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及时地反思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增强课堂的实效性。那数学课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呢?
1在知识关键处发问
问就要问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在知识关键处精心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在知识的关键处发问是为了提醒学生注意并引起思考,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接受问题后有时间来酝酿、发展和组织想法。例如,我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入1/2+1/3后,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设计的提问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为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也有助于学生反思。这比“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的提问要问的明确具体。
2在认知偏差处追问
认知偏差处是指学生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地方。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由于教师固有的思维或理解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认识与教师认识之间的差异,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话来代替学生的话,教师自己理解了,就认为学生也理解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什么意思”“是这样的意思吗”等.
例如,教学“倒数”时,有学生会自然认为“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学生凭借自己的认知经验,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了对“倒数”这一概念的初步认知。可以说这是模糊的,也是不全面的,更是不准确的,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又是实在的,是他们认识的起点。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要激活、重组、积累、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可在学生认知的偏差处追问,让学生将模糊的经验变得清晰、紊乱的经验变得有序、错误的经验变得有价值起来。面对学生“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的回答,教师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与纠正,可以在追问中让学生自己反思,如逐步抛出两个问题“0.7、0.35这样的小数有倒数吗”“5、19这样的整数有倒数吗”。学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原先认识的不准确和不全面,产生寻找正确定义的渴望。
3在思维受阻处引问
教师要善于洞悉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学生思维临界状态下适时点拨,促使学生产生“顿悟”。 引问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思维的点拨。如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形似质异”的知识,就很容易习惯地利用以往形成的思维经验来进行理解。这时,教师可多问几个“为什么”“你们怎么想的”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例如,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知道判断2、5的倍数特征都是看个位上的数,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看“个位”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的学习中,当发现这种方法无效时,学生表现出束手无策。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点拨,从观察个位上的数到观察各个数位上的数值之和,这个很大的思维跨度学生是很难逾越的。教师可以先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任意报一个数,教师能很快猜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报数,教师把是3的倍数的数和不是3的倍数的数分类写在黑板上,同时又有意识地把这些数按个位分成是3的倍数与不是3的倍数两类,然后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教师第一次引问:“2、5的倍数特征只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3的倍数是不是也只看这个数的个位呢?”之后找一组简单的数让学生观察,可以从简单的12与21这一组数出发进行第二次引问:“个位和十位合起来看看怎么样?”学生相加后发现和是3的倍数。教师第三次引问:“是这样吗?看看这些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顿悟逐步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
1在知识关键处发问
问就要问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在知识关键处精心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在知识的关键处发问是为了提醒学生注意并引起思考,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接受问题后有时间来酝酿、发展和组织想法。例如,我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引入1/2+1/3后,提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设计的提问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为学生的思维指明了方向,也有助于学生反思。这比“1/2与1/3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的提问要问的明确具体。
2在认知偏差处追问
认知偏差处是指学生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地方。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由于教师固有的思维或理解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认识与教师认识之间的差异,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话来代替学生的话,教师自己理解了,就认为学生也理解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什么意思”“是这样的意思吗”等.
例如,教学“倒数”时,有学生会自然认为“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学生凭借自己的认知经验,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了对“倒数”这一概念的初步认知。可以说这是模糊的,也是不全面的,更是不准确的,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又是实在的,是他们认识的起点。教学过程其实就是要激活、重组、积累、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可在学生认知的偏差处追问,让学生将模糊的经验变得清晰、紊乱的经验变得有序、错误的经验变得有价值起来。面对学生“倒数就是倒过来的数”的回答,教师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与纠正,可以在追问中让学生自己反思,如逐步抛出两个问题“0.7、0.35这样的小数有倒数吗”“5、19这样的整数有倒数吗”。学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到原先认识的不准确和不全面,产生寻找正确定义的渴望。
3在思维受阻处引问
教师要善于洞悉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学生思维临界状态下适时点拨,促使学生产生“顿悟”。 引问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思维的点拨。如在学习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形似质异”的知识,就很容易习惯地利用以往形成的思维经验来进行理解。这时,教师可多问几个“为什么”“你们怎么想的”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例如,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知道判断2、5的倍数特征都是看个位上的数,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看“个位”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的学习中,当发现这种方法无效时,学生表现出束手无策。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点拨,从观察个位上的数到观察各个数位上的数值之和,这个很大的思维跨度学生是很难逾越的。教师可以先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任意报一个数,教师能很快猜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报数,教师把是3的倍数的数和不是3的倍数的数分类写在黑板上,同时又有意识地把这些数按个位分成是3的倍数与不是3的倍数两类,然后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教师第一次引问:“2、5的倍数特征只看这个数个位上的数,3的倍数是不是也只看这个数的个位呢?”之后找一组简单的数让学生观察,可以从简单的12与21这一组数出发进行第二次引问:“个位和十位合起来看看怎么样?”学生相加后发现和是3的倍数。教师第三次引问:“是这样吗?看看这些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顿悟逐步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