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帖之狠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ieq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害怕跟人聊写作。每个人对写作的认识千差万别,对作品的判断更是南辕北辙。我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唯恐自己判断有误,与人造成误解。所以我一直希望把自己关起来,拒绝与人交流。导致的结果是,我越来越拙于言辞了,读完一部作品表达出来的往往比较简单:“写得不错的,还可以。”、“这篇写得真好,而且很克制。”、“这个写差了,没有写出那种感觉。”——什么样的感觉?有时候需要进一步说明,我找不到词汇,仅仅心里会漫过那种感觉。读者是自由的,就像一个食客走进餐馆,满足了他的胃口,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了。当他觉得好吃,介绍人来吃,至多说:“这家店菜不错的,价格也合适。”
  我遇到了一个跟我一样简单明了地评价作品的人,就是池上。有一天她在我微信上留言:“《人皮鼓》看得想吐了。”我当时被镇住了,她一句话胜过一篇文章,我不知道怎么回复。因为一篇小说让人看了想吐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池上好,实在抱歉,一定把你吓着了。感谢你费时费力而且忍着不同口味读完。”我尽量不提“血腥”这个词,以免加重她想吐的感觉,同时又意识到这篇小说确实写得太悲惨了,我推测她没有经历过那种打工生活。她的感受是正常的。
  在这之前,我和池上虽然是微信好友,但是没怎么聊过天。我只知道她长得很漂亮,是浙江近年冒出来的一大批“80后”女作家中的一位。我记住她名字是源于《收获》杂志发表了她的小说《在长乐镇》。那应该是她的成名作。我挺喜欢那小说,写一个心气极高的女人唐小糖,在小镇上过着一潭死水般的乏味生活。内心的不安分,与小镇生活格格不入,在她爱上了一个类似港片里阿飞形象的摩托车手后迅速发酵开来;她想要离婚,和摩托车手过日子。最终,那个“像风一样的男人”逃离了,而后,唐小糖望见远处向她驶来的大巴车,也离开了小镇。
  接着,我又读了池上的《胎记》,同样写一个不满足家庭生活的少妇。这个少妇有点像进了城、人到中年的唐小糖,但她的名字叫卢心慈。她与唐小糖有着差不多的心理需求,但是年轻时的心气已经快没了,转变成了欲望的渴求,讽刺的是,小说结尾她丈夫始终没能察觉到她出轨,只在末了发现她除掉了身上那个胎记。与《胎记》写于同时期的还有《静川》。这篇小说里的乡村少女静川因为羞涩加上懵懂拒绝了男朋友的性要求,导致失去了男友,伤心之余嫁给了镇上的医生白头翁,并了解到了性之于女人的含义。
  这几个小说的背景分别从乡村、小镇到城市,伴随着空间的演变,池上的小说风格也一步步得以确立:主要借助生活本身或延续的可能,有点“新写实”;主人公大多为女性,她们为生活为家庭为情所“困”的内心世界极为丰富;人物情感史代替了社会发展史;多篇小说通过性爱让人物形成一种紧张关系,而性爱对于女主人公而言不单单是生理意义上的性爱,而且是一种精神挣扎的行为;走不出的“困”是解读池上小说的钥匙(后来在她的创作谈里得到证实)。因为走不出“困”,小说的叙述亦随之绵密幽深,略显繁复;虽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但是不妨碍作者情感带入,这无疑是含着体温、裹着气息的小说,但是读完之后,心里又有说不出的失落、惘然,体会到的是彻骨的寒意。
  我本人特别不擅长写女性,平时也很少涉足“向内转”的写法。所以有一天,当《西湖》杂志联系我和池上这两个经历完全不同、写作风格迥异的人互写印象记,我没有多少把握但答应了下来。原因之一就是我想知道我在别人眼中是个什么样子;之二是我的小说一直没有多少人读,这不又多了一个被迫阅读的读者了嘛;之三是我想通读池上的小说,对我将来写城市题材、婚姻题材小说有所启发。这样,我又读了她于2014年之后写的《镜中》、《春风里》、《桃花渡》、《这半生》。这几个小说依然是池上擅长书写的题材领域,语言风格同样温软体恤,丝丝入扣,但是作为主角的女性们起了些许变化,她们开始从心灵生活、情感生活,一步步走向社会生活。也就是说,小说中的女人们所遭遇的伤害或苦难,不单单源自她们内心的“不作不死”,还来自于外部世界的侵袭与压迫。小说开始增加社会背景,拉长时间跨度,与社会各阶层人物发生纠葛,当一直被“困”的女人们挣脱自身的牢笼之后,面对的是一个更大的牢笼。她们让我看到了池上在成熟,她已经不满足于让人物停留在一个层面上。
  《镜中》写两个中学同学,女的穷,男的富;多年后,他们掉了个个,女的富了,男的却穷了。尽管社会地位的差距与财富的多寡没能阻挡女同学对男同学一如既往的爱,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还“保持着一种始终都没有向对方明确表示过爱”的默契,但是,那层捅不破的窗户纸始终也没能捅破。究其原因,我认为恰恰是因为两个人外在条件的悬殊,于无形中影响着他们再靠近一步,或者干脆说是社会阶层和由此产生的自尊心造成了彼此心灵的隔阂。这个问题在池上以往的小说中好像没有这样突出。当然,池上本人可能不赞同我这样解读,因为她始终是一个关注人物内心比关注外部世界更多的作家。但是不可否认,她的小说的确开始变得驳杂起来了。
  《这半生》时间跨度大概有三十年,有多条线索交叉,主线写一个叫云惠的女孩读大学时“想要体验一种和从前不一样的生活”,去一家KTV当点歌“公主”,结果被一个有钱男人哄骗,陷入所谓的爱情漩涡不能自拔。这次感情受挫后来竟成了她的隐疾,“骨子里泛出一层气息,冰冷而决绝”,以至于她婚后身体排斥丈夫,家庭生活当然也就不可能和谐。离婚后,她把这种无法填补的爱转移到具体的对象——儿子身上,可是她又不得不遏制它的畸形发展,所以当儿子带着他心爱的女朋友回家时,她这才从幻梦中惊醒一般,变得歇斯底里。云惠的心路历程和生活遭际悲苦,虐心,她的悲剧按小说第一句话讲是“云惠年轻时受过一次伤”,但这亦是她母亲高压教育下的一幕惨剧。总之,这篇小说里的三代人(云惠,云惠的离异父母,云惠的儿子)都生活在各自的不幸中且相互限制、折磨,都有着难以言说的隐痛,而池上显然清楚痛点在哪儿。
  于是接下来的“印象”——其实我很不想就这么通过读小说来完成对池上的“印象”,这是不是有点逼自己搞起理论来的架势?但是相比“印象”池上本人,我更没有把握,所以我们还是继续谈小说吧。《春风里》是一部直面现实的作品,涉及工人下岗。小说中的女主角——水泥厂的工会主席林安娜,在工厂面临改制期间被多股力量撕扯,它们来自工厂领导层的男权统治,底层工人们对她的误解甚至侮辱,亡故的前夫留给她的家庭拖累,以及她对瘫痪在床的初恋情人沈世民的内疚。多年来,林安娜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抛弃沈世民开始一步步以牺牲自己的肉体为代价,往工厂的“上层”爬,她的忍辱负重,仅仅是想过上她想要的“幸福的生活”,然而现实却如同屋顶崩塌,一夜之间让她从终点回到了起点。   如果说《这半生》里的云惠之所以越活越糟糕,与身处时代的因果关系不是很直接,那么《春风里》中林安娜的人生境遇,则与本世纪初的历史紧密相扣。当最后她失去了所有,回到刚来杭州时的落脚地——春风里,回忆起自己和沈世民曾经在这里许下的美好愿景,读来令人落泪。——在那个时候,我有一种感觉,池上其实也是一个下手很狠的家伙,只是她的狠没有更多地表现在故事表层,而是沉潜在人心最脆弱的部位,从不显山露水。池上是我阅读视野之内,少有的注重心理描写的年轻作家,她擅于紧贴人物,可以称之为贴心贴肺地捕捉人物内心的幽微,发掘出人物的精神隐痛,然后围绕它不断地铺展、剖析,以此一点点完成对笔下人物的“心灵折磨”。所以,尽管她尝试着让人物从幽闭空间走向更宽阔的外部世界,但是真正打动人的不是靠“正面”强攻现实,而是靠揭示人的心灵轨迹、灵魂挣扎。
  我尤其喜欢《桃花渡》。因为这篇小说通篇是人物的内心戏,除此之外,它还将人物命运起伏、个体奋斗、荣辱沉浮,与戏曲兴衰、家庭变故等因素融合在了一起。女主人公身上有一种坚韧、执着的个性,她为了能够继续演出越剧《追鱼》,始终不断努力着。她因为热爱戏曲艺术而充实,又因为热爱戏曲艺术而坎坷,小说既反映出了戏曲艺术被裹挟进时代变迁与文明迭代而日趋衰微,也写出了人物命运在此种境遇下的跌宕起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小说整体有越剧婉约凄清的氛围,外部世界与人物内心相互映照,情节发展层层铺垫,矛盾纠葛细细编织,可谓引而不发,浑然天成。
  池上在一篇访谈中曾经提及,她追求一种妥帖的语言。池上说:“这种妥帖的感觉,就是文字不会炫、扎人,而是仿佛衣服被熨烫得很服帖。……好比一个女孩子,她的眼睛、鼻子单独来看不一定很美丽,但是放在一起是那样一种妥帖、舒服的感觉。”这段话也适用于她对小说的整体把握,她的大部分小说是让人感到温润、妥帖的(比如《在长乐镇》、《春风里》等等),就像西湖边的雨巷里款款走过的穿旗袍的女人,而这篇《桃花渡》做到了极致。
  必须说明的是,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也喜欢那种妥帖而且精致的小说,毕竟我也是浙江人嘛。浙江人再粗糙,内心还是有细的一面。所以写到这里,其实我挺担心,我不知道池上看我的小说,会不会还有想“吐”的感觉。那种妥帖精致的小说我想写,但是写不出来。我只懂得暴烈,情节大开大合,不懂得把痛苦隐藏起来,由于种种原因,我还喜欢把小说写得怪诞。如果要为我们的互写印象记打个比方:我是一个粗野之人,吃口味清淡的杭州菜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让一个优雅精致的杭州人,吃我做的重口味的烂菘菜滚豆腐,对方怕是接受不了。我记得在微信上曾向池上表达过这个意思:如果你看了我的小说有所不适,千万不要看完,读两三个了解一下风格即可。池上却留言:“乱讲,那我不也浪费你的时间?我们不要相互客套,因为本来就基于信任才互写的嘛。”又说,“像你的荒诞,我写不来,我缺乏想象力。”、“我现在看我以前的小说,觉得写得太满了。”我回答:“‘写得太满’不一定就是缺点,比如说我就不太喜欢卡佛那种刻意的留白。”
  于是我们也聊起,我的小说大多是采用第一人称写的,她的小说几乎全是采用第三人称写的,这个似乎很奇怪。还谈到各自喜欢的作家,池上喜欢门罗、杜拉斯、理查德·耶茨等等,我只零星读过他们的作品,而我读得比较多的是卡夫卡、拉什迪、君特·格拉斯那类作家。有一次,我大着胆子向她指出,你的写作是不是也很狠呢?!刚开始,我认为我是正确的,我们的小说其实都有些残酷,一个是折磨人物的肉体,一个是折磨他们的心灵,可过了一会儿我又嘀咕起来,称讲究“妥帖”的池上为“狠”是不是准确?值得一提的是,她竟然承认了。她说“不温不火里有狠”,“温情中欲哭无泪”。这让我有些得意,留言:“原来我俩都是狠角色啊。”
  手机屏幕上突然冒出一句:“靠,你没发现我的性格也很狠的吗?”
  ——我又一次被镇住了。
  首先,我想到对方原来是一个凶狠的女人,有点害怕了。因为我确实有点怕那种女人。于是我的手指在离手机三厘米的地方犹豫,不敢点下去,……其次,她怎么说了一个“靠”字呢?一个漂亮姑娘,而且还是杭州人,不妥帖啊。……好在我随即意识到,她这是在跟我开玩笑吧?后来我就认定是开玩笑的了。因为我在池上的微信上翻看了她的照片,一点都不凶狠的样子。相反,好像还有些单纯和天真。证据是:她有好几张自拍照,很有些搞怪的意思,显得没心没肺的。——但是如果真的是没心没肺之人,怎么会写出那么多自我折磨式的虐心之作呢?我这才发现我并不了解她,我了解的只是小说中的那些她罢了。
  但是随后,我就发现她能写出那些虐心之作的原因了。她是一个内心极度纠结之女人。证据是:我偶然发现她发微信有一个特点,就是几分钟之内,她会将一条微信发在朋友圈,一会儿就删了,过一会儿又发上来另一条,但是就在我想点赞的片刻,显示已删除,再刷新,她又把前面那条发上来了,仔细看,文字和图片稍稍作了调整。我猜测这个过程,她一定经历了很多思想斗争。于是我想象着她极度纠结的样子,偷偷笑了。
  就在前两天,当我完成上述文字后,读了她新写的小说《无影人》、《梧桐树下》、《蓝山农场1997》,对她的印象又作了一些补充:她实在是一个多面手。是的,她的写作存在着种种潜能。其中《梧桐树下》在小说的结构上做了大胆的探索;《无影人》文笔泼辣又节制,主人公(有点奇葩的兄弟俩)有些像加缪笔下的“局外人”、吴玄笔下的“陌生人”,但小说的意蕴得到了延伸,我读后有一种震撼;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篇小说的主角都换成了男性,人物塑造得有棱有角。而《蓝山农场1997》则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视角的转换带来新的可能,池上同样做到了妥妥帖帖。
  看到池上的写作于低调沉静中又踏踏实实地往前迈进一步,我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更觉得与她互写印象记是一件荣幸的事情。我已经开始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当池上的名字前被人加上著名的时候,我将跟着沾光。我将跟人说:“我和池上互写过印象记呢,而且你晓得伐?阿侬俩都属牛,都是巨蟹座。”
  “难怪呢!”
  只是,我不明白同样属牛、都巨蟹的人,为什么小说会写得那么不同。
其他文献
一九九五年炎夏,台湾诗人洛夫应邀在乐清开了一场诗歌讲座,地点设在某机关小楼里。洛夫先生让人把会议桌上的一面党旗请到一边去,才开始说话。我已经忘了洛夫先生到底讲了些什么。只记得,我与温州一位名诗人就“新古典主义”这个文学术语发生过温和的争议。这位诗人把洛夫捧为本世纪第一流的诗歌大师,且举例说明,洛夫怎样善于化用典故,他还当场朗读了洛夫的一句诗:盖章,盖章,从此君王不早朝。结果盖得洛夫先生满面通红,一
期刊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所以,北方文人喝白酒也能喝出古之侠者的豪气来;吴越乃报仇雪耻之乡,所以,南方文人喝点黄酒,也能觅见几分蛰伏民间的野气。后来有些吃酒人以为,酒气上来,脱了衣服,光着膀子,便是放达,便是晋人风度,实在好笑得很。他们谈晋人风度,总要跟酒掺和在一起。结果学坏了,徒有酒气,没有风度。晋人风度,我想,不单是喝酒喝出来的。不过,在我的师友里面,也有些人喝着喝着,风度就出来了。孟繁华教授算
期刊
杀草  清早天麻麻亮的光景,盘龙岭四野都有人零星走动,隐约可见弯腰挥刀的姿势,唰唰声不绝于耳。天光渐开,田垄上和山坡上堆起一垛垛新鲜茅草,露水凝在草尖。  清晨割草给猪、牛准备早料,这是岭上的孩子从生下来就熟悉的一套生活程序。  但岭上的人却喜欢管这叫杀草。不是割,不是斩,是杀,杀猪草,杀牛草。  自盘龙岭有人开荒定居以来,先人就发现一件奇事,这里的草木比其他地方的“凶”,嗅得到血腥气。像兽一样,
期刊
1  这个春节,母亲说跟小姨一家聚一聚。  小姨是母亲唯一的姊妹,姨夫走得早,生前,夫妻俩感情好。从姨夫走后,小姨一直郁郁寡欢,这些年,尤甚。母亲絮絮叨叨地说,你们小姨年轻时候长得漂亮,歌唱得好,还会跳交谊舞,好多男的都喜欢她。我想象不出小姨唱歌跳舞的样子,仿佛从姨夫走了,她的那扇门就关上了,把这些生活中的小情调,全部关在了门外。  小姨变了一个人儿。她变得不爱热闹,平日一个人住着,没事儿时去女儿
期刊
这个下午我听到一种嗡嗡声  它不是从衣柜里传出来的  也不是从我身体里钻出的  我听到嗡嗡声包围着我的房间  地上有很多断了翅膀的小虫子  证明嗡嗡声也不是由它们发出  我只好径直走到阳台上去  用手摸一摸已经很久没有开花的一种植物  它失魂落魄的样子  源自已经很久没有蜜蜂和蝴蝶关注  我继续寻找嗡嗡声  带着我的像一颗橡皮球那样富有弹性的头颅  (责任编辑:游离)
期刊
1、作者印象  七八年前,我二十出头,是个不太合格的文学青年。不合格表现在不想再写作,之前确实处心积虑写了几年,都差强人意,只能自我否定。和朋友租住在房间里,不上班,想发财,也做过了些许无用功。事实表明,相较写作,本人更不是发财的料。假设当初一不小心发财了,我还会投入到写作中吗。不太好说。我们习惯用命运使然来粉饰自己,但更多的是形势所迫。夏天的时候,我将自己的梦境写成一篇小说,有点像那么回事。身边
期刊
1  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石头有些冰凉,他才意识到正坐在一块石头上。拍拍屁股下的石头,就想起过往。从石头中来,是否要到石头中去呢。天宫里的石头看上去总是亦真亦幻。他坐在一块石头上,看久了云淡风轻,这一点也不像他。他是个猴,或者至少像个猴吧。  他决定像个猴,就猴模作样起来。端着两臂,手自然向下弯曲,脑袋向胸腔里缩。小腿一用力,身子轻轻一跃,跳将上来。他跳到更高的一块石头上,反手搭凉篷极目远眺。小手
期刊
昨天下午,我的家门被人敲响,开门一看,楼道里站着一个男孩,长得跟魏思孝有点像,他喊出我的名字,得到回应后,递给我一个邮包。外面很热,对于这一点,快递员更加了解,他的额头布满汗水,背心湿透,黏在身上。说他长得像小魏,可能是我的错觉,因为我知道他的到来和小魏有关。邮包里有一本书,是魏思孝新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名字叫《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我可能是除本书的编辑和作者外,最早拿到这本书的读者。小魏收到
期刊
一  1  天气很冷,附近几乎没来过,可能坐车曾路过。城市实在太大。小明和小红已经看了好几处房子,夜里不好找地方,楼号都看不清。今天很晴,虽然是晚上,天空也是蓝幽幽的。小明说,每幢楼的楼顶都应该装霓虹灯,写着几号几号楼。小红说,你想得美,谁会管呀,得花多少钱呀,钱谁来出呀。  他俩打算去看最后一家,看完就回去睡觉,走得累了。刚才那家,有点奇怪。男主人只穿着一条短裤出来开门,大概家里暖气太足了吧,但
期刊
一  吴莲重又出现在罗恩镇,是二十三年后的初冬。  我们瞧见空置已久的房内突然闪现灯光,是在吴莲回来的次日,不,也许是当天。要知道,罗恩镇这个封闭衰退的小镇,留下的大多是孩童和老年人。我们这些睡眼昏花上了年纪的人,憋尿从床上起来,朦胧中看到的,只是窗玻璃上依稀的白光。很快,冬的寒气,又把我们逼回温暖的床。所以,我们并不清楚具体的时间,只知道,当晨光又重回眼前时,吴莲已经在那里了。  长居罗恩镇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