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性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浅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mdu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结合相关实习及实验的亲身经历,思索和探讨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从现实教学中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入手,分析培养创新人才的缺陷以及其制度的影响因素,建议完善更加合理的创新能力培养制度,激发本科生实践创新的激情,推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实践教学;本科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0-0081-02
  21世纪是经济腾飞、知识聚焦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的竞争、创新人才的竞争。本科生教育是建立科技型大学的基石。本科生培养教育的成果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因此,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吉林大学近年来通过开展教学改革,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改革与知识社会的迅猛发展是分不开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校教学工作、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密切相关。[1]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工程地质专业三年级设置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土体原位测试基础教学实习,同时,开设土质学试验、材料力学实验等。[2]人们应该从新的角度思考实践性教学研究,而这一研究可以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一、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绝对不能通过固定的模式训练而成,而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不仅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还包括思维因素和人格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学研究必须关注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这些因素。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复杂性、多样性、艰巨性。
  创新能力从社会意义上讲,包含群体创新能力和个体创新能力。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为个体意义上的创新。教师应关注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使每一位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本科生的个体创新能力提高后,才能达到群体或社会意义上的创新。
  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渐变过程。同时,每一位本科生创新能力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表现为数学领域的创新、物理力学领域的创新等。可以根据本科生的学术活动将创新能力分为两类,一类是本科生创新解决学科活动各种问题的能力,另一类是解决除学科能力以外各种学科的能力。[3]创新能力是本科生在主动性及能动性技术上发展出来的能力,正因为这种能力才能使本科生发挥更大的潜能,超越自己。
  基础教育应该承担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义务。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能力培养不同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它使得本科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及技能,意味着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要具有低端的技能,还要具有更高端的技能。学生获得技能的同时,必须能够融会贯通,只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相关课程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然联系
  本科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理解掌握工程地质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工程中的各种难题,要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创新能力不能忽视基础的学科教育,基础学科教育是创新能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专业知识相关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技能,但不利于学生掌握综合知识技能。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专业相关课程既有优势又存在许多不足。在改革课程的同时,要充分意识到过于单一的学科课程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吉林大学工程地质专业针对三年级本科生进行与课程教学体系相关的地质实习,并在长春市内建立了较固定的实习教学基地。丰富多彩的教育实习活动可以弥补单一课程教学的不足。[4]
  工程地质三年级本科生实习课程的教学具有开放性,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掌握与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的技能。与普通教学相比,实习教育内容更加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现实社会的变化进行新一轮的学科调整,为工程地质学科的建设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野外教学实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不能通过学科基础教育获得的。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将学科基础教育和学科实习活动教育相结合。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缺陷分析
  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我国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首先,观念的落后。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教育多数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和单一性,强调教育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学生只是满足于考试顺利过关,其创新能力无法得到重视,只有对大学生教育观念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大学生人才。其次,教育体系滞后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也是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道屏障。[5]各高等院校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同时,基本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只有将讲授为主转变为自学为主,才能有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
  其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对实践活动的考核不完善,多是形式主义,没有本质上的提高。
  再次,师资队伍羸弱。教师是各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先行者,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创新精神。教师是教学科研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自身的知识更新速度、创新精神对推动创新教学、培养创新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别教师科研方面存在敷衍了事,对学术学风建设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创新能力培养制度的影响因素
  教育价值观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对实践活动具有推动作用,对管理制度的制订具有依据作用。各高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师生关系是被动的传授者和接收者的关系,学生无法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构建新型教学管理制度,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改变传统师生观念,了解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要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活动,都需要自主创新。[6]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考核制度,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队伍相对薄弱,课程资源存在不足,应当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学习,拓展其知识储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验室实习场地的资源不足,必然影响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也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五、创新能力培养制度的完善
  规范教学计划制订的相关工作,由各院系相应成立工作小组具体实施修订。在课程设置中,优化课程组合,浓缩专业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基础课教学,为学生完成学业创造有利条件。要让学生自由支配部分时间发展自身爱好,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学计划制订完毕后,在试用期内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对教学计划作进一步修改。
  对所选教材和自编教材进行重新评价,保证教材的质量。同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确立建设精品课程的思想,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以此提高教学成果和实现培养创新人才。要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等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手段以及管理制度。精品课程最好在网络平台上实现教学和管理,鼓励将课件、授课录像在互联网上开放下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促使精品课程建设得到长久发展。
  为了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应加大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高校应当从物质和精神方面创造各种优异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入校任教,加强师资力量,完善住房补贴、薪酬分配,改善工作条件,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聘任方式,完善教师任职与晋升制度,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六、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普及素质教育、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前提。本文全面分析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包括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扩展,导致学生个性化的缺乏。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课程的时间和空间,还要创造多种条件,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生活实践学习中,创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在学分制的管理基础上完善选课制度,逐渐改善教育机制。
  要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还需做到教师教学自由,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建设师资队伍时,特别要注意引进优秀海外人才,完善教师任职与晋升制度,以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敬业意识。
  参考文献:
  [1]王清.土体原位测试与工程勘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2]陈慧娥,王清,王常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地质实习教学方法改革——美国密西西比大学野外地质实习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2,
  21(4):104-106.
  [3]王晓玲.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9):115-116.
  [4]王清,王常明,范建华,等.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础[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28-129.
  [5]董立尧,徐衡,付鹏.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0,(5):28-30.
  [6]杨晓静,尹忠东,艾欣.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S2):148-152.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日趋复杂和思想意识的日趋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多元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入党积极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特点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准确把握大学生接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思维特征,做好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善于利用网络在传播多元化社会思潮中的作用,是积极应对的有效策略。  
期刊
摘要:随着投资方管理水平提高,工程造价控制严格,费用日渐透明化,暴利时代已成为历史。如何在有限的利润范围内,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控制成本,这是施工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分包;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全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105-02  电网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社会、政府和公众关注
期刊
摘要:标准化是一种管理模式及行为模式的转变,在标准执行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员工习惯的阻力。通过对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标准执行的实践研究,提出了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的内涵,运用企业文化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组织行为理论以及系统理论,探讨了标准执行的生命周期与员工标准执行的行为特点,提出了通过员工细分、角色定位打造标准执行的行为文化以提升电力企业标准执行力的策略。  关键词:标准化;企业文化建设;行为文
期刊
摘要:隐喻以短语或句子的形式大量运用于中美商务谈判,谈判人员想要正确理解对方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和主要观点,就需要准确译出英语隐喻的内涵意义。从关联理论的角度阐释中美商务谈判中隐喻的汉译方法,运用言语交际的明示—推理模式分析口译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留隐喻形象、保留隐喻形象并释义、更改或舍弃隐喻形象等英语隐喻的口译方法。  关键词:关联理论;商务谈判;隐喻;口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
期刊
摘要: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涉及系统接线、电压等级、绝缘水平、通信干扰、接地保护方式等方面,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为了能够在选择接地方式之前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提前分析,而不是依靠经验做法,或是纯粹的理论分析,使用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CAD,针对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建立了仿真模型,进行三种方式下的仿真并分析结果,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PSCAD仿真  中图
期刊
摘要:以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为对象,回顾了重点专业建设的基础,提出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构建了课程体系,对实施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总结,为更好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电子信息领域的人才提供了培养实施计划,为建成国家特色专业发挥其示范与辐射作用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专业建设;重点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在对行业性特色专业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提出培养和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专业的途径和方法,并给出了特色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实施步骤。近年来的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显示,效果良好。  关键词:特色专业;核心竞争力;专业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0-0023-02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
期刊
摘要:为保障电网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强调控机构设备监控管理工作,温州电力调控中心以强化地县设备监控管理为主线,构建网络,纵横贯通,推进设备监控管理五大体系,并加强多部门、多专业联合协同,形成闭环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充分发挥了监控专业监视的作用。  关键词:设备监控;企业管理;调控中心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7-0103-02 
期刊
摘要:可编程控制器(PLC)是自动化、电气、计算机类本科专业课程。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利用软件仿真运行,演示指令、程序等运行结果,配合课堂教学讲解,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阶段就较好地理解指令功能等知识;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软件仿真的特点,开展组态、模拟量、中断等仿真实验,实验条件不受实验室条件限制,拓展了实验教学内容。  关键词:PLC;仿真;程序;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分布式电源以投资少、发电灵活、环境兼容等特点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近几年国内分布式发电技术高速发展,2013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工作的意见》,11月份又下发了“两个意见”的修订版,目的在于指导、规范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的背景进行分析;对潍坊地区分布式电源并网现状进行调查;根据我国已出台的政策提出了目前分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