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男生“携手”秀慧女生

来源 :中学生百科·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提示
  郑州十八中试行新校规,出台“阳刚男生”标准和“秀慧女生”标准。并评出了44名符合规定的学生。根据规定。阳刚男生的标准包括崇拜英雄敬仰模范、爱憎分明有正义感:秀慧女生的标准包括礼仪举止端庄等。该校老师称,越来越多的孩子“中性化”。是性别教育的缺失。
  赞成:有利于公民担当
  文/王传涛
  “男孩女性化”与“女孩中性化”现象,已经在我国社会中十分普遍。这不仅仅是选秀节目之中“伪娘”、“伪哥”的流行,更主要的,是当前教育体系之中,确实没有一套教男孩之所以成为男孩、女孩之所以成为女孩的“性别教育”。
  就危害而言,在笔者看来,“女孩中性化”相比于“男孩女性化”而言,对于社会的影响可能小一些。而如果整个社会男同胞们过于女性化,站在公民社会角度讲,这种现象并不利于公民个体实现对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担当。尤其是对于正处于公民社会、市民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我国社会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有两组实实在在的数据,却正在表明“男孩女性化”的严峻程度:其一,中国男孩的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日本男孩相比,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人矮了2.54厘米;其二,男孩比女孩的情绪更脆弱,北京儿童医院7年间19196个病例中,男性患儿占69%,其中6至11岁男孩心理疾病发病率是女孩的两倍。有教育专家出了一本叫《拯救男孩》的书,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唤醒男性荷尔蒙的回归。
  因此,“阳刚男生”和“秀慧女生”标准的确立,有利于整个社会在性别分工方面的文明发展与价值建设,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如果一个社会中,男性不能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女性又不能担当起专属于女性的社会分工,则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所以,“阳刚男生”和“秀慧女生”标准的确立,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本质上来讲,“男孩女性化”、“女孩中性化”是一种社会价值观与分工的错乱。“阳刚男生”和“秀慧女生”标准的确立与实施,必将有利于改变这种价值观与分工的错乱局面。
  [微评]
  @情锁:我觉得可能是受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现在的一部分人真是男不男女不女的。我觉得不好,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不要弄得阴阳怪气的!
  @斌斌妖儿:我觉得做得挺好,上帝既然创造了性别。我们就应该很好地“运用”,男生就应该阳刚,女生就应该秀慧。
  @wisteriazsq:乍一看有种想笑的冲动,也亏学校想得出来。但这也的确反映了学校越发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如果这项活动能得到师生认可的话,也不失为一个好点子!
  @高浩渊: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用一个标准去规范学生。我们知道。追求个性的时代里。学生不可能全部去依从这个政策。学校只是希望通过一个规范和一个标杆去影响一些学生,避免其误入歧途。这是一个找准自我定位的好方法。
  反对:是性格审美暴力
  文/伍少安
  电视剧也好,现实生活中也罢,有些男人像女人,阳刚不足,温柔有余;有些女人却像男人,阴柔不足,粗狂有余。这是新近流行的“中性美”,虽然遭遇“生男生女一个样”之类的调侃,但中性美的娱乐圈人士依然走红,现实生活中的“中性人”亦未遭到任何歧视的压力。郑州十八中却容不下“中性美”,举起反对的旗帜,真是怪事一桩。
  社会对性格角色的选择,与社会结构相关。在农耕社会,家庭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一元化,男人是耕田犁地的主力,没有强壮的体力作为后盾难以养家糊口。另外,在社会动荡的丛林岁月,强悍者才能保卫妻儿,阳刚粗狂的张飞模样便大受欢迎。女人的职责是家务和针线,加上“三从四德”的观念约束,温柔顺从便成了女人性格的标签。
  进入现代社会后,有了法制作为保障,热衷打打杀杀的男人已得不到社会的欢迎:男人的事业不再是单一的体力劳动,粗犷不再是男人性格的标签,而儒雅善于体贴别人的男人更受女士青睐。女人也走出了家庭,构成了职场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扮演领导角色的女性,需要发挥干练、果断这些禀赋,反而显得阳刚化了。
  “中性美”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也与新的社会结构相适应,也是性格审美标准多样化的标志性事件。一言以蔽之,是时代的进步。郑州十八中试图以校规的方式,将学生从新时代的性格审美标准中拽回到过去,但没法割断学生与社会结构的关联,注定是失败的。不客气地说,这种校规是逆时代潮流的性格审美暴力,剥夺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雷人校规总是不断,云南某商学院禁止学生在校园牵手;重庆某艺术学校规定,长胖一斤罚款50元……这都折射了学校教育的迷失。学校本该教书育人,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思考:而要教学生做人,就得以道德法律为基础,只要不违反法律道德之事,就该任由学生自由选择,为何要越俎代庖呢?
  [微评]
  @迈乐:现在的中学生个性外露、张扬,而各个类型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必要都规范成一个样子。只要是积极向上、不危害社会就是好的。
  @很多猫:做真正的自己很光荣,没必要去改变什么。学生又不是特工。教出千人一面的学生来有什么好?有人喜欢细心的男人,有人喜欢神经大条的女生,为什么一定要改变?
  @珍志恒清:我们成了流水线上复制出来的“合格品”,只为了满足学校的“标准”!
  @青山疏影:男女在人们心中是有固定区别的,但这标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非要定标准就有点喜剧特色了。要我说,标准很简单,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这就可以了。其实,要不是怕出现心理问题或其他麻烦,中性化或娘娘腔又怎么了?人家乐意不也挺好吗?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不是每个人都是优等生,年级里有那么一群人常年雄霸高分榜,就有那么一群人总是雷打不动与优秀八竿子打不着。而当教室满满当当塞下70多个“差生”,就热闹了。  坦白说,我当年曾经是某个少女杂志的死忠读者,就是那种花花绿绿的小开本,每期必买,压在床头柜底下。在那些故事里对于高中生活的描写充斥着“天神一般”的帅男和“美丽女孩裙摆”以及“转学生坐在身边”之类的美好情节,但当我第一次踏进高中时,觉得现实也幻灭得
期刊
姨婆住在偏远的乡间,那绿油油、密匝匝的丛林中的别墅,正是姨婆美丽的家。由于父母疏于呵护,心脏患病的少年小翔专程来姨婆家养病。谁知道,在这幽静的地方,却住着奇妙的一家子——“借物一族”,他们悄悄地栖身姨婆家别墅的楼板下。乍一看,你还以为他们是群小昆虫呢,几厘米的身高根本难以叫人察觉。就这样,借物少女艾莉缇和她的父母一家,秘密地住在姨婆家里。每逢深夜,他们便会悄悄出来,将厨房里的一些日用品“借走”。虽
期刊
关于接吻的起源,有许多种说法,本能说,遗传说,碰鼻说等等。而从地域上来讲,有人认为中国人是跟西方人学会接吻的。对于这种说法,中国文物工作者给予了强有力的回击,因为在山东莒县龙王庙的汉墓中,就出土了男女接吻图。由此可见,接吻也是我们的祖先早已有之的一种习俗。当然,也有研究人员非常过分,居然得出结论,说人类的接吻是跟黑猩猩学的,真是大煞风景……  不过,比跟黑猩猩学接吻更让人难堪的是,在黑龙江省大庆市
期刊
在感情这回事里,女孩子间的友谊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  小学考初中,我也算是在众多人中杀出一条血路,才进了市里最好的学校里的重点班。能进得了这个重点班的学生,都是以前被老师捧在手心上的宝贝,现在突然集中在一起,大有甩开膀子一拼高下的感觉。  我和明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狭路相逢的。总的来说,我俩能在这么几十号人的班级里瞬间有了交集,也就是因为她一入学就成了数学课代表,而我一入学数学考试就拿了第一,
期刊
>> 1  假设你是一名13岁的学生,你在马路边捡到一块石头而不是一分钱,而你又抱着拾金不昧的想法,把这块石头交给了警察叔叔,结果会怎样呢?最近,陕西表彰了一个名叫孔忠良的人,原因是45年前,13岁的他在放学途中捡到一块白色石头并上交国家,没想到的是,这块石头居然是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够神奇吧?更神奇的是,45年过去了,当初的小学生已变成今天的老人,表彰和奖励姗姗来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放
期刊
让植物自己去抗旱  在这个地球上,每年都有许多地方面临干旱的威胁。面对干涸的河流和张开嘴的大地,面对几成摆设的灌溉设施,我们还能期望田里长出什么呢?好在,科技的发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一丝绿色的希望。  相对于那些泡在大海里的海藻,在陆地上的植物都算得上是掘取水分的精英了。土壤不是培养液,通常湿润土壤的含水量仅为20%左右。从中汲水并非易事。  我们都知道,腌咸菜时,萝卜青菜的水分会被粗盐或者盐水“
期刊
吹肥皂泡大概是多数小朋友喜欢的活动。本来是无色的液体,吹成泡泡就变得五颜六色。有的很快就破了,有的却可以“存活”很长时间,甚至掉到了地上都不会立刻破开。这,是为什么呢?有没有办法让泡泡永远不破呢?  水之所以形成泡泡,其中的“表面活性剂”居功至伟。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结构特别的分子,一头喜欢水(称为“亲水头”),一头喜欢空气(叫作“疏水尾”)。当我们吹出一个泡泡,构成泡泡的水膜就形成了两个表面,外面与
期刊
古代评书或者演义小说中,常常说某某大侠的刀剑“削铁如泥”,比如上古传说中有“干将莫邪、鱼肠承影”等八大名剑,现代武侠小说则在挖掘传奇之余把一些良剑宝刀编排上更加繁多的名目,比如梁羽生的小说中有天山派的游龙剑、腾蛟剑和更胜一筹的裁云宝剑等,金庸的小说中则以玄铁铸就的倚天剑、屠龙刀为最,古龙向来不纠结这些概念,但也在《七种武器》中狠狠地秀了一回武器名称,碧玉刀、离别钩、长生剑等一听就让人觉得颇具名侠色
期刊
工作已有三年,忽然收到了一封信,看着信封上熟悉又稚嫩的笔迹,爸妈都有点懵了:这不是你的字吗?你怎么寄信给自己?  疑惑地拆开信封,模糊的记忆瞬间被点亮,信里是一张我的“梦想清单”,写于十年前。  十年前,我还是一个稚嫩又朝气蓬勃的高一生,学校在高一年级开了一堂心理课,因为不用考试也没有作业压力,大家上得很轻松也很不上心。印象里,心理老师是一位相貌平平的中年男子,经常在心理课上给大家讲述一些有意思的
期刊
武侠小说里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套在现实生活里,也许可以狭窄地理解成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学生拼成绩,大人拼事业,老人们也爱比比健康长寿什么的,这些都是竞争的表现。不过,有些竞争可以和和气气,有的却必须“头破血流”。因为它们与其说是竞争,不如说是一种较量。世界足坛的“球王”之争,便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只是这实拳实腿的较量,与虚无缥缈的星座又有什么联系呢?  足球“球王”之位不是亘古有之,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