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护还是控制

来源 :幸福·婚姻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z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岁以内,孩子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依赖妈妈,带给了妈妈很大的存在感和满足感。一岁之后,孩子慢慢地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跑,对妈妈就不会像婴儿时期那样需要了。这时,很多妈妈会感到很失落,甚至有一种希望孩子永远不要长大的想法。
  实际上,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是妈妈想跟孩子形成共生的状态。这种共生状态容易让妈妈把孩子当成是自己的一部分,从而缺乏边界感,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所以,有的妈妈在孩子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焦虑,担心孩子会磕着、碰着、呛着等等。于是,一些妈妈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糟糕的感受,就会过度保护孩子,不允许孩子受到任何的伤害。很多妈妈或者一些长辈在带孩子玩耍时经常会说:“这个不能碰,很危险”“不要玩这个,受伤了怎么办”“不能跑太快,爬太高,会摔倒的”……
  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想要去探索,但因为妈妈害怕孩子受伤,对其进行过分保护,阻挡了孩子探索的脚步。慢慢地,孩子在这些过分保护的声音中变得小心翼翼,没有勇气去尝试新的事物。


  妈妈的过分保护一方面起到了保护孩子安全的作用,另一方面却减少了孩子向外探索的乐趣,剥夺了孩子部分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事实上,三岁以后的孩子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并且精力十分旺盛。这意味着孩子向外发展的意愿十分强大,他需要在除家之外的世界里进行属于自己的探索。这时,如果妈妈以安全的名义束缚了孩子探索的手脚,就有可能会使得孩子失去了判断风险的自我成长。
  这种控制是在亲子关系的相处过程中发生。比如说有些妈妈比较焦虑,她们需要一种特别强烈的掌控感。这种掌控感可能发展到哪里呢?就是孩子不要有任何的意外,最好能够遵循妈妈的意愿,成为妈妈想要的那个孩子。妈妈会为这种控制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比如:“我为了孩子的安全”“我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当妈妈需要强烈的控制感时,孩子在成长中就会失去选择的权利。孩子没有能力去跟强势的妈妈争夺这种控制的权力,所以很多孩子就会慢慢地拖延。这种拖延其实是孩子对妈妈掌控感的一种不满或者愤怒的表达。在这时,妈妈需要重新认识自己,而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贴上叛逆的标签。
  同时,三岁以后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的意识。当孩子的自我意识产生,妈妈就会感受到控制感被打破。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爱好,或者有自己的規则,所以在这个时候,很多妈妈会觉得孩子离自己渐行渐远。有些妈妈无法接受这种感觉的时候,就更要把孩子牢牢地控制在自己身边。
  这个世界只有相对的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当妈妈们要追求绝对的安全时,往往也在剥夺孩子的好奇心和专注力,以及孩子发展学习合作的机会。
  其实,当妈妈信任孩子的时候,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是有贡献的,同时孩子和妈妈是彼此尊重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所感受到的不是控制和服从。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当你给予孩子支持和尊重时,孩子会感觉到力量,他会很安全地去探索属于他们的世界,发展他们自己的空间。
  孩子必然要不断地成长,必然要去和更多的人建立关系,最后才能顺利地融入社会和人群中。
  摘自《妇女》
其他文献
到曲阜的第二天,本刊记者来到孔子研究院,如期见到了孔院长。走进孔院长办公室的时候,他刚刚送走电视台的两名记者。寒喧之后,本刊记者递上《醒狮国学》杂志,简单翻阅之后,孔院长面带欣喜,一边倒了两杯热茶一边微笑着说“能办一本这样的杂志,真的很不错!”  “治世者尊孔,乱世者反孔,修身者敬孔,放纵者轻孔。”这是孔院长最喜欢的一句话,承先租之衣钵,继往圣之绝学,一直以来他始终把保护孔庙、传播儒家思想作为自己
期刊
西学东渐以来,中国学术始终面临着合法性危机。上个世纪初,留洋的中国学者以胡适和冯友兰为代表,按照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疏理中国的文献典籍,形成了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然而,中国哲学却不断地遭遇究竟是不是哲学的难题。  哲学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的哲学而论,西方哲学是哲学,中国哲学则不是哲学。但就广义的哲学而论,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和西方哲学都可以称之为哲学。  这里所说的“中国哲学”有两方面的含义:一
期刊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就是识人、育人、选人,一个优秀管理者必须首先学会识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察识别人才。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是指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志趣。人们是用思想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对大是大非问题的看法也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只有具
期刊
经书存留问题自清末便成了一个大问题,各家争执不休。今罗列一些各个时代的杰出人物对这个问题的态度,或许已经过时,或许还有待考证,或许今天看来仍是振聋发聩。至少,这些声音是我们一个民族思考的记录,沿着这些思路,我们才可以走得更远。  陈立夫:  中西文化之所以殊途进展,其一在精神方面作畸形的发展,其一在物质方面作畸形的发展,乃由于西洋人先发现物质之重心与物质之动力,而中国人则先发现精神之重心(中)与精
期刊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日可读。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诗学上的不朽篇童,其中的《典雅》章更是千古传颂的绝唱。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是典雅章的文眼,电是唐人所推崇和追求的境界和品格。它给人以“天地们大美而不言”的感觉,既奔涌升腾,又宁静致远。那也是一种人生的
期刊
阴阳理论认为,人是宇宙的阀门。生活的秘诀是,人不仅要学会“获得能量”,而且也要懂得“释放能量”,换言之,认识自己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认识自己“容量”的过程。有数据表明,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地球上,正是时间的“引力”与空间的“重力”使人平衡。对人的感觉而言,空间令人“索取”故为人欲,时间叫人“奉献”,故为神往。  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索取”的过程是“重力增加”的过程,所以人才有了“压力”这种十分紧迫
期刊
“残春又能几许,但相从,评水观茶”    首先,宋人饮茶重水质,极其讲究烹茶用水。在茶的烹制过程中,水质对茶水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早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就已经注意到饮茶中水的选择的重要性而且要求已极为苛刻:“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哪种水令人饮之有益,哪种水对人体有害已述之较详,大意是以新、净者为上。宋人对这一点同样十分重视,这在宋词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如:苏轼《西江月·茶词》“龙焙今
期刊
“至圣无域泽天下,威德有范垂人间”。朝代更替,人事浮沉,作为祭祀孔子传播儒家思想的圣域,孔庙已从曲阜一地发展到全国,并延展至越南、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等地,使孔庙成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世界性庙宇。    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始建于公元十四世纪的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笼络汉族的封建贵族和士大夫,下令袭历代旧典,命宣抚王楫于金枢密院建宣圣庙,祭祀孔子。据《元史·哈刺
期刊
胡光墉(1823~1885),清徽州绩溪人,因在杭州经商,寄居杭州。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    优秀的品质    良好的成长环境
期刊
采访赵之心老师是一件很轻松愉悦的事情,赵之心的声音很轻却有着极强的穿透力,他身材魁梧,行走起来却身轻如燕。与赵之心老师交流更是一种心与心的零距离碰撞,听其语言朴素而又深刻。运动养生,薪火相传  记者:对于体育运动文化的建立,运动健康文化理念,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运动养生体系,您在这个推动全民的健康文化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  赵之心:我是搞专业体育出身,在上学的时候也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中国有几个概念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