部门尽量多储备粮食,并适当提高价格,废除粮票,敞开供应,以满足需求。
  出乎意料的是,此项“粮食新政”一公布,并没有出现期望的赞誉,而是一片恐慌。几十年习惯使用粮票的人们,害怕无票又买不到粮,便纷纷排队抢购。姜明就是其中的抢购者之一。
  1983年底,布票首先在上海废除。那时布料和成衣的市场供应已相当充分,但仍然出现抢购风潮。
  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逐渐建立,全国开始废除大部分相关票证。不过,武汉2000年才停止使用煤气证;北京2006年才废除汽油票。至此,实行40年的票证终于全部退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如今,在姜明已生活了多年的北京,有着众多著名的商场和大超市,各种商品应有尽有。全国各地也都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超市,人们早已不再为买粮、买油、买布、买菜、买肉等生活用品而件件凭票、回回排队、斤斤计较了。
  上世纪80年代,姜明结婚时的“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早已成为笑谈;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机、洗衣机、冰箱早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现在买住房、买汽车也很普遍,用名牌、出外旅游,追求健康成为时尚。消费方式也由单一的数钱变成了刷卡、网购、分期付款、个人支票等,灵活多样。尤其是“80后”、“90后”很多人成为消费名牌的新生代,他们已不知票证为何物了。
其他文献
龙应台在《文化做了什么》中写道:“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坚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诚然,谈及传承,我以为:倘若我们每一个独立个体都如一颗颗散落乱滚的珠子,那么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便穿针引线,把无数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连缀为伟大的共同体。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体力行让传承的脚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传”乃传授、传递,“承”是继承、领纳。“传承”在我咿呀学语的童年记忆里,或许是家人围坐桌边、谈笑啜饮
小朋友,你知道吗?我们国家的历史,就是一部五彩斑斓的战争史诗。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分分合合,揭竿起义,改朝换代,抵御外寇,都是挥动战争这把利剑达到的目的。由于战争频发,才有诸多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这些充满智慧的战争谋略诞生。  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在《三国演义》里能找到历史踪迹。近代的外强入侵、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家都比
爱好、特长,在很多表格里它们总是被放在一起,仿佛它们是同义词一样,充分展示着这个世界里的功利性。爱好的东西,就一定是特长吗?我不能爱好一些我不擅长的东西吗?我擅长的东西一定是我的爱好吗?  学生时代的“爱好”“特长”,总像一种才艺比拼,或者更像另外一个问题:你妈上个暑假给你报了什么兴趣班?爱好只是令人快乐的源泉,即做什么让自己快乐;而特长,是需要强迫自己多加练习才能得到的,伴随着勤奋与痛苦。  所
立春嘍,吃春饼
期刊
今天晚上我弟弟不洗澡,太可恶啦!晚上,弟弟把所有的作業都做完了,我还剩下作文。弟弟先上了床,把他的脏袜子扔到我的头上,好臭啊!原来弟弟没洗澡。我把袜子给扔回去,弟弟却哈哈大笑。奶奶叫弟弟去洗澡,弟弟不肯去洗。最后,奶奶拿起棍子,他才去洗澡。  评语:如果细心留意,你就会发现生活竟然如此多彩。百字作文助你爱上生活。
提示:爱,是不断给予中的拥有;爱,不应该有什么附加条件。很多父母深谙这个真谛,创造机会让孩子接近弱势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给予中,在关爱中,让孩子拥有更多的爱。梁春鸣就是这样的母亲,她让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就牵手自闭症儿童,以期这样的接触,让爱在张翛然的心中生根。這样的目的能够达到吗?请阅读梁春鸣母子饱含真情的文字。
语文课上,赵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给同学们讲课。同学们都竖起耳朵认真地听讲,唯恐漏掉一点点细节,因为快要期末考试了。可是胆大包天的王昱淼,却若无其事地在桌斗里瞄着漫画书。正当他看得入迷时,被赵老师的“火眼金睛”发现了。她下了一道“圣旨”:“把漫画书扔进垃圾桶里!”这时的王昱淼纵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违背老師的“圣意”,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到垃圾桶旁,极不情愿地将漫画书丢进了里面。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
钱学森生前曾数次质疑,中国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肇始于1992年的高教改革,没有给中国大学带来“钱学森之问”的终解。在此背景下,历时一年半、易稿数十次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俗称“新教改方案”)公开征集民意,引起各界关注,如何使高校环境更适应人才生长成了多方关注的话题。    关注教育本质    读罢《金融时报》刊登的文章《教育绝境》,中国石油大学石油与
我厌倦阳光明媚、千篇一律的早晨,今早终于盼来了一场雷雨,写尽了夏日的热情与奔放。我闭上双眼,窗外的整个天空都是灰灰的,说不出的压抑,就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撩拨人的思绪。窗外是浑浊的,我闭上双眼,心里不时地为这场大雨助威。  密雨下黑了天,狂劲地扑向大地,卷起一阵阵烟尘。雨水急射在窗玻璃上、屋顶上,像冰雹一样叮当有声。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驱走了夏日的闷热,也逼急了一大片雨,哗啦,哗啦,似银河倒泻。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这场以中白工业园为支点,点面带动的中联重科国际产能合作大幕拉开。  当地时间2017年4月15日,中联重科中白工业园项目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正式开工建设。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奠基仪式上留下亲笔祝福:“祝贺中联重科白俄罗斯工廠开工大吉。”  杜家毫在致辞中表示,希望中联重科在白俄罗斯的关心支持下,加强规划论证和科学设计,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项目质量,尽快达产见效,共同把中联重科白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