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教学资源不足,教师专业素养低,教学配套设备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作文水平一直处于不太理想的状态,作文教学也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文章客观分析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多维度探索了限制小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提出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一、引言
从长远角度来看,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具有深远意义。但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内容空洞,逻辑结构不清晰,立意不明确等问题,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不平衡,应引起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能力差
1.写作兴趣低。在作文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即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差,由于各学生语文基础、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极易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的情况。
2.存在套话现象。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写作知识和方法以死板的教学方式灌输给学生。这种情况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就会在写作中照搬教师的框架和理论,使得写作缺少个性化的内容。
3.作文内容虚假。由于诸多小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写作资料积累习惯,通常会在实际写作中参考大量作文大全,使作文出现诸多雷同,影响了作文质量,难以得到较高的分数。
(二)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时间少。从客观方面来讲,小升初的压力巨大,于是,小学生每天都在与教科书、辅导书、作业、习题甚至试卷打交道,而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从主观方面来说,很多小学生根本意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是在浪费时间。这大大降低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生阅读条件受限。由于受到农村条件的限制,学校的图书室较小,里面的藏书较少,不能满足小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很多家长缺少给孩子创造阅读条件的意识,从来不支持孩子买课外书阅读,很多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从未拥有过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书。
3.教师缺乏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把成绩当作学生的紧箍咒,争分夺秒地給学生灌输知识,搞题海战术,根本舍不得抽出空余时间给学生读课外书,一点都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然而教师们根本没意识到:一个不爱阅读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三)教师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局限于课堂。就目前的小学作文课堂来看,大部分教师会选择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即不给予学生任何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写出优秀的文章。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自由,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拓展,无法将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写作中。
2.作文教育理念受到限制。受到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师过于强调作文主题的思想意识,而忽略了作文题材的典型性和创新性,如果过于强调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能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3.作文教学模式化情况严重。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若严格按照教师提出的写作模式,则会导致学生的写作格式、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出现类似的情况,完全忽视了学生作文写作生活化的需要。
三、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弊端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了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教育观念的最大特点是忽视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农村小学作文教育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使学生在写作方面不能更好地抒发情感,表现现实生活,张扬个性等。
(二)教学方式的影响
当前的教学方式对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1.备课阶段。教师在备课时,难以兼顾到全体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与一部分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思维水平不一致,限制了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2.授课阶段。小学生作文教学弊端在授课阶段体现得最为明显,包括指导简单化,重视作前指导等;指导仅流于表面形式,在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和贴近生活真实素材等方面较为薄弱。
3.作文评改反馈阶段。作文评改是一个再传授、再创造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疲于劳作,难以长时间保持耐心、细心和精心。而且教师评改的时间跨度较长,有时候学生的一篇习作要在教师手里停留一至两周才可以批改完毕,这样就导致了作文评改反馈的效果极其低下。
四、解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低效问题的措施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全面发展
写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坚持表现生活原则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符合21世纪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表现生活简单而言,便是搜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写作中,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
(二)实现作文评价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相长
1.相互合作,自主批改。采用相邻的两位同学优带差进行交叉评改。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批改,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确保学困生能够开动脑筋,对所批改的作文进行评议,批改,下结论;二是锻炼优等生对语句的提炼和补充。
2.自评和自我反思。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建议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鼓励学生将自身的情感渗透其中,便于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
3.教师评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总结同学作文中的优缺点,然后在黑板上另行补充,再对照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这种评改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便于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如此作文的缘由并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师的指导意图。
(三)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降低作文起始难度,要求1-4年级学生从写话、习作入手,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选题要贴近生活,《新语文写作》中明确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写作:儿童趣味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提出这三个写作阶段的目的在于确保小学生的成长能与其自身的身心发展和情感发展相吻合。 2.采取多种作文训练方式。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的形式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保证教材规定训练任务有效完成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和表达需要,展开多形式、多类型的作文训练。
(1)情感作文。属于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作文训练,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相关的学习资料以及在其他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作文经验建构过程。这种写作训练方式可增强学生的体验、观察效果,使其更好地将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中。
(2)口头作文。口头作文的训练方式包括口头造句,扩展句子,复述课文,备稿演讲等。
(3)坚持写周记。激励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体裁、内容都不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的真情实感得以表达,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3.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鲁迅先生曾说过:“写作时第一需要观察。”写作即生活。因此,教師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写作时才会有真实的材料,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加强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里词典”和“心里图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五、结语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写作通病,不断总结经验,采用合理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做好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学习工作,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欲望。
【参考文献】
[1]张晓阳.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历程与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6):59-63.
[2]黄静,张文霞.多元反馈对大学生作文修改的影响研究[J].中国外语(中英文版),2014(01):51-56.
[3]蔡明.享受文学写作的初体验——小小说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6(10):38-4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问题;原因;对策
一、引言
从长远角度来看,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具有深远意义。但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内容空洞,逻辑结构不清晰,立意不明确等问题,一方面不利于农村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不平衡,应引起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能力差
1.写作兴趣低。在作文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即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差,由于各学生语文基础、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极易在写作过程中出现“作文难、难作文、文难作”的情况。
2.存在套话现象。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写作知识和方法以死板的教学方式灌输给学生。这种情况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就会在写作中照搬教师的框架和理论,使得写作缺少个性化的内容。
3.作文内容虚假。由于诸多小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写作资料积累习惯,通常会在实际写作中参考大量作文大全,使作文出现诸多雷同,影响了作文质量,难以得到较高的分数。
(二)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时间少。从客观方面来讲,小升初的压力巨大,于是,小学生每天都在与教科书、辅导书、作业、习题甚至试卷打交道,而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从主观方面来说,很多小学生根本意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甚至认为课外阅读是在浪费时间。这大大降低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生阅读条件受限。由于受到农村条件的限制,学校的图书室较小,里面的藏书较少,不能满足小学生对阅读的需求。很多家长缺少给孩子创造阅读条件的意识,从来不支持孩子买课外书阅读,很多小学生在小学阶段从未拥有过一本属于自己的课外书。
3.教师缺乏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把成绩当作学生的紧箍咒,争分夺秒地給学生灌输知识,搞题海战术,根本舍不得抽出空余时间给学生读课外书,一点都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然而教师们根本没意识到:一个不爱阅读的孩子,可能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
(三)教师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作文教学局限于课堂。就目前的小学作文课堂来看,大部分教师会选择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即不给予学生任何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写出优秀的文章。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自由,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拓展,无法将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写作中。
2.作文教育理念受到限制。受到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师过于强调作文主题的思想意识,而忽略了作文题材的典型性和创新性,如果过于强调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能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3.作文教学模式化情况严重。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若严格按照教师提出的写作模式,则会导致学生的写作格式、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出现类似的情况,完全忽视了学生作文写作生活化的需要。
三、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弊端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了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教育观念的最大特点是忽视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农村小学作文教育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使学生在写作方面不能更好地抒发情感,表现现实生活,张扬个性等。
(二)教学方式的影响
当前的教学方式对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1.备课阶段。教师在备课时,难以兼顾到全体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与一部分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思维水平不一致,限制了其写作水平的提高。
2.授课阶段。小学生作文教学弊端在授课阶段体现得最为明显,包括指导简单化,重视作前指导等;指导仅流于表面形式,在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和贴近生活真实素材等方面较为薄弱。
3.作文评改反馈阶段。作文评改是一个再传授、再创造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疲于劳作,难以长时间保持耐心、细心和精心。而且教师评改的时间跨度较长,有时候学生的一篇习作要在教师手里停留一至两周才可以批改完毕,这样就导致了作文评改反馈的效果极其低下。
四、解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低效问题的措施
(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全面发展
写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坚持表现生活原则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符合21世纪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表现生活简单而言,便是搜集生活中的素材,融入写作中,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能力。
(二)实现作文评价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学相长
1.相互合作,自主批改。采用相邻的两位同学优带差进行交叉评改。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批改,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确保学困生能够开动脑筋,对所批改的作文进行评议,批改,下结论;二是锻炼优等生对语句的提炼和补充。
2.自评和自我反思。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建议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鼓励学生将自身的情感渗透其中,便于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
3.教师评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尝试总结同学作文中的优缺点,然后在黑板上另行补充,再对照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这种评改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便于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如此作文的缘由并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师的指导意图。
(三)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降低作文起始难度,要求1-4年级学生从写话、习作入手,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选题要贴近生活,《新语文写作》中明确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写作:儿童趣味写作;少年率性写作;公民自由写作。提出这三个写作阶段的目的在于确保小学生的成长能与其自身的身心发展和情感发展相吻合。 2.采取多种作文训练方式。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的形式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保证教材规定训练任务有效完成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和表达需要,展开多形式、多类型的作文训练。
(1)情感作文。属于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作文训练,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相关的学习资料以及在其他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作文经验建构过程。这种写作训练方式可增强学生的体验、观察效果,使其更好地将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中。
(2)口头作文。口头作文的训练方式包括口头造句,扩展句子,复述课文,备稿演讲等。
(3)坚持写周记。激励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体裁、内容都不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的真情实感得以表达,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3.培养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鲁迅先生曾说过:“写作时第一需要观察。”写作即生活。因此,教師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写作时才会有真实的材料,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加强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心里词典”和“心里图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五、结语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小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写作通病,不断总结经验,采用合理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同时做好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学习工作,拓宽其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和表达欲望。
【参考文献】
[1]张晓阳.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历程与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6):59-63.
[2]黄静,张文霞.多元反馈对大学生作文修改的影响研究[J].中国外语(中英文版),2014(01):51-56.
[3]蔡明.享受文学写作的初体验——小小说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6(10):38-4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