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看清世界需要一双慧眼,而要拨开言语内容的迷障,让学生见识言语形式的真面目,同样须让他们拥有一双语文之眼,才能慧眼识珠。但这慧眼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的打磨。且看王崧舟老师在《慈母情深》一课中,如何训练、磨砺学生语文之眼的。
一、聚焦文眼
影视艺术中镜头的概念,被王老师借来形容他对文本几个关键环节的设计与处理,比如:“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是广角镜头,展示母亲恶劣的工作环境;“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是慢镜头,细致地刻画出沧桑而艰辛的母亲形象;“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是快镜头,真实地记录着母亲争分夺秒地拼命挣钱。而这些镜头,却聚焦于文中那似乎毫不起眼的一句话:“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师:孩子们,“鼻子一酸”是什么反应?什么感觉?什么滋味?
生:难受,难过。
生:伤感,伤心。
生:心里堵得慌。
师:“鼻子一酸”是这样复杂的感觉、滋味。可孩子们,这不对呀!“我”那么渴望买书,母亲也亳不犹豫地给了钱,拿到钱的“我”,应该是怎样的反应呀?
生:高兴。
生:兴奋。
生:激动。
师:对呀!应该是满心欢喜呀!可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呢?
学生们陷入了困惑。于此愤悱之际,王老师充分展开了以上各个品读镜头,而每个镜头结束时,都回扣这一个“鼻子——酸”,极尽渲染、挖掘之能事。
[反思]这篇文章曾被许多人研读过,但在王老师之前,几乎没人注意过这句似乎太过平常的话,也没人为它停驻玩味、为它辗转反侧、为它一唱三叹,更没有人以它为中心,设计出颇具张力的问题来辐射全篇全课。我们的阅读教学虽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却总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略知皮毛,匆匆而过。而作家的笔触,却是千姿百态的:有的汪洋恣肆,有的含蓄婉转,有的深藏不露。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梁晓声,将他对母亲的感佩之情深深藏于“鼻子一酸”这个细节中,唯有同样至情至性的王老师才能聚焦于此,品咂、揣摩出于番滋味在心头,再引领学生定格于此,放大于此,体验于此,从文本、从灵魂的末梢中打探、打开作者心头的千千结。
最独特的是王老师的打探方式:“鼻子一酸”是什么反应、什么感觉、什么滋味,而不是我们惯常使用的;“鼻子一酸”是什么意思?前者触动的是学生的心灵、直觉,后者强调的是概念、结论;前者让语文有情有义有味,后者让语文无情无义无味。语文之眼,就这样以诗意的方式悄然打开!
二、广角镜头——词眼
“为什么会鼻子一酸”是文眼,是审美之间,是张力之源,千千万万的答案藏于文本的字里行间。而王老师“弱水三千,只饮一瓢”,抓住了“震耳欲聋”这个词眼,做足了文章。
课件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师:有人找到这一句吗?我估摸着没人找。那能不能读好它呢?
学生读得平平淡淡,王老师示范,语速愈来愈快,语调愈来愈高。
师:看到、听到“震耳欲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吵闹,受不了。
生:想跑开,想避开。
师:这噪声它停止过吗?消失过吗?到文中找一找依据。
生默读浏览,找到诸如“大声、探过身、喊”等证据。
师:昨天,今天,明天,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呢?
生:(三遍接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师:夏日炎炎,寒风凛冽,母亲又工作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生:(对比接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师:如果是你,看到这一切,你是怎样的滋味?
生:鼻子一酸。
[反思]我备这课时,也注意到这个词,但只用“你听过震耳欲聋的噪音吗?什么感觉?”轻描淡写带过。而王老师呢,却让它从文章中走下来,走进母亲的工作环境,再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震耳欲聋”在他的设计中,不仅有情感厚度,还有时间长度,更有感悟深度。我们总说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可王老师却连词语都走了两个来回。在他的课堂中,词语是有形象的,可触可见:是有情感的,可爱可恼:是有经历的,可歌可泣……词语以这样意味探长的方式精耕细作,进驻的将是学生的感觉之眼、想象之眼。在王老师的调教之下,“一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将不再是追求、境界,而是状态、习惯。因为语文之眼总是这样紧张地注视着关键词、中心句……
三、慢镜头——句眼
“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多元的”这句话常常沦落为抽象而空洞的理论,可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它却是鲜活的过程。在寻觅“为什么会鼻子一酸”的答案时,学生又发现了这一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可却说不出所以然。我也是,备课时苦思冥想,苦无对策,只知道它好,具体好在哪是糊涂的,更谈不上用何策略去引导学生体悟言语形式中藏着的言语精神,只能打着“以读为主”的旗号,进行着所谓的感情朗读。而王老师是怎样的“有招胜无招”呢?
师:你一定会有种感觉吧,这句话怪怪的。
生沉默。说不上来。
师:你们数一数,这儿“我的母亲”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正常的顺序该是怎样?
生: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你们将这两句话都读一读,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读得不畅,必须停顿一下。
生:“我的母亲”放后,似乎在着重强调它。
师:电影里有一种镜头叫慢镜头。来,闭上眼,随着慢镜头走,你看到了什么?
师:(非常缓慢地、不敢置信地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这是我母亲的背吗?我母亲的背应该是……
生:笔直的。
生:挺拔的。
师:(怀疑地)转过身来,我的母亲。你看到怎样的一张脸?
生:苍老的。
生:憔悴的。
生:枯萎的。
师:不对呀!这不对呀!我母亲的脸应该是……
生:娇嫩的。
生:饱满的。
生:鲜艳的。
师:(凝重地、心疼地)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你又看到怎样一双眼?
生:装满心酸。
生:布满鱼尾纹。
师:看到这样的背、这样的脸、这样的眼,我怎能不……
生:(齐)鼻子一酸。
[反思]许多人都以为诗意语文是浪漫而唯美的,是只可远观不可近学,但贴近它你就会发现,其实诗意语文是理性的,是有多元化策略支撑的。仅这一个品读镜头,就采用了十几个引导方式,如:数据统计、艺术通感、对比体悟、拆分、组合、联想、想象、合作读、交换读等。这段话如果让文学理论家解释,肯定这样表述;借用电影慢镜头的方法,用后置和排比的手法,表现“我”在“震耳欲聋”的环境中乍见母亲时那种不敢置信的心理反应、心灵体验。但王老师清醒地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小学生,在深入的同时更多考虑的是该如何浅出,才更符合、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情趣。所以他给理性的知识披上感性的外衣,撩开其情感的面纱,我们见识到的是言语的肌理筋骨。他总是这样精致而精心地擦亮学生的句法之眼、感觉之眼、心灵之眼,直到他们洞开心扉,好奇而新鲜地盯着这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言语天地……
王老师的课堂是言说不尽的,还有诸如四个“立刻”的处理,教给学生一双法眼,明确四个“立刻”的不可替换,明白快镜头背后隐藏着母亲工作的刻板、单调、拼命……王老师在随后的讲座中强调:要给学生语文的眼睛,让他去看;要给学生语文的鼻子,让他去闻;要给学生语文的耳朵,让他去听;要给他们以语文的心灵来触摸这个世界。可是,要是我们自己没有语文的眼睛、语文的心灵,又拿什么给学生呢?
(安徽省安庆市高琦小学 246000)
一、聚焦文眼
影视艺术中镜头的概念,被王老师借来形容他对文本几个关键环节的设计与处理,比如:“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是广角镜头,展示母亲恶劣的工作环境;“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是慢镜头,细致地刻画出沧桑而艰辛的母亲形象;“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是快镜头,真实地记录着母亲争分夺秒地拼命挣钱。而这些镜头,却聚焦于文中那似乎毫不起眼的一句话:“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师:孩子们,“鼻子一酸”是什么反应?什么感觉?什么滋味?
生:难受,难过。
生:伤感,伤心。
生:心里堵得慌。
师:“鼻子一酸”是这样复杂的感觉、滋味。可孩子们,这不对呀!“我”那么渴望买书,母亲也亳不犹豫地给了钱,拿到钱的“我”,应该是怎样的反应呀?
生:高兴。
生:兴奋。
生:激动。
师:对呀!应该是满心欢喜呀!可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呢?
学生们陷入了困惑。于此愤悱之际,王老师充分展开了以上各个品读镜头,而每个镜头结束时,都回扣这一个“鼻子——酸”,极尽渲染、挖掘之能事。
[反思]这篇文章曾被许多人研读过,但在王老师之前,几乎没人注意过这句似乎太过平常的话,也没人为它停驻玩味、为它辗转反侧、为它一唱三叹,更没有人以它为中心,设计出颇具张力的问题来辐射全篇全课。我们的阅读教学虽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却总是“一日看尽长安花”,略知皮毛,匆匆而过。而作家的笔触,却是千姿百态的:有的汪洋恣肆,有的含蓄婉转,有的深藏不露。男儿有泪不轻弹的梁晓声,将他对母亲的感佩之情深深藏于“鼻子一酸”这个细节中,唯有同样至情至性的王老师才能聚焦于此,品咂、揣摩出于番滋味在心头,再引领学生定格于此,放大于此,体验于此,从文本、从灵魂的末梢中打探、打开作者心头的千千结。
最独特的是王老师的打探方式:“鼻子一酸”是什么反应、什么感觉、什么滋味,而不是我们惯常使用的;“鼻子一酸”是什么意思?前者触动的是学生的心灵、直觉,后者强调的是概念、结论;前者让语文有情有义有味,后者让语文无情无义无味。语文之眼,就这样以诗意的方式悄然打开!
二、广角镜头——词眼
“为什么会鼻子一酸”是文眼,是审美之间,是张力之源,千千万万的答案藏于文本的字里行间。而王老师“弱水三千,只饮一瓢”,抓住了“震耳欲聋”这个词眼,做足了文章。
课件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师:有人找到这一句吗?我估摸着没人找。那能不能读好它呢?
学生读得平平淡淡,王老师示范,语速愈来愈快,语调愈来愈高。
师:看到、听到“震耳欲聋”,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吵闹,受不了。
生:想跑开,想避开。
师:这噪声它停止过吗?消失过吗?到文中找一找依据。
生默读浏览,找到诸如“大声、探过身、喊”等证据。
师:昨天,今天,明天,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呢?
生:(三遍接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师:夏日炎炎,寒风凛冽,母亲又工作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生:(对比接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音震耳欲聋。
师:如果是你,看到这一切,你是怎样的滋味?
生:鼻子一酸。
[反思]我备这课时,也注意到这个词,但只用“你听过震耳欲聋的噪音吗?什么感觉?”轻描淡写带过。而王老师呢,却让它从文章中走下来,走进母亲的工作环境,再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震耳欲聋”在他的设计中,不仅有情感厚度,还有时间长度,更有感悟深度。我们总说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可王老师却连词语都走了两个来回。在他的课堂中,词语是有形象的,可触可见:是有情感的,可爱可恼:是有经历的,可歌可泣……词语以这样意味探长的方式精耕细作,进驻的将是学生的感觉之眼、想象之眼。在王老师的调教之下,“一字未忽宜,语语悟其神”将不再是追求、境界,而是状态、习惯。因为语文之眼总是这样紧张地注视着关键词、中心句……
三、慢镜头——句眼
“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多元的”这句话常常沦落为抽象而空洞的理论,可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它却是鲜活的过程。在寻觅“为什么会鼻子一酸”的答案时,学生又发现了这一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可却说不出所以然。我也是,备课时苦思冥想,苦无对策,只知道它好,具体好在哪是糊涂的,更谈不上用何策略去引导学生体悟言语形式中藏着的言语精神,只能打着“以读为主”的旗号,进行着所谓的感情朗读。而王老师是怎样的“有招胜无招”呢?
师:你一定会有种感觉吧,这句话怪怪的。
生沉默。说不上来。
师:你们数一数,这儿“我的母亲”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师:正常的顺序该是怎样?
生: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你们将这两句话都读一读,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读得不畅,必须停顿一下。
生:“我的母亲”放后,似乎在着重强调它。
师:电影里有一种镜头叫慢镜头。来,闭上眼,随着慢镜头走,你看到了什么?
师:(非常缓慢地、不敢置信地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这是我母亲的背吗?我母亲的背应该是……
生:笔直的。
生:挺拔的。
师:(怀疑地)转过身来,我的母亲。你看到怎样的一张脸?
生:苍老的。
生:憔悴的。
生:枯萎的。
师:不对呀!这不对呀!我母亲的脸应该是……
生:娇嫩的。
生:饱满的。
生:鲜艳的。
师:(凝重地、心疼地)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你又看到怎样一双眼?
生:装满心酸。
生:布满鱼尾纹。
师:看到这样的背、这样的脸、这样的眼,我怎能不……
生:(齐)鼻子一酸。
[反思]许多人都以为诗意语文是浪漫而唯美的,是只可远观不可近学,但贴近它你就会发现,其实诗意语文是理性的,是有多元化策略支撑的。仅这一个品读镜头,就采用了十几个引导方式,如:数据统计、艺术通感、对比体悟、拆分、组合、联想、想象、合作读、交换读等。这段话如果让文学理论家解释,肯定这样表述;借用电影慢镜头的方法,用后置和排比的手法,表现“我”在“震耳欲聋”的环境中乍见母亲时那种不敢置信的心理反应、心灵体验。但王老师清醒地知道自己面对的是小学生,在深入的同时更多考虑的是该如何浅出,才更符合、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情趣。所以他给理性的知识披上感性的外衣,撩开其情感的面纱,我们见识到的是言语的肌理筋骨。他总是这样精致而精心地擦亮学生的句法之眼、感觉之眼、心灵之眼,直到他们洞开心扉,好奇而新鲜地盯着这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言语天地……
王老师的课堂是言说不尽的,还有诸如四个“立刻”的处理,教给学生一双法眼,明确四个“立刻”的不可替换,明白快镜头背后隐藏着母亲工作的刻板、单调、拼命……王老师在随后的讲座中强调:要给学生语文的眼睛,让他去看;要给学生语文的鼻子,让他去闻;要给学生语文的耳朵,让他去听;要给他们以语文的心灵来触摸这个世界。可是,要是我们自己没有语文的眼睛、语文的心灵,又拿什么给学生呢?
(安徽省安庆市高琦小学 2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