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渔光一体”模式是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一种创新模式,具有土地利用率高、收益高且兼具节能环保等优点,然而光伏组件是否影响养殖环境是困扰“渔光一体”模式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比较“渔光一体”不同遮光度(0%、50%、75%)下,池塘水体pH、温度、溶氧、无机氮、活性磷、硬度、碱度;浮游动植物丰富度及光合色素含量;草鱼饲料系数、日增重率和亩产量情况,来探究光伏电站遮光对池塘水质及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50%和75%遮光组的pH、水温降低,碱度、硬度和氮磷比升高,蓝藻和浮游动物生物量下降;
【机 构】
:
通威惠金新能源有限公司,拉萨 850012;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成都 610041;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兰州 73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光一体”模式是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一种创新模式,具有土地利用率高、收益高且兼具节能环保等优点,然而光伏组件是否影响养殖环境是困扰“渔光一体”模式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比较“渔光一体”不同遮光度(0%、50%、75%)下,池塘水体pH、温度、溶氧、无机氮、活性磷、硬度、碱度;浮游动植物丰富度及光合色素含量;草鱼饲料系数、日增重率和亩产量情况,来探究光伏电站遮光对池塘水质及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50%和75%遮光组的pH、水温降低,碱度、硬度和氮磷比升高,蓝藻和浮游动物生物量下降;50%和75%遮光组草鱼存活率、生长和产量,与0%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渔光一体”遮光不会对草鱼生长产生显著不利影响,适宜的“渔光一体”光伏组件遮光,改善了池塘水质,有利于草鱼池塘养殖.
其他文献
近年来,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持续好转,但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和农作物秸秆等种植业污染源依然存在,给饮水安全与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危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文章就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情况、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措施.
用10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WP开展黄瓜白粉病防治试验.结果 表明,第1次、第2次、第3次施药7d后10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WP的相对防效分别为62.60%、63.41%和55.29%,小区平均产量、单瓜均重、采摘数量、商品瓜数量、商品瓜率与1%多抗霉素AS和25%己唑醇SC相比无统计学意义.1000亿芽孢·g-1枯草芽孢杆菌WP适用于宜良县大棚黄瓜白粉病生物防治.
建设一批特色优势明显、产品竞争力强、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科技支撑的高标准农田,对进一步提升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临沧市“十四五”开局之年农业起好步、奠好基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结合临沧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策措施,以供借鉴.
文章采用16S/18S rDNA基因测序研究了烟稻轮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进而探讨烟稻轮作对防控烟叶青枯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前后绿弯菌门(Chi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21.5%、94.8%和80.4%,Sobs、Shan-non、Chao指数分别增加了13.3%、4.0%和15.5%,土壤中青枯病病原菌数量显著降低.植烟后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下降、青枯病病原菌含量增多,酸杆菌门(Acidobac
文章从耕地质量等级以及有机质、土壤pH、质地构型、灌排能力、质地等方面分析了广南县耕地质量现状,提出用养结合、化肥农药减量、提高政策保障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等措施,以保护提升广南县耕地质量,保障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频振灯诱杀技术是一种农业常见的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智能化程度较高,早晚自动关灯与开灯,人力投入较少,且能够获取最大化虫害防控成效,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对此,文章以通海县蔬菜害虫核心示范区为例,重点探讨频振灯诱杀技术的成效.
网衣清洗装备分流转盘内部流道结构直接影响了喷嘴射流性能,决定了装备清洗网衣的效果.采用流体力学原理,对直角L型和圆弧L型流道的喷嘴内部流场力学特性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流速、压强、空化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直角L型流道出现流动的分离和附壁现象,内、外两侧均有涡流形成;圆弧L型流道仅外侧有涡流形成;圆弧L型流道与直角L型流道相比,速度变化率更小,喷嘴出口射流速度更大;两种流道的喷嘴内均发生了剧烈的空化现象,圆弧L型流道喷嘴的空化区域面积和最大气相体积分数远大于直角L型流道喷嘴.本研究结果为网衣清洗装
文章梳理了曲靖市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1年来的工作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分析主要存在问题,并对如何提高监管能力和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展望.
目前,大水面捕捞方式主要以人工捕捞、地笼、刺网、拖网为主,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可调控捕捞的要求.通过分析大型湖泊、水库鱼类的生活习性,设计制作了一套通过改变网孔规格大小而达到大水面可调控的捕捞装置.该装置由小网孔的拦河网制作而成,底部由套裹小石砾的网压实沉底,四周再由浮筒搭建成捕捞平台以方便后期捕捞.该装置捕捞不分淡旺季,可随时起捕,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材料来源广等优点.通过与传统“刺网+地笼”捕捞方式同时进行鱼类捕获试验对比,并测量鱼类的全长、体长和体质量3个生物学体征指标.结果显示:当需
为探究聚-β-羟基丁酸酯作为生物絮凝系统缓释碳源的适宜添加比例.分别向80 g/m3(A组)、200 g/m3(B组)、320 g/m3(C组)3个试验组添加聚-β-羟基丁酸酯(PHB),进行为期48 d的罗非鱼养殖试验,每4 d进行一次水质监测,试验结束时检测鱼苗生长情况,取生物絮团进行营养指标检测,将PHB称重后进行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检测.结果显示:随着PHB添加量的提高,各组总氨氮(TAN)峰值均逐渐降低,硝酸盐氮(NO-3-N)积累均提高;试验后期,A组可以稳定地将系统碳氮比(DOC/TN)维持在