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文之光闪烁在语文课堂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ji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文教育的维度上讲,以生为本,授受知识,开启智慧,培育身心,润泽与点化人生的境界,让纯洁无瑕的小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性格和特长,在正确的轨迹上健康成长,是教师崇高师德的最佳体现。那么,教师要怎样才能让人文之光闪烁在语文教学课堂呢?
  一、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人文观念。
  语文教师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首先,牢记“学生是人”的原则。学生作为活生生和有着自己的独特个性、爱好、情感的大写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思维、能感知的活生生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第二,教书为了育人。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工作者只有把自己的工作目标对准“人”。我们对教材的使用,教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的反馈和评价都必须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第三,坚持教文与育人的统一。成功的教育都在极大程度上遵循着这一原则。比如于漪老师,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第四,以人为本要建立在对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的基础上,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心理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眼于长远的人格成熟和精神成长,才会收到教文育人之功效。
  二、在教材中充分挖掘其人文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涵盖历史、地理、天文、哲学、美学等相关内容,浓缩了古今中外社会的、历史的文明精华。
  它们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或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或渗透着美好的人性,或弥漫着温馨的挚爱亲情。进行人文教育,首先就是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思想和人文品格。在低段语文教材中韵文、儿歌歌、童话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文章内容浅易,无需进行过多的讲解、分析。这一阶段,可以重点挖掘教材的美学因素,让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继而提升到创造美的角度上来。中高段语文教材內容涉猎范围广,语言相对含蓄深刻,情节相对复杂。这一阶段,应该立楚深零,放眼课外,为学生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智慧,展示高尚的情操、人生的哲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文陶冶和培育
  三、在书声琅琅中培养人文素养。
  “书声琅琅”是阅读教学课堂应有的特征。感情朗读课文是体会课文意、情、神的基本方法。教师饱满的教学激情,紧紧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巧拨妙引,辐射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遍一遍地诵读课文。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目的进行感知活动;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每读一次,都能读出不同的意韵,读出课文的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引导学生在学文时去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经历审美体验,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理念上的共鸣,进而受到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如《穷人》中桑娜抱回邻居的两个孩子后复杂的心理活动:“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这几个问句表现了桑娜不安、担忧、害怕的心理;“是他来啦?……不,还没有…… ”联系上下文,桑娜担心丈夫的安危而急切盼望丈夫平安归来,但现在又希望丈夫迟点回来的矛盾心理;“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表现桑娜责备自己的心理活动;“嗯,揍我一顿也好!”表现桑娜下定决心,即使被丈夫揍也要留下孩子的心理。桑娜的心理活动由激动到紧张,继而担忧,又到自责,最后坚定信心。学生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语速,不同的语气有感情的朗读,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感悟到了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精神,善良的品质和一个母亲的博爱。这样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清人性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了人格美,陶冶了性情,培养了人文素养。
  四、在体验与感悟中陶冶人文精神。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内心旅途,是一个生命体验与感悟的历程。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与学习更为深刻,它带着生命的铬印,涌动着生命的激情。语文学习的模糊性决定了不少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虽然学生很难表达,但内心的体验与感悟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痕迹深深。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这又决定了体验与感悟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是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高度尊重。因此,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与感悟,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体验过程、体验成功、体验乐趣;感悟真情、感悟真理,感悟文化。学生会在这样的培养下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内涵的人。
  五、在生生互动自主合作中提升人文境界。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但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看似体现学生自主发展、进行人文关怀实则搞形式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首先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展开讨论、交流、操作、探究的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论文格式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其次,要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如水乳交融,密不可分。这里之所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一面,是因为以往教学往往对工具性比较重视,而忽略了其人文性的一面。这就造成语文教学的片面和学生发展的缺陷。目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应该深入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从而正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有了兴趣他们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关键词:数学 兴趣 动力        课堂上教师讲概念,学生记概念;教师讲例题,学生模仿学习,乏味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连思维活动都常受到控制,课
期刊
【摘要】小学生作文,是从一年级开始的,初时叫“说话”“写话”,侏儒用词造句,看图写话,写活动场景片段,都属于低年级作文的训练内容,到了三年级,学生开始进行命题作文,真正意义上的作文就开始了。从此以后,作文将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  【关键词】兴趣 训练 阅读        一般都认为,作文的质量直接反映该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伴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作文在考试中占的分值也越来越重,在将来的学习和工
期刊
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要求,应用天津教科院创造学模式的教学方式,本着在情景中掌握匀型结构,启发学生 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养言语交际能力和发展创造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了如下教学五环节: 激 趣 → 创 景 → 启 发 → 探 求 → 交际     课堂教学模式过程
期刊
每年中考英语题中的书面表达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80个词左右的短文。这一道题目完成得好或坏取决于诸多因素,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一、扩大词汇量是书面表达的基础  任何语言都有内在联系,英语也不例外,这种联系无非就是:词一词组一句子。许多学生无从下笔,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词汇贫乏,很多学生在进行书面表达时会出现单词拼写错误,或对于一些较难的单词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下面教学片断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讨论型课的教学价值,在于能充分暴露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因而能否暴露讨论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将决定着一堂课的教学成败.在讨论的过程中如何暴露出学生的思维冠程,有效的组织教学,促使思维向正迁移方向发展,实在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本 思维过程 概念课 教学片段    在
期刊
国家教育部最近明确指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性的人才已是国家、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迫切需要,也是生物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创新教育中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其作为独立的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
期刊
高中地理学习的是地理环境中与我们联系最为密切的事物和现象最基本的指示,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凭借生动、形象、个别化以及良好的交互性等特点,而成为高中地理生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最佳展示手段,从而为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改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提供了多种可能途径,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创设必要的空间和时间。  一、运用多媒
期刊
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七年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孕运而生。也正是在那一个转折期,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小学语文教学。  对我而言,这一切都是崭新的,也是新鲜的,更是新奇的。为了遵循“素质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我同所有在新课程改革道路上走过“弯路”的老师一样,外出学习观摩公开课、竞赛课时,都更多的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实得到了体现,老师的由“讲”到“导
期刊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提问艺术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讲课中不时出现发人深省的问号,往往被看成是智慧和创造的象征,它会使教学之间、师生之间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一、提问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总是离不开一定的语言表达情境及相应活动。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掌握知识的标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