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周年。5年来,山东全省抢抓发展机遇,对外开放和外经贸事业经受了种种考验,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一个时期,对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对“入世”,政府先行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有序的全方位开放,既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入世”伊始,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审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下发了《山东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行动纲要》,对各项入世应对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和安排,适时提出把外经外贸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三大亮点之一。特别是2003年的中共山东省委工作会议,要求全省上下把抓好对外开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结构调整。2005年,省委、省政府又作出了《关于突出重点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对外开放,加大利用外资、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业开放、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力度。这一切都为山东外经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入世贸组织,首先是“政府入世”,或者说,政府要按照世贸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管理经济。五年来,山东省按照世贸规则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对全省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修改了1000多件不适合“入世”要求和不利于对外开放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等,初步建立起了公开透明、统一有效的新型地方法规政策体系;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清理和规范了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政府提速,推行政务公开,建立服务承诺制,有力促进了政府行政效能和行政水平的提高;积极推进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变外经贸经营权审批制为备案制,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使一大批没有外经贸经营权的企业得到“松绑”,获权企业累计达到2.8万多家,成为推动外经贸快速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世贸舞台魅力无限
加入世贸组织,使山东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经贸环境,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展国际合作,外经贸发展驶入快车道。5年间,山东的进出口实现高增长,进出口平均增速达到26.5%,比“入世”前一年增速高10.6个百分点。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5年的平均增速分别超过30%和40%。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同时又是农产品出口大省,约占全国的1/4,不但没有遭遇国外农产品进口大潮冲击,反而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后,连续取得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达到20%,农业产业化、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有力促进了“三农”的发展和稳定。
5年间,山东省利用外资跨上了大台阶。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兑现,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5年间,山东实际使用外资稳步增长.截至2006年10月总量达到380.02亿美元。山东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的提出,极大地加快了全省制造业利用外资的步伐,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占全省利用外资的80%以上,年均增长31.4%。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不断增长,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高,从银行、保险、基金到物流、商业运输、港运、会计、城市公用设施等,均有外资进驻。目前有123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山东省投资建设了301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9亿美元。同时,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取得历史性突破,朗讯公司已把地区总部和面向全球市场的研发中心建在了青岛市。
伴随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山东省“走出去”战略迈出新步伐。“入世”带来的另一个机遇就是各国相继向中国开放市场,为山东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5年间,一大批企业积极走出去,共兴办境外项目620多家,协议投资额13亿美元,相当于山东省“八五”和“九五”期间境外投资总和的2倍多;境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50 4亿美元,是“九五”期间的2.1倍。境外投资涉及十几个领域,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境外资源开发尤为突出,已在25个国家和地区兴办60家境外资源开发企业,投资开发煤炭、石油、木材等资源。
困境中的崛起
加入世贸组织,在我们分享经济全球化好处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挑战和考验。可以说,这5年既是山东省外经贸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国际贸易摩擦较为突出的一个时期。中国自2002到2005年,共遭遇了227起贸易摩擦,在WTO各成员中成为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最多、最严重的国家。不仅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而且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而且还有针对中国带有歧视性的“特保”措施;到不仅限制中国竞争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还针对高技术产品。面对接连不断的国际贸易摩擦,广大涉案企业已经学会运用世贸规则未保护自己,应对意识和能力普遍增强,效果日益突出。5年来共应对“两反两保”120余起,涉案金额8亿美元以上,其中,对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应诉率达到90%以上,应诉企业中有70%以上获胜。通过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国的企业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在挑战中实现了“二次”发展。与此同时,运用贸易救济机制保护山东省产业安全取得长足进步,全省共有13家企业单独发起或参与发起针对国外进口产品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涉及化工、化纤、造纸等多个领域,涉案金额约20多亿美元。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有效地维护了国内贸易环境,为企业赢得了“入世”前没有过的调整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5年的“入世”应对,可归结为领导有方,措施得力,协调行动,工作扎实。放眼未来,山东的征途尚远。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进一步兑现,无论是国内关税减让和服务业开放,还是国际经贸环境,今后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对外经贸仍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
应对“入世”,政府先行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有序的全方位开放,既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入世”伊始,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面审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本省实际,下发了《山东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行动纲要》,对各项入世应对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和安排,适时提出把外经外贸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三大亮点之一。特别是2003年的中共山东省委工作会议,要求全省上下把抓好对外开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结构调整。2005年,省委、省政府又作出了《关于突出重点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对外开放,加大利用外资、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服务业开放、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力度。这一切都为山东外经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入世贸组织,首先是“政府入世”,或者说,政府要按照世贸规则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管理经济。五年来,山东省按照世贸规则和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对全省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修改了1000多件不适合“入世”要求和不利于对外开放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等,初步建立起了公开透明、统一有效的新型地方法规政策体系;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清理和规范了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政府提速,推行政务公开,建立服务承诺制,有力促进了政府行政效能和行政水平的提高;积极推进外经贸管理体制改革,变外经贸经营权审批制为备案制,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使一大批没有外经贸经营权的企业得到“松绑”,获权企业累计达到2.8万多家,成为推动外经贸快速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世贸舞台魅力无限
加入世贸组织,使山东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经贸环境,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展国际合作,外经贸发展驶入快车道。5年间,山东的进出口实现高增长,进出口平均增速达到26.5%,比“入世”前一年增速高10.6个百分点。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5年的平均增速分别超过30%和40%。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同时又是农产品出口大省,约占全国的1/4,不但没有遭遇国外农产品进口大潮冲击,反而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后,连续取得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达到20%,农业产业化、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有力促进了“三农”的发展和稳定。
5年间,山东省利用外资跨上了大台阶。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兑现,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5年间,山东实际使用外资稳步增长.截至2006年10月总量达到380.02亿美元。山东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的提出,极大地加快了全省制造业利用外资的步伐,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占全省利用外资的80%以上,年均增长31.4%。服务业领域利用外资不断增长,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高,从银行、保险、基金到物流、商业运输、港运、会计、城市公用设施等,均有外资进驻。目前有123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山东省投资建设了301个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9亿美元。同时,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取得历史性突破,朗讯公司已把地区总部和面向全球市场的研发中心建在了青岛市。
伴随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山东省“走出去”战略迈出新步伐。“入世”带来的另一个机遇就是各国相继向中国开放市场,为山东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5年间,一大批企业积极走出去,共兴办境外项目620多家,协议投资额13亿美元,相当于山东省“八五”和“九五”期间境外投资总和的2倍多;境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50 4亿美元,是“九五”期间的2.1倍。境外投资涉及十几个领域,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境外资源开发尤为突出,已在25个国家和地区兴办60家境外资源开发企业,投资开发煤炭、石油、木材等资源。
困境中的崛起
加入世贸组织,在我们分享经济全球化好处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挑战和考验。可以说,这5年既是山东省外经贸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国际贸易摩擦较为突出的一个时期。中国自2002到2005年,共遭遇了227起贸易摩擦,在WTO各成员中成为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最多、最严重的国家。不仅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而且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仿效;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而且还有针对中国带有歧视性的“特保”措施;到不仅限制中国竞争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还针对高技术产品。面对接连不断的国际贸易摩擦,广大涉案企业已经学会运用世贸规则未保护自己,应对意识和能力普遍增强,效果日益突出。5年来共应对“两反两保”120余起,涉案金额8亿美元以上,其中,对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应诉率达到90%以上,应诉企业中有70%以上获胜。通过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国的企业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在挑战中实现了“二次”发展。与此同时,运用贸易救济机制保护山东省产业安全取得长足进步,全省共有13家企业单独发起或参与发起针对国外进口产品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涉及化工、化纤、造纸等多个领域,涉案金额约20多亿美元。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有效地维护了国内贸易环境,为企业赢得了“入世”前没有过的调整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5年的“入世”应对,可归结为领导有方,措施得力,协调行动,工作扎实。放眼未来,山东的征途尚远。随着中国入世承诺的进一步兑现,无论是国内关税减让和服务业开放,还是国际经贸环境,今后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对外经贸仍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