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西方常用名字,西方打招呼文化,词汇中的特殊文化意义以及中西方的认识差异,说明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背景,阐明了语言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本文还指出只要日常交往中,注意观察、对比、分析,就能对英语和汉语及其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差异的存在并不会妨碍我们之间的正常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打招呼文化 特殊文化意义 认识差异 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013-02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辞海》里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为便于区分,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为两类,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技成就等称为知识文化;把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称为交际文化或常识文化。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交际文化。
当然,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差异这个难题。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外语教学只是偏重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义)的讲解传授,培养出的学生精通语法规则,只会认读,不会听说,不能真正具备交际能力。近年来,国外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手段得以引进,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提高得很快,尤其是明确提出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试图从文化差异与交际能力入手,力求了解文化差异,提高交际能力。
一、西方日常文化
(一)西方常用名字
如:Christian, Christopher,Eliot等就是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名字使我们想到基督教与西方人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第二种是植物,尤其是花的名字,在西方女性中很盛行。花代表美,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女人自然喜欢花和带花的名字。第三种是武器的名称。用武器名字的西方男人比女人多。因为许多古代讲英语的人都是士兵出身,对他们来讲,武器是必不可少的。第四种是与知识、权力、名声有关的名字。常见的如:Abraham、Alexander、Benjamin等。西方人为船舰、建筑物等取名时,常取历史人物的名字,如:华盛顿州。
(二)西方打招呼文化
人们见面打招呼是最自然不过的。问候,这种人类社会中很重要的成分,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在不同的文化当中,问候的表达方式不同。英语中有一些固定用语来问候他人,如:How are you(其实问话人对听话人健康状况并不真正关心),答语常为:Fine, thank you.(无论听者是否真的感觉很好)。这里有一则真实故事。有一位讲英语的先生得了感冒,他的老朋友是名医生,先生去找他的朋友。一见面,医生朋友就说:“乔治, 你好。”乔治左右为难不知如何作答。如果像平常一样回答:“我很好,谢谢。”那他来此干吗,但如果照实回答又显得不合情理。不辞而别被视作不礼貌行为。分别时,西方人常说:“Goodbye. Bye bye. So long or See you later/ tomorrow/on the next morning”相当于汉语的“再见。再会。一会儿见,明天见,下星期一见”国人有时也这么说。有趣的是,英语“Goodbye”是“God be with you。”的缩略形式,含有宗教涵义。虽然功能上等同于汉语的“再见”,但是“再见”传递的是希望互相再见面的愿望。
二、东西方人关于词汇中的特殊文化意义的认识差异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在学习英语交际语言中,我们应注意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总结、对比这些单词与汉文化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切不可望文生义,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如peasant一词,在英语中含有一定的贬义,指“乡下庄稼人,乡巴佬”, 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粗野的人,如“What does your father do?”(你父亲是干什么的?)如果回答“My father is a peasant.”(我父亲是乡巴佬。)这样显然会被窃笑的,“农民”的正确说法是farmer。又如mouse在汉语里完全是贬义,有“鼠目寸光、贼眉鼠眼”等说法,而在西方人心目中除了中性含义以外,如as poor as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猫儿不在,老鼠当家)。也用来表达对小孩子或年轻妇女的怜爱之情。
西方人强调个性自由及解放,其思想基础可追溯到盛行于文艺复兴时期,又在各个历史时期被历代思想家、文学家所丰富发展的人文主义,这种思想体现到语言上,有两点较为明显:一是说话人时刻流露出的强烈自我意识,英语中任何情况下都大写的“I”(我)就极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二是尊重他人及其隐私,西方人初次与人交谈很少涉及对方的年龄、配偶、等话题,对别人哪怕是极微小的付出或服务都会随时道声“谢谢”。而深受几千年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个性内向、含蓄、谦恭、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这样,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中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解。中国人见面爱说“你去哪儿?”在西方人听来像在监视他们,而“吃过了吗”会让西方人误以为要请他们吃饭。
三、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有许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常常是每个独立的单词都认识,但通篇下来却不知所云。显然,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缺乏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大学英语》第四册第六课“DaVinci’s Greatest Triumph”(达·芬奇最杰出的成就),主要论述的是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过程及其艺术特色。此画取材于《圣经》,作者达·芬奇生活于文艺复兴时代,文中涉及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欧洲中古艺术特点,古希腊罗马文化《圣经》故事以及欧洲印刷术的发明等历史、宗教、哲学、艺术知识。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多数学生反映在预习时看不懂。
四、西方文化背景
(一)宗教
西方文明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基督教重大的影响,故有人把西方文明称为基督教文明,而作为基督教经典的《圣经》,对西方文化生活的影响更是非常巨大而独特的。西方文化现象的典型基督教特色,使《圣经》在其各族各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进程中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导致它对西方各国人们的思想、心态和文化色彩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令其传统在很大比重上构成一种《圣经》的思维特色、主题特色、甚至语言特色。《圣经》题材的作品在西方的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史上随处可见。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等。源于《圣经》的许多典故确是脍炙人口,如“Dove of peace and olive leaf”(和平鸽与橄榄叶 ,象征和平),“ Noah’s Ark”(诺亚方舟 ,避难所之意)等等。
(二)文学
了解一些西方国家发展史也是很有必有的。如“humanism”一词,即可译为“人文主义”,也可译为“人道主义”,要想准确地将这一名词翻译出来,就必须对西方的文学发展史有所了解。在14—16世纪,一些文学艺术家利用古代文化和哲学来反对中古神权 ,这时可译为“人文主义”;而到了18—19世纪,一些进步作家强调“博爱、平等”以反对资本主义的残酷现实,这时就应该译为“人道主义”。再如《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课“Ambuseade”(伏击)描写的是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的一个故事,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作者是美国著名现代派作家、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威廉·福克纳,他的创作多喜欢运用意识流,象征主义和内心独白等现代派手法。在讲解本课时,教师可以详细介绍一下作者的写作风格、艺术主张、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从语言及文学欣赏角度去逐句逐节分析课文。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希腊罗马神话,它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广的。
五、结语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要克服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障碍,英语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双重文化专家,应让学生意识到仅仅掌握语言形式是无法满足交际要求的,应在教学中不拘一格、采取多种形式将文化教学贯穿到语言教学中,使之为语言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J.Richards&R.Schmidt(Ed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Longman.1983
[2]Kasper,G.and Rose, K.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M].Malden: Blackwell.2002
[3]何自然,张巨文.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路向探索[J].山东外语教学,2003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刘炳善.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reaure[M].上海:上海外教出版社
[6]刘景山.中西文化结构之比较[J].中国文化书院学报.1988:(16)
[7]申小龙.汉语句型研究[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8]杨周翰,吴达元,赵萝.欧州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9]卓新平.圣经鉴赏[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
关键词:打招呼文化 特殊文化意义 认识差异 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3-013-02
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辞海》里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为便于区分,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为两类,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技成就等称为知识文化;把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称为交际文化或常识文化。本文着重探讨的是交际文化。
当然,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差异这个难题。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外语教学只是偏重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义)的讲解传授,培养出的学生精通语法规则,只会认读,不会听说,不能真正具备交际能力。近年来,国外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手段得以引进,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提高得很快,尤其是明确提出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试图从文化差异与交际能力入手,力求了解文化差异,提高交际能力。
一、西方日常文化
(一)西方常用名字
如:Christian, Christopher,Eliot等就是和基督教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名字使我们想到基督教与西方人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第二种是植物,尤其是花的名字,在西方女性中很盛行。花代表美,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女人自然喜欢花和带花的名字。第三种是武器的名称。用武器名字的西方男人比女人多。因为许多古代讲英语的人都是士兵出身,对他们来讲,武器是必不可少的。第四种是与知识、权力、名声有关的名字。常见的如:Abraham、Alexander、Benjamin等。西方人为船舰、建筑物等取名时,常取历史人物的名字,如:华盛顿州。
(二)西方打招呼文化
人们见面打招呼是最自然不过的。问候,这种人类社会中很重要的成分,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在不同的文化当中,问候的表达方式不同。英语中有一些固定用语来问候他人,如:How are you(其实问话人对听话人健康状况并不真正关心),答语常为:Fine, thank you.(无论听者是否真的感觉很好)。这里有一则真实故事。有一位讲英语的先生得了感冒,他的老朋友是名医生,先生去找他的朋友。一见面,医生朋友就说:“乔治, 你好。”乔治左右为难不知如何作答。如果像平常一样回答:“我很好,谢谢。”那他来此干吗,但如果照实回答又显得不合情理。不辞而别被视作不礼貌行为。分别时,西方人常说:“Goodbye. Bye bye. So long or See you later/ tomorrow/on the next morning”相当于汉语的“再见。再会。一会儿见,明天见,下星期一见”国人有时也这么说。有趣的是,英语“Goodbye”是“God be with you。”的缩略形式,含有宗教涵义。虽然功能上等同于汉语的“再见”,但是“再见”传递的是希望互相再见面的愿望。
二、东西方人关于词汇中的特殊文化意义的认识差异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在学习英语交际语言中,我们应注意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总结、对比这些单词与汉文化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含义,切不可望文生义,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如peasant一词,在英语中含有一定的贬义,指“乡下庄稼人,乡巴佬”, 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粗野的人,如“What does your father do?”(你父亲是干什么的?)如果回答“My father is a peasant.”(我父亲是乡巴佬。)这样显然会被窃笑的,“农民”的正确说法是farmer。又如mouse在汉语里完全是贬义,有“鼠目寸光、贼眉鼠眼”等说法,而在西方人心目中除了中性含义以外,如as poor as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猫儿不在,老鼠当家)。也用来表达对小孩子或年轻妇女的怜爱之情。
西方人强调个性自由及解放,其思想基础可追溯到盛行于文艺复兴时期,又在各个历史时期被历代思想家、文学家所丰富发展的人文主义,这种思想体现到语言上,有两点较为明显:一是说话人时刻流露出的强烈自我意识,英语中任何情况下都大写的“I”(我)就极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二是尊重他人及其隐私,西方人初次与人交谈很少涉及对方的年龄、配偶、等话题,对别人哪怕是极微小的付出或服务都会随时道声“谢谢”。而深受几千年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个性内向、含蓄、谦恭、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这样,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中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解。中国人见面爱说“你去哪儿?”在西方人听来像在监视他们,而“吃过了吗”会让西方人误以为要请他们吃饭。
三、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有许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常常是每个独立的单词都认识,但通篇下来却不知所云。显然,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缺乏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大学英语》第四册第六课“DaVinci’s Greatest Triumph”(达·芬奇最杰出的成就),主要论述的是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的创作过程及其艺术特色。此画取材于《圣经》,作者达·芬奇生活于文艺复兴时代,文中涉及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欧洲中古艺术特点,古希腊罗马文化《圣经》故事以及欧洲印刷术的发明等历史、宗教、哲学、艺术知识。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多数学生反映在预习时看不懂。
四、西方文化背景
(一)宗教
西方文明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基督教重大的影响,故有人把西方文明称为基督教文明,而作为基督教经典的《圣经》,对西方文化生活的影响更是非常巨大而独特的。西方文化现象的典型基督教特色,使《圣经》在其各族各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进程中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导致它对西方各国人们的思想、心态和文化色彩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令其传统在很大比重上构成一种《圣经》的思维特色、主题特色、甚至语言特色。《圣经》题材的作品在西方的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史上随处可见。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等。源于《圣经》的许多典故确是脍炙人口,如“Dove of peace and olive leaf”(和平鸽与橄榄叶 ,象征和平),“ Noah’s Ark”(诺亚方舟 ,避难所之意)等等。
(二)文学
了解一些西方国家发展史也是很有必有的。如“humanism”一词,即可译为“人文主义”,也可译为“人道主义”,要想准确地将这一名词翻译出来,就必须对西方的文学发展史有所了解。在14—16世纪,一些文学艺术家利用古代文化和哲学来反对中古神权 ,这时可译为“人文主义”;而到了18—19世纪,一些进步作家强调“博爱、平等”以反对资本主义的残酷现实,这时就应该译为“人道主义”。再如《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课“Ambuseade”(伏击)描写的是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的一个故事,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作者是美国著名现代派作家、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威廉·福克纳,他的创作多喜欢运用意识流,象征主义和内心独白等现代派手法。在讲解本课时,教师可以详细介绍一下作者的写作风格、艺术主张、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从语言及文学欣赏角度去逐句逐节分析课文。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希腊罗马神话,它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广的。
五、结语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要克服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障碍,英语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双重文化专家,应让学生意识到仅仅掌握语言形式是无法满足交际要求的,应在教学中不拘一格、采取多种形式将文化教学贯穿到语言教学中,使之为语言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J.Richards&R.Schmidt(Eds.).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Longman.1983
[2]Kasper,G.and Rose, K.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M].Malden: Blackwell.2002
[3]何自然,张巨文.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路向探索[J].山东外语教学,2003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刘炳善.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litreaure[M].上海:上海外教出版社
[6]刘景山.中西文化结构之比较[J].中国文化书院学报.1988:(16)
[7]申小龙.汉语句型研究[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
[8]杨周翰,吴达元,赵萝.欧州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9]卓新平.圣经鉴赏[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