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长三角是我国科教人才资源最富集的城市群之一,“十四五”时期承担着打造创新策源平台和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要使命。加快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必须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整合资源,联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建立任务导向的攻关组织机制。长三角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首要任务就是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集中突破,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发挥关键作用。我们要携手承担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积极贡献长三角科创先锋力量。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聚焦国家重大创新需求,强化任务顶层设计和目标凝练,统一謀划、统一组织、统一投入,尽快获取一批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同时,有别于一些领域的自由探索,我们要共同建立更加有利于任务目标实现的科研组织机制,探索采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军令状”等方式,构建政府出题、任务带动、目标明确、力量完备的长三角协同攻关体系。
分类采取不同创新链攻关路径。长三角各个产业的创新基础和技术水平不同,需要结合行业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攻关路径。一是立足全链贯通,健全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等领域创新链。对于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等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战略安全的产业,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全面融合,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的自主可控,加强全链条“卡脖子”技术攻关。我们要发挥在半导体材料、EDA工具、高端芯片、先进封装技术、5G技术、数字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全流程一体化创新链。二是立足前瞻布局,推进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前沿研究。对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处于萌芽阶段、可能涌现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加强前瞻性、开创性、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弄通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我们要发挥在人工智能芯片、图像语音识别、机器人应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等方面的优势,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等平台,共同在重大科学问题上加强基础研究,提升长三角新兴产业策源能力。三是立足产业应用,打造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于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应用需求和目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突出战略产品牵引,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我们要发挥在生物医药、数字诊疗器械、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以打造区域性地标产业为目标,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培育若干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鼓励我们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以组建创新联合体形式,与区域内上下游力量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提高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共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以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导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制高点,共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一是构建长三角国家实验室体系,按照国家实验室建设要求,加强优势领域协同联动和资源整合,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长三角布局。共同支持张江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之江实验室、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等联合承担攻关任务,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技术攻关。二是打造长三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以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有计划地在长三角区域部署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资源开放共享,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基础条件支撑。三是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探索区域产业技术研发一体化机制和模式,统筹布局长三角区域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市场化方式联合推进先进技术工程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健全高效便捷的创新要素市场。跨区域的联合攻关,难点在于破除区域歧视、主体歧视、所有制歧视和市场门槛,让创新主体更富效率地获取创新要素。我们要以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为目标,致力于构建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让人才、技术、资本等在长三角区域内更自主有序、更公平高效地流动配置、汇聚整合。在城市间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强化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机制,对跨区域流动的人才给予岗位聘用、职称晋升、培养选拔、服务保障等同城待遇。构建一体化的技术交易市场,深化长三角区域技术交易市场联盟合作,进一步统一信息化共享接口、行业执业标准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体系,共同服务区域创新需求。加快科技金融一体化步伐,推进城市间在金融信息、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强化长三角科创投资基金功能,优先投资联合攻关形成的重大成果。建立创新产品应用统一市场,完善创新产品采购和应用的城市合作机制,跨域开展创新产品互认或联合认定,协同修订各城市政府采购目录,重点推进联合攻关的技术产品在长三角全域政府采购、重大工程招标中优先应用。
构建一体化区域产业创新生态。面向激发联合攻关主体的动力和活力,我们要合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业创新生态,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竞争力。立足知识产权“通保”,健全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合作机制,全面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更好发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南京、杭州、合肥知识产权法庭等作用,加强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共建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建立完善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和发布制度,协同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和试验场所等,形成以重大应用为牵引的技术集成标准和模式。完善高效协同的政策环境,建立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使用创新券在全域购买研发设计、技术服务等增值服务。建立科技项目立项会商机制,在三省一市共同产业技术领域互通指南、榜单等信息,促进攻关项目资源合理布局、避免重复立项,强化项目成果共享机制。
(作者系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区域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 宁
建立任务导向的攻关组织机制。长三角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首要任务就是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集中突破,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发挥关键作用。我们要携手承担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积极贡献长三角科创先锋力量。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聚焦国家重大创新需求,强化任务顶层设计和目标凝练,统一謀划、统一组织、统一投入,尽快获取一批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同时,有别于一些领域的自由探索,我们要共同建立更加有利于任务目标实现的科研组织机制,探索采用“揭榜挂帅”“定向委托”“军令状”等方式,构建政府出题、任务带动、目标明确、力量完备的长三角协同攻关体系。
分类采取不同创新链攻关路径。长三角各个产业的创新基础和技术水平不同,需要结合行业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攻关路径。一是立足全链贯通,健全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等领域创新链。对于集成电路、下一代网络等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战略安全的产业,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全面融合,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的自主可控,加强全链条“卡脖子”技术攻关。我们要发挥在半导体材料、EDA工具、高端芯片、先进封装技术、5G技术、数字应用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协同攻关,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全流程一体化创新链。二是立足前瞻布局,推进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前沿研究。对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处于萌芽阶段、可能涌现颠覆性技术的产业,加强前瞻性、开创性、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弄通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我们要发挥在人工智能芯片、图像语音识别、机器人应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等方面的优势,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等平台,共同在重大科学问题上加强基础研究,提升长三角新兴产业策源能力。三是立足产业应用,打造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创新型产业集群。对于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应用需求和目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突出战略产品牵引,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我们要发挥在生物医药、数字诊疗器械、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以打造区域性地标产业为目标,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培育若干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鼓励我们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以组建创新联合体形式,与区域内上下游力量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提高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共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以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导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制高点,共建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一是构建长三角国家实验室体系,按照国家实验室建设要求,加强优势领域协同联动和资源整合,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长三角布局。共同支持张江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之江实验室、量子信息科学实验室等联合承担攻关任务,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的技术攻关。二是打造长三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以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有计划地在长三角区域部署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资源开放共享,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基础条件支撑。三是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探索区域产业技术研发一体化机制和模式,统筹布局长三角区域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市场化方式联合推进先进技术工程化、商品化和产业化。
健全高效便捷的创新要素市场。跨区域的联合攻关,难点在于破除区域歧视、主体歧视、所有制歧视和市场门槛,让创新主体更富效率地获取创新要素。我们要以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为目标,致力于构建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让人才、技术、资本等在长三角区域内更自主有序、更公平高效地流动配置、汇聚整合。在城市间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强化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机制,对跨区域流动的人才给予岗位聘用、职称晋升、培养选拔、服务保障等同城待遇。构建一体化的技术交易市场,深化长三角区域技术交易市场联盟合作,进一步统一信息化共享接口、行业执业标准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体系,共同服务区域创新需求。加快科技金融一体化步伐,推进城市间在金融信息、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强化长三角科创投资基金功能,优先投资联合攻关形成的重大成果。建立创新产品应用统一市场,完善创新产品采购和应用的城市合作机制,跨域开展创新产品互认或联合认定,协同修订各城市政府采购目录,重点推进联合攻关的技术产品在长三角全域政府采购、重大工程招标中优先应用。
构建一体化区域产业创新生态。面向激发联合攻关主体的动力和活力,我们要合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产业创新生态,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竞争力。立足知识产权“通保”,健全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合作机制,全面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更好发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南京、杭州、合肥知识产权法庭等作用,加强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共建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建立完善应用场景征集、遴选和发布制度,协同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和试验场所等,形成以重大应用为牵引的技术集成标准和模式。完善高效协同的政策环境,建立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机制,鼓励中小企业使用创新券在全域购买研发设计、技术服务等增值服务。建立科技项目立项会商机制,在三省一市共同产业技术领域互通指南、榜单等信息,促进攻关项目资源合理布局、避免重复立项,强化项目成果共享机制。
(作者系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区域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