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小的时候,一到过年,都要到邻居吕大爷家看他写对联。一看就是一小天,回家还是意犹未尽。喜欢不需要理由。要不是因为学了画画,我想练字学书法一定会很早。不过晚练有晚练的好处,这一恋真是相见恨晚,恋到誓把余生相许。想到历史上那么多大官,大文豪,大书法家无不对她一生爱恋,至死不渝。我也是暗暗的窃喜,有种“不俗”的感觉!
翻开古今书论,什么利剑长戈、千里阵云、龙跳天门……一些之乎者也,玄之又玄的高论,让人乍一看望而生畏,甚至是扑朔迷离。读多了,细细品来,这些也不外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这四大要素的单个或者综合的论述罢了,常时熏修必会有所体悟。
回想习练书法以来,结字、用墨和章法还有迹可循,唯独用笔,让我云里雾里的很长一段时间。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七百多年过去了,赵氏这段关于书法用笔与结字的论述提出了笔法是学书的关键。而千古不易的笔法到底是什么样的,又该如何获得呢?
有关笔法的论述自古就被视为秘笈。为了获得或秘藏笔法,钟繇有锤胸盗墓之举,书圣则要儿子“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
由以上的情况得出的结论就是:不能参透那个千古不易的用笔方法,就不可能成为那些大书法家中的一员!我很相信这一点,看到过有些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字,并且非常用功,几十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他的线条还是软软的,而且人数还真的不少。也许用武术当中的一句话可以道明,那就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先看古往今来不同书体的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到千变万化的笔法,而并非千古不易。每一种书体的演进,都是以笔法的革命为前提的。隶书的侧锋取势和方笔的应用;章草、行书、今草、狂草的牵丝、映带、使转、抢锋、衄锋、挫锋等笔法的应用,说明这些都不是千古不易的用笔方法。
好吧,再看不同书家,由于性情、气质、学养、审美的不同,致使用笔方法有着不同的感悟和取舍,笔势、笔意上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自己独特的技巧,就是同一书体的书法家也都呈现着自己特有的风貌。看来还不是!
李煜的“擫、压、钩、揭、抵、拒、导、送”,崔子玉的“永字八法”侧、勒、弩、趯、策、掠、啄、磔,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排叠、避就、顶戴、穿插、向背、偏侧、挑拥、相让、补空、覆盖、贴零、粘合、捷速、满不要虚、意连、覆冒、垂曳、借换、增减、应副、撑拄、朝揖、救应、附丽、回抱、包裹、却好、小成大、小大成形、小大、大小、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长、褊,各自成形,相管领,应接。一个是执笔,一个是笔划,还有一个是结字。都不是!
到底用笔之法在哪里呀!寻的我好苦。看看“中锋用笔”,这可是中国书法用笔的根本法则。“中锋用笔”之所以成为用笔的根本法则,是因为它贯穿于中国书体演变史的全过程,秦篆纯以中锋用笔,而隶、行、草、楷也无不以中锋为正鹄。古人云:“作书贵用中锋”即为此意。 (据考,书史中无一书体、无一书家把中锋用笔排除在外)难道是“中锋用笔”!可那些软绵绵的线条很多也是中锋用笔呀!肯定还不是。
一日,读《书谱》读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真是如醉如痴,激动不已。想古人书法有如此之境界,用笔之法一定已入化境!
忽然记起“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四语,似有所悟!隐隐感到一种只有中国才有的力量。难道“千古不易”的笔法就是这种力在书法中的运用吗!我好比是走到了皮影戏的幕后,看到了一切美丽背后的--真相。
太极拳的修练,是一个“去僵化柔,化柔成刚”的过程。而且不论哪门哪派,站桩是获得功力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内家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记载。而这就是被后来各家各派秘而不传的桩功。
桩功是干什么的?叫做桩法换劲。从而达到一种“整体如铸、身如铅灌、肌肉若一、毛发如戟之境界,始可言拳”。言拳干嘛,得力呀。得什么力,太极拳中有抽丝劲和缠丝劲之说,是不是和“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四语同出一辙!传统武术管这种力叫惰性力、整力、浑圆力等等,说白了就是要感觉到运动当中的阻力,阻力越大功力越深。寻求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的境界。而这种力的获得要靠古人那套理论和方法,经过长期磨练达到意气力合一,才算获得。然后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并且在磨练和实践的循环中不断提高…
想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草书大进,一定是对此种力有所感悟!还有蔡邕进嵩山学习书法,在一石洞发现一本写在素绢上的墨迹,用笔犀利,八面得势,很象籀书、大篆,内容是写李斯、史籀等的用笔法。蔡邕得到它后,高兴得三天不吃饭,好像当面得到古人的教导一般。他专心读诵这本素书,整整学习了三年,深得其用笔奥妙,所以他的用笔奇特,书法精深,得到当代书家们的崇敬。想他一定拥有了我说的这种力量。不然孙过庭《书谱》描述的境界,一个没有内在功夫的人怎么可能达到呢。
在古代文人习武,武将习文并不稀奇。所谓的武学就在身边,没练过还看过听过。所以听到“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印印泥”领悟起来一定不难。可如今,能真正理解此语的人恐怕不多。本文只做抛砖引玉之作用,能为习练书法的朋友拔掉一棵路上之荆棘足矣。
翻开古今书论,什么利剑长戈、千里阵云、龙跳天门……一些之乎者也,玄之又玄的高论,让人乍一看望而生畏,甚至是扑朔迷离。读多了,细细品来,这些也不外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这四大要素的单个或者综合的论述罢了,常时熏修必会有所体悟。
回想习练书法以来,结字、用墨和章法还有迹可循,唯独用笔,让我云里雾里的很长一段时间。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写下这样一段话“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七百多年过去了,赵氏这段关于书法用笔与结字的论述提出了笔法是学书的关键。而千古不易的笔法到底是什么样的,又该如何获得呢?
有关笔法的论述自古就被视为秘笈。为了获得或秘藏笔法,钟繇有锤胸盗墓之举,书圣则要儿子“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
由以上的情况得出的结论就是:不能参透那个千古不易的用笔方法,就不可能成为那些大书法家中的一员!我很相信这一点,看到过有些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字,并且非常用功,几十年过去了,直到现在他的线条还是软软的,而且人数还真的不少。也许用武术当中的一句话可以道明,那就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先看古往今来不同书体的作品,可以清楚地看到千变万化的笔法,而并非千古不易。每一种书体的演进,都是以笔法的革命为前提的。隶书的侧锋取势和方笔的应用;章草、行书、今草、狂草的牵丝、映带、使转、抢锋、衄锋、挫锋等笔法的应用,说明这些都不是千古不易的用笔方法。
好吧,再看不同书家,由于性情、气质、学养、审美的不同,致使用笔方法有着不同的感悟和取舍,笔势、笔意上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自己独特的技巧,就是同一书体的书法家也都呈现着自己特有的风貌。看来还不是!
李煜的“擫、压、钩、揭、抵、拒、导、送”,崔子玉的“永字八法”侧、勒、弩、趯、策、掠、啄、磔,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排叠、避就、顶戴、穿插、向背、偏侧、挑拥、相让、补空、覆盖、贴零、粘合、捷速、满不要虚、意连、覆冒、垂曳、借换、增减、应副、撑拄、朝揖、救应、附丽、回抱、包裹、却好、小成大、小大成形、小大、大小、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长、褊,各自成形,相管领,应接。一个是执笔,一个是笔划,还有一个是结字。都不是!
到底用笔之法在哪里呀!寻的我好苦。看看“中锋用笔”,这可是中国书法用笔的根本法则。“中锋用笔”之所以成为用笔的根本法则,是因为它贯穿于中国书体演变史的全过程,秦篆纯以中锋用笔,而隶、行、草、楷也无不以中锋为正鹄。古人云:“作书贵用中锋”即为此意。 (据考,书史中无一书体、无一书家把中锋用笔排除在外)难道是“中锋用笔”!可那些软绵绵的线条很多也是中锋用笔呀!肯定还不是。
一日,读《书谱》读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真是如醉如痴,激动不已。想古人书法有如此之境界,用笔之法一定已入化境!
忽然记起“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四语,似有所悟!隐隐感到一种只有中国才有的力量。难道“千古不易”的笔法就是这种力在书法中的运用吗!我好比是走到了皮影戏的幕后,看到了一切美丽背后的--真相。
太极拳的修练,是一个“去僵化柔,化柔成刚”的过程。而且不论哪门哪派,站桩是获得功力的不二法门。尤其是内家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记载。而这就是被后来各家各派秘而不传的桩功。
桩功是干什么的?叫做桩法换劲。从而达到一种“整体如铸、身如铅灌、肌肉若一、毛发如戟之境界,始可言拳”。言拳干嘛,得力呀。得什么力,太极拳中有抽丝劲和缠丝劲之说,是不是和“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印印泥”四语同出一辙!传统武术管这种力叫惰性力、整力、浑圆力等等,说白了就是要感觉到运动当中的阻力,阻力越大功力越深。寻求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的境界。而这种力的获得要靠古人那套理论和方法,经过长期磨练达到意气力合一,才算获得。然后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并且在磨练和实践的循环中不断提高…
想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草书大进,一定是对此种力有所感悟!还有蔡邕进嵩山学习书法,在一石洞发现一本写在素绢上的墨迹,用笔犀利,八面得势,很象籀书、大篆,内容是写李斯、史籀等的用笔法。蔡邕得到它后,高兴得三天不吃饭,好像当面得到古人的教导一般。他专心读诵这本素书,整整学习了三年,深得其用笔奥妙,所以他的用笔奇特,书法精深,得到当代书家们的崇敬。想他一定拥有了我说的这种力量。不然孙过庭《书谱》描述的境界,一个没有内在功夫的人怎么可能达到呢。
在古代文人习武,武将习文并不稀奇。所谓的武学就在身边,没练过还看过听过。所以听到“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印印泥”领悟起来一定不难。可如今,能真正理解此语的人恐怕不多。本文只做抛砖引玉之作用,能为习练书法的朋友拔掉一棵路上之荆棘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